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青山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查报告

2006年青山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查报告

2006年青山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查报告

本次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赴青山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为青山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情况调研活动。在本次调研活动中,实践队的队员们三五成群,分组走访农户,以问卷调查和谈话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青山村的部分农户进行了一次系统而全面的沟通。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青山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上的一些现状和难点,并探讨解决方案。我们通过与村民的谈话进而回收问卷而得知,青山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上存在着这样的基本情况:

(博士教育网欢迎您投稿)

一、青山村农民通过较为便利的途径详细了解了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并对这一政策表示支持。

在回收的39份问卷中,69.2%的村民表示听过这一政策,其中有46.2%的村民表示是通过广播和电视听到的,另有三分之一的村民是从村干部的宣传而得知此政策的。然而也有部分接受谈话调查的村民表示村干部对这一系列政策宣传力度不够,进而导致他们对政策精神认识的不够充分。同时,他们在和队员们交流时表示,村务公开力度不够,村民对青山村的一些政务工作缺乏必要的了解。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曾在去年12月29日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题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需重视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时指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本次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赴青山村就是在这一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带着丰厚的新农村建设捐赠物资与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政策信息前往青山村进行社会实践的。在青山村,我们发现,广播和电视的普及率相当高。村民们在一天的辛勤劳作之后,往往以回家收看电视节目为主要休闲娱乐方式;而另一方面,这也成为了信息相对闭塞的青山村村民接收党和国家政策信息的一种途径。相比之下,青山村陈旧的宣传栏前,则很少看到有村民驻足观看。村民们认为那里的空间有限,而且信息更新速度不如广播、电视快捷,因此比较少利用这一途径了解各类政策信息。另外,我们也发现青山村干部与群众的接触频率一般,不足以满足长期对村民进行政策宣传工作的需要。为此,我院实践队今年向青山村捐赠的一系列扶贫款项和物资中,将最具影响力的项目定为用于协助青山村建设文化宣传长栏的五千元文化扶贫款。这笔款项将协助更多的村民进一步了解到这项造福全国广大农民兄弟的政策。

二、青山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从整体上受到村民好评,个别问题受到部分村民质疑。

在接受调查的村民中,半数的村民表示对青山村的电力供应问题表示“很满意”,另有约三分之一的村民表示“感觉一般,还可以”;而关于交通问题,村民们说法不一,褒贬参半;在青山村,广播与电视普及率相当高,受调查的村民家中均有收音机或电视机,且都能正常利用广播和电视接收中央的农村政策信息,只是其中有16名村民表示信号有时不是很好。在谈话中,部分村民表示:首先,村里应该修建水渠方便村民灌溉耕地,其次,由我校资助修建的村主干道(当地的村民亲切地称之为“福大路”)的确从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村民出行,但主干道的分支路段仍然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第三,村中的沼气池本是我校两年前拨款赞助青山村建设的一个便民设施,该设施后因故损坏,至今无人维修,仍处在瘫痪状态,是一个不小的浪费。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城市发展很快,农村发展滞后。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考虑,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认识到工作部署都必须有一个大的转变,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调动各方面投入的积极性,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青山村,我们可以看到:在供电、交通、广播与电视信号覆盖面等方面,整体上受到村民好评,但在细节方面均有值得进一步改进的余地。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不止一位村民向我们抱怨青山村没有拨款建设公共水渠,他们灌溉耕地非常耗时耗力。另外,青山村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又是一种对水资源需求比较大的粮食作物,这也从资源角度限制了青山村粮食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对此,村干部在与我们实践队员交流时表示,在青山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可一方面,村中用于建设的款项很有限,只能在众多问题面前分清轻重缓急,选择迫在眉睫的问题优先解决;而另一方面,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村民们在不同的投资建设项目上,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众口难调。例如,当初在公路建设项目和水渠建设项目的选择问题上,种植水稻较多的村民则提出应当优先建设灌溉水渠,而经常到镇上打工、经常进出青山村的村民则要求优先建设公路。在多方考证后,村干部经研究最终选择了优先建设公路,这样加强了青山村与外界的联系,对青山村的各方面发展都带来了较大的收益。

