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赏析] 散文诗赏析方法

【导读】:【赏析】这是一章原创作品。灵焚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是活跃于散文诗界的一位健将,诗评家王光明先生曾誉之为中国当代散文诗园地的一个怪才,并指出:灵焚的散文诗,是现代人那种渴望、那种焦虑、那种求索精神的折射。

  大雪,我心事重重

  ■堆雪

  

  雪,面对你,我总是显得那么心事重重。

  我总显得那么苍白,无话可说。

  一个落魄的人,被留在一场大雪中,像一地的乱石,被大雪覆盖,被狂风吹醒。在北风里,紧握自己的心情和骨头,感受生命的软弱和坚硬。

  我为什么来到风里?在原野上徘徊,驻足,留连忘返。在这空旷的原野上,两手空空,只有悲怆的目光,怅望苍茫远方,怀念失败的过去。在大雪扑地的时候失声痛哭,但我始终无法抱怨迷恋风雪的命运。

  渴望被大雪轻轻覆盖,深深埋葬,从此找不到路。渴望迷路,身体里残存的消息,一点点失散在弥漫的雪中。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放弃自己。

  渴望在一场更大的雪中飞翔,拥有我所幻想的一切。像雪花一样怒放、焚烧。渴望在雪地里奔跑、喊叫、打滚、撒野,渴望在雪地里战斗、负伤,渴望在洁白的纸上流血,渴望雪将我尘土飞扬的欲望毁灭

  大雪,我的心事重重。在冬天,我情愿把自己的一生留在一场大雪里,留在一个人对于美或者死的渴望中。

  

  【赏析】这章散文诗选自作者的一个组诗:《九片雪》。他以堆雪为笔名,可见对雪的体验特深,情有独钟。窗外是西北,他生于甘肃榆中,现仍服役于新疆部队中。地理环境多雪,这不过是外在的,重要的是他对雪怀有内在深情,融自己的情思于雪中,方能写出如此深沉的诗篇。

  写雪的诗甚多,往往着眼于雪的外部形态的描绘。某些意象和情思,如纯净、安静、晶莹之类,渐渐形成模式。堆雪此章,将雪的苍茫和轻盈,作为心事重重的一个对立面构思,将自己全部沉重的心思,向铺天盖地的雪原旷野倾诉,却又觉无话可说,便将尘世中人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内在压力,表现得入骨三分。一个人在风雪漫漫中怅望远方,心怀悲怆,而又两手空空。渴望雪的覆盖,渴望迷路,这一种迷惘的心情,是现代人困于物质世界喧嚣人世的包围而无所求助之心态的深刻揭示。

  这章散文诗基本上以直抒胸臆的手法展开,却并无浅露的感觉,一是由于情真,二是由于语言情绪的喷薄,层层推进,到渴望在一场更大的雪中飞翔这一段时,已经到了难以自控的沸腾,其节奏,其情绪的燃烧,达到了震撼人心的强度。这是止也止不住的奔放,抒情诗写到这种境地,已近极致了。

  

  某日:与自己的潜对话

  ■灵焚

  

  等待某者的足音从远而近。

  点燃一支烟,观赏时光的灰飞烟灭。一整个下午,脸朝着虚掩的纱门,书籍打开的书桌上,水银灯和风扇自由的风。

  显然,我已无力抵挡那屋外的丽日行云、原野蓝山。把身体伸直在藤椅上,四肢顿成西去的河流。

  朝着太阳的方位,道路连接没有终点的薄暮。野地上有一棵树:一种位置与距离。

  偶尔一只,二只,三五只鸟在飞过:存在是生命与季节的相互提醒。

  忽然意识到你在离我而去,缓缓地。

  某时,唯一的退守恰恰是唯一的恐怖。

  留在沙滩的脚印。

  飘落沼泽的枯叶。

  有人说,孤独往往不是发生在一个人的时候。但孤独恰恰是由于感到自己是一个人。而在一个人的时候,每一个蓦然回首都是对生命的深入呵!

  那时你会明白的。你要明白:

  所有的在者都会背身而去的。

  时光永远是一张纸牌翻转的两面,人的困境来源于选择。陷入踌躇,那是挥不去的呼吸,擦不掉的影子。

  唯有遐想,是一种憧憬的坚持。

  1994.8.24

  

  【赏析】这是一章原创作品。灵焚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是活跃于散文诗界的一位健将,诗评家王光明先生曾誉之为中国当代散文诗园地的一个怪才,并指出:灵焚的散文诗,是现代人那种渴望、那种焦虑、那种求索精神的折射。在经历了去日本十余年的求学深造后,他回归祖国,同时也回归到他阔别多年的散文诗坛。我从他寄给我的一束新作中,选出一章,介绍给读者。

