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山西矿区复垦考察报告之一

关于山西矿区复垦的考察报告之一

蔡登谷

为推进我国矿区生态重建与植被恢复,探索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笔者于2007年3月20日-26日带领专家组,对山西西山、阳泉、平朔、大同等四个国有矿区进行考察。现报告如下:

一、对山西煤矿矸石山治理与植被恢复的初步认识

(一)矸石山类型划分及生态破坏过程

按采掘方式和煤矸石成因,大体可划分为井下采掘堆积填压形成的矸石山和露天采掘回填形成的新造地两种类型。

西山、阳泉、大同等三个国有煤业集团属于第一种类型;平朔煤业集团属于第二种类型。

煤矿开采引起生态系统破坏主要经历三个过程:即开采活动直接毁坏地表土层和植被——矸石等堆置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地表径流、浮尘及重金属对周边土地、林地、土壤、水域和大气造成污染等。其破坏主要表现为:景观型破坏、环境质量型破坏和生物型破坏三种类型。一般认为,露天开采的影响大于地下开采。

(二)目前矸石山治理与植被恢复的现状

据省直属煤炭矿务局提供,到2006年底,全省矸石山总面积为13666亩,已治理绿化1576亩,占10.8 %(不含县市级以下小煤矿),尚未治理的12090亩,占89.2 % 。

西山煤电集团直属9个矿,2006年产原煤3200万吨,年产煤矸石550多万吨。目前矸石综合利用不到20%,其中10%用于发电,少量回填矿井或制作矸石砖等。待治理矸石山1800多亩,每亩治理成本不少于3万元。我们考察的杜儿坪煤矿建矿56年来,矸石山生态治理才刚刚起步。

阳泉煤业集团直属8个矿,2006年产原煤3500万吨,年产煤矸石600万吨。今年有5个新矿投产,原煤产量将达到4800万吨。全矿现有28座煤矸石山,已治理3座,效果比较显著。我们考察了208矿和三矿大垴梁矸石山治理现场。208矿160亩矸石山已种植柠条、刺槐、紫穗槐等,长势良好;大垴梁矸石山正在治理施工中。矿上反映,矸石山边坡治理难度大,适宜树种草种少,急需配套技术支撑。

平朔煤业集团属于露天煤矿,拥有安家岭、安太堡两座露天煤矿年产原煤3000万吨(到2010年原煤产量将超过亿吨)。据了解,该矿自建矿起就进行植被恢复规划,累计已投入复垦资金1.5亿元,初步形成乔灌草结合的立体植被类型。树种草种也较为丰富,如刺槐、油松、小叶杨、沙枣、紫穗槐、沙柳、沙棘、柠条、苜蓿、野古草等。由于缺乏技术指导,种植密度较大,不利于今后管护和开发利用。

大同煤业集团1985年产煤3000万吨,在经历17年徘徊之后,2006年突破6000万吨。由于大同煤矿开采历史悠久,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较大,加上当地自然条件较差,水资源严重缺乏,对当地大气、土地、土壤、水源等造成的污染相当严重,矿区生态治理和植被恢复任务相当艰巨。我们考察的云岗矿,1973年投产,年产煤460多万吨,年产煤矸石70多万吨,刚进入复垦阶段。

二、当前矿区复垦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煤炭生产过程对林地和森林植被破坏相当严重

山西是我国煤炭能源大省。全省国土面积15.7万平方千米,含煤面积5.7万平方千米,占近40%。全省118个县级行政区中,有94个县地下有煤,91个县有煤矿。全省年产原煤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煤炭出口量占全国70%。据统计,自1978年至2006年29年间,全省煤炭生产总量由9825万吨增加到5.8亿吨(另有资料报道,2006年实际产量近8亿吨)。到目前为止,全省因采煤共破坏林地面积达11.8万亩,煤炭生产过程所造成生态与环境的影响相当严重。

(二)矸石山治理与植被恢复发展不平衡

四个国有煤炭集团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就成立了林业处,负责管理所属百余万亩矿柱林林场,承担矿区复垦绿化、矸石山治理与植被恢复任务。由于各煤炭集团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治理难度和技术深度参差不齐,对矿区矸石山复垦治理效果和进展很不平衡。阳泉煤业集团1973年成立林业处,下属8个坑木林场,管理着45.8万亩林地,其中有林地32万亩(生态公益林10万亩),立木蓄积量44万立方米。2007年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受到全国绿委的表彰。最近,该集团提出“路在脚下,事在人为”和“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和谐发展理念,制定了考核指标体系。今年打算拿出4000万元用于矸石山治理。对四个矿区复垦的总体印象:阳泉、平朔较好,西山次之、大同较差。

(三)矸石山治理与植被恢复任重而道远

四个国有大型煤矿,2006年煤炭总产量都在3200万吨(西山)到6000万吨(大同)之间。阳泉煤业集团负责接待的矿领导告诉我们,到2010年集团产量将扩产到1亿吨。山西矿区生态重建与植被恢复任务既艰巨又紧迫。

