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传读后感_钱学森传读书笔记五篇]钱学森读书笔记

  《钱学森传》是由叶永烈编写,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本书讲述了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钱学森,让更多人全面地了解钱学森伟大的一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钱学森传读后感_钱学森传读书笔记五篇

  钱学森传读后感(一)

  我们都知道有个着名的钱学森之问: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是我比较崇拜的一位知名学者,就凭他提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关注钱学森。高考结束后,我首先阅读的就是美籍作家张纯如编着的《钱学森传》,事实上我和他之间还存在一些历史的渊源,钱学森是浙江杭州人,儿童时代是在杭州长大的,他的祖先还重建了西湖边上的保俶山上的保俶塔。我的整个童年(包括幼儿园和小学)也是在杭州度过的,是喝着杭州西湖的水长大的,而且当时我们家就住在的保俶山脚的保俶路上,儿时的我也常常爬上保俶山眺望西湖,或围绕着保俶塔玩耍。

  钱学森在大学学习阶段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图书馆,闲暇时光大半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喜欢阅读科学期刊,而且一看就是几个小时,读书非常的专注,而且擅长数学演算。上课的时候,他也在读书,而且通常坐在最后一排,看他的学术论文,因为课堂学习的内容他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通过,这样他就可以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他喜欢的科目。同时,钱学森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敏感,他的专业选择是从铁路工程到航空工程,从当时全国工科最好的大学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到当时全世界顶级的飞行技术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以及之后的加州理工学院,有机缘师从航空学领域的学术巨擘冯卡门,雄厚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能够选择当时科学技术最顶尖的领域以及能接受最好的学校教育,是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曾经看过一段描写钱学森的视频,其上叙述了钱学森将新婚的妻子蒋英女士(一位着名的歌唱家)带到了美国的波士顿住所后,吃完早饭就去上班了,直到晚上才回来,把新婚的妻子孤零零地留在了住处;吃完晚饭,他泡了杯茶,和妻子道别后,又将自己反锁在书房里,开始了专注的读书生活,而且这种晚读成为了他多年的读书习惯,当然这也为让他成为世界着名的学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对钱学森的崇拜最主要就是他的读书习惯,我渴望自己也能够在一个完全独立的空间中,静静地、忘我地、全神贯注地读书,旁边只有一杯淡淡的清茶,我渴望成为钱学森式的有重大贡献的学者(不需要知名)。现在我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完全可以过这样的生活,令自己在学识上和精神上真正强大起来!这将是我未来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就是在积极锻炼、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多看一些自己喜爱的、能提升自我的、有教育意义的生物、教育、历史、健康等方面的书籍,做一位爱读书、有思想同时又有一定生活情趣的人!

  在阅读《钱学森传》的过程中,对过去的中国教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庚子赔款在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留学生中的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还有对二战之后的航空、火箭、导弹等领域的发展以及钱学森在其中的作用等内容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钱学森在治学方面外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或借鉴的地方,比如,他的爱好广泛,擅长画动物、流水和花朵;能拉一手小提琴;喜欢听交响音乐团演奏的古典音乐。

  钱学森传读后感(二)

  最近,我看了《钱学森传》,钱学森是我国导弹、火箭以及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是人们心中的“科学圣人”。他的爱国之心、坚定信念和创新精神,使我心怀崇敬、感触良多。

  钱学森身上有着中华民族浓厚的传统美德。他的奉献精神,他的民族气节,他的艰苦朴素,还有他的高尚品格,无不令人敬仰。其中给我最深的触动是他爱国主义者的情怀,书中讲述的爱国主义情怀是贯穿他整个生命的主旋律,当他身在异国他乡,羁绊难归时,在美国法庭上大声宣告:“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囚禁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还顾不上洗去一路的风尘就立刻投身到了新中国的科技建设中,以一个普通科学工作者的姿态积极工作。在条件艰苦的荒漠,成功研发了“两弹一星”,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爱国,这两个鲜红的字眼,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它激励我把祖国放在心间,以祖国利益至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向上,为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了爱国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如何将它的能量发挥出来呢?钱学森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科学家的创新力量。钱学森28岁时就与导师一起完成“卡门钱近似”公式,创立火箭与航空领域中的若干重要概念,开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两门学科,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展现了科学的力量和价值。在21世纪的今天,对于正在崛起的当代中国,学习钱学森的爱国奉献精神极其重要,而对于我们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可能没有什么高科技,甚至平凡,但是我们一样会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爱国、敬业、创新、奉献的精神。