  孤独与沉思,这是现代社会具有不甘沉沦、不甘随波逐流的思想者典型的精神状态。这一章《某日:与自己的潜对话》便是这种精神状态的一个剪影。

  诗人由一种黄昏时刻的孤身独守的环境描绘入手,由外而内地闪现了自己的心态。值得称许的是他取画笔点染的手法,寥寥数语,就完成了一种氛围的创造。野地的一棵树,偶尔飞过的几只鸟,即够。然后便是内心独白,所谓与自己的潜对话了。

  退守是唯一的恐怖,以沙滩的脚印、沼泽的枯叶两个意象相烘托,这便是思想者的孤独了。所有的在者都会背身而去的,我注意到,诗人对于现实人生的观察体验,已经由一种焦灼转向了深沉,虽然仍在困境,仍有踌躇,毕竟选择了憧憬的坚持。我以为这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是一种由软弱到坚强,从幼稚到练达的转变,这反映了他的思想的成熟,既非盲目的乐观,也不是一味的消沉,而是一种坚韧的、现实主义的面对,人文主义的艰辛的涉足。

    

  人生苦旅

  ■宓月

  

  忽然很想大醉一次,让那颗穿着甲胄的灵魂软化如烟,借一溜风,遁逃。

  幽禁的春天,在尘嚣之外盛开。

  我听到花朵轻轻张开的声音,它们如此艳丽,匆匆走过一个短暂却异常灿烂的花季,便在我们的视野中淡去。

  为了长成一棵树,绚烂的花季总与我擦肩而过。只有风雨和阳光,一次又一次沐浴着我,让我在无数倒伏中又无数次艰难地站起。

  也曾梦想开花,梦想生命有一个别样美丽的时刻,可命运注定要我长成一棵沉默的树。

  一棵树,在风雨中成长,一朵花,在阳光中盛开,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蓄积、等待。

  花希望常开不败,树希望长大成材、万古长青。

  花开花落,生命只能在希望中完美。

  为了长成一棵树,我们注定要承受太多的艰辛与平淡,也许风雨还会再来侵袭,挟着流言蜚语的沙暴也会再来折断枝头,让我们永远无法成材。但我只想成为一棵树,在某个山谷静静地生长,在叽叽喳喳的鸟声中,小心地蹚过这条人生之河。

  

  【赏析】宓月的这章作品,和堆雪的那章同时阅读,品味,是一种很好的参照。都是抒发现代人的精神深处的苦闷,《人生苦旅》的一个苦字便与心事重重殊途同归了。这章散文诗开端突兀,陡起一笔:忽然很想大醉一次,很好,没一句冗赘,开门见山。穿着甲胄的灵魂是现代人的特点吧,借一溜风,遁逃。堆雪跑到茫茫雪野,宓月却走进了春天。花事如锦,我听到花朵轻轻张开的声音,这轻柔的笔触正是女性作者特有的细腻情感的所在,与堆雪的雪地的奔跑恰好形成了对照。由于所取的抒情依托的不同,其情感的类型、韵味,才有了区别。阳刚美与阴柔美的差异,便自然地呈现出来。

  从花到树,宓月抓住了这一过渡,把握住她的题目:人生苦旅。花季的绚丽和树的成材,其间会经历多少风雨的摧折、雷电的袭击,我们的诗人没有回避,花开花落,生命只能在希望中完美,她的沉着与冷静中,已经有了经风雨后的成熟。这章散文诗乃有了一种向上的、且又是胸有成竹的面对。我欣赏在某个山谷静静地生长,在叽叽喳喳的鸟声中,小心地蹚过这条人生之河的诗意展望。山谷的静静与鸟声的喳喳同在,这便是我们所要面对的现实。

  

  蒙娜丽莎的目光和微笑

  ■杜青

  

  1

  在灿烂的光柱下,在敞开于四季的窗口前,蒙娜丽莎的眼神和微笑为我饯行。你知道我将消失于树影斑驳的深处么?

  许多事物真的不需要语言表达。一种眼神,就足以让人领悟深沉的爱和博大的仁慈。

  你什么都没有说,你什么都不需要说。海洋中每分每秒会有多少事物在发生?世界上每分每秒会有多少事物在变故?你每分每秒要思考多少关于我们、他们的内容?在你的脸庞中,却将一切早已过去和即将过去的故事,处理为一幅风和日丽的图景。

  2

  我每天都站在羊群中间,他们身上流淌着青草的芬芳,高贵而卑微。他们被誉为素食主义者、善良与柔弱的代言者。我每天都看见羊群喂养大的狼,它们常常在高岗上长啸,咧牙。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无时无刻地,让羊群忘我地在黑暗中奔跑。我在奔跑之中。

  面对生活,仿佛必须面对狼。面对狼,有一个字,我一直想说出,那就是不字,但我一直无能说出。关于我的无能,我未曾埋怨过:亲人、爱人、友人、任何人。

  3

  磕磕碰碰的,生活赋予我的每一道疤痕在你的面前原形毕露。你呢?你微笑的背面纳藏着怎样的沟沟坎坎?我是说,呈现在人们视线的水平面的底层,会有什么意象受到覆盖?

