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发展与对策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居民的投资意愿及现代理财观念增强,金融服务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重点。文章从个人理财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 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8-190-02

一、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下,个人理财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从发达国家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趋势来看,个人理财业务具有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益稳定等优势,在银行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理财业务几乎深入到每一个家庭,其业务收入已占到银行总收入的30%以上,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西方商业银行业务领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利润增长点。

1.西方发达国家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理财业务产生于美国,繁荣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理财仅仅是保险工作人员为兜售本公司商品而采取的一种全新的营销策略。真正的理财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日趋成熟,并成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加之金融创新的运用,使得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能够顺利进行。1969年,为促进理财师队伍的发展壮大,美国金融咨询业的一些专业人员创立了首家团体机构IAFP(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Financial Planning)。继IAFP之后,于1972年又创立了教育机构——美国金融理财学院。20世纪80年代末期,融合了传统存贷业务、投资业务和咨询顾问业务的“组合式”理财产品快速发展起来,并成为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理财行业已经日趋成熟,金融管制的放松,投资工具和金融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进一步拓展了理财产品的投资空间,理财产品更加多样化。到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颁布,理财业务进一步与信托业务、商业银行的基金管理业务等结合起来,生存和扩张空间空前扩大。

2.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连续保持快速稳健增长,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统计,我国超过3000万户家庭收入达到中等及其以上(以年薪4300美元划分)水平,我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占社会各类金融资产比重由上世纪90年代的40%上升到本世纪初的60%,超过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成为影响金融市场供给的重要决定力量。在家庭财产增加的同时,人们的金融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如何实现家庭财产的保值、增值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虽然市场上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等投资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资金保值、增值选择,但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人们对有专人指导的个人理财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原因是:一是出于自身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难以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理财方案;二是按照自身的水平,很难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必须借助专业金融人士的帮助:三是专业的金融机构在信息、设备方面有优势,能为自己提供便利;四是由专业的机构指导个人理财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因此,个人理财业务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等特点逐渐得到中外商业银行青睐,并迅猛发展。过去的几年,中国个人理财业务每年的市场增长率达到了18%,2005年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元,而2006年个人理财市场增长到4500亿元,并且以每年1 ~2倍的速度突飞猛进。截至2007年9月末,全国共有6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了个人理财业务。2007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共销售1643只、2836款个人理财产品,销售总量近6000亿元人民币,2007年全年销售总量有望达到1万亿元。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已经如火如荼,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理论基础

个人理财业务又称为“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对私金融服务”和“家庭理财”等。最初出现在瑞士,然后在美国盛行,之后在欧洲以及亚洲的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了迅速的推广,现已成为世界各大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其之所以能迅速发展与生命周期理论和金融创新理论是分不开的。

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与生命周期理论。根据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理论,消费者在自己一生的时间里来计划储蓄与消费,使自己在整个生命周期里达到效用最大化。即一个人将综合考虑其过去积蓄的财富、现在的收入、将来的收入以及可预期的支出、工作时间、退休时间等诸因素决定一生中的消费和储蓄,以使消费水平在一生中保持在一个相当平稳的水平而不出现大幅波动。

个人的福利不仅取决于其最终阶段财富,还取决于其整个生命周期里消费的商品和闲暇;管理一段时间内市场风险的有效途径是多期风险对冲,而非单期风险分散化;个人劳动收入的价值、风险程度以及可调节性非常重要,在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投资组合优化选择时应优先考虑;习惯养成将增加对保障性产品(能抵抗投资收入下降)的需求;由于交易成本、代理问题以及部分消费者的有限知识,动态的资产分配工作应当且将由金融中介机构实施,而非他们的零售客户。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的主要机构,可满足居民这一要求,帮助居民在整个生命周期达到效用最大化。

2.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与金融创新理论。金融创新的含义大多是根据熊彼特的观点而衍生的,熊彼特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最先提出创新理论,所谓的创新就是企业家为了追求自身的利润而不断地进行生产方式的变革,不断地进行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从而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在客观上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它具体包括五种情形:(1)新产品的出现;(2)新生产方法或技术的采用;(3)新市场的开拓;(4)新原材料供应来源的发现;(5)新企业管理方法或组织形式的推行。金融创新的定义则可表述为:各种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微观利益和宏观效益的考虑,而对机构设置、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及制度安排所进行的金融业创造性的变革和开发活动。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服务从其发展历史来看,是随着西方金融浪潮繁荣发展起来的,是商业银行从传统金融服务向现代金融服务转变的一个渐进过程,包括了商业银行在制度、调控机制等上层建筑和运作条件、对象等经济基础的各个层次的变革,通过对金融产品、服务方式、服务渠道的整合和创新,不局限于提供某种单一的金融产品,而是针对客户的综合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组合创新,是一种全方位、分层次、个性化的服务。这些都体现了金融创新的思想,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进行个人理财的强大推动力,推动个人理财从低级向高级发展,金融创新贯穿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始终。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纷纷设立环境优雅、设施齐备的个人理财中心或理财工作室,推出个人理财服务、VIP贵宾服务,并通过媒体向公众宣传: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银行理财服务,使客户的资产保值、增值。但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业务发展缓慢,并未像预期的那样红火,更没有深入到普通的百姓生活中,银行自然也没有得到那份渴望已久的利润,其巨大的市场需求未能转化为现实的利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产品、服务方式简单,处于低层次。国外的个人理财服务可以利用基金、股票、保险、债券等各种金融手段为客户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只需一个电话,就可以获得各种投资咨询,银行还可以担任操盘手。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主要还停留在咨询、建议或者方案设计上,将存贷款产品进行简单组合;或是只提供较初级的咨询服务,并不涉及房地产、债券、股票、基金等投资品种。

