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藏书建设开新篇

摘 要:天一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保存完好的私人藏书楼,文章从藏书建设、古籍保护、古籍修复、古籍利用尤其是馆藏文献的整理出版与数字化建设等方面简要论述、展示了天一阁博物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与开发上的不凡成就。

关键词:宁波天一阁 藏书建设 文献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250-01

天一阁是我国和亚洲现存最古老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个家族图书馆之一。因其藏书珍贵以及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先后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近年来天一阁有85部珍贵古籍先后入选第一、二、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1 藏书建设

天一阁创始人范钦,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明嘉靖11年(1532)进士,累官至兵部右侍郎。范钦酷爱读书、藏书,所到之处,精心搜集,兼收并畜,所藏多为明代地方志、科学录、政书、家谱、诗文集等明代典籍。鼎盛时期藏书达7万余卷。其藏书有五大特点:孤本多,抄本多,精校本多,明代文献多,金石碑刻多。

从天一阁创立到清康熙年间的100多年,其藏书基本上是封闭式管理,藏书保存完整。自清乾隆开始,天一阁藏书逐渐散佚,至1949年5月宁波解放前夕,只剩下13000余卷。诚如郭沬若1962年10月26-27日连访天一阁题诗所云:“历刧仅存五分一,至今猶有万卷余。”

建国后,范氏家族将天一阁捐给国家,天一阁进入公藏时期。历年来,通过不懈征集、回购,并接受当地许多著名藏书家的捐赠,天一阁藏书已达30多万卷,其中善本珍椠有8万多卷,名人字画4千余件,碑帖4千余种。

2 藏书保护与修复

天一阁历代主人根据当时的条件基本上做到了“防火、防潮、防鼠、防菌、防虫”。诸如“以水制火,火不入阁”,“代不分书,书不出阁”,“芸香辟蠹,曝书去湿”,还有书楼禁牌,形成了建筑保护、曝书去湿和药物防害三大藏书保护技术。使其延续四百余年薪火相传,岿然独存。

1981年2月天一阁新建北书库,1996年10月建成书画馆,2010年3月,又建成新书库。三幢建筑面积之和达6220 m2,耗资一亿元以上。经过改造,藏书条件大为改观,新的恒温恒湿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无线传感网络技术、集成微传感器技术等大量应用,使科学化、智能化的文物保护成为现实。

对已有的残损文献的修复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据2006年发文披露,天一阁古籍遭虫蛀、水渍、霉变、粘连、焦脆、破碎、断线等合计破损9696册。为此,天一阁建立了独立的藏品修复部,培养、组建了由十多人组成的专业修复队伍。这批人员文化都在大专以上,其中还有纸质文物科技保护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二人。其中,纸质保护研究室是国内硬件设施最好的实验室之一。目前,天一阁已成为文化部颁发的全国十二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在国内古籍保护修复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先后完成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相关纸质类文物保护研究课题多项,对外服务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天一阁博物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博物院联合研制的南宋经折加固材料与修复工艺,正式通过国家有关部门鉴定,新型FC-100纳米胶液成为我国纸质文物修复、加固的又一“保护神”。FC-100正式应用于南宋经折《妙法莲花经》的保护工作,并进一步推广应用到其他纸质文物的保护中。

3 藏书利用与出版

中国古代藏书楼多具有封闭性的典型特征,天一阁也不例外,自1673年著名学者黄宗羲破例登楼阅书之后,入阁读书、编目的著名学者仅李邺嗣、万斯同、王世贞、徐乾学、全祖望、袁枚、钱大昕、阮元等十余人而已。民国后期,尤其是建国后,天一阁才走上“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之路。

3.1 藏书展示与利用

1945年后,范氏裔孙和宁波地方人士共同组建“天一阁管理委员会”,决定于1947年3月1日至3日天一阁对外开放3天,接待各界参观,从此天一阁由完全封闭走向半封闭、半开放。新中国成立后,遵照“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天一阁在尊经阁办了普通古籍阅览室和善本古籍阅览室,定期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以来,又通过制作、提供缩微胶卷,编制馆藏书目《新编天一阁书目》等形式,为国内外读者的利用提供便利,迄今已至少提供近千万字的文献资料。

多年来,受场地和展陈条件限制,天一阁馆藏古籍得不到充分展示。2011年8月起,天一阁北书库进行了技术改造,2012年初尝试对外开放。读者可以透过玻璃,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浩如烟海的古籍,读者还能实地考察文物的保存环境,观看古籍修复的实景展示,了解古籍保护、管理、研究、修复的一系列过程。

3.2 珍稀馆藏的出版

1961年至1965年,配合上海古籍书店和中华书局影印《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收书106种;1988年至1991年又与上海古籍书店合作,影印《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续编》,收书109种,把大量方志珍本、孤本公之于世,“使其化身千百,代代相传”(顾廷龙语)。

近年来,又先后出版了《明代进士登科录》、《天一阁藏明代会试录》、《范氏奇书》等。《范氏奇书》首发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获“全国古籍整理出版”一等奖。天一阁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出版的《天圣令》被评为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在国内外掀起研究唐宋律令的热潮。

至2011年底,天一阁已完成全部390多种《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出版任务,《明代地方志》已整理出版了210种。

4 馆藏文献的数字化

自2007年起,天一阁通过图象扫描,全文处理、软件开发等工作,将馆藏善本古籍和珍贵字画转换成全文数据和影像数据。自2009年4月启动,经过1年8个月,共扫描古籍近30000册250万页,尤其是明代地方志、科举录、实录、类书、诗文集,浙东地方文献等均已完成全文数据转换。

2010年12月,数字化工程经过验收运行后,天一阁成为国内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中大批量在线提供古籍整本原书免费检索、阅读和研究的公益机构,读者足不出户就能在线阅读天一阁珍贵古籍;截至2011年底,已有18万人次点击量。这就标志着天一阁藏书的保管、保护、修复以及开发、利用、传播诸方面,已经进入了一个现代化发展阶段。真正体现了“万卷当年宜弟子,从今广泽到群生”。

参考文献

[1]虞浩旭.福地天一阁[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1.

[2]骆兆平.天一阁丛谈[M].北京:中华书局,1993.

[3]谢典勋.天一阁大事记[M].天一阁博物馆印,2011.

[4]黄忠宗.论天一阁及其在世界图书馆史中的地位[C]//虞浩旭.天一阁论丛.宁波:宁波出版社,1998:20-44.

[5]虞浩旭,袁绕舟.万卷当年宜弟子,从今广泽到群生[C]//88天一阁文丛(6).宁波:宁波出版社,2008:1-5.

推荐访问:藏书 开新 建设 天一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