  从现在起,我们会树立远大的世界观、人生观,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动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我相信,只要我们像钱学森先辈一样,用严谨的人生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每个人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钱学森传读后感(三)

  读完《钱学森传》后,感触很深。让我记忆很深的地方是五、六章——“永别美国”和“我回来了,北京”。可能是有一点同感的缘故,读完了这两章后,我思绪万千,可为师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钱学森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钱学森受困美国这段时间内,他一直都没有放弃回国的希望。在它回国之前的5年时间里,他在美国的房子的墙边始终放着3个轻便的箱子,随时准备拿上箱子乘飞机回国。这使我十分惊讶——经过美国当局无休无止的折磨后,他回国的意志依然坚强,他至始至终都坚持着“我要回国”的信念,时刻不肯松懈……

  当美国当局把钱学森关在特冰那岛的拘留所里,这个牢房被铁蒺藜网围着,外面是滔天的海浪。室内潮湿阴暗,令人窒息。每天晚上每隔10分钟就开一次灯,用强光刺激他的眼睛,妄图用这种非人的这么摧垮钱学森的精神防线,或是取得对他们有用的“口供”,或是消灭他回归祖国的信念,或是屈从他们的强权。但他始终没有屈服,这便可以看出钱学森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有多么强烈了!

  当美国特务吧钱学森家监视起来,控制住钱学森的电话,他不得与外人接触,一家人被完全限制住了!但他们仍然没有放弃回国的信念,坚持着这信念,始终不肯松懈!

  我非常地敬佩钱学森的坚持不懈的精神。与他所遇到的困难相比,我们这些生活在蜜罐、摇篮的孩子们所遇到的一点点的挫折相比,我们所遇到的挫折好比是沙滩上的一粒碎沙一样不起眼!当我们遇到了一点点的数学“难题”时,总是喊轻松地放弃了,转而问家长,问老师去了。可是,这一点点的挫折与钱学森所遇到的那样多而且十分艰难的挫折相比,自己的哪些挫折有能算些什么!所以,我要学会钱学森那样坚持不懈的顽强精神!

  我们要向钱学森学习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努力克服一切挫折,勇往直前!

  钱学森传读后感(四)

  那天列了个书单去图书馆找书,找了半天只找着了一本,却无意间看到了这本《钱学森传》,美国作家张纯如的。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于钱学森的了解仅限于他是一位伟人,一位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人。到底是什么,成就了钱学森?他带给中国的是仅限于中国的航天事业吗?带着许多对于他的疑问,如饥似渴的看了两天,让我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有了一个较为深层的认识,只可惜书是出自别人之手,而非钱学森的自传。也是在读了之后才知道,钱学森在世时很坚决的不想写自传,也不让别人写,因此作者只能通过其他人的讲述以及各报纸对钱学森的报道为钱学森写了传。钱学森在世时的很多事迹也就随着他的去世从此变成了永久的谜。

  此书主要从钱学森幼儿时的老家杭州写起,主要写了钱学森在国内读书以及在国外的二十年,对他在回国后的描写主要因为国家机密的保密,写得很概括。无论如何,钱学森的事迹给了我很多启发。

  首先,要爱国。虽然书中说钱学森是因为美国的对于他的不接纳才被迫回国的,但我仍然相信,钱学森是爱国的,他对祖国抱有无比的忠诚和热爱。他放弃了自己在美国拥有的一切---金钱、地位、名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毅然回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有人笑他傻,认为他是在浪费自己的才华和资质,还遭到了美国当局的迫害,但是这些都没有动摇他回到自己的家乡、报效自己祖国的决心。在他身上,我看到了,那一颗炽热的爱国心。

