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钊新学术思想述略

摘要: 曾钊新教授的学术兴趣极为广泛,其研究主要涉及人性论、道德心理学、伦理社会学、负面文化研究及教育哲学诸多领域。曾钊新教授的学术思想不仅十分丰富,而且新见迭出,取得了多方面的创造性成果,尤其是关于人性是道德的第二土壤的观点、关于时年道德与场合道德的首次阐发、关于负面文化的开创性研究、关于高科技人才必识的大智慧的论述,不仅填补了相关学术空白,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而且顺应了时代要求,满足了社会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育哲学;社会学;人性;道德;负面文化;曾钊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1-0004-06

曾钊新教授在高等学校传道授业的几十年中,学术上的勤奋探索、勇于创新从未间断,退休后仍沉思不止、笔耕不辍,其学术思想所涵盖的领域主要包括人性论、道德心理学、伦理社会学、负面文化及教育哲学等。在涉猎的所有学术领域中,曾钊新教授几乎都会提出极具学术个性、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其论说往往一针见血、发人深省或使人觉得茅塞顿开、醍醐灌顶。本文仅就其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作一简述,以为引玉之砖,推进对曾钊新教授学术思想的全面且深入的研究。

一、人性与道德的关系研究

人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关系到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如何建构的重要问题。曾钊新教授在自己的学术探讨中,对这一问题倾注了大量心血,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1]。

道德产生于经济生活之中,一定社会的经济状况是产生道德的客观基础,这是究其最终根底说的。道德毕竟是在社会意识领域驰骋的具体形式,人性则是社会意识的广阔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性是产生道德的第二位原因或“第二土壤”。

人性是把社会成员联结起来的链条之一,是把人们组织成社会关系的感情纽带。人性以人类的共同欲望和渴求为内容。欲望和渴求在社会中产生又受社会约束,它既以社会经济所可能给予的满足为约束,又以社会的人的共同利益得到保障为约束。离开了约束的欲望和渴求,或曰贪欲,或曰奢求。贪欲和奢求是人性的自我断送;殃及他人,变成对他人的占有,由断送自我进而毁灭他人,这是扰乱社会生活和引起争斗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思想动机。与此相应,便需要道德。道德把人的共同欲望和渴求用广泛遵守的戒律形式固定下来,成为调整和维持这种已有的社会联系的行为规范。它是普遍遵守和制约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是人性的直接从属品,是人的德行的规范反映。离开人性的道德,只不过是无“德”之“道”而已。

弄清道德和人性的依存关系,可以使人清楚地释解道德继承性这一疑团。“两极对立的阶级道德论”是道德继承性难以通过的轭门。而一旦找到了具有人类性的共同道德,继承性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共同的道德是存在的①。共同的历史背景,同样的或差不多同样的经济状况,是产生共同道德的客觀基础。现代社会的三个阶级(即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各有自己的特殊道德,但是在上述三种道德论中,还是有一些对所有这三者来说都是共同的东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同一历史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有其共同的历史背景。不仅如此,对同样的或差不多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说,道德论必须是或多或少地互相一致的。诸如在商品经济存在的共同经济状况中,就有相应的等价交换、买卖公平、童叟无欺等道德规范。

道德形成过程的多因性决定了道德有非阶级性的因素。社会的经济基础固然对道德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传统、艺术和文学、教育以及过去社会发展阶段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都参与了道德的形成过程,这其中就包括有非阶级性的成分。在阶级社会里,不论是剥削阶级,还是被剥削阶级,作为阶级而不是作为个人来说,在一般情况下都承认和遵守有利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公共生活规则,以维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至于现代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公共道德规则就更多了,诸如文明礼貌、公共卫生以及私人之间履行诺言、遵守契约和讲信用等。不同阶级在道德上是有共同的因素的。

相同的客观条件也许会产生相同的丑恶。唯有经过人性的过滤和筛选,才会去丑存美、去伪存真、凝聚人们的美德。人类具有共同人性,才使得不同历史时代的人们有相通之点,从而对以往的道德中的共同因素能发生情的体验并易于吸收,做到一脉相通,承前启后,使道德继承性由可能成为现实。

需要说明的是,曾钊新教授之所以提出“人性是产生道德的第二位原因或第二土壤”,其目的乃在于有力地彰显被尘封在伦理学研究的某个方面,而丝毫不意味着要否定或贬低社会存在作为道德产生的第一位原因或第一土壤的意义。“第一”与“第二”的分殊,已概略表明两个不同原因或“土壤”的地位之别。孰轻孰重,清然可见!

