行走在深山之中:行走深山

  行走在深山之中

  

  1寻找风景湖北

  

  行走在深之中,除了悠闲,便是为了寻找风景.

  风景处处有,却无法满足我的好奇心,我视野里目光中想象的风景应该是独特的奇异的.

  这样的风景不常有.密林深处,无人涉足,无路可寻,只有探险,披荆斩棘,苦苦追求,美丽的风景也许会陡然出观在你眼前,让你耳目一新.

  寻找的过程,意味着要经受苦难,历尽艰辛,而获得,总是有些出人意料,让人顿生敬畏之情.

  静下心来,沉静下去,一步一步向前行进,愈是艰难曲折的地方,重峦叠峰,九曲

  迥肠,那里的风景总是秀美述人,耐人寻味.

  

  2,走在山路上

  

  山路在密林之中蜿蜒而伸。

  山路伸向何方,我无从知晓,也许通向山巅,也许连着山那边的村庄,也许伸向遥远的城市。

  石级砌成的山路如今已少有人涉足,不是人们忽视了山的存在,而是因为狭窄的山路很难走,走山路的现实意义不大,城里人不愿意走,乡下人更没有那份闲心去走,路被杂草和荆棘覆盖着,渐渐地,这山路便失去了原来的价值和作用。

  可是,山路在山中还是依稀可见。有山必有路,有路必有人去不断地踩踏,怀着对山的敬仰之情,终会有那一天,会通过自已的不懈努力而爬上山的顶峰。

  

  3遥望远山

  

  出门便见那远山,它高耸入云天。半遮半掩在云雾之中,那远山如出浴的少女,秀丽宜人,充满着巨大的诱惑力。

  许多日子,我心中便有了一个愿望,一定要登上此山的峰巅,把它踩在脚下,我要站在云中.尽览山的风貌,甚至想在云中高喊.高唱。

  于是,远山便成了我心中神秘的梦境。

  终于有一天,我沿着羊肠小路,吃力地向上攀登,弄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好不容易登上山的峰顶时,却由于山上雾大雾浓,我什么也看不见,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更是荡然无存。

  而眼前,只有几块石头和几株枯黄的小草在和我对话,它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神秘昭然若揭,我心灵却尽是失望和沮丧情绪,

  这不是我想象之中的山呵,这不是我想象中的风景!想象总是完美无缺的,而现实总有太多的缺憾,一个人付出毕生的努力,一旦达到目标,当发现现实与自已的愿望脱节时,心里不可避免要产生失落感,这也许就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生!

  

  4心中应有一座山

  

  心中有一座山,便有丁登山的意念

  那一座山也许很高,高耸入云端;山上的风景奇秀,山下绿树葱茏,而且没有现成的路可走,需要自已亲自去开拓出一条崭新的路。

  那一座山也许并不高,却异常奇险,山上悬崖峭壁,山下溪水潺潺,也许前人曾经涉足过,自已却苦苦地追寻登山的捷径,并奋力攀援。

  不管怎么说,心中应有一座山。

  有山的存在,才有追求的欲望。才有攀登的信念;有山的存在,才想到去终极目的,战胜困难;有山的存在,才有拚搏的动力,才有登临绝顶的夙愿。

  

  5上坡路,下坡路

  

  有很长一段上坡路,必有一段不短的下坡路。

  上坡路难走,却一步步在升高,愈高眼界愈阔,心境愈远,豪气愈壮,大有气吞云雾,驾遏行云,呵呼千军万马,可挡惊涛骇浪之势。

  下坡路好走,却走得让人腰酸背疼,极不愿意走,以至心境颓然,痛苦不堪,手脚麻木,虚汗淋淋,如丧家之犬,豪气丧尽。

  走上坡路的时候,人们往往忽视了还有一段下坡要走;走上坡路趾高气扬时,却不知还有走下坡路的孤独和凄凉。

  如果你心中有这种准备,这种防患,往往在自已走上坡路时,一定不至于太狂妄,太目中无人,一定走得小心谨慎.走得稳稳当当,体力和精力也有所保存,等到自已真正走下一坡路时,那心境也就不一样了!

