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学口语交际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根据市、县教育局对学校教育科研方面的精神要求,立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校语文学科组确立了“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一科研课题,并被县局确定为2010年度县教育教研立项课题。现就本课题研究的有关情况作如下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课程标准》课标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实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头语是书面语的基础,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是促进新课程“口语交际”板块教学的很好实践。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形成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本课题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活动,也能促进我校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提高教师教学和教研能力。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本课题研究主要针对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从小学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看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二、阅读能力、思维水平的提高与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之间的关系;三、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活动化、实践化研究。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力图解决一下几方面的主要问题:
1、解决通常教学中重书面写作轻口头表达的倾向;
2、改变目前口语训练随机性强、缺少序列的现况;
3、解决目前学生口语表达实践机会不均等的状况;
4、解决口语交际训练渠道狭窄、训练形式单一的现状;
5、构建较为科学的口语表达测评机制。
三、本课题国内外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表达的世纪,社会竞争的白热化,使口语交际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者日益关注的新焦点。
新课标虽然把“口语交际”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相并列提出,成为学生语文能力素养四个主要方面之一,但目前语文教学教研对口语交际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当前对口语交际的具体课例研究较多,但大多停留在实际操作层面,缺少对该课题的系统研究及理论提升。不少口语交际的课题研究仅指向口语交际的教学,而忽略了口语交际开放性的特点。
本课题研究力图在《课程标准》精神的指导下,争取在课题理论提升与实践活动操作两个方面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果,力争从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系统地加以研究探讨,注重口语交际训练开放性的特质,进行综合化的研究。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前景是很好的,相信会有较丰硕的研究成果出来。
四、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1、人员结构:
本课题由中心校教导主任汤大武和骨干教师沈鹏担任负责人,青年骨干教师参与研究,课题有可靠有效的组织保障。课题组成员皆具备大专或本科学历,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他们大都为语文教学的一线骨干教师,综合素质高,有多人曾参加过县级其他课题的研究,教科研成绩显著。
2、资料准备及经费保障:
我校已建立了数字图书馆,课题组全体成员家中均有电脑,电子网络资料可方便地查询;学校领导、教导处倾力支持,使本课题的研究经费有了可靠的保障。
3、课题研究手段:
a、教学实践交流;
b、调查分析研究;
c、比较研究总结;
d、汇报观摩展示;
e、撰写论文。
五、研究阶段及主要研究工作安排:
(一)2010.5——2010.6,课题准备阶段:
1、召集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立项前的论证并确定研究课题。
2、填写立项申请书,明确课题组成员分工及责任。
3、研究并编制课题实施方案。
(二)2010.7——2011.7,课题实施阶段:
1、收集并整理相关课题研究必备资料,集中开展课程相关理论的学习,以课程新理念指导课题研究,并贯穿本课题研究的始终。
2、研究活动案例展示;形成定期研究和定期总结制度;制作相关多媒体课件及实践活动课光盘。
3、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和阶段性研究报告。
(三)2011.8——2011.12,课题总结阶段:
系统收集与整理各种研究资料成果并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上报县局,接受检查验收。
六、课题组成员及分工安排:
1、课题负责人:
2、课题组主要成员:
3、分工安排:
①课题研究组织与指导:汤大武、沈鹏
②研究活动案例展示:
③资料收集与整理:
④论文撰写:课题组全体成员
⑤研究活动召集、阶段性总结及结题报告:
篇二:小学口语交际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口语交际”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然而在实际口语交际的课堂上,有许多学生嘴巴很“紧”,不是他们不会说、不能说,而是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被老师批评,害怕一旦说错被同学笑话。这些问题已成为不少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阴影,严重影响了课堂互动氛围的形成。“口语交际”这一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口语语言和内部语言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新课程标准》适应时代的要求,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学习新课标后,我领悟到口语交际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我认为,在当前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1、口语交际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口语交际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消除学生交际时的羞怯心理。使学生无论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或者班级的小环境中,都能达到敢说,大大方方地说。
3、口语交际使学生在相互的说、练、演的过程中,感受到别人的关爱,同时也学会了去关爱被人。这样的交流,孩子们收获的不但是知识,是表达能力,更是具有了良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本课题以一、二、三、四、五、六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交际”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交际的技能,具备与人交往、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包含以下二个方面:
1、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设计;
2、教学效果的检验。
三、课题研究的步聚: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2年2月—2012年4月)
(1)课题申报
(2)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3)成立课题小组,预选课题组成员,确立实验教师、班级
(4)研讨方案及实施步骤
第二阶段:开题实验研究阶段(2012年5月—2012年12月)
(1)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主要内容有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等内容为参与课题试验学校打下基础。
(2)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小学1至6年级语文学科进行实验。
(3)跟踪调查分析。
(4)问题诊断、原因剖析
(5)围绕课题、开展活动、深入研究
(6)课题讨论、研讨、论证
(7)汇编案例、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1月-2013年2月)
(1)逐步完善,解决课题中还存在的问题
(2)经验交流
(3)收集试验班级教师论文
(4)课堂实录
(5)写出总结和结题报告
篇三:小学口语交际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探究与实践开题报告
研究报告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探究与实践
开题报告
