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管理本质的新视野

摘要:管理活动的永恒主题是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管理的本质应当从不同领域的管理活动中抽象出来,这样才对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各种管理理论都是力图反映管理本质的产物。要从纷繁复杂的管理活动中抽取出管理的本质,一是要立足于管理活动,研究它们的一般结构,二是要开阔视野,把组织的管理机制与社会系统的运行机制加以比较。前者凸现出管理中决策和激励的重要性,后者则展现了管理中协调的重要性。因此,管理的本质就是为提高组织活动的整体效率所进行的决策、激励和协调的辩证统一。在当今时代,从全面体现管理本质的角度看,文化管理和战略管理是两种比较好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关键词:本质;管理;决策;激励;协调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D04-0544(2009)08-0067-04

一、探寻制约管理的关键因素的历史进程

管理活动的主题是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自从管理学诞生以来,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科学管理、人际关系一行为科学管理、管理理论丛林、文化管理与战略管理等几个阶段。所有研究都没有离开这个主题,区别在于。对制约这一主题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的看法,见解有所不同。泰罗基于所有人都是“经济人”的假设,认为正是由于雇员对利益分配不满,企业中普遍存在“能唱而不愿唱的鸟们”,才使效率低下,雇主与雇员的目标都难以达到。有效的管理就是要在确保雇主最大限度获得财富的同时,确保每一个雇员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因此,管理的要务就是把双方注意力都集中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上来。为实现这一使命,雇主与雇员必须为开展有效合作来一次彻底的“心理革命”。有效合作的目的是把“可供分配的分母尽量做大”,关键是要采用科学方法选择培训雇员、确定工时定额、规范操作规程,实行“奖勤罚懒”的工资制度。泰罗对科学方法的过分强调,加上实践中对这些管理原则或多或少的偏离,使他一度遭到来自各方的批评和反对。尽管如此,泰罗关于必须协调成员利益格局的思想却引起了普遍重视,并且,他对管理问题的努力探索增加了管理思想的可信度。也向管理学界发出了一种声音,为使研究继续走向深入发挥了推动作用。在这一时期,法约尔和韦伯也分别对管理学的产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法约尔将管理学定位于对管理的宏观研究,他主张,管理学的任务是,充分考虑贯穿管理过程的各种要素,为管理主体提炼出进行管理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在这些一般原则指导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只有把握了这些一般原则和要素,管理活动才能产生出统一和有序的效果。韦伯则把重点放在有效管理的组织中介上。强调用合理的组织结构来保障组织的工作效率。他专注于建立理想的组织结构,提出了形式化的组织蓝图,即官僚制(又称科层制)组织形式。

与泰罗等人的科学管理一样,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彳亍为科学管理,也主张通过强化组织中的协调与合作,来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不过,其根本差别在于,该学派发现,在管理活动中,确定性和规范化并不能始终奏效,原因是忽视了人们在工作中的情感依托问题。他们强调。所有的人都是“社会人”,应在正式组织所要求的“效率的逻辑”与非正式组织所要求的“情感的逻辑”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达成一定程度的平衡,为此必须着重研究组织中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行为科学学派认为,即使在工作中,被管理者的需求也不单单是经济利益,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组织的融合剂,它的作用更持久,有时比经济刺激更重要,“快乐的工人是生产效率高的工人”,设法满足员工的情感需要对管理至关重要。所以,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创造一种氛围,以便容纳和谐的人际关系,让被管理者在和谐氛围中开展工作。创造效率,在维护组织的团结中实现组织的目标。