  

  6,岩松

  

  岩石上生出一株松树,枝叶茂盛,若大的华冠盖住了半边岩石,让人驻足凝视,

  谁不欣赏这株松树顽强的生命力呵。有人惊叹,有人狂呼,有人指指点点,有人评头论足,无不叹为观止。

  可是,又有谁想到这株松树忍耐着孤独和痛苦呢!又有想到它生长的艰难和不易呢!在那贫瘠的土壤中,在那光滑的岩石的缝隙中,它坚持了多少年,它守望了多少年,有谁能读懂这煎熬中的苦辣酸甜的味道。

  没有人能真正给它以爱抚,呵护,有的只是空乏的赞叹而已。

  岩松是寂寞的。泪水只能滴在冰泠的岩石上,永远不被人察觉,也设有人真正去接近它,耐心地去听它倾述衷肠。

  

  7荆棘丛中

  

  一大片的荆棘丛,互相缠绕着,缠绕着,互不认输,互不低头,争奇斗艳,矫首昂姿,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手段显示自已,它们的根连在一起,茎绕在一起,叶挨着叶,蔓贴着蔓,覆盖着土地,密不透风。

  我看见那荆棘密布的地方,往往没有一株长得高大挺拔的树木,即使有一些小树苗,大都在它们萌芽滋生之时,被这些荆棘缠住、盖住、遮蔽,有的虽然顽强地长出象样的苗来,最后因为缺少养份,缺少水份而变得萎靡不振、叶色枯黄。

  蔓生荆棘的地方,树是很难长成有用之材的,不但成不了材,而且长期混杂在荆棘之中,树的形象也变得委琐,最后也形如荆棘,让人分不清好坏、优劣、真伪。

  处在荆棘丛中,你好象没有别的选择,要么一辈子默默无闻,要么借助他人的力量,嬴得别人的同情,把你安排到适应自已成材的地方。

  

  8关于树和藤的故事

  

  一棵挺拔向上的树,被藤缠浇着,它还是顽强地生长。尽管它很不情愿藤死缠着自已,但自已又没有有效的方法摆脱藤的纠缠,只得自认倒霉,任其发展,等刭有朝一日,藤寿终正寝之时,树便发现自已已伤痕累累,曲扭得不成模样。

  藤想高攀,只有依附树,依附那些参天的大树。树长得越高,藤攀附的欲望越强烈,树荣藤也荣,树倒它也倒。有时遇到大风大雨,把它从树上拨离开来,它会不择时机地重新攀附,这是藤的生存法则,这是藤的生长技能,只有依附高大的树,它才能显示自已的价值。有时,这种攀附所体现的作用也很有市场,也会造成一定的震慑力。

  藤缠树是很讲究技法的,一圈又一圈,一匝又一匝,尽量把树缠紧缠牢,它依附着树于,却不把树干勒死,因为它自已明白.一旦树死了倒了,藤便无法显示自身的价值。

  树和藤的关系一且发展到亲密无间时,你还真难以辩别哪是树、哪是藤,有时会把藤当作树,把树当作藤,主次颠倒,真假难分,藤借助树发威,树靠藤供养份,挡风遮雨,装伪成真,这种默契一旦形成气候,往往是藤的生命力大于树,最后树倒了、没了,成了藤的世界,那才叫可悲。

  真正到了那个时候,真理也会被谬误覆盖,谎言会四溢开来。

  

  有关山路的话题

  

  一

  山谷深处,竹子丛生,青翠一片,浩荡如海,波澜壮阔。竹杆参天屹立,如矛似箭,指向蓝天白云,竹子一个个毫不示弱,竞相滋长。竹叶婆娑,随风舞动,摇摆着美丽的腰肢,尽显自已的风姿。