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及理论价值
交际又称言语交际。它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在口语交际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具有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记忆力、应变能力等。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有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故而应当一把抓”;“作文就是用笔说话,”“看书看报就是用眼睛听人说话”;“听就是读,用耳朵来读,说就是写,用嘴巴来写。
&“言为心之声”,一个人的言谈,反映他的修养、气质、风度、个性;而口语交际的运用就是反映出社会精神文明状况的一面镜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对外交流的日益深入和发展,口语交际已成为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物质的丰富,孩子们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但有引起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反而被许多人误认为是以后的事情,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将会自然形成,更有甚者,错误地将口语交际与学生语文学习截然分开,没有认识到口语交际与语文学习之间的密切关系。致使出现一些孩子不善表达、不会表达,娇气、任性,不懂礼貌;致使一些学生作文无表达的需要,无表达的目的,也无表达的对象,只是“奉命”作文,变成了一种仅仅是为了应付老师考试的事情,与现实生活作文实际相差太远。使学生一听作文就头疼,语文学习效率很低。
言语是随着人们的思维活动或交际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言语有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没有声音,没有外形的言语叫内部言语;其余,凡是出声的或者是用文字记录的言语都是外部言语。外部言语包括口头和书面两种。“听”、“说”和所听、所说的话是口头的;“读”、“写”和所读、所写的文章是书面的。口语交际表达训练就是指人们运用语言相互交流思想感情、交流信息的听说读写的活动。说和写是表达,听和读是理解。表达和理解互为依存,是口语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口语交际是表达训练的出发点和归宿,并贯穿于训练的全过程,这是口语交际表达训练的内涵。但我们还应看到,只要有人们活动的地方,口语交际是无所不在的。交际中一方表达,一方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每一次表达,都可看作是一项口语交际的表达练习。因此,不仅作文课、说话课可以进行口语交际,即使一时讲话,提笔写一个便条,都是一项很现实的口语交际表达训练。哪里有口语交际哪里就可以进行口语交际的表达训练。这就说明口语交际表达训练无处不在。
“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就是针对小学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严重脱离社会实际需要的弊病,把言语表达能力训练放到社会口语交际的总体结构之中,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为社会的实际需要服务,按口语交际的实际情况进行表达训练,它是一项切中时弊的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它的精神实质在于按照社会口语交际情况改革作文教学,强调社会效益。1984年开始,中央教科所潘自由教授就着手组织领导“按口语交际需要改革小学作文教学”的教改研究。1989--1990年,《湖北教育》连续发了十余篇稿子,对该实验作了系列报道。1900年,中国教育电视台将这一实验拍成12集教学系列片《口语交际表达训练》,并于当年11月,首次向全国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使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有了较为清楚地认识,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口语交际教学的实际问题,使口语交际教学还没有形成一个像教材一样较为系统的训练体系,还没有让教师找到针对不同学段将如何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二、口语交际教学课题探究与实践的内容及目标1、从探究实践的指导思想来说,它否定了为作文而作文,为升学考试而作文的不正确思想。注重口语交际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养成爱说话、善表达,学会说话得体、大方有礼貌的好习惯,加强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就探究与实践内容而言,通过探究实践发现小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并适当探索出问题解决的方法;初步形成针对小学低、中、高年级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教程。通过探究实践让学生
做到不畏惧习作、交流,提笔有目的,心里有读者,让学生乐于习作,有话可说,言之有序,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在探究实践的方式上,变单一的课堂上的作文教学为开放性多渠道说、写训练。加强口语交际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情境创设、学科整合、活动设计等不同方式促进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和习作水平。
三、口语交际教学探究与实践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测试、实验观察等研究方法。
1、口语交际的探究与实践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内容要涉及到生活的不同方面。
2、口语交际的探究与实践是通过情景创设、动画制作等多种形式将训练内容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兴趣。
3、口语交际的探究与实践有层次、有梯度,针对性较强,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内容,因材施教。
4、口语交际的探究与实践注重各学科间的联系,把研究深入到了各学科的教学之中。
四、实施步骤
11、研究准备阶段(20__、2--20__、3):
20__年3月成立课题组,构思、规划、制订出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组建组织机构,建立课题管理制度,组织参与本研究的教师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学习课题研究方案,明确本研究的意义及做法。完成课题研究的申报工作。
22、研究实施阶段(20__、3--20__、3):
(1)围绕课题,对低、中、高年级实验班级进行问卷调查,汇集存在问题。
(2)结合问题,制定落实方案,分步具体落实
(3)进行阶段总结,进行材料汇总,制定进一步推进方案33、整理汇编申报结题阶段(20__、4--20__、5)
汇整材料,形成成果,申报结题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p·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p(限填2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11、课题组成员研究基础
学校对这项课题的研究非常重视,有校长和业务副校长亲自指导,课题组成员是校语文学科监理和教学骨干,来自教学一线的不同学段,年龄结构合理,人均年龄在43岁,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工作认真、踏实,善于专研、求实,勇于改革、创新,是一个整体素质较高、科研能力较强、优势互补的科研群体,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保证。他们曾主持或参与了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与研究》,国家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小学生作文创新系列训练》,中国少先队十一五课题《少年军校的创新与发展研究》,殷都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培养中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探究与实践》等课题研究,完成效果良好,有力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依照20__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要求,大量收集、阅读相关书籍,如金耀林编著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等,以更好的保障研究活动顺利进行。
22、课题组成员分工
为了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培养科研型教师。按照“问题课题化,工作科研化,结果成果化”的教育科研工作思路,以参加本课题为契机,以教学中的问题为突破口,把科研与教学结
合起来,把全校教师的教研热情带动起来,学校组织了以各年级备课组长为代表的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如下:
推荐访问:小学口语交际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开题 课题研究 口语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