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论中国古代职业教育的产生及发展

[摘           要]  我国职业教育源远流长,贯穿古今。在整个古代社会经历了起步阶段、鼎盛阶段、平稳发展三个阶段,其鼎盛时期几乎贯穿整个古代社会,辉煌程度是同时期的欧洲等国家远不能及的,艺徒制作是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启蒙模式,对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呈现了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广泛性、技术的先进性和思想的活跃性等多重特点,为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    键   词]  古代职业教育;产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122-02

中華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代的职业教育也是历史悠久。我国的古代职业教育随着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呈现了不同的发展形态,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后世的职业教育影响深远,从传统的子承父业、艺徒制等职业教育传播途径,发展至今天的职业技术院校遍地开花,学习者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选择所学专业和学习内容,是社会的进步,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成果。职业教育的今天离不开古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所奠定的坚实基础。

一、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古代职业教育的起步阶段

自原始社会时期,随着人类的进步,产生了社会分工,畜牧业、农业、手工业等不同类别的行业应运而生,其中畜牧业和手工业很快发展为农业之外的两种主要技能和生活必需品的来源。从而促成了社会的调整、改革、创新,为职业教育产生创造了条件,原始社会神农氏交给人们耕种,制造和利用农具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职业教育起步。虽然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也没有专业的教育人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传授生活技能的目的,所以,中华民族的职业教育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开始萌芽。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步完善,逐渐产生了纺织、冶炼、制陶等技术含量更高的专业技能,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比如:对于青铜冶炼工作,从原材料的筛选、矿石的混合比例、冶炼的环境和温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没有专业的技能指导是很难实现的。但是,当时的社会处于奴隶社会,通常培训对象都是一些失去人身自由的奴隶们,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并非出于自愿,更多呈现的是一种半强迫性的,为了完成奴隶主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不得已去学习这些手工技术。到了封建社会初期,我国由奴隶社会逐步进入了封建社会,科学技术呈现了繁荣的景象,手工业分工更加细致,技术规范更加严谨、科学。出现了一些家族式职业教育,子承父业成为各类技艺传承的主要途径,随着手工业需求的不断扩大,家族式延续很难满足社会进步的需求,一些私人办学的艺徒制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雏形,到封建社会初期,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已经起步并完成了初步的发展和完善。

(二)古代职业教育的鼎盛阶段

随着王朝不断更迭,历朝历代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成立专门的农业、手工业技能培训部门,配备专业的官员进行指导,组织编写职业教育教材,比如《术经》《考工记》等。自秦王朝的建立到唐宋时期,我国古代职业教育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私人办学兴盛,这些原始的私人教学场所实际就是“职业教育”的前身,多半都是以培训专业技能为办学目的,比如,墨子创办的私学是以传授木工与机械制造为目的的,鲁班门徒众多,是以传授建筑、制作工具等为目的,可以说是建筑业的“鼻祖”。各种技艺的传播随着私学的创办得到了长足发展。私学之后又一大职业教育变革是在东汉末年,一所专门学习尺牍和字画的艺术学校——鸿都门学成立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专科学校。随后到公元443年,经过南朝宋文帝的批准,第一所中医专业职业学校出现了,到了唐朝时期,各级中央和地方都建立了分类齐全,学制和内容统一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些教育机构有的是官府承办的,有些是半官半民的。到了宋朝,职业教育增加了武学和画学,配有专门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教材,比欧洲首次出现职业教育类院校早了二三百年。在这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古代的职业教育高速发展,形成了鼎盛局面。

(三)古代职业教育的平稳发展阶段

我国古代职业职业教育发展速度逐步缓慢,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是在元明清时期,我国的封建社会逐步进入衰败阶段,在飘摇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各行各业发展都受到限制,虽然职业教育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在历史车轮的推动下,我国古代职业教育总体还是缓慢向前发展的。其表现主要为两方面,首先传统私学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结合更加紧密,很多宫廷、官宦才能学到的高级的职业教育,逐渐走入私人学堂。另外一些民间的艺徒制逐步走向官营教学部门,官营教育机构揭开神秘面纱,将大门向民间打开,广泛招收有才能、有技艺的民间艺人,传技师傅从全国各地层层筛选而来,带着各种各样的祖传绝技,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各行各业职业技术的发展。

