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续23)】中国散文

  第九节余文(三)

  

  《新城游北山记》

  

  作者晁補之,字无咎,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17岁时,以《七述》而受到苏轼的赏识;后中进士,入仕途。还家后修筑归来园,自号归来子。他才气飘逸,工书画,善属文。著有《鸡肋集》《晁无咎词》。

  新城,宋朝杭州路的新城县,在今桐庐县境内。

  文章记述了骑行入山时所见的景物:沿路情景,松,松下,松间及松上的景物;记述了步行所见的景物;又记述了夜宿山中的情景。

  特别是描写登山到达顶峰和峰顶的幽僻,尤为后人推崇:

  

  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系马石嘴,相扶携而上。篁筱仰不见日。

  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

  屋数十间,曲折依崖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门牖相值。既坐,山风飒然而

  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莫皆宿。

  

  蹊,小路,介然,界画分明。栏楯,栏杆,纵为拦,横为楯。

  宛若一幅深山幽谷图。

  近人高步瀛评说:摹写极工,巉刻处直逼柳州。

  

  《乞毋割地与金人疏》

  

  作者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元佑进士。靖康元年知磁州。南宋主战派。曾经募集义勇,积极抗金;用岳飞为将,屡败金兵;多次上书,力请还都,收复失地。终忧愤成疾,临死还连呼三声过河,死难瞑目。

  这封奏疏写于公元1127年的建炎元年6月,正是宋高宗对金妥协,遣散义军,丢弃两河及蒲、解之地。宗泽曾连上20余封奏疏谏阻,《乞毋割地与金人疏》是其中一封。

  奏疏先从赞颂太祖太宗所开创的赫赫伟业起笔,对照山河破败的现实,责问高宗:奈何频频割地?奈何轻信奸佞小人的张皇之言?又通过回顾不堪回首的靖康之耻,直陈割地求和的危害,告诫高宗不要重蹈覆辙。笔锋再次直向严酷现实,彻底失望之情泻于笔端。最后,年近古稀的战将表示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得捐躯报国恩足矣。

  

  臣意陛下即位,必赫然震怒,旋乾转坤,大明黜陟;以赏善罚恶,以进贤退

  不肖,以再造我王室,以中兴我大宋基业。今四十日矣,未闻有所号令,作新斯

  民;但见刑部指挥,有不得膳播赦文于河东、河西、陕之蒲、解。兹非新人耳目

  也,是欲蹈西晋东迁既覆之辙耳,是欲欲裂王者大一统之绪为偏霸耳。为是说者,

  不忠不孝之甚也!既自不忠不孝,又坏天下忠义之心,褫天下忠义之气,俾河之

  东西,陕之蒲、解,皆无路为忠为义,是贼其民者也。

  

  褫,剥夺。贼,伤害。

  谴责之声铿锵有力,发聋振聩。

  

  《议国是》

  

  作者李刚,字伯纪,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宋徽宗政和进士,高宗建炎元年任宰相。在位77天,因主张革新朝政,坚决抗金,遭投降派弹劾,而被罢相。终被流放海南岛。著有《梁溪集》《靖康传信录》。

  为相时,李刚连续给高宗上了10篇奏议,称为《上高宗十议割子》。首篇《议国是》,论正确的国策。

  金人南侵,大兵压境,徽宗与钦宗被押在金营,南宋朝廷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李刚

  抓住高宗畏敌求和的心理,迂回论说:

  

  臣窃以和、战、守,三者一理也。虽有高城深池,弗能守也,则何以战?虽有

  坚甲利兵,弗能战也,则何以和?以守则固,以战则胜,然后其和可保。不务战、

  守之计,唯信讲和之说,则国势益卑,制命于敌无以自立矣!