三、青山村农村综合改革较为成功,但部分农民群众对镇干部和村干部存在着误会和疑惑。

对于青山村所在的清流县嵩溪镇干部队伍现状和规模,参与本次调研规则的村民说法不一,其中有接近半数的的村民表示“有小部分干部没有全力以赴为民办实事,应当精简、整改”,同时也有接近半数的村民表示“维持现状即可”或有必要扩大镇干部队伍规模,另有小部分村民表示只关心,镇干部与他们没什么关系。此外,实践队在此之前曾挥旗至青山村所在的清流县嵩溪镇,在赶集日进行法律与政策宣传活动,在活动中,部分与实践队员们交流的当地村民表示出对当地的干部存在着不满和怀疑,有的甚至还认为当地的干部贪污了一部分我校用于资助青山村建设的扶贫款。在义务教育收费问题上,约八成的村民表示送小孩读小学、初中不需要交学杂费或只“要交少量杂费,可以接受”。在各类收费问题上,三分之二的村民表示,今年我国开始全面免除农业税后,干部没有以其它形式向他们收缴各类费用。但在交流中,也有部分村民对公路建设集资款收费的合理性表示质疑,甚至有个别村民怀疑修路的钱被干部暗地挪用。

关于农村综合改革问题,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走到今天这一步很不容易,但巩固成果的任务更为艰巨。全面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既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紧迫任务,又是解决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关键所在。”从这一部分的问卷统计结果来看,村民们对这一主题中的“事”都无异议,但对“人”表示出了一定程度上的不信任,我们实践队员在与之交流的时也深深地感到当地的干群关系存在着一些隐患。对于这种情况,经多方了解,我们得知:这是由于青山村乃至嵩溪镇干群与群众联系不够而导致的。面对着居住较为分散且总人数并不算少的村民,村干部和镇干部缺乏较好的能与所有村民交换意见的沟通渠道,一方面,干部们不太清楚村民们对他们的工作有哪些疑惑与不满;另一方面,村民们对干部的政务措施缺乏足够的理解,进而从比较狭隘的传统小农思想将干部们的一些举动误解为谋私利……这既是青山村与嵩溪镇的一个基本情况,也是中国农村现有的一个普遍共性,我们实践队员中有几位来自农村的队员,表示他们也在家乡见到过类似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调研与反映,能够引起社会、各级政府等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青山村粮食生产问题应受到进一步重视

在接受调查的村民中,有八分之五的村民表示他家中依靠出售粮食获得的利润占每月家庭生产收益的三分之一一下;共七成的村民表示是从农业科普书刊和广播、电视中的农业类节目中获得粮食生产的各类知识的;有八分之五的村民表示愿意使用更先进的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另外,同前文所述,村民在与实践队员交流时表示青山村缺少灌溉用的公共水渠,这一点也制约了青山村的粮食生产(青山村出产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需水量相当大)。另外,村民们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我们实践队来前的一个月,村里的确有按照政策发放粮食补贴,但之前基本没发。

对于粮食生产问题,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表示:“近两年,中央针对前几年粮食生产连年下滑、供求关系趋紧的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扶持政策措施。主要是实行“三减免、三补贴”,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同时坚决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然而,实践队一行在青山村发现了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从干部到群众,均以种植经济作物为青山村或自家的出路所在,对粮食生产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这是为什么呢?笔者在体验农家活时,与一位和我们一起穿烟叶的烟农大婶交流了一下,进而得知其原因所在:青山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而水稻在当地的收购价相当低,再加上种植水稻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村中却没有公共灌溉水渠,因此,青山村的村民更乐意种植烟叶并进一步加工成收购价较高的烤烟。至于水稻,村民一般只种自家吃的,其它的耕地,全部用于种植烟叶等其它经济作物。对于这种形式,我们当持怎样的态度?正如温家宝总理所指示的:“但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粮食生产的基础并不稳固。这两年粮食产需仍然存在一定缺口,每年都要挖几百亿斤库存。从今后长期趋势看,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粮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保持粮食长期供求平衡的任务十分艰巨。粮食如果出问题,就是全局性的问题,就会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我们希望青山村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每月发放粮食补贴,而非只在我们实践队前来调查前一个月发放。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若单纯从短期经济利益角度考虑,那么鼓励村民种植烟叶并无错误,但若从全局角度来看,今后村村不种粮,户户只顾自家挣钱,谁来解决全球五分之一人民的吃饭问题?青山村拥有大量平坦耕地,如果选择一块里水源比较接近的大片平坦耕地,专门种植水稻,按照类似股份制公司的经营模式,可以集中使用在包产到户的形式下无法使用的手扶拖拉机等小型农机,将高科技、重工业很好地运用到农业中来,并统一收集和使用先进的粮食生产技术,也许可以在不占用更多耕地面积,不影响青山村支柱产业——烟草种植和加工业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粮食单产的方式提高青山村的粮食产量;另一方面也使青山村的烟农能集中精力搞好烟草的种植和加工,进而达到粮食生产和经济利益兼顾的目的;与此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高科技、重工业的发展。这是我们对青山村粮食生产发展的一种建议。