20世纪50、60年代以后,管理学研究步入“理论丛林”阶段。丛林阶段的显著特点,就是对影响管理的关键因素的看法众说纷纭。1961年,哈罗德·孔茨指出,由于语义学等方面的原因,人们对管理的认识显得特别混乱。管理学呈现出“理论丛林”。他提醒人们,理解管理的根本是把握管理的基本原理,而不是仅仅关注采用了什么方法。孔茨希望通过澄清语义来统一管理思想,他沿着法约尔的思路,把管理定义为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孔茨的想法并没有得到管理学界的普遍赞同,管理学家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此提出异议。他们或坚决主张管理主要基于经验,在理论上根本无法统一(戴尔),或明确提出“管理就是决策”(西蒙)。不论观点如何,争论本身就是“理论丛林”存在的客观写照。面对纵横交错的“理论丛林”,卢桑斯等人一方面坚持认为把各种管理理论归并到一起还不是时机,另一方面又试图另辟蹊径,用权变思想来解释“理论丛林”存在的合理性。受系统科学的启发,他们认为,组织是作为一个系统存在于外部环境中的,所面临的人性、组织内外的条件都是复杂多变的,要完成使命,提高效率,关键是做到内部协调和外部适应。因此,并没有一成不变、普遍有效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应将各种管理理论与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扬长避短,相机行事,在制定计划、建构组织、具体实施上都要讲究“权变”。管理理论后来的发展也未如孔菠所愿,20年后,当他重访这片丛林时就发现,“理论丛林”非但没有统一,反而由原来的6种增加到了11种,变得更加五彩缤纷。

二、从管理活动的一般结构来看管理

管理源于在分工基础上进行协作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

任何组织要有效发挥职能,必须对影响组织运转的各种因素加以整合。管理活动的结构是整合这些因素的载体。管理主要涉及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中介和外部环境这4个方面,管理活动的结构就是前3个方面的关系。凡在管理活动中处于主动调节地位的人,都是管理的主体:被主体调节的对象,无论是组织中的物质因素,还是组织中人的因素,都是管理的客体;管理中介则是管理活动赖以开展的工具和手段。包括组织形式、数学模型、计算机、信息等等。外部环境则是影响组织发挥功能的各种外部条件的总和。

管理活动的发动者是管理主体。各种管理理论都在研究管理主体应如何进行管理。在管理活动中,管理主体的领导地位最为关键。根据不同的组织职能、结构和外部环境,管理主体往往扮演多种相对独立但又密切相关的角色。这些角色分属3大方面,即人际关系(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包括信息接受者、信息传播者、发言人)和决策(包括企业家、故障排除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不论管理主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其作用都是围绕为组织生存

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协调组织的目标与成员的个人需要、化解组织在运行中遇到的矛盾展开的。管理主体要围绕实现组织的目标,总揽全局,综合考虑组织的内外环境,运用恰当的方式,使组织所拥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在组织运行中,管理主体所承担的各种角色对组织都具有引领作用。有了管理主体的正确领导,组织中各种要素的配置才能不断得到优化,组织的各种活动才能协调统一,组织的目标才能有效实现。西方管理理论在其发展各个阶段,都普遍重视管理主体的领导作用。从科学管理时期泰罗强调明确区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法约尔概括出管理的14项基本原则和5大职能、韦伯为行政管理设计出科层制组织,到人际关系-彳亍为科学管理时期的激励理论、组织行为理论,再到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的不同学派,乃至当代的管理新思维,都在彰显管理主体的引领作用。

在管理客体中,相对于物质、资金和信息等要素,作为客体的人最主要。其它要素都要靠人推动,才能有效发挥作用。从根本上说,管理中的激励源于组织迫切需要被管理的人积极主动地发挥潜能。激励必须针对被管理者不同层次的需要(马斯洛),有选择地加以满足,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潜能,为提高组织的活动效率服务。因此,制定正确的激励措施,从思想和行为上引导被管理者,让他们“能动”起来,也是管理的重要任务。在西方管理思想史上,科学管理的倡导者泰罗注重对被管理者进行物质刺激;人际关系-行为科学学派的首创者梅奥和社会系统学派的领军人物巴纳德等人,则突出了被管理者的精神需求,从而导致了对激励理论的深入研究,催生了许多理论成果。如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和强化理论,等等;托马斯·彼得斯强调指出,人既需要在集体中获取归属感,也具有超越群体、表现自我的强烈欲望。因此,组织在管理中应张扬追求超越的态度,努力寻求调动人的最大潜力的途径,给组织中所有成员以突出自己的机会。由此可见,尽管侧重点不同,管理学的各种激励理论研究的却是同一个主题,即管理主体应如何看待人这种被管理的客体,采取何种方式去激发他们的主动积极性,鼓舞他们为组织创造良好的绩效。