  

  李刚明确提出了正确的国策是:务战、守之计。

  下面李刚举了正反两个例子:宋真宗用寇准之谋大败辽兵,先战后和,受益无穷;靖康之春,未立足于守,仓促出战和靖康之冬,只讲议和,不讲守战,导致国破家亡。

  对投降派的议和主张做了义正词严地批驳之后,李刚从正面具体阐述了战守之计的内容,这是一套缜密可行战守之策。

  做为一国之相,以国家的安危为重,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这是李刚应尽的职责;置个人的安危荣辱穷达而不顾,敢于担当,仗义执言,这不能不令世人肃然起敬。

  《宋史》说:以李刚之贤,使得毕力殚虑于靖康、建炎间,莫或挠之,二帝何至于北行,而宋岂至为南渡之偏安哉?

  又说:刚虽屡斥,忠诚不可贬,不以用舍为语默,若赤子之慕其母,怒呵犹嗷嗷焉挽其裳裾而从之。

  向李刚致敬!!

  

  《书洛阳名园记后》

  

  作者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今属山东)人。独留意经学。熙宁进士。推重刘伶与陶渊明。

  其女儿是鼎鼎有名的李清照。

  洛阳,今河南的洛阳市,中国名城,数朝国都或陪都,人文荟萃,古迹众多;北负邙山,南临泗水、洛水,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书洛阳名园记后》所记北宋盛时名园,共19处,从宰相富弼到太子太师许国公吕蒙正等。

  文章从洛阳的险要形势说起,推断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侯(标志)也。洛阳的众多公卿贵戚名园,一遇战乱,即化为丘墟灰烬,故洛阳关系天下治乱,园圃关系洛阳盛衰,故作《洛阳名园记》

  最后落实在议论上:公卿大夫欲享名园之乐,不能不关心天下的治乱。唐之末路是矣。以唐朝灭亡的事例垂戒,着意提醒在位公臣,莫忘国事。

  文章见微知著,立意高远。

  二十年后,洛阳果然陷于女真统治者之手,北宋宣告覆亡了。

  

  《金石录后序》

  

  作者李清照,济南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其诗更融注着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

  金石,指钟鼎彝器与碑碣石鼓之类的东西。《金石录》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写的一部记录他所收藏的古今金石刻词的书。李清照辗转避乱时,所携带的金石书画,大都散失,晚年做文追叙这些不幸的事。

  后序简略地叙述了《金石录》编撰的由来,详细地叙述了作者所藏金石书画聚散的经过,以及作者悼念死者、追思旧物的心情。从中可以看出国破家亡,人民颠沛流离的境况。

  最后尽管以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宽慰之语,但对所失之物实在不能忘怀的心情可以想见。

  文笔出色的《金石录后序》向为人所称道。

  清人李慈铭评说:李易安《后序》一篇,叙致错综,笔墨疎秀,萧然出町畦(边界)之外,予向爱诵之。

  

  《请易田师中用张浚刘錡疏》

  

  作者冯时行,字当可,号缙云。恭州(重庆)人。宋宣和举进士,时称四川第一状元。官封奉礼部,因力主抗金,得罪投降派被革职,曾在缙云山办学;秦桧死后,复出。著有《缙云文集》《易论》。

  易,更换。用,任用。

  田师中,南宋讲和派,当年接替岳飞,镇守鄂渚兼备江池的部将。

  张浚,字德远,四川棉竹人。宋绍兴时任宰相,重用岳飞、韩世忠;曾连上50疏,反对议和。

  刘琦,字信叔,宁夏隆德人。南宋名将。曾大破金兀术主力;与张浚等破敌于拓皋(今属安徽)。

  宋高宗偏安临安,金人败盟,完颜亮揣兵南下攻宋。公元1161年,即绍兴三十一年,高宗欲起用20年前力劝抗金的冯时行,下旨召冯入朝。冯时行途经建康,患病不能按时入朝,于是写了这封奏疏。

  奏疏以天时地利人和,详尽地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建议易将布防。同时,奉劝高宗:善为强者,先强其志意,志意强然后举事,以著其强形,强形见则弱形销矣。并以身作则,率先天下,鼓动万化。