1、历史欠账尚未还清。我们实地考察的4个大型国有矿区,已治理的矸石山约占总面积的1/4。较好的阳泉矿880亩矸石山已治理360亩,占41.2%;大同煤业集团所属云岗矿280多亩矸石山仅治理70亩,占25%。

2、每年新账又在产生。据调查,山西煤矸石平均约占煤炭产量的15%左右。若按全省年产6亿吨煤计算,每年新产生的矸石将达9000万吨。而目前煤矸石综合利用还不到总量的20%。

3、关键在于企业领导者的决心和国家的政策导向。造成矿区复垦欠账的原因很多,作为国有煤炭企业既是支援国家能源建设的生产者和贡献者,又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和受害者。事实证明,只要企业领导者重视,各方努力,再加上国家给予的政策环境,再难的事也不难做好。

三、科学认识制约矿区复垦的五大难点

目前矿区生态重建与植被恢复普遍存在五大制约因素:

(一)煤矸石山治理成本高。据调查,每亩矸石山的治理成本至少需要3万至5万元投入,其中运客土覆盖约占投入的2/3,降坡、修路、整地、造林及苗木等约占1/3,还不包括长期管护费用。

(二)可选择种植材料少。目前,山西对矿区矸石山的治理,大部分选用适宜的乡土种植材料,成本低,适应性强;也有部分从国外或外地引进试种的树种和草种。但林业最新研究成果和配套实用技术,包括可用于矸石山治理的先锋树种和草种等新种植材料,尚未在矿山治理中广泛应用。

(三)植被恢复技术单一。山西自然条件较差,年降雨量400至500毫米,由于雨季集中,造成季节性干旱严重,尤其是矸石山自燃、土壤瘠薄,采用常规造林技术在困难立地条件下恢复植被难以奏效。目前普遍采取的矸石与黄土按五比一的比例填压堆置的方法,是否科学,有待论证。

(四)生态恢复周期长。矸石山治理与植被恢复以人工重建一个以森林植被为主体,乔灌草结合的近自然生态系统为最终目的。造地、造土和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是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基础工程。以对生态破坏最严重的露天采矿为例:从采矿前对覆盖层全部剥离——堆置——采矿后复垦与生态重建,整个过程短则数十年,长则上百年。

(五)后续管护跟不上。不少矿区由于复垦后续资金不到位,管护跟不上,成活率较低,造成长期撂荒。单纯靠自然力恢复植被,不仅加剧了SO2、重金属、浮尘对周边村镇、农田、大气、水体及地下水资源的污染,而且给后代留下了生态与环境隐患。

四、工作建议

“十一五”山西煤炭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全省煤炭产能控制在7亿吨左右,矿区可绿化区域内草木覆盖率达到70%以上,煤矸石实现无害化处理,矸石山全部植被绿化,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大于50%。实现这一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为此,建议:

(一)建立矿区生态重建的工作机制。最近,国务院决定在山西试点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省政府印发了《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征收管理办法》。这为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联合推进矿区生态重建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煤炭、林业、水利、农业、气象等部门密切配合,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技人员共同参与,编制全国和分省矿区“十一五”和中长期生态重建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规划。

(二)加大对重点矿区环保执法与监督力度。由国家环保总局运用法律手段和现代科技手段,在全国重点矿区设立生态与环境因子动态监测网点,定期发布监测数据以及生态重建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进展情况,督促矿区依法履行“谁污染、谁治理”的责任和义务,以此作为评价地方政府政绩和企业效益的主要依据,激发社会与民众参与监督的热情。

(三)主动为重点矿区生态重建提供科技支撑。在国家统一领导和协调下,以矿区复垦为契机,建立企业、环保、林业、水利、农业、气象等多方合作的平台,形成以煤业集团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长期合作机制,加快推进矿区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

(四)强化林业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目前我院在困难立地条件下恢复植被,生态重建方面已有相当的技术储备和成功经验,可为矿区复垦提供可选择的新种植材料、树种(草种)优化配置技术、造林技术、改土保水技术、植物生根技术等,并根据不同立地进行技术创新、集成创新与配套技术应用,使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争取国家和部门给予科研专题立项支持。我院曾对淮北、阜新煤矿做过矿区复垦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基础积累。当前有必要继续开展矿区困难立地条件下进行生态重建和植被恢复技术的系统研究。建议由环科院与林科院联合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监测评估技术等开展科技创新和集成创新研究。从现在起,一方面,向国家主管部门争取科研专题立项,另一方面,开展申报国家重大项目的预研究。

(六)开展矿区采掘对森林植被影响评价研究。以山西为例,在该省进行“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的基础上,由环科院与林科院组织相关专家协助从理论和方法上进行补充完善,侧重于对资源环境价值核算及纳入绿色GDP研究。为下一步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访问:考察报告 矿区 山西 复垦 有关山西矿区复垦考察报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