管理活动的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离不开中介。管理中介的范围比较广泛,主要有组织形式、规章制度、各种相关的科学理论、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技术,等等。这些工具和手段在西方管理学中都受到充分重视,得到广泛应用。泰罗为摆脱早期工厂管理完全依赖于经验所带来的困境,把科学分析的方法引人到组织管理中,希望借助科学知识解决管理问题。从此以后,科学精神在管理中得到不断加强,科学上的最新进展都会很快被应用到管理活动中。当今,行为科学、系统科学、模型方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管理中受到广泛青睐,就是明证。另外,一些管理学家如韦伯和哈默等。还分别在不同时期强调了恰当的组织形式对实施正确管理的重要意义。

任何组织要生存发展。都必须和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在一般情况下,它不可能改变而只能适应环境。只有对环境变化保持敏感性,及时做出正确反映,组织才能生存和发展,在应对挑战中抓住机遇。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现在一般认为,组织必须张扬创新文化,并使机构尽可能扁平化。

从管理活动的结构看,管理的本质:一是正确决策,二是有效激励。管理中介是为进行决策和激励服务的,外部环境则是决策和激励必须充分考虑的社会因素。

三、从和社会系统的运行相类比来看管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因此,这两对矛盾被称为社会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必须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但是,它们的变化并不只是被动的,也会主动进行调整。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并且,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这3者构成“‘三角式’逻辑结构,其中每二者之间同时具有直接的和间接的双重作用关系。它们共同构成双向循环式互动作用关系。”

从管理学的视角看,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具有组织生产、实施管理的功能,它们有助于使社会系统中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组合在一起,形成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主动或被动调整,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如果把整个社会系统的运转与具体组织的管理活动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它们具有很大相似之处,存在大致对应的关系。具体来说,生产力与组织的工作效率、生产关系与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上层建筑与组织机构和组织文化,都可以相互类比,相互对应。

整个社会系统的运转与具体组织的管理活动之所以具有相似性,是因为社会系统是最大的社会组织。管理活动本身既具有特殊性又具有普遍性,管理活动既服务于完成某种特殊使命,又服从有组织活动的一般规律性。而且,从广义的角度看,管理科学“是一门具有多功能、多层次、多属性等特点的学科,是一种综合地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科学体系。”

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物质生产力和人类自身需要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自然界不会自动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人类必须从事生产活动。所以,具备一定的物质生产能力并能够使之逐步发展,是任何社会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与社会的物质生产力相对应,组织的活动效率也是它存在的基本前提,不论是经济性组织还是非经济性组织,都必须讲求效率,无效率或低效率的组织很难长久存在下去。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社会生产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人类个体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分工和协作,也只有在分工和协作中,各种生产要素才能得到有效配置。生产关系通过分配来表征各种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激励人们在生产中发挥积极性。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大背景下,对生产关系进行优化,有利于激发科学技术创新,能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管理活动中,与社会系统中的生产关系相对应的主要是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任何组织都有自己的特殊使命。都需要有技能的人分工协作来完成使命,要使分工协作富有成效,就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明确各自的责、权、利,以消除组织成员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避免因相互推诿而出现人和事的分离,使组织保持高效运行。

