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区朱集镇一中留守儿童教育考察报告

    湖北省襄阳区朱集镇一中留守儿童教育考察报告

     唐林翔

          第一部分 考察计划

一、考察的主题与目的

了解朱集一中留守儿童的整体情况,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的情况。同时深入了解朱集镇这个地区的发展特点,找出大量村民外出打工的原因,以便更全面的分析留守儿童存在各种问题的影响因素。

考察的主要内容包括:

1.朱集镇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土地面积、发展历史、天气情况、耕地面积、人口、外出打工比例等等)。

2.朱集镇一中情况(学校成立时间、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教学设备情况、教职员工情况、学校生源情况、留守儿童比例等等)。

3.留守儿童的情况(包括学习、品德、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等)。

4.教师对待这些留守学生的方式。

二、考察实施

时间:2007年5月10日——2007年5月17日

  2007年8月20日——2007年8月28日

地点:襄阳区朱集镇一中

   方法:访谈法

访谈对象:朱集镇镇长、班主任教师、留守儿童学生

  访谈地点:朱集镇一中

成果形式:文字材料、书面考察报告、硕士开题报告

   第二部分 书面考察报告

朱集镇和朱集一中情况简介

  1、朱集镇基本情况简介

    朱集镇位于湖北省襄阳区的东北部。全镇国土总面积为128平方公里,地势属于平原地区,东面是唐河,西面北河,最北面与河南新野县五星镇、王庄镇相接。朱集镇是1965年从程河区、双沟区分离出来,程河区原来是由黄岗、上湾、朱集、马套四个小乡镇合并起来。该镇位于南阳盆地的南端,唐白河流域(汉水最大的支流)。整体上属于南北气候,以北方气候为主。

朱集镇有13000户人家,共计67000人。耕地面积76500亩,有31个村,176个村民小组。由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小,对于数量较大的农民来说,靠种田只能达到温饱水平,不能改善他们的生活。

 所以外出打工的人很多, 人数将近20000左右。每个小组有60到70户人家里,大约有100多个在外打工。

 由于打工的收入可观,某方面促进了朱集镇经济的发展,也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所以政府非常支持。(资料来源:朱集镇原镇长:刘学香,2007年5月15日)。

  2、朱集一中简介

  朱集一中成立于1972年,学校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213.5平方米,现有教室26个。初一、初二各有8个班,初三有10个班。教辅用房主要有实验室2个,图书馆和微机室各1个,学校生源覆盖周边6.5万人口。

    目前,学校共有教职员工138人,其中教辅及勤工人员18人,专任教师120人,从教师现有学历看,本科学历教师40人,专科学历教师76人,中专、高中学历的有4人;教师的职称结构为:中学高级教师2人,中学一级教师55人,中学二级教师53人,中学三级教师10人。

在学校现有的2200名学生中,男生共有1365人,女生共有835人。留守儿童学生共有881人,所占比例为40.1。其中七年级学生共计765人,留守儿童270人;八年级学生680人,留守儿童274人;九年级755人,留守儿童337人。(资料来源:朱集一中副校长:齐正兵,2007年5月16日)

二、教师和“留守儿童”访谈情况

1.教师1:郝水清  七五班班主任  所教科目:语文

访谈情况:

问:老师,在您所了解的留守学生中,他们有哪些不良的行为表现?这些学生与正常的学生相比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导致留守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有哪些?

郝:这些学生经常旷课,胡乱花钱,还有个别的经常偷偷摸摸去网吧,游戏厅,玩通宵等等。他们与正常的学生相比最突出的就是过去自由散漫,不能受约束。我个人认为导致这些学生有这些行为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家长的管教。

问:郝老师,这些学生整体学习成绩如何?通常您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对这些留守学生实施起来有困难吗?有无效果?

答:他们当中学习成绩好的比较少,大部分成绩很差。我一般采用的方法就是对他们多谈心,多鼓励他们。至于效果,有的学生效果还可以,有的学生效果很差。

问:您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这些学生造成了哪些影响?这些留守孩子常常让你头疼的是哪些事?