五、青山村土地问题存在着不和谐因素

在青山村的土地问题方面,接近一半的村民对土地承办到户表示“非常欢迎”,同时有三分之一的村民表示“承包后还是有很多这样那样的土地问题”;而在关于宅基地(宅基地可以简单地认为是盖了房的土地)的归属权与农民的土地被征用这两个问题上,仅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村民能做出与法律和政策相一致的选择。在问及农民土地被征用问题时,近半数的农民对这样的事情表示反感,认为土地就是农民的命,征用农民土地是不对的。在与实践队员的交流中,也有部分村民对村里分田的公平性表示质疑,认为不够合理,也有部分村民比较激动地表示青山村曾把本应按照政策分给农民自主开发的山地卖出去(此事件发生在三年前,此后还未发现有类似事件发生),侵害了农民的利益。

关于土地问题,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加强土地管理,是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必须始终把握好的一个关键环节。这既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又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的可持续推进。在土地问题上,我们决不能犯历史性错误。”而我们从问卷的统计结果得知:青山村村民对此问题的基本状况是:整体上欢迎土地承包政策,并将土地视为最重要的切身利益之一,但对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了解不够透彻,因而缺乏足够的维权意识与力量。村民们向队员反映的卖山事件更是一种明显与政策和法律不符的事件,但我们一直都没有听到过有某一户就此问题向司法机关或更高级的行政单位反映。综上所述,青山村的土地问题可概括为:农民爱土地,政策护农民,土地难守住,反映缺门路。我们可以看到,解决这种问题的出路在于加强对农民的法律和政策知识的普及,用法律武器武装这些土地的真正主人,让他们能用正确而便利的方式打击侵权势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实践队在法律与政策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也正符合了村民们的这一需求。

六、青山村农民工问题比较乐观

在接受本次调查的村民中,有半数表示自己或家人“常年都有”在外打工挣钱,选择“几乎没有”的仅三名;也有半数的村民对农民工问题认为“当农民工能给家里挣不少钱”,表示支持外出打工,而认为“城里人就会欺负我们老实农民”的和表示“不太了解,不好说”的两者观点的均不超过十人;而在“您以后是否会去当农民工或者鼓励家人去当农民工”一问中,有三成的村民非常肯定地表示会去,也有半数左右的村民表示有点犹豫,“不好说”。

关于农民工问题,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近几年来,中央在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保护农民工权益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农民工工资偏低、被克扣和拖欠,劳动条件差,享受公共服务少,缺乏基本社会保障等问题仍然很突出。这些问题,不仅大中城市存在,一些小城市和小城镇乃至在乡村的企业中也很突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把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作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件大事来抓。”在青山村,我们看到了很多的孩子和中老年人,青壮年则比较少,原来,大部分的青壮年都去镇上甚至县里打工去了。一名烟农大婶向笔者表示: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对种地之类的农活不太感兴趣,不愿意继续过祖祖辈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所以都去外面打工了。而从农户家庭角度来看,大部分家庭也支持年轻人出去打工,问卷第17题中有超过半数的村民表示“当农民工能给家里挣不少钱”也证实了这一点。值得让我们注意的是,当问及“您以后是否会去当农民工或者鼓励家人去当农民工”的时候,有半数左右的村民表示有点犹豫,“不好说”。从当地农民工的打工环境来看,整体上还是比较健康的。是什么导致村民们有所犹豫呢?我们分析,主要问题在于:当代的农民毕竟仍是一个依托土地而生存的群体,在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的情况下,村中耕地本来就是由中老年人和相对年幼的未成年人来耕种,若再抽调人手外出打工,那么自家的耕地则无人料理,这对于大部分思想较为传统的农民而言,还是比较难以接受的,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农民在明知道当农民工能挣不少钱的前提下又对自己或家人去当农民工表示犹豫的缘故。