社会生产的正常运行和社会关系的有序状态离不开

上层建筑的支持。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硬性的实体性的,包括维持社会系统稳定有序的各种机构;二是柔性的观念性的,就是意识形态的各种表现形式。实体性的上层建筑依靠权力来保持社会系统的稳定有序,观念性的上层建筑则通过思想凝合来整合个体间的差异。“有形”和“无形”这两手结合起来,共同发挥着管理社会的功能。在管理活动中,与上层建筑相对应的,是以组织机构和组织文化。和社会系统一样,任何组织要完成自己的特殊使命。除了建立相应机构、制定规章制度之外,还需要下力气打造自己的组织文化,通过营造共同价值观,来引导、约束、协调和整合个体成员的行为。

四、管理的本质是决策、激励和协调的统一

对所有社会组织来说,追求活动的整体效率都是首要的,区别只是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而已。管理活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活动的整体效率。西方管理思想史上的科学管理、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管理、管理的理论丛林和当代的文化管理、战略管理,无论它们重视的是管理的哪个方面,也无论它们探讨的是作业管理还是一般管理,都在围绕如何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这个核心问题,进行剖析论证。由于所拥有的资源有限,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遵循以下规律:即“得大于失”的“效率定律”,“需求增长质的无限性与量的有限性统一”的“需求定律”。“整体趋利避害效果大于局部趋利避害效果之和”的“合作定律”。上述3大定律对于所有社会组织来说,都是适用的。也就是说,追求对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追求整体的高效率,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对策。这对管理活动也同样适用。对活动高效率的追求和坚持“以人为本”并不矛盾。“以人为本”本身就包含着对效率的要求,活动的高效率是“以人为本”的必要条件,忽视活动的效率,“以人为本”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管理活动中,提高组织整体效率的根本途径在于进行正确决策、恰当激励和有效协调的统一。决策针对的是管理主体,激励针对的是管理客体中的人。协调则针对的是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和管理中介的有机统一。一个组织整体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是否得到了优化配置,组织的运行状态是否良好。管理主体的决策对组织的整体效率具有头等重要性。组织的目标如何确定,计划如何制定,机构如何设置,资源如何筹措,人事如何安排。活动如何开展,对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如何控制,等等,所有事关组织活动整体效率的问题,都首先依赖于管理主体的决策。在管理活动中,激励的直接目的是让被管理者在活动中具有能动性,乐于承担任务,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用工作来换取自身的利益,满足自己的需要。激励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离开被管理者的努力工作,组织活动的目标就无法落实。更谈不上实现活动的高效率。如果说决策是对组织活动的事先考虑,那么协调就是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对人与人的关系和部门与部门关系进行不断调整。协调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大到社会系统,小到每个组织,无一不是由独立的个人组成的,大一点的组织都有分支机构,由于每个人的认识、需要、趣味和行为习惯不同,分支机构承担的任务不同,在组织活动中,矛盾、冲突就会经常发生。对此,必须用规章制度、组织文化和信息沟通加以协调。协调的目的是为了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协调所采取的手段包括调整组织机构、改革规章制度、优化信息沟通渠道、打造组织文化等方面。在管理活动中进行决策、激励和协调,需要采用一些专门的技术手段,如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数学模型等,运用一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但它们都仅仅是服务于决策、激励和协调的工具,不论如何先进,都永远处于辅助地位。

决策、激励和协调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在管理活动中,既有对是否从事某种活动或从事该种活动应采取何种方案的初始决策,也有对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时的追踪决策。激励和协调同样如此。激励必须贯穿全过程很容易理解,不然,就会功亏一篑。协调针对的是矛盾与冲突,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管理活动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协调。

五、文化管理和战略管理更能凸显管理的本质

现在,也有人提出要践行“没有管理的管理”,即践行被管理者的“自我管理”。从管理的“理想境界”上说,这有一定道理,如果说要以此为据来取消管理,必定有害无益。人类要在分工协作中提高活动的整体效率,就不能没有管理。探究和把握管理的本质,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管理。