  一条隐形的小路自竹林中穿过,很不明显,因为极少人踩踏,加之腐叶过多,路实际上已被覆盖住。再看那密密的竹林,一根根、一丛丛、一排排耸立,风吹竹动,沙沙作响。人处在其中,看不见外面的景致,视野便不开阔。虽然幽静,但有些憋闷、茫然,不知所措。

  风景秀美的地方,路的概念很模糊,

  大雾沉沉,封闭着自已的判断,方向便会出差错。

  在密密的竹林深处,没有参照物,分不清东南西北,辨不明前后左右。一个人独行,只能探索着走路,靠的是经验和感觉。

  也许在人生中,感觉很重要,这一点,却往住被人忽视。

  

  二

  我总是觉得:脚下的路,不知有多少次重复.每一次重复,留在心中的感觉总不一样.

  不管是大路小路;宽路窄路;平路陡路;直路弯路;上坡路下坡路;坦荡的路,坎坷的路;开阔的路,荆棘的路。你走过,无数次地走过,你对路的体验和认识会进一步加深,对路的理解和感觉会进一步明晰。走路靠的是感觉,凭着一颗持恒的心一,依着坚毅的意志,去不断体味,认知,渗透。尽管有太多的重复,或者是走回头路,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走好脚下的路,就不要畏惧跌跤。人不可能一辈子把路走得十分稳妥,有时还会跌得头破血流,但仍要勇敢地爬起来,忍着痛苦走下去。

  谁能保证自已一辈子不走弯路,不走错路,不走岔路呢!也许是环境的原因,也许是人为的原因,也许是选择的原困,走错了路走弯了路不要紧,就怕你知述不悟。

  走路,就是人生的体验不断充实完善的过程。

  

  人在旅途

  

  一

  坐上南去的汽车,就意味着要暂时离开生我养我的故土,就意味着要暂时离开起伏连绵的大山,就意味着要进入一望元际的辽阔平原。

  蜿蜒的山间公路,环绕着山,汽车就象一个缓缓移动的小虫,在崇山峻岭间爬行。山,高峻而又陡险,树木丛生,晃晃荡荡。随着汽车不断向前移动,山渐渐地退向云层之中,渐渐地在我的视野中诮失殆尽。

  一望无边的辽阔平原,陡然一下子展现在我的眼前。

  平原的路很直,直得一下子看不见路的尽头,看见的只是路两边的树。

  路两边高高的树,一律挺拔向上生长的树,直直地刺向天空,一行行整齐地排列着。象公路的哨兵,让人肃然起敬。

  我还看见车窗外有广阔的田野,一大片、一大片的,田野中坐落的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村落,村落是田野的心脏,如音符,弹奏出田野和谐之音。

  山里的树是密集而杂乱的,平原的树则是整齐而单调的。

  进入平原,汽车就象离弦的箭,急速奔驰。我坐在车上,看见树儿晃过,田野晃过,村庄和城镇晃过。

  我不知哪里是我的归宿,我又去句何方?

  

  二

  夜里,城市的华灯很亮很美,

  犹如天上的星光,闪闪烁烁.

  住在十二层楼高的旅店房间内,我撩开窗帘,凝望城市的夜空,就象站在天际中俯瞰城市,就像进入一种人造的仙境之中,就像步入迷糊虚幻的世界,看闪耀的灯光星光,灿烂无比、华丽元比。

  这华灯下该有多少动人的故事,这都市里该有多少扣人心弦的情节,这灯光里该组合出多少迷人的画面,让人读也读不完,看也看不够,猜也猜不尽。

  我的心却无法融入这灯火璀璨的世界这灯光述离的空间,我对于城市,永远是那么陌生;城市对于我,永远总是那么新奇。

  我就像一个匆匆的过客,城市不能够真正地接纳我,我也无法真正地融入这城市的氛围。

  

