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语教育模式的发展与建构

双语教育是中国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建构科学有效的双语教育模式是推动中国民族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国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是指在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使用两种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并将其中的一种语言文字作为主要教学用语的特殊教育。新中国成立至今,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中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双语教育模式,为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双语教育模式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变革发展时期。

中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模式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民族地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现代学校教育建立科学的、大众的、民族的教育体系。因为师资条件和语言环境所限,民族地区的学校主要以民族语言文字授课,并聘请民族地区的一些知识分子作为学校教师,同时积极鼓励民族学生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样就形成了民族地区学校以母语教学为主同时加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双语教育模式,即“民加汉”模式。

20世纪50- 60年代,随着各民族院校一些民汉兼通的毕业生补充到民族地区学校,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开始形成了另一种模式,即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主要教学用语,同时加授民族语言文字的双语教育模式,又称“汉加民”模式。但这一模式主要在城市和民汉杂居地区使用,在民族聚居区主要在初中或高中使用,民族聚居区的中小学仍较为普遍地使用以民族语言文字授课的教学模式。“文革”时期,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受到了很大影响,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发展。

20世纪80—90年代,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体系开始恢复并重建,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也随之开始复兴,国家在民族地区相应建立了民族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体系完备的学校体系。在民族教育中,两种主要的双语教育模式并存,一种是以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教学用语,同时加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另一种是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教学用语,同时加授民族语言文字课程。正是在恢复和发展民族教育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模式逐渐形成并趋于稳定。比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形成了维汉双语教学的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小学汉语、数学、科学、信息技术,初中汉语、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其他各科用民族语言文字授课;另一种模式是全部课程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并开设民族语文课。又比如,在西藏及四省藏区形成了两种双语教育模式,一种是全部课程用藏语言文字授课,同时加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俗称“模式一”或“藏加汉”;另一种是全部课程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同时加授民族语文课,俗称“模式二”或“汉加藏”。在这一时期,受到语言环境、师资力量、民族教育升学政策的影响,双语教育主要还是以民族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用语,在城市和民汉杂居地区双语教育主要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双语教育工作的推進,主要是由于国家民族教育政策重心的转移,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逐渐加强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与使用,使得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真正开始实行民汉兼通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民族教育体系中同时开设少数民族语言与国家通用语言课,理科通常采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文科和艺术类课程通常采用民族语言文字授课。这一模式标志着我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重心开始发生转移,但这一重心的转移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因地制宜、因族制宜、因语制宜。双语教育重心的转移,不仅要解决现有双语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更要从根本上解决民族教育的发展问题,为民族地区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创造条件,进而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提供人才保障。

中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模式建构的基础

中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基本模式的变革,主要是指从“以单一的母语为教学用语同时加授汉语文课程”的模式转向“同时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并在不同学科中分别使用两种语言文字作为教学用语,通常理科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文科和艺术类用少数民族语言作为教学用语”的模式。这种重心的转移在有的民族地区已经基本实现,在有的民族地区还处在探索阶段。但不管怎么样,这是一个发展趋势,它是由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实践基础、政策基础、理论基础等决定的。

“以民族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用语”的双语教育模式是在特殊时期探索出来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道路,所谓特殊时期是指民族聚居区语言环境相对单一的时期。随着语言环境的变迁、双语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民族教育政策的调整完善,这一双语教育模式的问题正在日渐显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少数民族学生升学集中在“民加汉”这一模式中,形成了以民族语言文化为主的高校专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难问题。少数民族学生集中到以民族语言文字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体系中,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升学问题,国家扩大了民族院校对民族地区学生的招生规模,就是说,学生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升学,主要通过民族院校来解决。民族院校由于专业设置的问题,主要培养的是文科生,就业渠道主要是公务员与教师,但这些行业岗位有限,所以出现了近几年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第二,少数民族教育体系中理科教育较为薄弱。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主要偏向文科学习,再加上理科师资缺乏,形成了少数民族教育中理科较弱的局面,民族地区的医学人才、工程技术人才等相对匮乏。因为教学用语的不同,全国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难以向民族地区的学生开放。第三,形成了较为封闭的民族教育体系。在民族地区存在两套教育体系,即民族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造成了民族地区不同民族学生之间交往、交流较少的现实,致使民族教育体系越来越封闭,形成从民族基础教育到民族高等教育的“小圈子”。