答:父母对孩子最主要的就是缺少管理,他们的行为比较自由,松散。最令人头疼的是,他们老师出现违纪违规行为,而且找不到家长。

问:您认为这些学生在教育上最缺失的是什么?有哪些表现?

答:最缺失的是没有家长对他们直接管理。表现是:犯错误了教师找不到家长。

问:在教学中,您认为对于这些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令他们在学习方面有进步?

答:第一,要多教育,多谈心,提高自觉性;第二,应该有管得住的直接监护人。

问:您认为当前贵校的学校教育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答:只知识贬值,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2.教师2:刘正东,所带班级:九(1)班,教授科目:数学

问: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有无辍学、厌学情况?请老师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答:厌学、辍学的可能性大增,因为留守孩子的父母不在家,这些孩子的学习、生活得不到父母的关心,料理,自身处事、做事的能力又稍不足,碰到不能处理的困难比正常学生要多一些,特别是心理上得不到安慰,遇到挫折容易沮丧,丧失读书成才的自信。

问:您认为这些留守学生父母外出打工对于这些学生造成了哪些影响?这些学生最令你感到头疼的是什么事?

答:父母外出打工挣钱无可厚非,应给予在家的孩子最大的条件,使其在家安心上学、生活。如果做不到,就可能使这些学生有可能误入歧途,学习、生活均碰到很多困难不能解决。这些学生最令人头疼的是有事找不到父母,有话找不到人说。

问:据了解,留守学生学习成绩总体较差。老师,您通常对这些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措施或方法?实施效果如何?有无困难?

答:目前只有对个别有问题的留守学生谈话、交流思想,安慰其好好学习,做一些教育说服工作。困难在于留守孩子太多,我班有十余人,不可能做到完美。

问:老师,您认为对这些留守学生而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哪一个对他们影响更大一些?您觉得家庭教育的责任是什么?学校教育的责任是什么?

答:家庭教育不可缺少,至关重要。学校教育影响不是特别大,但如果工作做的足够,收效应该大。

问:老师,根据您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您通常比较关注的是哪类学生?

答:关注一些有不良爱好,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困难的学生。另外成绩较好,态度比较踏实的留守学生也是关注对象。

3.留守学生黄蕾,14岁,官庄5组

——“老师说,像我们这样成绩不好的没办法,不可能每个都好,所以我们上课能否听懂讲课,老师根本不会在乎”。

留守学生翟开鹏,14岁,翟湾村1组

——我希望父母回来,他们已经出去一年多了,当父母在身边时我学习很好,现在不在身边,我不能管住自己,也没有人管我,父母每周打一次电话,问问爷爷奶奶身体好不好,问我学习。他们不是笼统的问问,就是敷衍了事。爷爷奶奶管不住,他们就关心我吃饭能否吃饱,有没有人欺负,问学习的很少。父母出去是因为他们觉得我长大了,初中是寄宿,所以他们认为有老师,有学校管教我们。

三、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几点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意义重大。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真正落实和质量的提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1.家庭努力

首先,父母在委托监护人之前,应该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如身体、经济、思想品德状况。如果被委托者年龄很大,身体欠佳,本身的行为能力有限,那么这种委托下不但没有意义,甚至有害。其次,父母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留在老家的孩子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加以关心、教育和指导,例如,多打电话给孩子及委托人、老师等,并向其询问孩子的基本情况。第三,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的将孩子带到自己务工的地方上学,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成长。第四,父母应善于将自己在外打工的经历以适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目前,大家关注较多的是给留守儿童造成的困难。但实际上留守背后蕴藏着一笔巨大的教育财富。外出打工的父母若能将自己背井离乡的生活的痛苦与磨难,各种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先进事迹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从这个角度讲,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联系不是减弱二是加强了。因此,以父母外出打工的种种正面经历为教育媒介,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应该成为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措施。

