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体积说课稿(20201012105125)

《圆锥的体积》说课稿

一、 说教材

《圆锥的体积》是苏教小学第十二册的教学内容,圆锥是小 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最后一个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 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含有曲面围成的 最基本的立体图形。由研究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扩展 到研究圆锥的体积的。内容包括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和圆锥 体积计算公式的具体运用。学生掌握这些内容,不仅有利于全面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之间的本质联系、提高几何知 识掌握水平,为学习初屮几何打下基础,同时提高了运用所学的 数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是:

1、 使学生理解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 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锥的体积。

2、 通过动手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 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是: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 说教法

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平状况,以及教学内 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 用情境教学法,先通过情境感知并进行猜想,再通过操作验证, 从屮提取数学问题,自己总结归纳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从而 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彖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 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上多鼓 励学生,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三、 说学法

本节课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操作、比较、交流、 讨论、归纳等教学活动,为了更好的指导学法,我采用小组合作 形式组织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去发现,体验创造获取 新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活动屮迸发创 造性的思维火花。

四、 说教学流程

为了更好的突岀重点,突破难点,我以动手操作、观察猜想、 实验求证、讨论归纳法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中充分利用几何的直 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 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近似圆锥形的沙堆,接着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他们想知 道的知识,很多学生都想知道沙堆的体积有多大,从而导出课题 '‘圆锥的体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激发了学生 探索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2、 探索实验,得出结论

A、动手操作

把一个圆柱形木料的上底削成一点,让学生观察削成的圆锥 体与原来的圆柱体有什么关系.要求先标出上底的圆心点,不改 娈下底面,注意安全。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B、 观察猜想

观察、比较圆柱体与圆锥体。突破知识点(1)“等底等高”;

让学生猜测圆柱体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关系,突破 知识点(2)圆锥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小、圆锥体积 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2、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 圆柱体积的1/3;设想求圆锥体积的方法,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讨论,给学生提供了联想和交流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C、 实验求证

学生动手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1)用 天平称圆锥体和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木料的质量;(2)把圆锥 体浸装有水的圆柱形水槽里量、算岀体积;(3)用装沙或装水的 方法进行实验。这样的设计,由教师操作演示变学生动手实验,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学生演示、交流、讨论,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圆柱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

圆锥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

圆锥休积=底面积X高X 1/3

这个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设想、探索、 实验屮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应用结论,解决问题

以练习的形式出示例lo

例1: 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 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通过这道练习,巩固了所学知识。

基础练习:求下面各圆锥的体积。

底面面积是7.8平方米,高是1.8米。

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21厘米。

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6分米。

这道题是培养学生联系旧知灵活计算的能力,形成系统的知 识结构。

出示例2。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 6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 有多少千克?

通过这道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与 生活的紧密联系。

操作练习。

让学生把实验用的沙子堆成圆锥形沙堆,合作测量计算出它 的体积,这道题就地取材,给了学生一个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动手动脑,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4、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并在课后从生活中找一个圆锥形 物体,想办法计算出它的体积。这样激发了学生到生活屮继续探 究数学问题的兴趣。

《圆锥体积》一课说课稿

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 十二册二单元第二节圆锥的第二课时一一圆锥的体积。

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也是小学阶 段几何知识的重点难点部分,是学生在小学六年来学习立体图形 体积计算的飞跃,通过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 观念、想象能力,为学生以后学习棱锥体积的计算做了良好铺垫。

本节教材内容是在学生复习圆柱体积公式的基础上展开 的,通过操作发现问题,然后让学生借助学具进行实验操作、讨 论验证,从屮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进 而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等于二底面积X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 的动手实验操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为 以后继续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奠定了基础。

三维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新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 况确定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会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发现圆锥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 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

教学准备:课件、空心圆锥、圆柱各一个,学生学具、沙土 若干袋。

教法和学法;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树立为“每一位学生发展” 的教育观,在教学屮采用类比、对照、比较发现的方法,运用启 发式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全员性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 学法上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根据学生思维发展能力和认知水 平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 作学习、创新学习,通过学生具体实践、操作、讨论验证总结归 纳,从而推导出等底等高圆锥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而不等底 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不具备这种关系。在整个课堂教学屮,我按照 “带领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理念,培养 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流程预设:

基于对上述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 复习铺垫,以备认知

二、 操作发现,提出问题

三、 讨论验证,总结规律

四、 创造应用,提高能力

五、总结认知,形成体系

一、复习铺垫,以备认知:为更好地探求新知,抓住新旧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首先复习有关圆柱体积公式及推导过程。(学 生积极思索做出回答),接着教师出示圆锥模型,请大家思考用 仕么方法计算出它的体积?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以往学过的知 识讨论汇报,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方法很麻烦,有的具有 一定的局限性,那我们能不能推导出一种专门求圆锥体积的计算 公式?这样让学生猜想出有没有其它更简便的方法求圆锥体积, 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探求新知,进入 课堂教学第三环节:讨论验证,探求规律。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难点部分,分两步完成。

(一)推导圆锥体积公式

1、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学具操作实验,我首先引导学 生观察手屮圆柱和圆锥的关系,(分三种情况)然后分组进行实 验,并记录实验结果,比较测量发现圆柱和圆锥的关系,得出结 论。

2、 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汇报:

生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土,然后倒 入空圆柱里倒三次正好装满

生2:而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通过实验没有发现上面的关 系O

由此得出等底等高的圆锥是圆柱体积的三分Z—或者圆柱体 积是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三倍。

3、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呢?教师请几名同学到前面用老 师准备的教具演示,并同时指岀用沙土做实验,由于沙土之间有 空隙所以有的实验效果不明显,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性,我们再 用清水做一次实验,往空圆锥里装满水,倒入空圆柱中,正好三 次倒满。实验情形大家看到了,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清晰 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同学们的猜想结论是完全正确的,此时同 学们兴趣极高,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带着成功的喜悦教师让学生 自己根据实验结果推导岀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并指名板书,用字 母表示。

这一部分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动手实验,使学生 听觉、视觉、触觉等各种器官一起参与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使其在研究探索屮 发现只有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屮,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 分之一。这样的学习,学得活,记得牢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 用公式正确计算

为了更好的掌握公式,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而且学会解 决生活中的问题,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然后集 中反馈。这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效果良好。

四、创造应用,提高能力

这一环节是对所学知识的再创造,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解所学 知识,设计一组练习,有浅入深,遵照循序渐进的规律,要求逐 步提高,学生的思维也逐步得到发展,练习题不仅从教材出发, 还要从学生生活出发,在学生身边发现数学。

1、 空(略),

2、 判断(略),老师在处理判断题时,不仅满足于学生的正 常分析而且紧跟一句“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这样使学生的 思维向纵深、多向发展。

3、 最后设计一组动手操作题,测量手中的圆锥实物体积, 这个练习又回到动手实验操作上,而且强化的仍然是本节课的重 点、难点内容。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体现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 和指导思想,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上几方面训练,问题出自自己的口,方法出自自己的手, 结论也靠自己得出,学生的求知欲不能不强烈,创造精神不能不 得到发展,实践能力不能不得到提高。

五、总结新知,形成体系

为使所学知识形成体系,在学生头脑中进一步深化和升华, 在学生带着成功的喜悦、收获的满足总结新知,形成体系。在愉 悦的氛围中结束全课。

推荐访问:说课稿 圆锥 体积 说课稿 圆锥体积说课稿(2020101210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