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地方政府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

  [摘 要] 地方政府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微观主体的共同诉求、上级政府的直接推动,它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湖南邵东民营经济发展为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制度变迁的动力、轨迹及由此产生的经济绩效。

   [关键词] 地方政府;制度变迁;民营经济;绩效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它可以理解为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及新旧制度的交易过程。诺思认为,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在于主体期望获得最大潜在利润,即在已有制度安排结构中主体无法获得的利润。制度变迁包括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其中强制性变迁的主体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民营经济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产物,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它已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邵东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具有特色和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区域之一,民营经济与制度创新构成了其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其发展模式、成功的经验无疑对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启示意义。长期以来邵东地方政府为民营经济构建起一种自主性、开放性、合法性的公共运作制度环境,地方政府的一系列制度创新使交通闭塞、人多地少、资源禀赋贫乏的邵东民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邵东地方政府的治理实践反映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合理的政策选择,为中国地方政府的制度变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从“兴商”到“兴工”—―邵东地方政府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      1.原始积累阶段(1978-1992年)。邵东从上世纪60年代初起就有搞手工业和多种经营(副业)的传统,曾多次被评为省社队企业先进县。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开始焕发生机,个体工商户继承了小手工制作、小商小贩的传统。集市贸易比较活跃,市场发展粗具规模,建立了药材、木材、小五金等36个市场,并带动了部分产业的发展。许多民营企业的建立和发展都是在国家政策调整的夹缝中进行,具有相当程度的政策性投机特征。这一阶段民营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的拾遗补缺者,依靠个人关系获取发展机会,通过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和设备、技术的引进来发展,追求产量以满足市场短缺需求,不少企业因此而赚取了第一桶金。

   但是,上世纪80年代由于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当时人们的个别认识偏差,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反复,这一阶段是民营经济的曲折绯徊阶段,当时的民营经济发展还非常脆弱。该时期邵东地方政府的制度变迁主要表现在:   (1)地方政府和微观主体的利益契合,促使了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邵东人多地少,劳动力比较充裕,加之从事手工业的传统,因此,具有发展家庭手工业和小商品生产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原始冲动。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2)上级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政策不定,邵东政府的制度变迁出现了一些反复。民营企业在“文革”时被取缔,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以社队企业的面貌出现,但没有获得法律地位。进入80年代初,我国从法律上肯定了个体经济存在的合理性,但在这一年代后期出现了大滑坡,乡镇企业没有受到地方政府正当地扶植和保护,邵东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政策处在市场中“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2.迅速发展阶段(1992-2002年)。从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方谈话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10年间,是邵东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机遇期。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要补充,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困扰人们的认识问题。

   邵东县1992提出“兴商建县”战略,市场得到较快发展,形成了以邵东工业品市场为龙头,26个专业市场为骨干,75家综合市场为网点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市场网络。市场繁荣带动了产业发展,形成了打火机、五金、药材等13个粗具规模的工业小区,集聚了3000多家企业。这一时期邵东地方政府的制度变迁主要表现在:   (1)市场驱动力成为邵东地方政府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力。市场是邵东的经济特色,也是邵东的传统优势。邵东的经济发展,走的是市场带动战略。

   第一代市场是商贩自发形成的聚集地,通过肩挑手提、摆地摊的方式进行简

推荐访问:经济发展制度 地方政府 变迁 经济学 经济学:地方政府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