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旧事_陈年旧事(一)

陈年旧事(一)

今天又是一个遮天蔽日的雾霾天,浓浓化不开扯不散的迷雾像拉起了一道道白色的幕帐,遮挡着人们的视线。远山被完全屏蔽了,近处的楼房也都淫浸在这乳白色的浓雾之中。百无聊赖的我又开始整理起旧时的信札与书籍。

在无意间我翻出了一本装订成册的家书。那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父亲寄给我的书信。虽然纸张已经泛黄斑驳,但父亲那苍劲有力的楷书字体仍然依稀可辨。

打开这些书信,往事如潮水般地涌入我的心头。那一字字一行行感人的话语,充满了父亲对我的期待与温情,充满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与希望。那暖心的话语就像是一幕幕影像在我眼前拂过。父亲那张清癯慈祥的脸庞在字里行间不断地浮现,令我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几十年弹指间就匆匆离去了,使我不禁仰天长叹时光无情岁月无痕人生苦短。一年年一季季,春花秋月,周而复始,潮起潮落,荡涤岁月。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匆匆地奔赴,使你来不及细数时光,来不及品味岁月,就仅剩下了缠绵地留恋与深情地思念。无可奈何花落去,流年辗转有多少往事不堪回首,有多少曾经渐行渐远。

往昔在不断地被时间所抚平延展沉沦消失。呈现在面前也仅剩下了今天,然而今天很快又将成为了昨天,成为了过去。时间在一天天一年年往返循环,大千世界也在不断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昏昏噩噩的你我,摹然憬悟已是双鬓染霜皱纹堆垒,被岁月驱赶,无奈地被推入了暮年的大门。

时光流年催人老,韶华青春如行云。但曾经的过往还会魂牵梦绕般地浮现在眼前,呈现在梦中。

追思过去那段美好,把散乱斑斓绚丽的金色碎片用想象粘合起来,还原那段斑驳泛黄的过往与记忆,还是一件令人十分惬意欣慰的事情。然而遗憾地是往往很多最近发生的事情却更容易被遗忘。而久远的记忆却如用刻刀深深篆刻在脑海之中一般,仍然在内心深处保留着它的原貌,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拂去历史的尘埃褪去岁月的华裳,斑驳的记忆就会如喷涌的泉水,涌入那期待干渴的心田。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那段曾经的过去,就如沐浴在一片五彩的霞光里,恬静舒缓祥和温馨融化着你的踟蹰与不安。那段曾经的过往在悠悠中仍然飘来一缕挥之不去地馥郁与醇香。

人老了喜欢怀旧,怀念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启迪,对经历的总结,也是对人生的一次再认知。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化,有许多老物件老场景都随着时间的流失消失殆尽化为乌有。我想挖掘这些消失在角落里的往事还自己一份夙愿一份期待。

记得小时候,街面上会出现许多喜闻乐见的趣闻轶事。虽然它们都很平凡,平凡地让当时的你我熟视无睹。但现在再次回味起来还是别有一番情趣。

提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发生的事情,在我的脑海中立刻就会浮现出一幅芸芸众生忙忙碌碌讨生活的热闹场景。那时的人们保留着最原始的本真清纯认知和本性。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虽然大家都很贫穷很辛苦,但人人都知足常乐笑口常开。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最基本的生活。

从清晨到黄昏,市井百姓们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不辞辛苦地奔忙着,操劳着。他们整日里如蝼蚁般地辛辛苦苦讨生活。但大家都有着自己的情趣嗜好和快乐。大碗茶老白干甜西瓜破蒲扇不断地演绎着他们的快乐人生,诉说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对于那时的记忆虽然有些残缺,有些斑驳,但更有难以磨灭地情趣和回味。

当晨烟袅袅弥漫在空中时,辛苦讨生活的小贩们就会出现在狭窄拥挤的街面上。他们挑着担推着车,一路走一路吆喝着。南腔北调此起彼伏构成一幅“清明上河图”热闹的场景。卖青菜的卖蜂窝煤卖煤块的,卖盆卖碗卖缸卖罐的,在大街小巷中随处可见。他们满世界声嘶力竭地叫喊着:扎固(修理)风匣(风箱),锔盆锔碗锔大缸,焊铁壶锡壶,磨剪子锵菜刀。