2.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应该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要渠道。努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以弥补他们在校外的生活真空,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对此,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特别注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对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学生,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或通电话、信件等形式,向家长回报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里矫正工作。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围绕反映留守儿童家庭的班会,引导学生形成关于父母外出打工现象的正确认识;也可以邀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父母参与班会,通过他们打工经历的讲述,和打工者与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3. 社会关心? 留守儿童较之普通儿童只是由于生活环境中约束因素、沟通与指导因素的缺失,而具有一种被周围不良环境影响的更高的可能性。为此,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尽管学校生活是留守儿童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但是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类因素都会或主或次、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要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根治各种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让农村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

?4.政府重视

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协作才能完成。从横向看,各部委应协调以尽本部门应尽的责任,如政府的公安、新闻等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与学校共同承担起留守儿童的教育和保护责任。从纵向来看,中央、省市和地方政府,应协调政策和统整资源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农民工家长学会与孩子交流沟通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独特的教育功能。政府应该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提前做好准备。有条件的农村,地方政府可为开办寄宿制学校创造条件,尽量为留守儿童提供住宿方便的同时,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等群体中得到温暖。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对家庭、学校而且对我们整个社会教育体系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目前各项教育远未完善,学校教育还没有条件深入到留守儿童学校生活之外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教育任重而道远。

四、感受

通过此次实际调研,我有很强烈的感受,那就是第一对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不可缺失。第二,留守儿童问题反映农村劳动力流转的变异。

儒家传统讲“父母在,不远游”。我们现实的状况却是孩子在,父母游,因留守而缺少家庭的亲情温暖,因父母的远离而丧失家庭教育的环境,这是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面临的困境。

圣人行无言之教。中国的家庭教育文化,是人类教育文化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不管是城里的,还是农村的,不管是有钱的,还是贫穷的,都把孩子的教育看成是最重的。一个具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他无论走进学校还是走上社会,都能很好地去发展自己,哪怕他没有什么学历。

学校、家庭不仅仅是一个空间的差异,代表的还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思路。家庭教育是生活常识的教育,是教孩子在做人中学做事;学校教育是知识的教育,是教孩子在做事中学做人。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在一生中真真正正的基础教育,它的黄金时段是学龄前,这一阶段的教育除了家庭没有别的可以替代。但是等我们的农民工朋友最终回到家乡,那时孩子已经长大,已经过了影响孩子成长的最佳时期。况且留守儿童父母中的绝大多数人,其本身受到现代学校的科学知识教育就很少,当他们要教育在高新科学技术知识和能力都比他们强得多的子女的时候,教育水平自然很有限,教育能力很有限,办法也不会很多。如此长期下去的最终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呢?没有安定生活环境中的良好家庭文化和社会文化教育的熏陶,他们很可能学不到对社会、对家庭甚至是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

那么,如何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呢?我认为,可以采用多种模式,来解决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缺失。

第一种是代理家长制,也就是我国古代说的“易子而教”。这是重庆市探索出来的一个经验。很多家长担心,代理家长如果自身有很多毛病,会影响到他们的孩子,另外代理家长管重了不是,管轻了没用。当然,这些问题是存在的,但这种方式之所以在当地得到认可,还是有其成功之处的。

第二种是学校寄宿制。以我个人的经历,寄宿对锻炼一个人的适应能力很有好处。如果说代理家长制是散居的、不可控的,学校寄宿制则是可控的,学校对生活老师和德育老师都是可以培训的。

第三种是借鉴SOS村的方式,就是复合式的家庭管理系统。可以找一个适合做代理家长的人,将几个孩子集中到这个家里,由他来管理。另外,各级政府,各界别组织,各企事业单位都可以在政策上、经费上、条件上资助创办留守儿童之家。

总之,在留守儿童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总要想点办法,让他们受到家庭的教育、家庭的温暖,得到爱的补偿。

推荐访问:考察报告 襄阳 湖北省 集镇 湖北省襄阳区朱集镇一中留守儿童教育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