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与主要内涵

摘 要: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代各种挑战的环境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求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得以形成与发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主张“爱国”即“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把爱国贯穿于大中小学教育系统之中,建构“时”“度”“效”统一的教育方法体系,以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教育是在任何时代国家建构的一种教育传统。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程,在提振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对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是学校教育领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职是之故,从形成背景与主要内涵两个方面,全面深入地探析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颇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时代风云、实践发展多么波澜壮阔,理论创新、思想创造就多么博大精深。”[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新变局、进入新时代、面对新考验、完成新任务、踏上新征程的历史背景下,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得以形成与发展。

(一)形成于应对经济全球化时代各种挑战的环境下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是在应对经济全球化各种挑战的严峻环境下形成的。众所周知,我们现在所处时代的最大特征之一,便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既被誉为“阿里巴巴的山洞”,又被看作“潘多拉的盒子”,机遇与风险共存,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现代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就个人层面而言,经济全球化呼吁一种没有国界的全球化治理,所推崇的“地球人”话语体系消解着人们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知,进而很多个体对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行、强国之志发生疑虑与困惑,爱国主义教育由此遭受经济全球化“离心墙”的强力挤压。从国家层面来说,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主权正在不断受到侵蚀,国家边界越来越变得模糊,提振爱国主义教育似乎违背“世界潮流”。但经济全球化归根结底是各个国家之间经济利益的竞争,只有保证屹立不倒的国家主权,才是确保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稳定根基,因而提振爱国主义教育仍然意义重大。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局面、各种挑战、各种斗争,应当全面认识世界发展大势,尤其“要充分估计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复杂性,要充分估计国际矛盾和斗争的尖锐性,要充分估计国际秩序之争的长期性,要充分估计我国周边环境中的不确定性”[2]。在此基础上,爱国主义教育非但不能削弱,反而应当强化,“通过学校教育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3]。

(二)形成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求中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求中形成的。古代中国曾长期地走在世界前列,在历史长河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黄金时代。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遇了种种危机,遭受了重重苦难,遭到了层层掠夺,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在黑暗中奋勇前行,但从未自甘放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着几代中国人民的夙愿,可谓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如今中国处于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相比以往,有更好的条件、更强的实力、更大的决心实现这个伟大目标。然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依靠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实施,即爱国主义教育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发展动力。“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4]爱国主义教育是形塑个体爱国主义精神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力军,继而在精神层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内在根基。反过来看,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实施,同样需要依赖中国梦的实现而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要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教育和帮助青少年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5]

(三)形成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是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凝固剂,是国民道德健康成长的精神柱础,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集中体现。带着“阐旧邦以辅新命”的独特神韵,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一种价值准则,“爱国”位列其中,且居于首位。“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6]。“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7]。爱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致使爱国主义教育成为爱国价值观在教育世界的现实表现。在此意义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变得不可或缺。更为重要的是,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辅相成,爱国主义教育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步工程。“要结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8]即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体系。

总而言之,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绝不会诞生于真空之中,而是对社会存在的某种事实性反映。立足時代之基,聚焦新的时代命题,回答时代之问,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代各种挑战的环境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求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得以形成与发展。

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培养个体养成爱国德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通过教育过程的形式得以完整展开的。作为过程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科学的教育内容且运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实现受教育者爱国德性发展之现实结果的活动。因此,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是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必要元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针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新主张、新观点、新论断,具有丰富的内涵。

(一)“实现复兴”的教育目的

在教育目的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主张应该注重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行、强国之志,最终把青少年学生的爱国德性引导和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爱祖国、爱人民,是最深沉、最有力量的情感,是博大之爱。”[9]培养青少年学生成为怀有爱国之情、报国之行、强国之志的理性爱国者,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直接目的。但爱国主义教育目的不能止于个人爱国美德的养成,应当追求超越个人品格发展的社会价值。也就是说,爱国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小事,而是一件关乎祖国命运发展的大事,因此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应当指向更为重要的国家事业建设中。爱国主义教育要扎根于人民所向往的美好幸福生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汇聚磅礴力量。我们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10]。“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11]如果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12],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遂成为习近平倡导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五爱并举”的教育内容

在教育内容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拓展了“爱国”的基本内涵,认为中国民众的爱国不是孤立的热爱伟大祖国,不是单纯的热爱伟大祖国,更不是狭隘的热爱伟大祖国,而是必须同时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者缺一不可。不可否定,爱国主义教育不是抽象的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而是在具体的国家制度情境下展开的教育教学实践。因此,在中国文化境遇和政治话语下谈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根植于中国的民族文化,着眼于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语境中“爱国主义教育”之热爱的“国家”,应当包括作为国家的中国、构成国家的民族、象征国家的文化、建设国家的领导和发展国家的制度等。“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必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13]。我们必须不断地提升各族群众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政党认同感、制度认同感。不难看出,培养青少年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五爱并举”且不可偏废,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系统优化”的教育方法

在教育方法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阶段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提出要把爱国贯穿于大中小学教育系统之中,倡导“时”“度”“效”三者优化统一,形成了“系统优化”的方法体系。无论如何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目的与内容,归根到底,只有返回到真实的教育场域中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才能充分释放爱国主义教育的真正价值。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必不可少。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方法不恰当,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既是一种专业活动,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是人生某个时期接受的专门学习任务,而是伴随人一生的道德修养活动。习近平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实践活动,应当发展大中小学衔接的爱国主义教育体制机制,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一个完善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体系,应该做到顺应时代潮流(时)、提高人们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接受程度(度)、注重施教的实效性(效)。只有坚持教育方法上的“时”“度”“效”三者统一,才能优化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行、强国之志的整体效果。“要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来增强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运用艺术形式和新媒体,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14]

不難发现,在内涵方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拓展了“爱国”的基本含义,主张爱国即“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把爱国贯穿于大中小学教育系统中,建构“时”“度”“效”统一的教育方法体系,以此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之情、报国之行、强国之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爱国主义教育终极目的。

总而言之,以上论述基于形成背景和主要内涵两个维度,深入剖析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生成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精神实质,进而为深入科学理解与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强有力支持。当然,爱国主义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鸿沟,真正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开发出可操作的步骤方法,而且需要教育实践工作者追寻出成功的经验做法。这正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1-5.

[2][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42,9.

[3]习近平.习近平论爱国主义——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J].党建,2016(2):4-6.

[4][13][14]习近平.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1).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3,272.

[6][1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2(2).

[7]评论员.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N]. 文艺报,2016-11-07(1).

[8][12]习近平.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N].中国教育报,2015-12-31(1).

[10]习近平.习近平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N].人民日报,2017-05-26(1).

推荐访问:新时代 爱国主义教育 内涵 背景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