七、青山村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够理想

首先,大部分接受调查的村民对青山村的医疗条件不满意,认为就医不够方便,选择了“很方便”的仅占四分之一;其次,有接近半数的村民认为干部对待村里困难的村民做到了“尽可能地帮扶”,但更多些的村民认为要么“有所行动,但没有尽全力帮扶”或者是“视而不见”,而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实践队一行更是偶遇了一对每月依靠仅有三十几元低保收入生活的孤寡老人,也有不少村民表示相当多的贫困户得不到应有的帮助,这样的情况着实让我们感到吃惊;而对于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计划生育,仅有四成左右的村民明确赞同“只生一个好”,另有六名村民表示“不太想计划生育,但要遵从国家的政策”。另外,有的村民称前几年有户人家房屋倒塌,政府声称会补贴一些钱,但最终补贴款却被冒领,这件事几年都没解决。

关于农村社会事业问题,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表示:“长期以来,我们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而农村社会发展这条腿更短。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严重不足,是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从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青山村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问题的确不容乐观:就医不方便、弱势群体无生活保证、计划生育政策没有被广泛接受……这就意味着今后青山村越来越多的人口将继续分掉本来就不怎么充裕的农村社会事业资源,如果社会事业的发展速度赶不上当地的人口增长速度,那么青山村的“瘸腿问题”会越来越严重,这是应当引起当地政府重视的。

八、青山村教育事业受到干部和群众的重视,发展前景相当乐观

从上面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青山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上可谓有喜有忧,然而,对于青山村教育事业的调查结果(或者说是青山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续潜力的摸底调查结果)显示,青山村的未来是非常乐观的:七成的农民家长表示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超过四成的家长表示若孩子真的考上大学但交不起学费的话,即使家中债台高筑也要供他上大学,另有超过四成的家长表示“能借多少借多少,实在不行让它勤工俭学”,选择了“交不起学费就不去读”的家长仅五人。在与村民们交流时,实践队员们得知,自从我校的陈伟民老师来青山村挂职后,青山村在这位重点高校老师的带动下,兴起了崇尚知识、崇尚教育的新风尚,一方面村民们希望让自己的子弟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另一方面村里也根据国家政策给予相应的物质扶持措施,争取做到“一个都不能少”,让每一个愿意学习的青山村子弟都得到足够的财力与物力的支持。

虽然青山村现在的局势不太乐观,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从“农村教育事业问题”部分的统计结果可以得知,青山村的上上下下、老老少少都对教育非常重视,实践队开办的培训班如此火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是那么强烈……这些点点滴滴让我们深深地感到——二十年后的青山村,定是焕然一新的青山村。高学历的年轻一辈定能将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九、青山村村民对今年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赴青山村暑期社会实践队“科技兴农”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表示满意,并认为我们对当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问卷的最后部分,村民们对我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赴青山村实践队的表现表示认可:六成的村民表示本次实践“拉近了校园和农村的距离,很有意义”,两成的村民表示实践队为他们带来了几天丰富的文化生活;超过六分之五的村民对我们的实践队员表示很满意;超过四分之三的村民认为今年的实践活动比往年做得更好。

赴青山村暑期社会实践是我院创办三年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传统重点项目。今年,我们在往年实践基础上又更进了一步。比如,今年我们放弃了住宿条件较好的镇招待所和镇上便利的各类生活资料,直接住在青山村的村部里,睡的是只铺了一层草席的水泥地,队员们白天在七月份的烈日下东奔西走,夜间用于抵御三明地区山区夜间寒冷的仅仅是一条从福州带来的毛巾被;晚上,十来个男生要等到夜已深到没有一个人出户的时候才能一起围着村主干道旁仅有的一个水龙头冲凉水澡……在这样寒暑交加的环境下,很多队员都生病了……然而,我们这样的付出没有白费,正因为我们这次是直接住在村部内,因而做到了名副其实的与村民朝夕相处,与青山村和村民融为一体,进而达到消除与农民兄弟之间的心理隔阂,更加深入地与之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也是我们能较为便利地得到本文所涉及的各类第一手材料的真正原因。总之,既然农民兄弟说我们好,那么我们这一周左右的付出也就值了。

(博士教育网欢迎您投稿)

本次调研工作,紧紧地围绕着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根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去年12月29日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题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需重视的问题”的重要讲话而设计了调查问卷以及访谈话题预案,并在我院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当地的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以及队员们的不懈努力下顺利完成了。调研报告将报送当地政府以改善青山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方面面,望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此同时,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发动更多的高校大学生利用暑期时间走出校门,“走进农村、了解农村、服务农村” 。通过在基层的生活从而达到受教育、长才干的目的,同时能够在感性上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了解社会所需、农村所需,从而激发大学生在实践中成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大学生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素质和能力,并且按照社会的需要去塑造、完善自己,使其真正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

推荐访问:调查报告 新农村 山村 调查报告 2006年青山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