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个性发展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摘 要: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息息相关,二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提倡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并将其视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对体育教学与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和分析,又对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个性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体育教学;个性发展;心理特征;素质教育;自我意识

一、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其必要性

关于个性,其定义为:决定了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和动力组织。因此,我们可以将学生个性发展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个性的整体性,即个性是全面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种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二,个性的独特性,即个性的差异性,它不是芸芸众生共同拥有的品质,而是各不相同的个体所特有的人格或品格;第三,个性的多面性,即个性是由生物因素、心理素质、社会经验和人性倾向等结构组合而成的有机体;第四,个性的动力性,这是由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推导出来的特性,即个性是人体的一个内在的动力因素,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个性更加突出,许多学校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甚至大大的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笔者建议,学校应该根据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发育状况,针对其特有的心理特征,来推动体育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依靠体育教育来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体育教学与个性发展的辩证关系

体育教学与个性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必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个性发展而言,又离不开体育教学的积极推动和重要影响。

(一)体育教学对个性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首先,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像在其它教学中那样,被束缚在固定的课桌前,而是拥有一个相对广阔和自由的空间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任何学生都可以尽情游戏、运动和参与竞赛活动。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同时,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也就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

其次,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的身体运动制造了一定的心理感受,也就是大脑将身体施加给各项感觉器官的刺激转化为主观意识。在一段时间里,如果机体反复多次地感受某种运动形式,就会在个性上形成一种相关稳定的心理特征。

第三,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广泛地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得到他人的尊重,还可以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

(二)个性发展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和作用

第一,学生的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因素中最明显的一种因素。例如,同样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态度却截然不同,有的学生认真对待,而有的学生却无精打采。其原因就在于学生们的兴趣不同,由于没兴趣而导致心理活动水平下降,身体运动技能未能激活,大脑处于抑制状态。

第二,学生的性格类别也同样影响着教学效果。性格主要分为两种:内倾型和外倾型。前者性格比较安静,反应相对较慢,运动能力也比较弱;后者则活泼开朗,一般情况下反应也比较快,运动能力相对较强。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忽略了这种个性差异的存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安排做不到合理化,就会造成前者“吃不消”和后者“吃不饱”的情况,催生逆反心理,影响教学效果。

三、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个性的建议和对策

结合多年执教经验,总结出几种关于在体育课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借助课前准备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准备过程,课前准备活动在促进体育课教学的规范化等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特别是课堂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体育教学有了新的进一步的认识,现代体育教学以智能培养、体能训练、性格熏陶为基本思想,其目标任务在于培养具有优良个性品质的新一代人才。因此,体育教学要求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中,能够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基本要求的约束下,使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得到充分的表现。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自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练习。但是,这种选择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锻能力。自锻能力,就是指学生能够动用所学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进行独立锻炼的能力,它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与活动紧密联系。同时,人的自锻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培养产生的,因此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极为重要。

第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水平程度。在体育运动中,自我意识支配着学生的身体运动,同时也渗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以恰当的社会影响因素作为支配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内驱力,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

结束语: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认真识别每个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地渗入心理训练,建立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

参考文献:

[1]张亚平;培养高校学生的体育意识是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J].河西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陈建嘉,何伟,李野;论大学开放式体育课程的基本特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李桂玲;试论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和改革[J].四川体育科学;2004年02期

推荐访问:浅谈 体育教学 关系 学生个性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