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初识之后是什么阶段

初识

薛运明

立秋了,秋老虎仍然张着血盆大口,吞噬着大地。本应是秋高气爽却依然酷热难耐。

老弟来叫我开车帮忙去接个友人。我满口应承。最近简直就成了他的专职司机:中篇纪实小说《陈家乐奇案》要我陪他到十套子乡下,在一片棉花地里看当年杀人现场。七星台修镇志,赴肖家山看公主坟遗迹,某大员要材料,叫我出官差!本来,他的老师、同学、朋友都是有学问的人!我很尊崇。要我去接朋友,而且是文友,当然更要去的。遂忙开车随往。

来到老三中那条岔道口,一位学者型男子在那等候,我纳闷儿,大热的天怎么在这等呢。老弟介绍,这位就是作协的覃明才先生。哦!这位大汗淋漓的儒雅老者,就是长篇小说《莫成》作者,市作协副主席、秘书长覃公么?中等偏上的身材,乍看有点像电影明星陈道明的模样,但明显比大明星有差距,一是年龄可能大些,另是文人脑筋用的多。显得苍桑些罢。

到哪?我问。到三佛寺,覃先生说。哦,怪不得在这等呢!原来是到三佛寺。

三佛寺我熟悉,就在老街,住持西静长老我也熟。上次为大学生重病患者王峥嵘举办捐赠仪式,我和这位善心长老有过一面之缘,还写过《佛缘》一文传颂过大师的诸多事迹。

覃先生此次来访,主要为佛教圣者昌明大法师以及弥陀寺和三佛寺,等历史存疑晤谈、求教于西静长老,释一些未解之迷。

西静长老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喝着长老亲手烹制的功夫茶,法师侃侃而谈。就她所知的关于覃先生所提佛教方面缘由,详细做了解答。覃先生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在撰写一篇有关昌明法师和三佛寺的文章时,根据现有资料,总觉哪个地方有中断,存有空白。就一些史料做出研讨和修正。如江口三佛寺的由来,变革及历任主持。并对佛教戒碟〈类似于身份证〉和寺内管理进行了一些探讨。

在和西静长老衔接填补了一些空白后。闲谈中问及西静长老与昌明法师的渊源,西静长老声音顿时变得抑郁,低沉,沉浸到往事的回忆中:那时候我在与法师交往中,她总是对我,对江口佛教事业有着格外的关心。总是鼓励我献身于佛教事业,献青春,献人生。不畏艰难,保持善心善缘,服务广大居士,服务于社会。大师晚年特喜爱我送去的松菌茶。

覃先生对佛教研修颇深。据他考证:古来三佛寺在全国数百家。可现如今除了日本有多所三佛寺以外,诺大的中国大地,仅仅只有四川某地和湖北枝江等数家了。先生的话不由得让我等肃然。

谢绝了西静长老的盛情挽留,我们一行走了出来。因天气太热,覃先生带着孙女,我们就送他回枝江。覃先生思想活跃务实,言谈中对于繁荣枝江文学事业,对本土文化传承,充满美好的愿景。在车上,突然他想起了什么,转头问我,磋砣岁月就是你?我笑了笑回答:是的。先生说,我也看了你写的文章,现在繁荣文化创作,壮大文艺力量。你写个申请加入枝江作协吧!

加入作协!这可是个令我神往的去处!

记得当年我在草帽厂搞供销的时候,在大西北调原材料,和钟祥一个姓许的朋友在一起。他是钟祥作协的会员。曾作几句歪诗:草辨细又长,漂后白又亮,农人精编织,避雨又遮阳。还得了三元钱稿费,请我们用了早餐,他鼓励我:哥,你的水平也可以,合同订制严谨,条款字斟句酌,平时说话我们全国各地本行业采购员在一起,只有你讲的,没有我们说的。我看你也可以搞搞文学。

虽然当时泛泛几句话,但至今仍在我脑子里扎着根。

这二年,老弟告诉我能在网上发表作品,唤起我的文学初衷,于是尝试着敲击健盘,迈向这座殿堂。渐趋痴迷。

覃先生的话,像一泓清泉,流进我的心田。过了几天,我走进枝江作协,成为其中一员,就像扬起地鞭梢在催我奋蹄!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将努力耕耘!

初识覃公,感其博学、厚德、亲切!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初识 初识的唯美句子 从初识到熟悉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