  又从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痛陈时弊,大胆进言,自信此乃兴事造业之根本洪范。

  冯时兴的金玉良言,最终得到了高宗的部分采纳:张浚被封魏国公,刘琦出任江淮浙西制置使,镇守淮东。

  这是一篇内容丰富,行文优美,情感动人的爱国主义篇章。

  

  《戊午上高宗封事》

  

  作者胡铨,字邦衡,号澹庵,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高宗建炎进士,任枢密院编修官。因反对与金求和,上疏《戊午上高宗封事》,请诛王伦、秦桧和孙进三人,而被贬。但他一生反对和议,始终没有动摇。宋孝宗即位,胡铨始被起用。

  戊午,即宋高宗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封事,奏疏。

  绍兴七年,金国废黜傀儡皇帝刘豫,利诱南宋向金投降。宋高宗习于苟安,违反民意,信任秦桧,让他主持和议,接受向金称臣纳贡的条件。翌年,胡铨上了这份奏疏,反对和议,直接指斥皇帝,并请斩秦桧等奸人,以平民愤。

  奏疏先弹劾王伦。南宋初年王伦屡次出使金国,奔走和议。胡铨就金使南来,诏谕江南,要求高宗拜接国书,揭露金国欲以刘豫待宋,并指出高宗如为刘豫,即将为金人所虏。直言不斩王伦,国之存亡未可知也。

  慷慨陈词,极言不可对金屈膝:

  

  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陛下所居之位,祖宗之位也。奈何以祖宗之天下为

  金虏之天下,以祖宗之位为金虏藩臣之位!陛下一屈膝,则祖宗庙社之灵尽污夷

  狄,祖宗数百年赤子尽为左衽,朝廷宰执尽为陪臣,天下之士大夫皆当裂冠毁冕,变文胡服,异时豺狼无厌之求,安知不加我以无礼如刘豫也哉!夫三尺童子,至无识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今丑虏则犬豕也,堂堂大国,相率而拜犬豕,曾童孺之所羞,而陛下忍为之邪?

  

  直斥高宗。痛驳王伦我一屈膝,则梓宫可还,太后可复,渊圣(宋钦宗)可归,中原可得的谬论,斥责高宗,不当委曲求和,甘心事仇。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仇而不报,含垢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言词峻切。

  弹劾秦桧及孙进。伦不足道也一语转来,历数秦桧、孙进的罪恶,臣窃谓秦桧、孙进亦可斩也。主持和议的罪魁祸首是秦桧,故弹劾秦桧是重点。

  激愤之语,掷地有声:义不与桧等共戴天,愿断三人头,竿之藁街。

  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尔,宁能处小朝廷求活邪!更是舍身取义,义无反顾。

  奏疏引起了宋金双方的重视,特别是其不胫而走,金虏闻之,募其书千金、君臣夺气。更激起了秦桧的仇恨:秦桧被弹劾后,给胡铨加上狂妄凶悖,鼓众劫持的罪名,把他除名(削除名籍,取消原有职务)编管(宋刑,流放交地方管束)昭州。

  西湖栖霞岭下,白铁无辜铸佞臣,秦桧遭千古唾骂。

  而弹劾秦桧的胡铨则声名远播,充满浩然正气和强烈爱国精神的《戊午上高宗封事》流传千古。

  

  《南京上高宗书略》

  

  作者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赫赫大名岳飞,妇孺皆知,有关他的故事与传说,家喻户晓。

  岳飞的祖先世代务农,幼时喜好兵书,力气大,能张弓。公元1122年的宣和四年应募从军,因功做了下级军官。宋高宗即位,岳飞因为上书指责黄潜善、汪伯彦而被革职。后来他投奔河北招讨使张所,抵抗金人,屡建战功;又战金兀术,收复建康。秦桧与金议和,岳飞上表反对,极力主张收复北方失地。郾城大败金兵,进兵朱仙镇,欲乘胜收复京城。而秦桧极力主和,无奈,岳飞被迫退兵,被解除兵权,被诬(莫须有)为谋反,下狱,于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与其子岳云同时被害。谥武穆,被追封鄂王,被改谥忠武。有《岳忠武王集》。