二、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特点

(一)我国古代职业教育有一定的强制性

现代职业教育是学生自主选择学或者不学、学什么、在哪学,但是在古代的起始阶段,职业教育是有一定的强制性的。从最初奴隶社会,职业教育是为了让奴隶掌握一门手艺来更好地完成奴隶主所分配的任务来换取每天的饭食,并不能决定学与不学,而是被动接受,这是典型的强制性的表现。到了封建社会,我国职业教育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国家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充盈国库粮食储备,虽然是对农业生产者进行了农业和畜牧业的职业培训,但是其本身目的是为了统治者自身的利益,这一阶段的职业教育是由政府统一进行的,通过对百姓的职业教育,集中国家力量,同样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比如,在北宋时期,国家律法明确规定在全国各地设置“农师”,与各级政府一同督导各地农事,对农民进行统一的农业技能培训。到了明朝,也有类似的规定:“医者之子恒为医。”出生在医生家庭的子女没有更多职业的选择,只能继续学习医术,由此可以看出,在古代,职业培训有一定的强制性,并不像现代职业教育可以自由选择。

(二)古代职业教育内容具有广泛性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比如:天文地理、冶炼铸造、农耕养殖、兵器制造、医疗药理等。在古代职业教育的内容中有乐、射、御、书、数等多方面的内容,每一项又分为各个小的单独的内容,比如在《汉义·艺文志》中明确了“数”又包括天文、历谱、五行、杂占等多项内容。发展到元朝,职业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就单单农耕方面,元朝统治者设立了机构,又分别对农田、水利、树艺、养殖、水产等多各领域进行单独的培训,分支细致、系统联系紧密、教学内容科学,现代人都难以想象在当时社会水平下职业教育竟然可以如此科学和系统。

(三)古代职业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

我國古代的职业教育形式丰富多样,从先秦时期父传家业的家族式职业教育模式启蒙,我国著名的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从事了历史著述的工作,这份工作正是子承父业通过继承的方式来延续的,著名古代医学家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堪称神医,出身医学世家,自祖父辈起,世代行医,李时珍的很多知识、经验都是通过家族式的职业教育模式获取的。随着职业教育的需求不断发展,出现了由官府设立职业教育机构向百姓传授知识。官府组织专职技能官员,并成立岗位和部门,但是范围多局限于农业,多是传播一些种养殖知识以及农业器械的使用,用以提高百姓的农业生产水平。比如,史书记载的历朝历代中为百姓提供职业教育的岗位和部门有大司农、劝农司、营田司、督农功长吏、劝农使、典农都尉等。古代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形式为艺徒制,艺徒制是指学徒通过认师傅的形式学习技艺,跟随师傅一边学习手艺,一遍从事劳动,艺徒制的出现对我国很多手工技艺、物质文化遗传流传至今,得以延续和保存意义深远。同时也打破了身份的限制,学徒不再受到家庭背景、学识地位的影响,师傅无须为官宦,教学不再局限于作坊、官府等,艺徒制的发展伴随着古代的商品、市场的发展逐渐兴盛,把古代职业教育推向了鼎盛时期,极大程度上奠定了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和传授水平。艺徒制典型代表人物就是元代“棉神”黄道婆,她通过从黎族人民那里学习了纺织技术,逐步推广到当地的百姓之中,经过改革和推广,至元末时期,棉纺织业已经发展为当地最主要的家庭生产项目。

(四)古代职业教育思想和方法具有先进性

现代职业教育同普通的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不同,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培育实践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综合型人才,这种思想其实早在古代就已经形成。我国古代的职业教育强调“博通物理”的辩证思想,通过把握普遍规律,掌握各种技艺,再将所学技能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去,这种辩证思维理念,同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高度一致,也说明我国古代的职业教育思想先进。同时在方法上也是由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重视用实验、模型、图解等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创造了小孔成像的方法来观察光传播的原理;自秦汉开始的中医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案例教学,并采用模型——针灸铜人来提高中医实操水平,这比西方的案例教学早了一千多年。

职业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形成之初,是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化生产的必然需求,通过专门化的培训活动,让一些技能得以保存、流传、发展和延续称之为职业教育。“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从古代职业教育中总结经验,寻求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是更好地优化当代职业教育结构和模式的重要途径。每个历史时期的职业教育发展都能呈现出与当时社会相融合的整体性,对职业教育发展史的研究既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的方法。职业教育这一概念虽然是伴随着现代化教学而产生的,但是职业教育这一实践活动却是从古代延续而来的,只有了解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才能为当代职业教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路宝利.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26,233.

[3]徐东,张继华,郭道端.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发展[J].职教论坛,2006(11):61.

[4]崔玲.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30):33.

[5]韩凤芹,史卫.古代职业教育发展对当今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6(36):34-35.

[6]李晨希.中国古代职业教育探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2-95.

编辑 张 慧

推荐访问:中国古代 职业教育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