二、道德大厦的心理基地

在我国伦理学界,曾钊新教授最早致力于道德心理学的专题研究,经过多年探索,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完整的道德心理学体系。

道德心理学是以道德和心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道德产生、发展的心理基地,道德知行的心理机制、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以及心理失衡中的道德调节等一般规律的学问[2]。

道德与心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包涵相互联结的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对道德的作用,一是道德对心理的影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道德心理学,既要研究心理对道德的作用,又要研究道德对心理的影响,还要研究道德与心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中上述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结,而不是像一般伦理学那样单纯地研究道德,或者像一般心理学那样单纯地研究心理。正是在对于道德与心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中,凝结着道德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的价值,也表现出道德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价值,首先在于它深化了伦理学的探讨。

伦理学是关于道德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以经济和道德的关系为基本问题,揭示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以及道德对它的反作用。不能离开经济与道德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去探讨道德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否定道德研究的多角度、多渠道,恰恰相反,“基本问题”是产生多角度、多渠道之“源”,源愈深远,流愈漫长,它必定会出现更多的分支和迂回。道德心理学正是从经济与道德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出发,从社会的经济生活与心理变化的关系上,从心理因素与道德调节的关系上,从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上,进而从社会意识与道德形态的关系上等等角度去研究道德。

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价值,还在于它可以坚固道德的“个体城堡”。

要把道德作为人的自觉调节自己行为的准则,没有心的陶冶是万万不行的。构筑起心里的长城,坚固“心理的城堡”,才不至于使人的精神崩溃。为什么有的道德意识延缓很多世纪而仍然缠着人的灵魂,而有的道德说教却在一阵风吹过之后又随风飘去了?究其原因,也是因为没有与心灵的沟通有关。道德是历史的,也是具体的。离开了具体的经济现实,离开了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心理现状,道德宣传和教育就难以收效,或会成为过眼烟云。

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以人对道德的心理承受力和道德对人的心理平衡调节为研究对象,研究接受道德教育的心理因素和实行道德培养的心理过程,研究道德行为的心理驱动,以及研究如何消除和克服对道德产生损耗力和排斥力的心理障碍等等。它是使道德种植于人的心灵的道德“培育学”,是使道德更好地在人的心灵和行动中发挥作用的“微观道德功能学”。

道德心理学的再一个研究价值,就是它能锐化道德的社会功能,使我们从多方位去進行现实社会的道德建设。

现实社会的道德建设是社会文明提出的需要,是建立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的需要。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是一个综合指标,它包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总体布局。精神文明也是一个综合指标,它包括道德、政治、思想和文化科学诸多因素的建设。精神文明又是高尚的社会风气的基础。社会风尚是精神文明诸因素建设的综合反映。要建设一个清明、和谐、文明、健康和科学的社会风尚,党风是关键,道德建设是基本。但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种意识形态,它和社会意识其它形态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也就是说,在它的建设中,必然会有其他因素参与作用。因此,多方位地建设道德,把道德建设当作一个系统工程,这是符合道德本身的实际和社会风尚好转的实际的。

曾钊新教授所创立的道德心理学体系,浓缩在1992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德性的心灵奥秘——道德心理学引论》一书中。这部著作共分三个部分:总论篇、心理基地篇和道德运行篇。“总论篇”确定道德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对中国和西方道德心理思想的发展史作出简略描述。“心理基地篇”主要分析道德中的心理因素,阐述这些因素在道德构成、道德形成中的作用,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思维”、“道德意志”等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专题研究。“道德运行篇”是讲道德因素对心理构成的影响以及道德因素以心理为中介对社会生活发生的作用,包括“心理失衡中的道德矫治”、“犯罪心理的道德冲突”、“家庭生活中的道德层面”等不同侧面的专题研究。“心理基地篇”与“道德运行篇”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对于道德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有系统的全面把握。

三、道德实施的社会操作

对德性作心理分析,是属于道德现象的微观研究,它的任务主要是揭示道德在个体身上萌发和被吸收的奥秘。对德性作社会探索,是属于道德事实的宏观研究,它的任务着重于跟踪道德运行和延伸的轨迹。研究伦理社会学,就是要探寻社会生活中的伦理操作程序,宗旨是让人在操作中塑造灵魂,使灵魂合于德性。为此,曾钊新教授继《德性的心灵奥秘——道德心理学引论》出版之后,又于1993年在湖南出版社出版了另一新领域的研究成果:《心灵的碰撞——伦理社会学的虚与实》。伦理社会学是研究道德生活和社会运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探讨如何把人品、德性作为自身生活的高尚需要和社会如何通过具体的实施来实现人的这种需要的途径、方法、步骤以及操作等问题的学问[3]。