2.各家银行基本上都没建立起自己清晰的差异性战略。这方面主要表现为服务对象及内容的无针对性,理财业务既缺乏特色,也没有侧重。对美国、日本的银行来说,差别服务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商业银行的基本经营手段之一。另外,业务品种缺乏广泛的适应性。现在多数银行理财服务的门槛太高,那些贵宾级的理财中心把绝大多数市民挡在了门外,能面向大众普及的产品不多,很多业务为客户限制了这样那样的范围,只有一部分人才能办理,局限性较大。例如:办理"理财金账户"的客户,存款要达到20万元,“T+0”透支功能期限短,不能体现理财增值的特点。然而,根据招商银行和零点远景投资合作,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沈阳等七个城市的921名高收入人士进行了有关理财需求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收入阶层对理财服务需求与目前银行提供的理财服务存在一定距离。

3.银行理财专业人士能力欠缺。纵观美国、日本商业银行,他们对理财专业人士要求很高,必须配备优秀的客户经理及专业投资队伍,他们不但要熟悉有关产品,还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在美国商业银行,绝大部分理财顾问都有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或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证书或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我国香港特区有关人员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以及承受压力的能力。反观国内,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人员由于内部职能分工的限制,往往只注重于提供传统的银行存贷业务等服务,他们大多数只能指导客户填写存取单或者简单地教客户一些传统业务,并提些理财的原则性的建议,像“您可以买国债”等。但对保险、股票、期货等业务较陌生,往往他们自己都对投资的权威性缺乏信心,这也制约了银行为客户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财建议与策略。总体上银行业提供个人理财服务的员工还未达到严格意义上的“个人理财规划师”的要求。

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健康发展的对策探讨

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战略定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宜采取金融集团公司多元化经营的战略。所谓的金融集团多元化经营是指在金融业分业体制下的混业经营的情况下,同一金融机构可同时经营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金融业务,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独立于公司形式存在,并分别设立账户,分别核算经营成果,分别进行风险控制,建立系统内垂直管理体系,从而防止银行资金直接进入股市,而此时的金融机构,则成为金融集团控股公司,也就是综合性的“金融超市”。这样,可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有效竞争,充分利用金融资源达到提高金融机构创新能力和高效经营的目的。

2.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第一,加强对信用资源的利用。在市场经济中,信用实际上可以看作一种可以带来效益的资源,把信用看作资源,把信用与效益挂钩来管理,能够加强信用体系建立的可操作性。银行是经营特殊资源的特殊企业,它经营着货币,同时也在经营信用。因此,银行作为盈利性企业,将信用与效益联系起来,鼓励和发展有保障的信用结算方式,必将有利于社会信用的建立和完善。第二,加强对银行债权的维护。银行债权的维护是社会信用的基石。银行没有信用,社会也就没什么信用可言。银行的信用得不到维护,社会的信用链条也就无法延续。应从以下的工作入手,保护银行债权:首先,完善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资源只有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最大的功用。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个人信息管理体制,运用科学指标对客户进行个人信用评估,并建立完备档案。同时,要建立个人信用风险控制系统,对个人信用风险进行严格等级划分。第三,加强信用奖惩力度。守信者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失信者未得到严厉的制裁,我们的社会缺乏对不守信用行为进行严惩的制度,提高不守信用行为的成本也是建立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债权得不到保护是社会信用最大的破坏,要强化司法制度的防火线功能,保证债权的实现,现在到处进行的“网上曝光”只能是一种附属手段,要尽快建立个人信用破产制度。在资产小于个人负债,债务人确实无力偿还贷款的情况下,要实行个人破产制,这也是重建个人信用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加拿大]夸克·霍(Kwok.Ho),克里斯.罗宾逊.个人理财策划.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美]G.维克托·霍尔曼(G.Victor Hallman),杰利.个人理财计划.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涂永红,李伟,刘新安.美国个人理财方案设计对我国的启示.南方金融,2005(5)

4.毛英.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分析.西安金融,2005(9)

5.胡左浩,蒋方明,余伟萍.在个人理财服务中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以及作用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6.张超尔.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的比较与借鉴.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3(5)

7.蒋兆阳.试论中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定位与发展,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00241)

(责编:若佳)

推荐访问:商业银行 对策 个人理财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