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二月二龙抬头_为什么二月二龙抬头

  今天是阳历2月23日,农历二月初二!

  又是一年一度的龙抬头日,二月二,是汉族民间传统的节日,流行于全国各地区,由于在这个节日活动较多,故而又有花朝节、踏青节、挑莱节、春龙节、青龙节等之称,在明朝以后,二月二这一天由于又有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因此也把这一天又称龙抬头日。这就是把二月二叫龙抬头日的简单来历。

  龙是中国人吉祥物标志,为何人们将这一天成为龙抬头日,自然会引起我们许多人探究的兴致,对于这节日的由来,小时候的我最早是从老人哪里听到不同版本的传说,而在这些传说中,其中有一首打油诗至今都让我记忆犹新: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从这首打油诗里,天子、娘娘在这一天的到访,就不难让我们想想出人们将这一日称龙抬头日的缘由。试想那些高高在上的天子,屈伸于走进民间者又几?或许这只是戏文里出现的场景,可是古人对与民同乐,如同鱼水相伴的和谐的理想社会,还真的让我们现代人不敢小视,我想,就这首打油诗而言,既是天子与人们庆祝这一天的活动,也是人们奢望与天子共乐的一份真实的写照吧?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窗外又是春天到来时

  时间的车轮不觉又到了一年二月二,大地回春,早春的北方,尽管在轻轻的风儿里还夹着冬天残留的一些寒意,可是窗外那明媚的阳光,却早已安奈不住自己翩翩起舞的心绪,向大地频频而至!沐浴在这春天明媚的阳光,在脑海里翻阅着二月二这个古老的词语,一度沉默的心儿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脚步,推开窗户便随着风儿飘然而去!

  对于这一天,二月二,在我的记忆里,虽然不像是过春节、元宵节等节日那样的隆重,但是在这一天里,父亲总是照例要起来烧香祭拜,中午母亲也要给我们改善一下,无非就是吃一顿好饭(在那时,我们却是一件十分奢望的事情),或许这个缘故,在我的记忆意识里,这一天和传统的过年过节一样给我留下深深的记忆。事隔数年,每每遇到这个不成节日的节日。家里一些简单的活动都让我记忆犹新,在这一天,在我们这里除了烧香、吃好饭、放鞭炮外,还流行着在这一天理发的习俗,用我母亲的话讲,借理发,孩子们可以去掉昔日的晦气,大人们就会用一份新的姿态迎接来年的兴旺与发达!即使我离开家乡不能回去,父母也会打电话说一声在今天要与家人吃一顿好饭,是呀,对于一顿好饭算得什么?只是那份牵挂的心情让我感触到这份文化的沉重!

  关于二月二,随着时间的变迁与积累,,早已成为了我们中国文化里一部厚厚的史书,走进这个传说的史料,从《左传》桓公五年的龙现而雩,到战国时的地理、神话著作《山海经》中的应龙居处南方之说,到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里的舞龙求雨,再到唐朝人把二月二作为迎富贵的日子,一直到《析津志》里所描述元大都的风俗时提到的二月二,谓之龙抬头为止,二月二文化,就渐渐成为了中国人一种特有的文化沉淀在华夏人的血脉里。

  做为一种文化的积累,二月二和我国其他的传统节日一样,从活动形式到活动内容随着时间的延续渐渐地丰满起来。为庆祝这一天的到来,在我国古代不同的地区人们活动形式各异,如在我们山西,人们把二月二这一天,做为万物复苏的分水岭,于是用改善用餐,理发等活动表达人们对未来的渴望;西北甘肃岷县等地在这一天有着吃炒豆子的习惯,意思表示每年春天的开始;在我国东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等地区的人们,还有着吃猪头肉、理发、发鞭炮的习俗。福建福州的人,在这一天不吃糖粥,而改吃咸粥的习惯等等。翻阅我们中国的历史,从北到南有关二月二的文化比比皆是,所以我在想,二月二不论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与出现,它便早已成为了一种文化流淌在我们中国人的血脉里!

  又是一年二月二,在对这种文化的不断思索里,我还是祝福在未来的日子里:朋友幸福,亲人安康,国家昌盛!

  2012.2.23记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写在 二月二 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图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