  1127年,靖康耻,金兵俘宋徽宗、钦宗和宋朝的皇族多人北去。高宗赵构即位,惧怕金人,不敢回东京汴梁,在宠臣黄潜善、汪伯彦的怂恿下准备南迁,坚持恢复的大臣有李刚、宗泽等。

  官职很低的24岁的岳飞冒僭越之罪,写下洋洋几千字的奏疏给宋高宗,指责黄、汪诸人苟且偷安、不图恢复,劝谏高宗还京北伐,光复中原河山。

  

  陛下已登大宝,黎元有归,社稷有主,已足以伐人之谋。而勤王御营之师日集,

  兵势渐盛。彼方谓我素弱,未必能敌,正宜乘其怠而击之。

  而黄潜善、王伯彦辈不能承陛下之意,恢复故疆,迎还二圣,奉车驾日益南,

  又令临安、维扬、襄阳准备巡幸。有苟安之渐,无远大之略,恐不足以系中原之望。

  虽使将帅之臣戮力于外,终忘成功。

  为今之计,末若请车驾还京,罢三州巡幸之诏,乘二圣蒙尘未久,虏穴未固之

  际,亲率六军,迤逦北渡。则天威所临,将帅一心,士卒作气,中原之地,指期可复。

  

  一个畸形的朝廷,当然良莠不分,被认为越职论事,以僭越治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否则,就不会畸形。岳飞被革掉小小的官职,只是他日掉脑袋的预演。可叹可敬岳飞的爱国丹心。

  岳飞是用战功说话的,但他的这篇奏疏气势极为劲健,充分展示了他的胆略才识和一腔爱国热忱。

  西湖栖霞岭下,青山有幸埋忠骨,岳王庙,拜谒人不绝,香火不断。

  其人其文其魂,光照千古,启迪来人。

  

  《论马》:

  

  戎马一生的岳飞,是在马背上建功立业的,对他的坐骑自然十分了解: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

  精洁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速示骏,

  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

  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值复襄阳、平杨么,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

  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

  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致远之材,不苟且、不浮夸、抱负远大而又有真才实学;

  驽钝之材则华而不实、肤浅庸俗、既喜自满、又易计穷。

  

  由马及人,立意自见。

  

  《论今日可战之机有九疏》

  

  作者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今属四川)人。宋绍兴进士。力主抗金,曾在采石(今属安徽)打败南侵的金兵,稳定了南宋的偏安局面。宋孝宗即位,他的建议被否定,并被调到地方任职。卒于四川宣抚使任上。

  宋孝宗即位之初,完颜亮南侵的金军被全线击退,南宋主战派热情高涨,虞允文上疏陈述9条可战金军的理由,

  前3条,套用一般奏章臣子奉承君王的形式,对高宗、孝宗颂扬之辞。4条5条分析人心的向背,后面3条分析地利天时。总之,彼久盛当衰,此久弱当振,天道自然之理,今适其时,九可战也。

  陈述细致而缜密。抗敌复国之情殷切。

  疏起女真与我乃真不共戴天之仇,其当必报,乃天地之大经,《春秋》之大义。自建炎以来,四十年间,天下之人有口者,类能言之,充满浩然正气;疏末议论未一,措置未当,未有可战之实尔,批评之语犀利。

  《宋史》说他以文章进必抑其轻浮,以言语进必黜其巧伪。

  

  《王彦与八字军》

  

  作者徐梦莘,字商老,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宋绍兴进士。曾抗议地方军阀增田税,又因议盐法与上司不合,罢官。