要研究社会如何进步、如何运行,就必须研究道德。因而,伦理社会学有两大任务:一是探讨如何使道德需要成为人的自身生活中的自觉需要。这一部分任务在一般伦理学中有所解决,如研究道德教育、道德评价、道德修养等。但这些研究还不够,还没有把人的道德需要作为人的自身生活中指标的一个具体项目,也不会对道德进行量化分析,使之成为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中的一个指标。作为道德哲学的伦理学,更多地是从认识论角度研究道德,而伦理社会学要作量化分析,如在媒介传播中道德教育占多少比例;在社会管理行政机构中,实施道德的机构占多少比例;……。二是研究社会的道德实施的具体结构、操作途径。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是部“大机器”,由各种零部件组成,道德是其中的一个部件。既然社会中有政治部门、经济部门、司法部门等,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布道司德部门?社会机构中缺少布道司德部门,社会倡导的道德在具体实施时就会落空,就会虚无。这是由于没有伦理社会学的研究,没有这个参谋、咨询的机构来为执政者、社会管理者提供一个道德实施的具体方案所带来的缺陷。

伦理社会学实际上是着重于从宏观中去研究社会的道德事实和跟踪道德在社会运行和延伸中的轨迹的一门学问。它是应用伦理学。应用就是操作,所以,它就是一门道德操作学。揭示伦理社会学的本质需要理论,因为最根本的东西就是理论的东西。但理论要实现则离不开操作,不能操作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离开了理论论证的操作是随意的操作。称伦理社会学为道德操作学,一方面强调其操作,另一方面不忽视其理论。

伦理社会学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伦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管理学诸多学科知识。伦理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武器。社会学为它提供一个思考的路线与蓝图。社会心理学为它分析事物提供依据和方法。社会管理学为它的操作提供程序和指向。正是在这些学科的交叉中产生了伦理社会学这门新兴的学科。

伦理社会学由四大板块结构而构成体系。

第一板块:社会运行中的道德问题。这一板块研究社会控制、社会需要、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等的主要道德问题。例如,研究道德冲突、道德模仿、道德断层等问题,为建立一个社会道德场而努力,目的是使社会避免恶性运行、减少中性运行,从而达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第二板块:社会交往中的道德问题。这一板块包括社会互动、社会交往、人际沟通等的道德问题,如:道德知觉、道德传递、道德传播、道德感染、场合道德等等。

第三板块:人在社会化中的道德问题。这一板块主要是指人的道德教育和人的道德接受的心理图式问题,包括属于时年道德系列的少儿道德、青年道德、中年道德、老年道德,或者包括德教发蒙、劳动前的道德准备、劳动中的道德训练、劳动后的道德延伸等专题。

第四板块:社会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这里讲的社会生活是指结伴生活、闲暇生活和家庭生活、性生活等。闲暇生活是个人感到最自由和最能表现个性特征的生活。在这个生活空间,不仅人的动机和行为是无序的,而且还具有宣泄自己、昭示自己进而影响社会生活的辐射品格。因此,控制闲暇生活的负功能,张扬闲暇生活的正功能,按照闲暇生活的本质要求把它纳入道德场并对之进行动态有序的道德导向,这是一个极为重要而又极易被忽视的问题。

四、道德应剔祛的负面文化

扬善抑恶,是伦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道德价值的增殖,既表现为善之净土的拓展,又对应于恶之疆域的萎縮。抑恶方能扬善。不剔祛形形色色的丑恶现象,善的花蕾就会因各种“病虫害”的侵蚀而不幸夭亡。有鉴于此,曾钊新教授不仅探讨道德生成的“第一土壤”、“第二土壤”,而且着力于研究滋生恶的社会土壤:负面文化。他首先提出和论证了这一概念,主编了“负面文化研究丛书”。丛书的第一批书目《虚假论》、《罪恶论》、《丑陋论》、《失败论》、《错误论》于1994年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