  其次,我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应该学好数学。数学是理工科的基础,各门学科的研究不仅离不开数学,而且是建立在雄厚的数学基础上的。钱学森在美国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很多都是学术界的前沿,为美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包括著名的卡门—钱公式,都是经过复杂的数学推理演算得出的。

  还有,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勤奋。有一句话说的好,“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学问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做成的。钱学森在上学的时候被认为是天才,后来更是被誉为航空界的稀世之才。然而这样一位科学巨人,大家对于他最多的评价却是:极其勤奋。不论是假期的充分利用,就连工作日也常常学习到深夜。有不懂的问题就立即请教老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和疑问。他在美国发表的诸多论文就是一个证明,他还很认真的做了大量的笔记,就连报纸上别人的论文他都剪贴成册,只可惜在回国的时候他的论文与笔记都被扣留没收了。

  最后,要做自己。不得不说,钱学森并不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他沉默寡言、举止怪异,对于那些无法理解他课程的学生,他更是难以忍受,他无法接受别人的无知。因此,他在学校的人缘,相比他读博时的导师冯·卡门逊色多了。我觉得钱学森有些孤独,不被世人理解的孤独。然而,在这孤独的背后,我看到了他的敏锐,严谨,深谋远虑。“为国家富强、中华崛起而读书”,从这朴实的愿望中,我看到了他最殷切的期盼。他严谨的思维方式,敏锐的视角,在任何时候都能绽放最明亮的光辉。不受世俗的影响,不看众人的眼光,时刻保持敏锐的头脑,孜孜不倦地学习,最终使自己成为伟大的人,并引领着身边更多的人不断前进。

  钱学森传读后感(五)

  2011年春节期间,利用闲暇时间,我读了《平凡早就的伟大——钱学森传》。在这个网络风行的时代,能够坐下来读一本好书、品一杯铭茶,似乎早已是一种美好的回忆。《钱学森传》让我重温了久违的惬意时光。

  这是一本写钱学森生平的人物传记。全书文字优美,脉络清晰,以顺叙的方法介绍了钱老先生的一生。钱老先生的不凡事迹深深吸引了我,让我每次一翻开书就不舍得放手,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匆匆滑过。

  全书从介绍钱先生的家族背景及他的父亲钱钧夫和母亲章兰娟开始,讲述了钱父的博学与广交,钱母的聪颖与善良,更讲述了钱学森的父母对幼子的一份良苦用心。父亲讲述的鲲鹏的故事让钱学森从小就志存高远,母亲在知识上的言传、在德操上的身教让钱学森享用一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文章继而介绍了钱先生从小学到大学的种种轶事,从小飞镖的游戏到上海交大的尖子生让我们看到了“英雄出少年”的钱学森。少年时代的钱学森已经显示出不凡的天资。如果说钱学森少年时代的成功取决于他的天资聪颖,那么他留学期间的经历恰恰告诉我们“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学习,即便节假日也不中断。这份坚持说明了先天的资质虽然很重要,但是没有超乎常人的努力和踏实的作风也不会有最终骄人的成就。也许正是他超乎常人的天分和勤奋,才使得他作为一名学生就有足够的底气去挑战学术权威、28岁完成卡门-钱公式、36岁成为麻省理工终身教授、回国后,创建力学研究所、成功打造了“两弹一星”。这些成功应该就是对他过人的智慧和勤奋学习、踏实工作的回报。

  钱老对我国航天事业的贡献世人皆知,钱老的民族气节亦让人感动。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我想说的是:在钱老无数的光环、近乎完人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他勤奋好学、踏实严谨、坚持不懈的精神,也应该看到他为了祖国的兴盛无私奉献的精神,还要看到他热爱艺术、趣味高雅的情操。这也许正是我们现代的年轻人所缺少和值得反思的。

  今后,我一定会重读此书,他的一生就是一本励志书,让人回味的太多,每次翻开应该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落笔之际,已是深夜,抬头仰望夜空,星星寥寥……


钱学森相关文章:

1.《钱学森》优秀观后感范文5篇

2.爱国伟人《钱学森》观后感范文600字五篇

3.看钱学森观看感范文500字5篇

4.观看电影《钱学森》有感精选范文5篇

5.爱国电影《钱学森》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推荐访问:读后感 读书笔记 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