  三

  城市步行街,很亮丽、很清洁,景致也很迷人。

  一到黄昏,橱窗的眼,紧盯着每一个行走漫步的人们,迷离而又飘缈、虚幻而又真实。

  大理石铺成的街面,光滑照人。街道上回应的是行人清脆的脚步声。

  那些身着迷你超短裙的少女,走在步行街上,像飘舞的彩蝶,吸引着行人的眼球,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突然想到那在大森林中成群结队飞舞的蝴蝶,自由自在地在树林飞翔的样子。

  山里的蝴喋招花草的青睐,

  城里的彩蝶招商家的青睐。但她们总要比那些耀眼的橱窗更耐看、注目。

  彩蝶飞舞的时候,我看见城市在飘动,群楼在飘动,橱窗在飘动。

  城市有太多的彩蝶,却缺少绿色的森林。

  那一幢幢华丽的高楼大厦,就是城市人为自已装饰起来的森林。

  他们住在高耸入云天的大树上,虽然能够经常看见彩蝶,但却很难找到森林的影子。

  

  四

  江滩是花和树组合的世界,虽然那些树木和花草都是人工栽种的,但却成了城市的名片,许多外来的客商、游人都慕名而来,他们和城里人一起,悠闲散步,看江中夜景,在宁静的江堤边憩息。

  花很艳丽,根下却缺少肥沃的泥土;树很青翠,一棵棵总显得单调而又孤寂。

  夜的树荫下,是情人幽会的好地方,那些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最喜欢在这花前月下说着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悄悄话。

  我却喜欢站在夜的江边,孤独一人,静静地站在那里,听沙沙作响的涛声,看波光粼粼的江水。

  宁静和躁动,成了这个世界两个不相融的主旋律。

  躁动后的宁静是一种美。

  宁静后的躁动也是一种美。

  江水依旧,它永远是沿着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奔腾而去。

  

  五

  高速公路是城市和城市之间的比例尺,它连系城市的心脏,它是城市的动脉神经,是绷紧的弦,把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近。

  汽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我坐在车内,看见车两边的树、田野、村庄不停地往后奔驰,我的思诸也在奔弛。要去的城市,很快就出现在眼前。

  城市就像被蒸发的馒头,越发越大,有些看不到边际,让人倍感新奇,却也有些茫然,不知去向哪里?

  

  六

  浩荡的平原,辽阔而又雄浑。

  一望无际的平坦。一望无际的开阔。

  旷野的绿色和天空的蓝色成了平原的主体色调。

  江水如绸,在平原上缓缓流淌,城市大都建在江水边,江水成了平原和城市的动脉。

  路如经纬,在平原上纵横交错,它成了平原和城市的神经。我投入平原的怀胞,进入城市的心脏,真正感觉到世界的博大,自身的渺小。

  

  七

  站立江边,凝望滔滔不绝的江水。江水滚滚向前,它的归宿是浩翰的大海。

  大海是江水慈祥而仁爱的母亲。

  我知道大海母亲具有博大的胸怀,宽厚的秉性。我想赞美她,但我更想溯源而上,去寻找江水的诞生地。海纳江水,江纳百川,百川分别来自那些偏僻荒凉的高山雪原。

  这是一个宠大而又复杂的整体,谁又能轻易地分开割裂它们呢?谁又能轻易地说得清它们之间的渊源和奥秘呢?容纳、交流、沟通,才能形成庞壮奔腾之势。

  人生的过程,也犹如这奔腾的江水,它既要有容纳之心,又要有奔腾之志,然而真正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也非易事。

  不断地吸收、容纳,以至成为一体,向着一个目标,矢志下不移,义无反顾地奔腾下去,显示生命的意义。

  

  八

  古城流动的是现代的气息。

  古城波动的是缤纷的色彩。

  唯一有象征意义的是高耸的城墙、高立的城门楼,它让我想到激烈争斗的古战场,仿佛听到了金戈铁马之声。

  那护城河如环形玉带,河边的杨柳树婀娜起舞,使古城焕发新姿。

  古城很大,却被不断扩展延伸的新城包围着,紧紧地包围在这个工业化很强的城市中央。新城的建设从来就没有停止脚步,于是有关古城的故事便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那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少男少女们,总喜欢在古老的城门楼下留个影照张相,总想把古城留在自已的记忆之中,永不抹去。