  王彦,字子才,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南宋抗金名将,八字军是他所领导的义军。

  王彦既得卫州新乡县,即传檄州郡,新乡一役失败,王彦及义军处境艰难,但八字军产生了:遂皆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示其诚。他们弃妻子,冒万死,以雪国家之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未几,两河响应。。。。。。十余万众,绵亘数百里,金鼓之声相闻。八字军大小无虑数十百战,斩获银牌首领、金环女真及夺还河南被虏生口,不可胜计。

  

  王彦在西山聚兵,既集,常虑粮储不继。一日,尽发军士运粟。会奸人有告

  虏帅者,金人乘虚,遽以大兵薄彦垒,彦率亲兵乘高御之。众稍却,彦大呼贾勇,

  士众力战,且以强弩飞石齐发,金人方稍退。金人有死者,皆以马负尸而去。自此

  金人布长围,欲持久围彦,彦绝馈运者旬余。彦檄召诸寨兵,大至,金人乃遁去。

  

  贾勇,拿出勇气来。绝馈运者旬余,断绝运送给养十多天。

  王彦与八字军,可歌可泣。《遺史》对此有记载,金人被打得未暇南侵,酋领被吓得跪而泣曰愿请死,不敢行。

  名垂史册。历史将铭记王彦,历史将铭记八字军。

  

  《峨眉山行纪》

  

  作者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今属江苏)人。宋高宗绍兴进士。出知处州,均力役,修水利,为人民做了些好事。宋孝宗乾道六年,出使金国,在进国书的时候,他突然向金主提出更定受书礼的事,金主阻止,而他坚持己见,毫不畏惧。事情虽未成功,但范成大爱国声名大噪。他素有文名,尤工于诗,是南宋有名的诗人之一。著有《石湖集》《吴船录》等。

  峨眉山,在四川峨眉县南,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分大、中、小峨,从岷山绵延而来,是大小金川与岷江的分水岭。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名胜古迹甚多。

  宋孝宗淳熙四年六月,范成大从成都回朝时游峨眉山,写下《峨眉山行记》。

  行记分别写了到娑罗平以后所见峨眉山上草木的奇特,山上气候的寒冷,首日次日登山所见奇观,及抵峰顶远眺所见。

  如佛现奇观:

  

  人云佛现悉以午。今巳申后,不若归舍,明日复来。逡巡,忽云出岩下傍谷中,

  即雷洞山也。云行勃勃如队仗,既当岩则少驻。云头现大圆光,杂色之晕数重。倚

  立相对,中有水墨影若仙圣跨象者。一碗茶顷,,光没,而其傍复现一光如前,有顷

  亦没。云中复有金光两道,横射岩腹,人亦谓之小现。日暮,云物皆散,四山寂然。

  

  乙夜灯出,岩下偏满,弥望以千百计则描写了所谓的圣灯或神灯。峨眉山顶有几处地方,在青天无云的黑夜,站在那里远望山林,可以看到隐隐如萤火,如磷焰,如繁星的光点。有人认为这是磷火,有人认为这是倒在地面上的大树,长期受潮湿表皮开始腐烂时发出的光。阴历二三月间居多。

  范成大游峨眉山,还写了一些诗,与本文有关,可凭参考。

  

  《送郭拱辰序》

  

  作者朱熹,字元晦,晚号晦翁,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

  宋朝理学家。宋高宗绍兴进士。反对与金言和,历陈战守之道;讲求荒政,救民于灾荒;恢复白鹿洞书院,并立学规,致力于讲学。韩侂胄当权,朱熹被诬为伪学,革除官职;韩死,诏谥朱熹曰文。

  郭拱辰,字叔瞻,三山(今福建福州)人。工于丹青。1174年的淳熙元年,朱熹做此文。

  文章赞美了郭拱辰画像的妙处,并描写了亲见郭君画像,皆能够于形似之外并精神意趣而尽得之:

  

  今岁惠然来自昭武里中,士夫数人欲观其能,或一写而肖,或稍稍损益,卒无

  不似,而风神气韵,妙得其天致。有可笑者,为予作大小二象,宛然麋鹿之姿,林

  野之性。持以示人,计虽相闻而不相识者,亦有以知其为予也。

  

