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70年:“三色”话发展

黄色、黑色、绿色,三色浓缩了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七十年的历程。

1947年5月1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谱写了祖国北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和谐发展、共同繁荣的壮丽诗篇。

2016年内蒙古GDP达到1.86万亿元,居全国五个自治区之首,财政收入为2016.5亿元。现在的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黄色”农牧业步入现代化新进程

黄色是大地之色,代表第一产业,在内蒙古,黄色就是代表农牧业。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富饶美丽的河套、土默川、辽河和松嫩平原,享有“谷仓”和“塞外米粮川”之誉。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近年来,内蒙古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超过200亿斤,成为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全区农民人均储粮和人均占有粮食分别居于全国第2位和第3位。

内蒙古是农牧业大区,“三农三牧”工作是重中之重。农牧业丰则基础强,农牧业富则全区富,农村牧区安则社会安。70年来,内蒙古告别了“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的时代,农牧业正朝着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曾经的耕牛、镰刀被大型农业机械取而代之,传统的畜牧方式已转型为科学养殖、规模化经营。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农业设施,一座座标准化养殖小区,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见证了我区农牧业由傳统走向现代的坚实历程。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内蒙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成功实践探索之一。五原县农牧业局局长刘永刚说,园区以农业为基础,将生态农业、光伏工业、乡村旅游等融合发展,建有日光温室、新农村建设示范区、高新产业聚集区和流通加工示范区四区以及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观光线和农牧民综合服务中心,目前已吸引12家涉农企业合作社参与建设,辐射全县7.6万亩设施农业基地建设,带动1万多户农民从事设施农业生产。

61岁的五原县隆兴昌镇隆胜村村民张永刚2008年开始做设施农业,他在五原县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包了两个大棚种特色果蔬。张永刚种的黄柿子、吊瓜产量高、卖相好,去年给家里带来了六七万的收入,“今年收成不错,估计收入能比去年翻一番,下一步我还想成立合作社。”张永刚种植的柿子个大饱满、口感香甜,连续两年获评当地的“柿子王”,不仅销往周边的包头、鄂尔多斯等地,甚至还远销到香港。

内蒙古的畜牧业既是传统产业,又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进入新世纪,内蒙古农区畜牧业快速发展,农区牲畜存栏头数占比总存栏头数达到70%以上,已经成为畜产品供给的主体力量。2016年牧业年度,内蒙古畜牧业实现“十二连稳”,全区牲畜存栏连续12个超过1亿头只,当年达到1.36亿头只。

2016年,内蒙古主要农作物良种率达到96%以上,有机食品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粮食总产量达到556.04亿斤,全区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丰”,连续四年稳定在550亿斤以上,产粮大区的基础地位愈加凸显;农牧业经济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

农村牧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2015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同比增长12%。内蒙古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由1986年的600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80.2万人。

内蒙古的畜牧业既是传统产业,又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

内蒙古立足资源优势,围绕产业链条,探索出一条具有草原特色的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实现了农牧业生产连年增收、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

传统“黑色”产业开启转型新征程

“轻工业皮毛匠,重工业钉马掌。”这是以前内蒙古工业经济的真实写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工业迈向中高端。”这是如今内蒙古工业发展的崭新蓝图。

工业在国民经济布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70年来,工业经济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作出了巨大贡献。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达1.86万亿元,比自治区成立之初增长了642倍,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更是增长了6818倍。

内蒙古的工业化主要始于“一五”时期,发挥资源优势,推进资源转换,一直是贯穿内蒙古工业化发展的主线,也是内蒙古经济工作的中心和重点。

成立于1954年的包头钢铁,是少数民族地区兴建最早、规模最大的钢铁工业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包钢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和内蒙古自治区工业龙头企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工厂制到公司制,再到集团化,从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一钢独大、传统钢企向稀土新材料企业的转型……包钢的成长和发展,浓缩了内蒙古工业经济发展的辉煌历程。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近年来在经济转型上迈出较大步伐,通过实施大青山前坡生态综合治理,启动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引导传统农业,工业进行转型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指出,一项紧迫任务就是保护和建设好这片大草原,要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新城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高俊娟说,如今,大数据、生物医药、电子商务、观光旅游等新兴产业已成为引领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三次产业比例从十一五末的0.4:13.2:86.4提高到现在的0.2:10.1:89.7,这对于一个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来说并不容易。

最新数据显示,新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实现697.3亿元,在内蒙古103个旗县区继续保持总量和占比“双第一”,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93.8%,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为7.7%。

在资源型地区鄂尔多斯,以前和煤炭相关上下游产业比例一度占到60%左右,服务业也主要是为煤炭产业做配套的交通运输业。近年来这一地区依托资源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提高非资源型产业比例的同时,先后引进实施神华煤直接液化、伊泰煤间接液化、中天合创煤炭深加工、伊泰精细化学品等一批重大资源转化项目,延长资源型产业链条,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18%,现代煤化工产能达到1533萬吨,初步构建起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转变经济发展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内蒙古的“黑色”在不断淡化。与2011年相比,原煤开采洗选业、黑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分别下降7.2和1.3个百分点。

目前,内蒙古已形成六大优势产业——能源、冶金建材、化工、装备制造业、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例达到95%以上;煤炭产量、电力装机、风电装机、外送电量居全国首位;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的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一;稀土新材料、云计算、单晶硅产业规模全国第一。新兴产业为内蒙古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释放出新的活力。

青山绿水描绘生态新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指出,一项紧迫任务就是保护和建设好这片大草原,要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强调,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

在广袤的内蒙古大地上,有“地球癌症”之称的沙化土地遍布全区12个盟市的90个旗县区,荒漠化土地占自治区总面积的52.2%,沙化土地占自治区总面积的35.05%。不是人进沙退,就是沙进人退。70年来,占全国总人口不足1.8%的内蒙古人,从林业人植树播绿到全社会积极参与,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一道生态安全屏障。

1949年,内蒙古森林面积只剩下91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只有7.7%。通过持久和大规模的人工造林和天然林恢复工程,2015年森林面积达到248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1%,林地和森林面积均居全国之首。

内蒙古草原的沙化、荒漠化开始于清代,70年来,内蒙古的治沙脚步从未停止。通过禁牧、休牧、轮牧以及退耕还林还草和风沙源治理工程,从2000年开始发生逆转,沙化、荒漠化土地连续16年实现“双减少”,草原植被覆盖率从30%提高到44%,基本恢复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最好水平。

2014年,全区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比2009年减少625万亩和515万亩;2.6亿亩风沙危害面积和1.5亿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每年减少入黄泥沙1.8亿吨。“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古时《敕勒歌》回荡在耳边,萋萋草原又展现在眼前。

“黄色”、“黑色”、“绿色”浓缩了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70年的历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内蒙古将守住“发展、民生、生态”三条底线,继续打造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边疆安宁、生态文明、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亮丽风景线。

推荐访问:内蒙古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