  

  九

  不知为什么,每到一个地方,我总喜欢拾捡一些色彩各异,光滑剔透的鹅卵石。

  在桂林的漓江边,在三峡的江滩上,在天涯海角的海岸边,在清江的峡谷中,我对那些圆滑的鹅卵石总是情有独钟、爱不自胜。

  江水海水,日夜涌动、奔腾、跳跃、冲涮、打磨、洗涤,磨去了石头的棱角,抹平了它们身上的创伤,突现出它们身上的原色,使它们变得光洁可爱、光滑圆浑、富有灵气。

  美丽的事物,总是磨打出来的。

  坚毅的意志,总是煅炼出来的。

  圆滑而不世故,光洁而不低俗,这也许是我对我鹅卵石喜爱的原因之一。

  

  我在山村

  

  一.我妄想握住乡风

  我把手伸向天空,感受乡风的温暖,妄想把那一缕缕的风握在手中,贴近胸前,让它在心中永驻。

  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心中藏着温暖的乡风,就不会轻易把乡土忘记.。心中有了乡土的情结,便觉得自己总是乡土的一份子.。

  握住乡村的风,我的心仿佛便有了可以依恋的土壤,便有了赖以生存的根须.。

  

  二,石头

  石头,大大小小的石头。轮廓分明,光滑剔透,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的石头,呈现出各自的形态,有了各自的质地,显示出各自的秉性。

  坚硬的、松软的石头,平整的、粗糙的石头,经历多少风霜雪雨的磨砺、煅打,有的坚固如初,有的己改变了容颜,有的己面目全非。在山间、在河滩、放眼望去,那些形状不同的石头,正以不同的形象,不同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三,我在林中聆听鸟声

  茂密的树林,欢快的鸟,是一个整体。每到春天,这两种概念便合二为一。而久违的鸟声,迫近我心灵深处,同样也会带来欣喜。

  见不到鸟的踪迹,看不见鸟飞翔的姿势也无妨,只要能听到鸟的叫声,听到鸟儿那悦耳清脆的叫声,就可以知道春天的信息,就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就可以体味到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静静地聆听,让心灵迫近自然,在鸟语声中,去品味自然的奥秘。

  

  四,午夜,静听蛙声

  雨后的夜晚,星光如织,这样的夜景很容易引起人的联想和遐思。夜的田野中,蛙声如鼓。如鼓的蛙声迫近心扉,扰乱了我的思绪,它像滴落的音苻,浸入我的梦里。

  蛙声的海洋,浪不停息,此起彼伏,使星光在声音中摇晃,使山峦在蛙声中颤栗。蛙声响起,预示新一轮忙碌即将开始,从耕耘到播种、从播种到施肥,一直到收获,总要经历漫长的劳作、付出和希冀。

  

  五,寻找儿时的记忆

  村中的古巷,如今已冷落沉寂,少有人光顾。

  厚厚的砖墙,坚硬的大石板还在,瓦楞上荒草萋萋,墙上的芦苇,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古巷的过去。

  磨光的青石板路面,如今己铺上了厚厚一层灰。巷子深处,那几棵香樟树还在,树上的鸟巢已不知何处,我和儿时伙伴们猴子般爬树的情景,却历历在目。

  妈妈唤儿的声音,彷佛依然回荡在古巷深处,可妈妈早已不在人世,我已成为鬓角泛白的老者。

  偶尔有几个颃童从身边跑过,回头望望,目光中充满好奇,就像儿时的我看墙两边涮下的标语,陌生而又疑惑。

  穿过村中的古巷,我在寻找时光和岁月的印痕,刻下的乡村过去、儿时的记忆、

  

  山村写意

  

  1,冬日的田野

  