  文后,叙自己欲远游,隐君子之形以归,而郭君不能从行,深为憾事。

  作此文时,45岁的朱熹,方专力著述。

  清人林云铭评说:从写真小技中,发出如许大想头,盖彼时幅员日蹙,其东西北三面可一览而尽。贤人遁迹,仕路一空。。。。。。语虽壮而实悲,耍于言外得之。其笔法亦从《史记》中来。

  

  《读书法》:

  

  这是朱熹的语录体笔记,写得颇有意味。

  

  人要读书,须是先收拾身心,令安静,然后开卷。方有所益。

  

  看文字须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不恕他。

  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见得真味。

  

  学者吃紧是理会这一个心;那纸上说底,全靠不住。

  

  到底是大学问家,见解不同凡响;读书方法,也独具一格;读书而不惟书,更令今人切记。

  

  《綦崇礼》

  

  作者洪迈,字景卢,号野处。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綦崇礼,字书厚,宋高宗时官直宝文阁学士,《宋史》称他妙龄秀发,聪敏过人。

  短文记录了綦崇礼的趣闻。

  綦崇礼中了进士之后,租了一匹马去拜客,途中马受惊,撞到临街药铺的药架上,浦中老人跌倒在地,将近一半的药罐被打碎了。

  綦崇礼诚恳道歉,老人不依不饶,恶语相加,一帮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在围观。

  

  綦素有谐癖,不为动色,徐徐对之曰:翁责我甚当,我罪多矣。为马所累,

  顾而无可奈何。然人生富贵自有时。我岂不愿为宰相?岂不愿为大尹?但方得

  一官,何敢觊望?翁不见井子刘家药肆乎?高门赫然,正而大屋七间。吾虽不善

  骑,必不至单马撞入,误触器物也。

  

  一番妙语化解了一场矛盾,赢得了围观者的称善;接近口语的文字,充满情趣。

  

  《能言鹦鹉》

  

  作者罗大经,字景纶,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鹦鹉,俗称鹦鹉哥,以能够模仿人说话的声音而受人们喜爱。而宋朝的两位理学家谢良佐和朱熹则用它来讽刺当时的士大夫。

  

  上蔡先生云:透得名利关,方是小歇处。今之士大夫何足道,真能言之鹦

  鹉也。朱文公曰:今时秀才,教他说廉,直是会说廉,教他说义,直是说义;

  及到做来,只是不廉不义。此即能言鹦鹉也。夫下以言语为学,上以言语为治,

  世道之所以日降也。而或者见能言之鹦鹉,乃指为凤凰、鸑鷟,惟恐其不在灵囿

  间,不亦异乎?

  

  短短122个字,见出其批评之尖锐,讽刺之辛辣,堪为非常精采的小品文。

  

  《江淮之蜂蟹》

  

  作者姚镕,字干父,号秋圃,合沙人。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

  闻血指也。

  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

  连房刳取。

  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

  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乍读,佩服于作者丰富的生活经验;细细品味,折服于作者对趋炎附势者的不屑与讽刺。

  

  《观潮》

  

  作者周密,字公瑾,号草窗,祖上是济南人,宋室南渡,他家也搬到潮州。

  文章描绘了大自然的奇观,反映了练兵、竞泅及观潮等社会生活风貌: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景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

  银线;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

  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犝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

  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

  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而豪民贵宦,争赏银彩。

  江干上下十余里,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

  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禁中例观潮于天开图画。高台下瞰,如在指掌。都民遥

  瞻黄繖雉扇于九霄之上,真若箫台蓬岛也。

  

  笔底文章悦人目。

  当时社会的繁盛及其帝室的竭力渲染,流露着作者追思往事、感慨兴亡的情感,文美而意深。

  

  《跋绍兴辛巳亲征诏草》

  

  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属山东)人。南宋爱国词人。

  

  使此诏出于绍兴之初,可以无事仇之大耻。使此诏行于隆兴之后,可以卒不世

  之大功。今此诏与此虏犹俱存也,悲夫!