负面文化是与积极的、正确的、光亮的社会意识相抗衡和相否定的观念形态或精神现象,是社会经验的背向积累和腐蚀变异,是影响社会进步、健康与和谐的消极力量和病毒[4]。

面孔的背向性是负面文化的第一个特征。

文化的本来使命是开发人的智慧,将人类的经验做出纪实,教人朝向光明,肯定积极的生活。但负面文化截然相反,它背向阳光,挖掘人类的陷阱。当人在为社会进步做出奉献时,负面文化教人算计着索取;当人在为社会的公正而奋斗时,负面文化则教人设计特权;当人在为革故鼎新奋进时,因循守旧的诡计也同时出现了。哪里有高昂的呐喊,哪里就有萎靡的呻吟;稗草与禾苗同生;死亡依附生命。物无不成对,事必有多义。只要我们顺着正面文化的亮点寻觅,都会发现相应的阴影,这是负面文化面孔的不可隐藏性。

手法的狡黠性是负面文化的第二个特征。

负面文化是背向的,因而其面孔总是阴森黑暗的,为着隐蔽其狰狞可憎的面孔,它必定采用狡黠的手法以混淆视听,遮人耳目,冒充积极。本来是因循守旧,却标榜师宗法祖;本来是淫荡无羁,却标榜开放搞活;本来是特权,却吹嘘为殊荣;本来是专制,却鼓吹是集中;本来是衰落,却宣扬为过渡;本来是腐败,却描述为阵痛;本来是跪着造反,却说是无比忠诚;本来是个人迷信,却说是高举紧跟。如果说面孔的背向性是负面文化的不可隐藏性特征,是和它的本质一致性的现象表露的话,那么,手法的狡黠性则是负面文化制造的隐身洞穴,是和它的本质相颠倒的外表粉饰。

活动的阴暗性是负面文化的第三个特征。

负面文化的传播条件与一般文化的传播条件大体一致,有所差异的是它的社会认同性较小,共享性较窄,以及它面孔狰狞的可憎性极明。因此为着躲避睽睽众目,它的传播渠道常常借用阴暗的环境,取用背地方式去开通。它不敢登大雅之堂,而策谋于密室;它不敢见大庭广众,而蜚言于街头巷尾。所以要擒住它的行踪捉拿归案的话,须要采用“扫黄”缉毒的手段,用严密侦捕和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将它逮住,切断它的通道,然后才可逐渐消除它的影响。

功能的腐蚀性是负面文化的第四个特征。

由于负面文化是对正面文化的否定,因此它对社会文明具有腐蚀性功能。邪气上升,世风日下,国之将倾,这是负面文化对社会进步的威胁。贿赂贪赃,苛政如虎,民不聊生,这是负面文化对百姓的侵害。背信弃义,人失其伦,好浊恶清,这是负面文化使人失去自身而沦丧为禽兽的恶果。在朝者,能受负面文化的驱使而争名于朝,萧墙祸起;在市者,能受负面文化的教唆而争利于市,尔虞我诈。

负面文化的成因是与认识中的疏忽或偏离有关的。人如果不以“求实”的精神去找到“实事”中的“是”,而发挥其想象的心理功能,就会导致认识与现实的疏远,拉开思想与真实的距离。所以,心理因素是负面文化得以形成的一个实际存在的原因。

个人的品德是负面文化的关键性成因。错误和偏颇成为危害社会的直接毒素,起主导作用的是具有恶劣品德或心怀恶意的人。这种人将黑白颠倒、是非混淆,以害人为目的,才完成了把认识中的谬误加工制成为精神“海洛因”的过程。人若没有知识或学问,人会成为猴子;人若有了知识或学问,但没有品德,人则会比猴子更丑,会成为狐狸或豺狼。

生产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状况是负面文化生成的社会根。“有所发展”为私人占有提供了可能,“发展不足”则提供了私人占有的必要。为了把“必要”说成是自然,使“可能”变成现实,就要编造借口,要作舆论宣传和采用手段。于是伴随私人占有的过程,负面文化现象也就相继产生、泛滥成灾了。

曾钊新教授关于“负面文化”的研究,不仅把伦理学的研究从其“功能”、“使命”上深入到一个艰苦殊战的领域,而且对文化哲学的研究也做出了新的贡献。

五、教育问题的哲学沉思

曾钊新教授在大学教育领域辛勤耕耘数十年,作为一位敏于发现问题、善于深层思考的哲学家,自然也会对教育问题进行哲学沉思,这就有了其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曾钊新教授在这方面的思想非常丰富,此处择其要者略述如下[5]:

1. 从哲学与教育学的相通到教育哲学的孕育

哲学解决认识问题,教育学解决知识问题。它们共同解决的都是知与行、学与思、知识与做人的问题。知与行所包括的是认识的来源、验证和归宿的问题,学与思所包括的是认识的理性活动和知识的消化创新问题,知识与做人所包括的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等伦理学的问题。在这诸多矛盾中,知与行是基本矛盾。哲学主张在行中求知,即“行—知”观,教育学主张先知而后行,即“知—行”观。把两种观点联结起来,就成了“行—知—行”的公式。于是,它们之间就产生了一个耦合点,即“行—知—行”中的“知”。这个运行公式,也是哲学和教育学在运行中相互携手,相互补正而共同构筑的螺旋圈。

哲学要回答的是知识的来源问题,教育学要解决的是知识的传递问题。知识的传递,对于受传的个体来说,也是知识的来源问题,只不过哲学所要解决的是人类的知识来源问题,是知识传递的源头在哪里的问题。哲学研究的是人类的认识,教育学研究的是个体的知识。所以,哲学是更根本的学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学要发展,必须不离其根本,即要下功夫学习并掌握哲学。

哲学和教育学相通的新生儿,就是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是:以哲学认识论为武器,揭示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辩证法则,即人要改造环境,环境又造就人的双向关系,以及人的知识发源、发展的途径和社会文化积淀的积极意义。

2. 人性与教育: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教育活动的哲学基础,就是关于人的理论,即通常讲的“人性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教育活动的进行是因为有人。人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

教育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有内在联系的过程。保证人的智力、道德、身体、劳动和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的历史任务和应有目标。教育过程把不同的教育内容着眼于一个伟大价值的思想上,德育使人具有美的心灵,智育给人添上自由飞翔的翅膀,体育使人具有储藏心灵美的“仓库”和支撑翅膀的骨架,美育激起人的创造生活的志向。它们构成一个统一观念,即教人学会“按人的方式”去探索和创造生活的美,“按人的方式”去生活,这就是人性要求和教育目标具体的历史的吻合点,也是不断向着真人接近的具体的、历史的突破点。而所谓真人,就是对自身本质真正占有的人,是对异化已经排除,由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的人。

3. 灵魂工程师的“灵魂”:教师的职业良心

正如不能有“无头脑”的哲学家一样,也不能有无灵魂的“灵魂工程师”。教师的灵魂就是以品德为首位的包括完备的知识体系、思想作风、工作精神的总和。教师良心是教师灵魂的支柱。得到灵魂有赖于良心的发动,保持灵魂有赖于良心的监护,昭示灵魂有赖于良心的仲裁。“人师”、“人友”、“人范”和“人梯”的“四人”精神,构成了教师良心的基本内容。它是在对“树人”的社会责任作神圣性理解之后,而坚定的信念和义务感,也是评价自己教学行为的基本标准和规划自己教学行为的范式要求。

4. 高科技人才必识大智慧

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于操作智慧。只懂操作智慧的人,只是工艺师、工艺匠,不可能成为科学家。不能培养新世纪的科技明星,学校的教育就会落后,就不算培养了跨世纪的一流人才。新世纪的一流人才应该是,在专业知识方面是创造者、发明者,是专门家;在思维科学、决策上也是杰出人物。他们不仅在务事时,能精益求精,而且在做人上,也通世豁达,深明大义。他们不仅是学人,也是哲人。要成为专门家固然不易,要成为科学家更难,若要成为具有大智慧的思想家、哲学家,则是难上又难。正因为难,这种人一旦脱颖而出,方可称得上“一流”。“一流”是宝塔顶上的人物,虽然难上又难,但不是没有,是有而不多。有“有”,才具备可能,才成为高目标;有“不多”,才算得上珍贵,才分得出层次,才显得出高深。

参考文献

[1] 曾钊新.人性论[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1-127.

[2] 曾钊新,李建华,等.德性的心灵奥秘——道德心理学引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1-29.

[3] 曾钊新,涂争鸣,等.心灵的碰撞——倫理社会学的虚与实[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1-3.

[4] 曾钊新.负面文化论[J].社会科学辑刊,1993(4):18-22.

[5] 曾钊新.教育哲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1-40.

(责任编辑 李震声)

推荐访问:学术 思想 曾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