  冬日的田野,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霜。一眼望去,仿佛看不见些微的绿色。田野被闲置着,那些留守在山村的老人,没有在田野上种上麦子和油莱,乃至留着很长的稻茬,稻茬上己结满了冰凌。

  冬日的田野只有静静地候望,候望春天的来临

  

  2,树,远山的树

  山坡上,山谷中,树在疯长,长得很茂盛。

  高大的乔木挺立着,直插云霄,那一片片叶子在空中舞蹈,那舞蹈的姿势很优美。低矮的灌木丛生,堆堆簇拥,使山林有了参差感。乔木和灌木组合成一幅幅风景画,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树和山形成一体,山和天连在一起。有树的山,那才叫山呵!有山衬托的蓝天,才显得更深沉、高远。

  树,远山的树,总是不时地摄入我的眼帘。

  

  3,桃柴的山民

  在弯弯的山路上,我经常会见到两三个挑着柴禾的山民,他们穿着朴素,面庞黝黑,手臂上突出的青筋很显眼。

  挑柴的山民,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他们肩起生活的责任,体味着劳动的艰辛,也格外珍惜劳动所得到的收获。

  生活的路弯曲而又漫长,为了生存,他们仍要坚毅地走下去。

  

  4,晨曦中所见

  早晨的阳光很美丽迷人。

  我漫步在田间小路上,看着晨曦中的乡村,房子平平仄仄,似有唐诗中的古韵。

  一群村童,背着书包走向村头的学校,晨曦照在他们脸上,满脸的稚气、活泼、天真。

  这是乡村持有的景致,这是乡村富有活力的画面。

  一路的歌声,一路的笑语,一路的童趣,让我的心灵也受到了感染,我也和他们一起哼唱起来,脚步,也像是在跳舞似的。

  我发现:路边的小白杨,天上的云彩,以及坡上的小树,也摇着舞姿,旋舞在欢快之中。

  

  5,晒太阳,的老人

  小时候,我常常不明白:为什么老年人总喜欢在冬日里晒太阳。

  这样的场景我经常见到:在乡村,在乡村的某一个角落,一个老人,或几个老人,坐在木凳上,胯下夹一个火篓,就那样静静地坐着、坐着,一整个上午,或一整天时间,他们的目的就是晒太阳。

  金色的阳光很暖和很暖和,接受阳光的馈赠,领略阳光的沐浴,那一定是一种很美好的享受。

  他们就这样静静地坐着,让身体和心灵在阳光下曝晒。我猜想:他们心中一定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很多动人的情节,要向阳光倾诉,要向阳光述说。

  只有阳光,只有这博大胸襟的阳光,才能接纳一切,赋予人类最强烈、最纯朴的爱。

  

  6,山村小学

  山村小学,一般都座落在山岗上。

  教师五六人,学生百十个。

  白天书声琅琅,夜里寂静无声。

  一幢教学楼,是小杖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小村最美、最迷人的地方。

  老师去了又来,学生来了又去。来来去去,总有那么多感人的画面,总有那么多动人的故事。

  如今,校舍被闲置着,山里的孩子大都到镇上小学寄读去了,空落的教室成了雀鸟们的天堂,喳喳的乌语,替代了原来琅琅的读书声,可谁也没去租用它,它仍然高高地矗立在山岗之上。

  

  7,,深秋的野菊花

  深秋的野菊花,金灿灿一片。

  这是山里秋天的形象写意。

  朴素的、淡雅的野菊花,登不了大雅之堂,没有人栽在盆中观看,它只在山沟、田畈、坡坎间开放,迎着秋风,散发出浓郁的芬芳。

  对于繁华和热闹的世界,野菊花是一种耐得住寂寞和孤独之花。它在寂寞中孕育,它在孤独中开放,它在秋风中燃烧,历经风霜的煅打,开放,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深秋的野菊花,这大山深处金灿灿的花呵,你是山之骄子。

  

  走近乡土

  

  1我的乡土

  