  嘉泰四年三月门生弃疾拜手谨书。

  

  使,假使。事仇,侍奉仇敌。指赵构及秦桧向金人俯首称臣。

  1161年的宋高宗绍兴辛巳年,金兵再度南侵,宰相陈康伯劝赵构亲征,并草拟了一份气势昂扬的诏书。这次出征有过采石小捷,又出现了利于北伐、收复失地的良机。但南宋苟且偷安,一再错失良机。40年后的辛弃疾重读此诏,感慨万端,写下了这篇精短的跋文。

  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却均未被采纳,至死还大呼杀贼。其词则是风格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抒发着强烈的爱国热情。而文跋直抒胸臆,一吐为快。

  跋文仅4句话(最后一句写作文时间与作者),前3句不足50字,却容量巨大,有对抗金良机的坐失的痛惜,有对投降派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痛恨,有对执迷不悟的皇帝的劝勉,有对收复河山的憧憬,有对作者心中郁积已久的愤懑和感慨的宣泄。。。。。。以悲夫!打住,短截有力,意味深长。

  字字带血,声声催泪,见出辛弃疾男人血性。

  

  《祭陈同甫文》:

  

  陈同甫,即陈亮。是身怀壮志奇才的爱国者,曾多次上书议论国事,力主抗金北伐,却三度被诬入狱。51岁中状元,被授地方官,未上任却病故了。辛弃疾写祭文悼念他。

  这是两位爱国豪杰壮士的心灵对话。

  首段,作者由衷地颂扬了陈亮的才思敏捷、胸怀大志。次段铺叙了陈亮天资的优厚、智略和辩才的超群,及概述他一生的多难。三段议论;四段追思。

  

  闽浙相望,音闻未绝。子胡一病,遽与我诀!呜呼同甫,而止是耶?

  

  24字,将悲痛欲绝的愁情倾泻无遗。

  千里寓辞,知悲之无益,而涕不能已。呜呼同甫,尚或临监之否?

  一位泣不成声的壮士,正在荒凉的旷野里仰天长啸,焚纸招魂。

  同为爱国志士,辛弃疾与陈亮政见、抱负、品格和遭遇及诗文风格皆很相近,志不能酬,敌不能破,国不能复,满目尽是奸臣当道,苟且偷安,焉能不惺惺相惜?而今而后,欲与同甫憩鹅湖之清阴,酌瓢泉而共饮,长歌相答,极论世事,可复得耶?焉能不悲痛欲绝?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作者陈亮,字同甫,世称龙川先生,鄚州永康(属浙江)人。南宋哲学家、文学家。永康学派的杰出代表。

  宋孝宗淳熙五年,36岁的陈亮向皇帝连上三书,反对和议苟安,力主抗金救国。这是其中之一。

  上书规模宏大,却脉络贯通,议论、叙事、抒情结出一体;引证博洽,纵论古今,疏直激切。

  这是陈亮的爱国宣言,又是鞭挞投降派的檄文。

  陈亮胸口一喷,义薄云天,震撼国魂。孝宗赫然震动,欲榜朝堂以励群臣,学士争诵惟恐后,而投降派恶其直言无讳。当时反响重大,其后影响深巨。

  

  《指南录后序》

  

  作者文天祥,字宋瑞,履善,别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留下千古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后世景仰的民族英雄。

  南宋理宗时状元,官至丞相,封性国公。为官时,忠耿敢忤奸佞,屡遭贬谪。元兵攻宋,文天祥变卖家产,兴兵勤工,后兵败被俘。

  被元囚了三年,从容就义,衣带中有这样的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被囚期间,饱经折磨,却编《指南录》作《正气歌》,矢志不渝。