南方小贩也挑着担子沿街叫卖,卖梳子篦子!卖茶叶!还有些来自西藏的小贩叫卖着藏刀,兽皮鹿茸药材等。

那时的人们生活条件,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是挺辛苦挺忙活的,一切一切都不尽人意。特别是那些让人堵心的生存环境,如低矮残破的房屋,狭窄污水横流的街道,简陋拥挤的居住条件等等。

现在这些记忆都已经成为令人难以忘怀地过往,被时代彻底淘汰了。但我本性难移总是留意着这些陈年往事。一扇斑驳的柴门,一段残存的古墙,一支摆放在卖古旧文物地摊上洋车上的旧喇叭,一只玉石嘴的水烟袋,一个泛着青铜色的烫婆(铜制暖被窝的暖水袋)等,我都会驻足观赏品味一番。覆盖着陈年岁月尘埃的老物件都会唤起我对旧时的记忆。

若你细心观察即使现在,偶尔还会在街面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一些陈年旧时的痕迹。如:在一些老街道上仍然依稀可见到保留下来的一些绿色邮筒。现在它们已经完全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而变成了一种让人追思怀旧小小地启迪,一种令你回味无穷绿色的回忆,一个旧时代遗留下来的标记,一件难得一见让你眼前为之一亮的装饰物。

见到这些绿色的回忆,让我萌发奇想,想对书信这种形式做一番挖掘和探究。

以书信为媒介传递信息的形式离现在也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应该讲从公元105年蔡伦造纸时期就有了书信的往来。不!在此之前就有人用绸绢竹简,兽皮等来书写传递信息。或者讲自从有了象形文字的出现就有了书信的传递。但若再要追溯求源,应该讲自从有了人类以来,就有了信息传递的形式。如岩画就是一种传递信息最原始的方法。岩画出现的时间应该用万年来计算。具体离现在有多远也已无从考究。

但书信消失的时间却离现在并不太久远。数十年前,我们还是通过书信的形式与异国他乡的亲戚朋友们相互联系。

由于人们对书信这种形式的钟爱,还常常被拟人化赋予它生命。书信被附着上一层耀眼美丽的光环,把它看成传递爱情希望美好和团圆的使者。用书信传递信息的这种形式从古代就有着许多令人悦目怡情美丽动人的故事与传说。

翻阅这方面的历史画卷,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关爱与情谊,是游子们归心似箭的心情与渴望。确实月是故乡的圆,水是家乡的甜,家是故乡的好,人是家乡人最亲。

追溯书信传递的相关历史。在造纸术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就使用竹简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竹简用的是皮薄而节长的竹子,先将圆竹锯成一定的长度,再破为一定的宽度,削光整平后,即成为简片。然后再用丝绳、麻绳、细皮条等分上下两道编连简片,可用来刻写或书写文字。

相传在汉武帝时,文人东方朔向皇帝上书了一个奏本,用了3000多片竹简,派了两个大力士才抬进宫内。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最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等。

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

再如“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单于扣留,他英勇不屈,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

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凶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凶,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之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

据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名曰诏兰、紫燕(还有一只青鸟的名字已无法考证),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将吉祥、幸福、快乐的佳音传递给人间。

据说,西王母曾经给汉武帝写过书信,西王母派青鸟前去传书,而青鸟则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汉宫承华殿前。在以后的神话中,青鸟又逐渐演变成为百鸟之王——凤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商隐有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崔国辅有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借用的均是“青鸟传书”的典故。

再如,晋初大诗人陆机养了一只狗,名叫"黄耳"。陆机在京城当官,一直没通家信,怀疑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有一天便对黄耳开玩笑说:“你能帮忙传递消息吗?”这只狗看起来很高兴,竟摇摆着尾巴,陆机于是就写了一封信,装入竹筒,绑在狗的脖子上,狗经过驿道,日夜不息地赶路。家人见了书信,给陆机回了信,狗立即上路翻山越岭,前往京城。家乡和洛阳相隔千里,人往返需五十天,而黄耳只用了二十天多一点。后来,狗死了,陆机把它葬在墓中,并取名为“黄耳冢”。

这些美好的传说与神话,就像是一个个光彩夺目色彩斑斓的桂冠与花环被人们赋予了书信,使它成为了希望与美好的使者和化身。

臧琪滢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旧事 陈年旧事下一句 陈年旧事是成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