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心理学和佛教唯识学思想异同分析

摘 要:作为对“人”这一整体的描述,荣格心理学和佛教唯识学从不同的角度对“人”进行了丰富而复杂的描述。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荣格心理学对“人”的描述是荣格在搜集了大量对人的经验认识的基础上对整体的人的研究,而佛教唯识学是对个体人的研究。

关键词:荣格心理学;佛教唯识学;人格;意识;自我

1 前言

荣格被称为分析心理学科的开创者,他认为人的认识主要分为:意识、个体以及集体无意识、个性化的人格发展等多个层面。佛教唯识学从“万物唯识”的角度来分析人的变化,从理论上讲,荣格心理学和佛教唯识学对人的深层次分析是有交叉点的——肯定心灵的强大力量、强调追寻生命的最初意义。荣格将人的人格称之为心灵,心灵在荣格的语境当中包括人的所思、所想、包括人的感情以及受感情所影响的行为。这些人格所包含的内容调节和控制着“人”,并决定人适应社会和自然的能力。这种认识说明荣格自始至终都认为“人”应该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人”并非是多个部分的结合体。

佛教对人格的分析与荣格非常接近,佛教认为世间万物,从本质上看都源自于“心”,佛教理论中的心是具有实体概念和本体意味的绝对化的定义,它超越时空和主客观对立。在佛教唯识学中,人的心识分为啊纳也识、摩呐识、意、眼、耳、鼻、身识等识。

2 荣格心理学和唯识论的统一性

(一)意识与无意识

荣格在分析心理学中的无意识是指未能达到可为人所认识标准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处于被意识所感知察觉的心理现象能量标准的阀值之下。由此可以看出,荣格将心灵分为阀值之上的意识与阀值之下的无意识。

唯识学理论当中的心理认识分为啊纳也识、摩呐识、意、眼、耳、鼻、身识等识及其所相对应的心所,而物质世界本身也由心识来表现。如果以荣格的阀值以上的意识和阀值以下的无意识为标准来研究分析唯识学理论,可以发现:荣格心理学理论中的在阀值标准以上的可以被察觉的意识对应唯识学中的前六识;而阀值标准以下的不能被差距的无意识则对应唯识学中的第七识和第八识。

(二)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在荣格理论之中阀值标准以下的不能被差距的无意识又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个人在阀指标准一下无意识的范畴包含有许多内容,其比较有代表性的则是记忆和梦境等。唯识学当中,万物的共性在于“凡夫性”,这种“凡夫性”由第七识和第八识所决定,也就是说集体无意识是唯识学所包含的重要方面。

荣格心理学认为,个人的无意识来自于个人发展过程中所得到的直接知识与他人所传授的间接知识,集体无意识则是人类基因遗传在进化中的保留与发展。这也就是个人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的区别之所在。另一方面,佛教认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来源于别业和共业,即来源于人的“习气”,佛教中的“习气”,指人类个体身上所包含的突出特征,个人的习气也来自于遗传。

荣格认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具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殊功效:无意识不仅能保存记忆还能极大的影响个人的精神生活。佛教则认为无意识的作用表现在:决定圣贤之分、决定了由凡入圣的可能性、决定众生轮回。

(三)意识与自我

荣格心理学理论中的在阀值标准以上的可以被察觉的意识对应唯识学中的前六识;而阀值标准以下的不能被差距的无意识则对应唯识学中的第七识和第八识。在荣格的理论体系之下,意识是无意识心理的附着产生物,唯识学则将意识称为“种子”在条件俱具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而对于“自我”的认识。唯识论则稍显复杂,一方面唯识论不承认实际的“我”的存在,另一方面唯识论又“假我”的存在性有着超乎寻常的执着追求,即众生集合体的存在。

3 荣格心理学和佛教唯识论的对立性

(一)非进化论与进化论

荣格心理学对历史的认识是进化论角度的认识,他认为意识和无意识的基础都是物质,无意识也总是先于意识所存在。唯识学则以非进化的观点分析历史,唯识论的理论当中,众生是轮回不灭的,所以八识也是轮回不灭。

(二)实在论的对立

荣格是心理实在论者,他认为唯物主义对心理是大脑机能和大脑有机过程的产物的这一认识存在偏见,因为这一认识无法解释神经病症的心理起源。而宗教实在论则是唯识论所坚持的理论基础。唯识学认为佛教教义中的众生轮回是事实,众生通过修炼由凡入圣也是事实。

(三)目标的对立性

荣格心理学当中的目标既是有限的又是超越的。荣格的心理学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去消除人意识与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之间分裂而存在的现状,重建人在心理上意识和无意识的融合与圆满。这就需要阀值以下的无意识都被意识到,即人可以获取全部的意识,获取全部的意识即是唯识论当中的“通识”以及“遍知”。这种“’通识”和“遍知”的追求终究又回到了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之中,终究是无法超越的。

(四)理论的假设性

荣格心理学的理论都要建立在适当假设的基础之上。比如其对“集体无意识”的解释和说明就是被迫做出的理论假设。但是佛教之中的则认为人类和世间万物是一直存在的。既然人类和世间万物不是由神创造的那么它就不可能作为集体无意识的原型而存在。

4 结语

荣格心理学理论中的在阀值标准以上的可以被察觉的意识对应唯识学中的前六识;而阀值标准以下的不能被差距的无意识则对应唯识学中的第七识和第八识。在荣格的心理学理论当中,无意识的存在是非正常人格所赖以形成的根本原因,而在唯识学当中,无意识决定的是“凡夫性”即大众的共同性、普遍性。这种差异产生的一大原因是方法论上的差异,佛教语境中的意识来自于个人或者群体在自我佛法修行当中的所产生的亲身体验。佛教思维当中的修行会改变人的身心系统,因此佛教的意识包含了大众普遍性的意识内容。而荣格对心理的分析则主要借助于对人类梦境的深层次分析、对人类意识层次的科学和适当的假设和想象以及对其所搜集的反映各个民族心理差异的素材的归纳和演绎分析。荣格通过对梦境的分析来认识到了人心理深层次的无意识。

唯识论与荣格心理学的显著差异在于荣格心理学建立在心理实在的理论基础之上,他认为人类社会流传神话传说以及人类所信奉的宗教都是人类心理活动的衍生物,其原型是无意识的存在,唯识学则认为佛家所宣扬的万物轮回和由凡入圣的解脱都是现实存在的。

参考文献

[1] 刘治国,李逸风.荣格心理学与佛教思想[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56-59

[2] 荣格.荣格文集[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113-121

[3] 李德荣.荣格性格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64-72

推荐访问:佛教 异同 心理学 思想 唯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