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树研讨交流

《去年的树》研讨交流

哈尔滨市道外区新一小学 谢莹

一直很崇拜王崧舟老师,觉得他作为一个语文人,自身的语文素养已经修炼到了令人仰望的境界,他满腹诗书,出口成章,他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随着《我的战友邱少云》,《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曼谷的小象》,《长相思》,一堂堂精彩的语文课,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也掀起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又一轮探索热潮。

今天再听《去年的树》,让我对王老师,对他的诗意语文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感悟。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以及在课堂上的体现一直是颇受关注和争议的,我的浅见是要让学生在人文性的形式或语言中掌握语言的工具性。如果一节语文课上,开门见山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认识几样“工具”,或者说我们要来进行几项训练,无疑会让学生用一种完成任务式的“被动接受”,如果把一个个训练点和知识点自然隐藏于人文性的教学设计中,通过师生合作,师生对话自然地呈现,更能够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去年的树》就是最好的诠释,王老师用他饱含深情的语言引领着学生从想象大树和小鸟会在什么样的情形下一个唱,一个听开始,让语言的训练由始至终的贯穿在每一个环节,从没有外貌来想象外貌,没有表情来想象表情, 没有心里来想象心里,王老师让那么简单的文字从学生的嘴里变成鲜活的形象。而每一次次师生的对话,思想的碰撞都是在那么深厚的感情中被浸润着。在平淡中感悟深情,在简单中理解深刻,诗意语文的课堂在让人感受浓浓诗意的同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了“润物细无声”的洗礼,老师引领着学生感悟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让我们如沐春风、沉浸其中。这就是王老师其深厚语文素养的功底,这就是王老师的魅力。是我们每个语文人向往的境界。

推荐访问:研讨交流 研讨 去年 交流 去年树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