  你什么都没有说,你什么都不需要说。我想我可以在山冈、石头、树林、荆棘中寻找到答案。

  4

  在拘谨的环境下,我们佯装得若无其事和谈笑风生,但内心的风暴,却足以颠覆世间万物。

  为此,我同情我们自己:我们都是不自由的自由人。我同情他们:那些被奶水喂饱之后又骂娘的家伙。我同情狼:它们吃掉了羊的肉和吸光了羊的血,它们怎么就没有吸纳羊的精神和本性?我同情这个世界:兽性的肆意张扬和人性的随意沦陷。

  太多的同情,简直令人窒息。我的忧伤中常常想起辛弃疾的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常常想起蒙娜丽莎的目光和微笑,仿佛人的生命就是因为拥有那种眼神和微笑,才显得丰盈博大。

  5

  蒙娜丽莎的眼神和微笑,请接受我的敬意和谢意。

  我来自黑暗,又将消失于茫茫黑暗。在这来与去的过程中,你是我人生不可多得的情人啊!我将到遥远的地方去,我已变卖了我所有的首饰和人们认为值钱的物品,整理好日积月累的诗稿,在黎明之前动身。我将实现信念,又将跨越信念,在黑暗中发现更加黑暗的事物。

  6

  蒙娜丽莎的眼神和微笑,在天涯咫尺之间。我已储备了毕生的力量,在举目低眉之处,与你热烈相恋!

  

  【赏析】这是一章很有思想深度的作品。蒙娜丽莎的微笑,一直被作为神秘的一种精神存在而被人们欣赏着,她似乎是一种人性,甚至是神性的象征,给人们带来向往与慰藉。杜青的诗写的则是生活在现实忧患与诸多烦恼包围下的现代人在这幅名画前感到的困惑、无助以至无奈。杜青用了为我饯行这句话,极有深意。现代人仿佛不得不离开那种无忧的微笑与坦诚的目光,而走向人心叵测的茫茫欲海中去。所以才有饯行一说。此行何去?我将消失于树影斑驳的深处么?现代人内心之痛楚,尽在其中了。散文诗的表现手法,常取暗示、象征、隐喻,择取准确的意象加以表达,便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这章散文诗的第二节中,出现了羊的意象:他们身上流淌着青草的芬芳,高贵而卑微,是很出色的状写,朴素地写出了羊的本色的美。它身上的青草气息是来自大地的,这种卑微的平民化的气息,其实正是其高贵之所在。羊,作为善良与柔弱的代言者的形象,与在高岗上长啸的狼的形象相联系,形成强烈的对照,其思想深度便凸现出来了。面对狼,有一个字,我一直想说出但我一直无能说出,这一笔,读来令人为之心颤。诗人写出了现代人中那些不失其羊性本质的善良人内心的悲哀,想说,却又无能说出,便不仅是由于胆怯和无能,或许还有更深的难言之隐吧。 

  

  水上飘呀

  ■丹菲

  

  与水之间,是竹的距离。竹的品质和内涵是一首没有歌词的歌,是水声溢出的长久的清香。坐在竹筏之上,与水之间构成的才是永久的情人关系。竹的身体在水面上磨砺出一种轻微的快感。在快感之上,我禁不住微笑起来。

  中途经历几次落差,我畅怀地举手投足,那些洁白纯净的水之花是某种高潮的乐符。

  飘着,不是云飘空空的无依无托,是很有质地的飘,缓缓地,飘过山峦、田野,飘过古老的木轮水车和老船夫沙哑的歌声。

  与水之间,隔着竹的身体,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竹子此时就是穿在我们身体上巨大的鞋子,避免着一种粗糙一种疼痛。

  

  【赏析】这是作者在漓江游览后写出的组诗《在水中找水》中的一章。漓江水,不知有多少诗人写过了,难在写出个性和特色。

  《水上飘呀》,全篇的诗核在一个飘字,丹菲是把握住了。一种轻柔,自始至终,贯穿诗间,正如人们常说的:轻得没四两了。与这种轻柔感相谐,是她处理得到位的随意性,好像不是作者在牵引着诗的行进,而是任由那水的飘浮,托住了、推搡着诗,其实也是引领着读者随之而飘下去,进入一种如在水上的诗的晕眩感。

  与水之间,是竹的距离。写的并非游泳,是在竹筏上。诗人很好地掌握了竹与水的鱼水相谐的关系。竹本也是清凉的,轻型的,不如木船那样地有沉重的质感,一旦入水,一拍即合地产生了那种特有的女性美的温柔,这一点,被丹菲感觉出并传神地写了出来,这章散文诗遂取得了成功。竹的身体在水面上磨砺出一种轻微的快感。在快感之上,我禁不住微笑起来。这种感觉真好,水、竹和女性美,融为一体了。

  诗人对于事物的感觉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有无新鲜感觉,和能否将这种感觉在诗中准确地表现或传达出来,是考验一个诗人本领的两个基本项目。

【责任编辑:男人树】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散文诗 赏析 儿童散文诗赏析 朗诵《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