  山洼中的小村湾,如今己少有人居住;通向小山湾的山路,如今己被野草和灌木丛覆盖往,很少有人光顾。

  开山路的机器声向山巅延伸,一条蜿蜒的山间公路,象山的裙带,在山腰上摆动,在山坡上舞蹈。

  古老的村落被遗忘在密密的竹林深处,那鸡鸣和犬吠的写意,已成为记忆中的风景画,那小桥流水般的优雅,己化作唐诗宋词的韵脚,只有太阳和月亮仍然轮换着昼夜的更替。

  乡村顺着国道展开,国道两边高耸的楼房。显得有些雍容华贵,富丽堂皇。

  村和村连着,路和路接着,路不断延伸,延伸到遥远城市的边沿。

  平畈是乡村现有的概念,城市是乡村未来的依托。渐远的大山,风景优美如画。如画的大山仍然在弹奏优雅的琴音,传递古朴的歌谣,呈现宁静的氛围。虽然大山中的森林经常遭到人为的破坏、斫划,但它仍然还是那么苍翠、浓郁。

  永远改变不了的仍然还是那朴素的乡风,永远改变不了的还是依着土地过日子。泥土是乡村的依靠,庄稼是乡土的根基,民生是乡土的主题,田野和远山的绿色,是乡村所展现的特有画卷。

  

  2,路,延伸的路

  硬化的路,连系在村落和村落之间。水泥和钢筋铸成的乡村,在疯狂地效仿城市,在快速地改变自己古朴的形象。

  我很怀念那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光滑的路面,映着我的童年和少年欢乐时光,令我难以忘掉。

  路,水泥和钢筋铺成的路,在山村延伸,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城市。

  路依然弯曲,但走在上面,平坦多了,舒服多了,快捷多了,再也不担心意外摔跤,再也不害怕雨天泥脚、雪天打滑。

  可我仍然难忘那石扳铺成的山路,一级一级,慢慢地向上登攀,每走一步,都有一种很美的感觉。

  

  3,永远的小河

  

  儿时的小河,是一首清凉之歌。

  小河弯弯,绕着山,绕着田畈,绕着村落,一年四季地流淌着。清清的河水,弹奏着乡村古朴而纯净的歌。

  小河边有密密的柳树林,有一大片开阔的草地,有一大片沙滩,有用石头砌成的堤坝,有狭窄的石板桥,有一大片竹林,竹林外是绿色的田野,田野上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

  我们常在小边放牧、打水仗、堆沙屋、吹口哨,尽情嘻闹、玩耍。在河水中捉泥鲰、掏甲鱼、捕小虾。

  如今的小河,变得越来越窄,越来越直,越来越诨浊,一年四季中,只有在夏天河水哔啦响,到了秋天,便水流变小,整个冬季,只有那干涸的河床呈现在天空之下。

  小河的清盟唱,成了永久的梦话。

  

  4,乡土情

  

  我喜欢站在高处凝望:田野、村庄、河流、公路,以及远方起伏的山峦和山坡上生长的一丛丛绿树。

  博大的田野,庄稼漾着绿波,仿佛倾刻间又变成金黄一片。

  村庄星星点点,座落在田野边沿,高大的柳树映衬着红色的瓦房,那是田野主人憩息、繁衍的居所。

  村庄的外面,是那玉带般的河流,河流曲折地伸向远方,流向逼遥远的长江。

  公路沿着山下的平畈,南伸北展,那是乡村和城市的经纬网,把城市和乡村系牢。

  山峦纵横起伏,组合大地的曲线和轮廓,逶迤蜿蜒,气势雄浑浩荡。

  树,一丛丛的树,把山峦披上绿装,使山显得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大地是诗,山河是画,无限的乡土情,无穷的诗情画卷,这是大自然巨笔,写下的华章;这是我的父辈兄弟的勤劳和智慧,描出的风景。

  浓郁的乡土情,在我心中升华着,那是一种挚爱,一种眷恋。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深山 行走 梦见在深山里行走 梦见自己在大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