正是因为专业偏差造成了就业困难,正是因为教学用语的限制难以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正是因为“小圈子”难以培养出民族地区急需的现代人才,所以,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才需要改革。让所有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不仅是国家公民教育的目标,也是让少数民族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基本条件,更是加强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的基本任务。

随着民族教育实践的推进,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政策也正在发生变化,这是民族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2015年8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强调:“依据法律,遵循规律,结合实际,坚定不移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水平。”由此可见,国家关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政策正在转型,旨在打破相对封闭的民族教育体系,将民族教育的“小圈子”扩大到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之中,解决国家公民教育的问题和少数民族学生未来发展的问题。

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主转向两种语言文字并重的双语模式,也是国际双语教育的共同趋势,这种转向有着科学的理论基础。加拿大著名的双语教育专家JimCummins早在1978年就提出了“两种语言相互依存理论”,即对于面临两种语言学习的儿童来讲,母语的学习与掌握,会促进第二语言的掌握和运用,第二语言的学习与掌握也会促进母语的发展。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里,少数民族学生在学好母语的同时,要积极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享受到更丰富的教育资源。

中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模式的建构

双语教育是多民族地区政治安定的稳定器、民族和谐的沟通桥、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当前,要确保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迫切需要将多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一步明确双语教育作为民族团结之基、民族进步之源的战略支撑地位。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只有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才能增进各民族的沟通与交流;对于个人,才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搞好双语教学。同时,国家要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水平。

首先,在中国民族教育体系中正确处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基本国情中“多元”与“一体”的关系。1989年,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社会格局理论,尽管学术影响较大,但还只是停留在学术层面。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确定为中国多民族社会的基本国情,使这一理论从“学术理念”发展为“治国策略”。中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从双语教育角度而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就是“多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是“一體”,“一体”是主线和方向,“一体”的语言是大家都需要掌握和使用的语言,它是一个国家的通用语言,也可称为族际语。正像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受到广泛承认一样,汉语也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通用语言,是国家语言文字法规定的国家通用语言。“多元”是要素和动力,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都是人类文明中的瑰宝,需要保护和传承,需要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年轻一代的学习、掌握和使用而不断传承和发展,它是一个国家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为了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的母语,民族地区的学校必然开设少数民族语文课,一些学科可以用少数民族语文授课。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发展,享受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少数民族学生还必须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字是多元,是要素和动力;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和应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一体,是主线和方向。

其次,打破民族教育的封闭体系,积极探索民汉合校,推动双语教育环境的改善。处理民族差异性与共同性的矛盾,最有效的方法是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地区并存的两套教育体系不利于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要打破相对封闭的民族教育体系,鼓励民汉合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为双语教育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当然,营造民汉合校的双语环境,要循序渐进,不能盲目冒进,可优先在多民族杂居地区的学校或城填的学校中探索。民族地区集中办学的趋势,使地广人稀的民族地区学校分布出现了新特点,初中基本集中在乡镇,高中基本集中在县城,这为进一步加强民汉合校办学创造了条件,也为实施双语教育新模式提供了现实保障。

再其次,加强新形势下的中国特色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政策引领、实验探索。双语教育模式变革会涉及很多方面,推进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的双语教学模式,不仅要做好宣传工作,取得各民族成员的理解与支持,更要通过教育实践变革,让各民族成员感受到新型双语教育模式对人才培养和民族发展的作用。变革双语教育模式,不仅需要科学论证,形成多元的因地制宜的双语教学模式,而且要通过办好民汉合校,解决民族地区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升学就业问题,让各少数民族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宏观上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在微观上要开展广泛的实验探究,将重点放在民族地区新型民汉合校的建设、民族地区理科师资队伍建设、民族地区高考改革、民族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引导、民族地区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保障等方面,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的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模式。

(作者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研究”(编号:10YJA880134)的阶段性成果。

推荐访问:建构 双语 中国 模式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