  《指南录》取自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是文天祥从赴阙、出使及达福州时期的诗集,里面记录了他在患难中的遭遇。

  而《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遭遇的总的叙述。

  后序叙述了出使元军以及当时自己的想法,叙述了到元营与元丞相伯颜抗论,被拘留,又被驱北行,说明隐忍以行的意图。

  叙述了在京口逃脱,谋连兵大举不成,展转到永嘉的经过;历举几及于死诸事,表明艰险的经历和危恶的境界: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

  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经颈死;经北舰

  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

  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

  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

  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

  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

  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

  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

  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

  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以呜呼始,引出追忆,一泄而下;17个排比句,17死一生,令人动容;以呜呼结,仰而长叹,催人泪下。

  叙述抄录和编次患难中所写记事诗及其用意。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

  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

  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迫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

  避渚州,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一连串的相同相近的动词,颇为传神,真实而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当时的险境以及喜、闷、忧、急等复杂的感情。

  从文章所叙的事实中可以体会文天祥这位民族英雄的艰苦遭遇,坚强不屈的斗争意志和生死不渝的爱国精神。

  《指南录后序》,不朽的爱国主义篇章。

  

  《正气歌并序》:

  

  公元1278年的景炎三年祥兴元年,冬天,文天祥在五岭坡为元军所俘。囚在大都的一个土室里,写下了许多爱国诗文,《正气歌》最为著名。

  所谓正气,即充塞在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之气。文天祥认为自然界的山河日月都是正气之所钟,正气体现在人身上,就是浩然之气。一个人具有了浩然之气,在危难的时候,就能够无所畏惧,战胜一切。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苏辙之推重,在于养文,而文天祥之推重,在于养心。但天地间流转着浩然之气,中国自古以来的伟大人物间,更流转着浩然之气,从孟子到司马迁到苏辙到文天祥,一脉相承。

  《正气歌》分两个部分:叙正气的体现及古人的壮烈事迹和叙被俘被囚的自己身附正气,以古人为楷模,方能够抵抗疠疫。

  《正气歌》如实地反映了作者的崇高的品格,昂扬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具有鼓舞人们战斗意志的力量。

  

  《登西台恸哭记》

  

  在文天祥罹难8年后的1290年,南宋著名散文家,诗人谢翱,写下了《登西台恸哭记》来悼念这位民族英雄。

  谢翱,字皋羽,号晞发子,福建长溪(今霞浦)人。曾率乡勇投文天祥军。

  西台,严子陵钓台,在今浙江桐庐,有东西两台。

  文章叙写登台、下台、饮酒、赋诗的凭吊过程,抒写了南宋覆亡的不幸,文天祥寸土血战,誓死不屈的壮举,及对现实的不满。

  围绕恸哭,哭在文中反复出现9次,拜谒等多次出现,作者悲愤,沉郁的情感沉浸在字里行间,令读者殊为感动。

  

  《吏道》

  

  作者邓牧,字牧心,别号九锁山人,世称文行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少时酷读《庄子》《列子》,成年后,淡泊名利,远游名山。宋亡,隐居余杭大涤山的洞霄宫。著有《洞霄图志》《伯牙琴》等。

  邓牧没有做过什么官,却对官、君道有心得。《伯牙琴》中的《吏道》《君道》对官吏剥削和压迫百姓,国君横征暴敛做了大胆的揭露与指责,是富于民主思想的篇章。

  《吏道》讲了任用官吏的道理,认为,上古的官吏多为才且贤者,而后世的官吏名义上是理民实则是夺民之食,竭民之力,为害与虎豹蛇虺无异,进而怀疑上天不仁。

  最后说出自己的理想,得才且贤者用之,废有司(百官),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

  当时是宋元之际,民族与阶级矛盾都非常尖锐,邓牧坚持操守,过隐居生活,又看清现实,著文立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所论据实,辞气激昂。

  (待续)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中国 散文 中国散文网 官网 投稿 中国散文网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