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力学文三 [余力学文不自弃]

  余力学文不自弃

  

  总是以一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状态前行,虽是猛浪之姿,然滔滔之水有漩涡有暗礁,若无智慧之心顽韧之态覆水难收亦为可知也。

  

  我曾以为山水田园王维高于孟浩然,今日看来有偏颇也。我承认我的心向往终南,我也喜欢人闲桂花落,喜欢纷纷开且落,然格局终究小了些。与个人来说,修身养性固然重要,但若没有家国天下黎民百姓在心,那一生也只能算优游卒岁吧。也曾以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高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仿佛红尘的趣味太凡俗,非得有心远地自偏不可,才仿佛一个有修行的人,此乃缪也。我们需要明心见性,需要忙忙碌碌之人生寻找一处心灵的水源。但看到张中行叶嘉莹杨绛的耄耋之后依然隽永的人生,更觉得人活着还是需要气韵的,需要积极地意义的,这意义非关什么主义和理想,而是一种灵魂的跋涉,不为山临绝顶我为峰,而是随处可能的生命喜悦,以及可以分享的心灵状态,鼓舞我们以坚持的仁心过这不完美的人生。

  

  这几日病中收到叶枫先生所著的七本大作,两套三卷的长篇小说和一本散文诗词集,长篇一套是命运三部曲《残云》《春雨》《秋水》,另一套长篇三卷是《古城追梦》,他已达七十五高龄,那天文学营活动如果不说我还以为他六十不到,他的样子,他的语言,都让我觉得什么是豁达乐观,他说他的养生秘诀就是背诵古典诗词,他现在可以背诵几百首,我听得惊叹,他说他去美国旅行会在无聊的长达十个小时的高速路上以诗词自娱,这个习惯是在文革时代被看管时研究王力的那些格律书籍养成的,我喜欢上了这个老人,一个人肉体可以衰老,而心态是可以永远年轻的。他的命运三部曲我很感兴趣,那个时代叶辛和梁晓声张贤亮张弦等慢慢成为绝唱,但仍需一种提醒,时代可能吞噬的不是肉体还有人的灵魂,那个时代的叙写我们还没有索尔仁尼琴那样伟大的灵魂。

  

  我喜欢那些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人。

  

  有进取的心,但不可冒进,任何一架机器不可能连轴转,何况人乎?曾经众多亲朋劝我爱惜身体,我常以徐志摩瞿秋白苇岸等调侃生死的无常,活在惜命里又怎样?我从离乡那天起,我是有向死而生的准备的,人一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更不可以把不思进取当做安于天命。人的能力有大小,但一颗向上的心才可能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

  

  可能很矛盾很纠结,活着,那一颗心不曾矛盾和纠结呢?回到东坡,进而为官退而为文这是儒道之间的智慧,也是一种生存的必须,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我们需要进取心入世,亦需要出尘心处世。这样,一生即可不够旷达,至少少一点发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叹息。黄永玉为其表叔沈从文写下碑文: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这也概括也沈从文的一生。十五从军,二十从文,历尽艰辛,研究文物躲过浩劫,最后魂归凤凰,也算圆满,这也是他不折不从,亦慈亦让的性格完成了一个文学大师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的人生吧。

  

  因为生病阅读《蟠虺》的计划搁置,但那天听刘醒龙讲文学不是一本书仍历历在目。他从凤凰琴开始被人熟知,到后来大树还小分享艰难等都让我记忆深刻,他到《圣天门口》厚度渐增,而终于凭借《天行者》摘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虽然茅盾奖也饱受诟病,但他不俗的创作实力是用作品来说话的。他在《蟠虺》里主要想表达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识时务者为圣贤的情怀,是一种春秋大义的呼唤,在当下各种道德底线一再被突破的情况下,我们确实需要提炼我们灵魂的钢,让这个时代少一些因为金钱名利而不择手段的软骨。因为这,我们需要航天航母,更需要打虎,我们是有过东亚病夫的耻辱的,如今成龙大哥爱子因毒被抓,这个唱《男儿当自强》《国家>的大哥该怎样面对呢?

  

  我不反对玄幻悬疑,但我呼唤真正有灵魂的作品,我也不反对全民大热小苹果,但我依然希望涌现更多的《小白杨》和《我的祖国》。鲁迅是民族魂,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它是由文字的血肉累积而成的风骨。

  

  那天刘醒龙签售完毕我对着艺术人文频道的镜头讲了我对文学讲座的意义的理解,也和刘醒龙简单交流了文学的可能,意犹未尽,文学营之后我开始觉得需要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和阅读视野,才可能对文学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从而指导自己的阅读和写作。

  

  连续几日生病,情绪和身体都受到了困扰,今日重新在电脑前打字,我的身心又开始回归,内心终于有了一份安定和喜悦。但不可好了伤疤忘了疼,不一定要做一个寂寞里奔驰的猛士,用事缓则圆的心态,无论面对尘世种种还是文学本身或许都可能有新的成全。

  赞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推荐访问:学文 自弃 余力 弟子规余力学文翻译 余力学文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