在当今,西方管理学界提出了一些新的管理理念,从事着新的管理实践,比如创建学习型组织,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倡导文化管理和战略管理等等。笔者认为,在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中,文化管理和战略管理是更能全面反映管理的本质也是比较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形式。

文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于对人之本性的认识和文化功能的重大发现。西方管理学界对人性的认识历经了“经济人”(理性人)、“社会人”、“复杂人”和“文化人”这几个阶段。“经济人”和“社会人”假设的片面性早已被人们认识到,“复杂人”假设虽说较为全面,但它只是对前两种假设的调和,而且着重的是人的个性而不是共性,其结论只能是,只要在管理中有效,怎么办都行。其实,早在20世纪中期,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就在反对科学的人类学和神学的人类学过程中,从哲学人类学的意义上,揭示了人的文化本性,提出了他的“文化人”概念。卡西尔认为:应从人的共同性而不是仅从个体性方面来把握人性。人的突出特征就在于人的“符号”性,在于人的“文化”性。符号,是“人的本性之提示”;文化,则是“人的本性之依据”。随着西方管理学界对日本管理模式的深入研究。“文化人”假设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特别是威廉·大内的杞理论》和E·迪尔和A·肯尼迪的《企业文化》的出版,更推动了人们在管理中关注文化因素,掀起了组织文化建设的风潮。

威廉·大内阐述的是人类学意义上已经存在的文化对于管理的重要性。迪尔和肯尼迪强调的则是组织文化即人为建构的文化对管理的重要性。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无优劣之分,这就要求管理活动要有适应性,必须要尊重不同种类的文化。在跨文化管理实践中更应如此;组织文化却有好坏之别,需要刻意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能起到提升人的精神风貌等作用。无论如何,文化与人是如影随形的。人是文化的载体,他既创造文化又受到文化的约束。文化能够引导人、塑造人,具有目标导向、协调沟通、激励辐射及凝聚整合等诸多功能。这些功能的有效发挥。可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使组织成员认同并自觉践行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念,减少成员之间的磨擦与冲突,强化信任、团结和合作。实施文化管理。一方面改善了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是否实施文化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决策,在文化管理中,决策、激励和协调都具有比较高的效率。

再来看战略管理。相比文化管理,西方管理学界有关战略管理的理论出现稍早一些,主要应用于社会系统、军事系统和经济性组织中。钱德勒、安索夫、德鲁克和波特等人都对战略管理理论作出过贡献,虽说他们对战略管理的观点并不统一,但他们都在使用目标、计划、资源分配、战略等共同的术语。从这些共同术语中。我们可以领会战略管理的精要所在。

一般来说,战略管理涉及到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两个步骤,但这两步也不是完全分立的,因为战略的制定必须同时考虑实施的可行性,战略实施过程中也必然伴随着战略调整。战略管理是在综合考虑外部情况和内部条件的前提下,确定一个较长时期的基本目标和实施方案。由此看来,战略管理实质上就是管理决策,或者严格地说。是一种战略决策。

正如明茨伯格所说的。战略为组织绘制出了一条出航线,它使共同体的行动有了一致目标。在一致目标的牵引下,组织中所有个体的行动能达到协同,组织易于取得成功。同时,由于战略的制定从全局上考虑到了资源条件,所以,战略管理能使资源得以充分合理的利用,有利于整体效率的提高。当前,受波特“通用战略”的启发,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许多经济性组织开始普遍实行专业化、差异化、成本领先战略的做法,这无疑能进一步地提高社会生产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丹尼尔·A雷思,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亨利·明茨伯格,经理工作的性质[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4]韩清思,试析社会基本结构关系的现代逻辑嬗变[J],社会主义研究,2007

[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苏东水,21世纪东西方管理融合与发展的趋势——当代中国东方管理科学的创新与实践[J]上海管理科学,2008,(5)

[7]吴宗璜,主客体关系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8]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张国强

推荐访问:反思 新视野 本质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