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舞蹈文化的历史总观

摘 要:位于淮河上游的信阳地区,民间舞蹈资源丰富。本文首先对淮上文化区做了界定,指出位于河南信阳的淮上地区是淮河文化的生成区,它是一个特点鲜明,自成一体的文化区域。其次从历时性的角度对淮上舞蹈文化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和概括。

关键词:淮上;舞蹈;历史

基金项目:2019年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项目编号:SKL-2019-1865);2019年信阳市社科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9WX045)。

1 淮上文化的界定

1.1 地域范畴

从地域上说,淮河干流两岸地区历史上称为“淮上”,区域范围的大小,“从自然地理、气候环境和淮河两岸居民的生活习性等文化现象上来看,大约应包括淮河干流两岸不超过200公里范围的地区。”[1]信阳位于淮河上游,淮河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8.2%。同时,信阳位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上,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上,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造成了淮河南北自然景观的巨大差异,淮南一片江南风光,淮北北国情调浓厚。

1.2 淮上文化区

“文化区”(culture area),《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是:“人类学上指由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或共享一种占支配地位的文化倾向的社会群落所构成的相邻的地理区域。”[2]文化区概念重点强调“就地生成”,即在这个区域内,一些相互关联的文化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了独特或者并不独特的文化组合,这个文化组合是在该区域土生土长的。所以,文化区主要从文化生成的角度来理解。

淮河干流两岸地区历史上称为“淮上”,学术界对“淮上文化”的存在也是基本认同的。曹天生教授曾指出,淮河干流区域存在以地方地域文化为代表的多样文化样态。[3]淮河文化研究专家陈立柱、洪永平教授认为,淮河文化存在着地方性与统一性的问题,淮河流域的地方性文化可以分为淮河上中游地区、下游淮泗河地区和徐淮河地区以及江淮地区几个部分。[4]淮河流域文化与同是流域文化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文化相比,在考古学上,远古时期汉淮间的动植物以及劳动工具有别于黄河、长江流域,具有南北混合的特征;在文化层面上,汉淮间地域文化与黄河、长江文明相比,更具层次。

因此,位于汉淮间的信阳,在自然地理意义上,形成了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在人文地理意义上,民风民俗自成一个单元,具有耐人寻味的文化风貌。可以说,位于河南信阳的淮上地区是淮河文化的生成区,它是一个特点鲜明,自成一体的文化区域,同时也是淮河文化核心区,它与淮河流域其他地区共同构成了淮河文化圈。

2 淮上舞蹈文化的历史脉络

2.1 淮上诸侯舞蹈文化

据考古专家研究发现,淮河两岸早在8000多年前就有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多处,原始农业也具有一定的规模。此时的舞蹈与生产劳动、生殖崇拜、原始祭祀紧密相关,群体性和自娱性是它两个非常明显的特征。这时的舞蹈是原始人类在生存发展目标的刺激下,用生命在跳舞,用整齐划一的动作动员生命、强调生命、表现生命、保障生命,展现出了崇高、敬畏、神秘的美。

进入奴隶社会后,舞蹈进入了表演艺术领域,祭祀舞蹈进一步发展。据考古发现,淮上区域发现了夏朝时期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二里头遗址出土了距今至少3700年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它的出土,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直到现在,信阳地区仍然有龙灯、舞龙、龙舞等舞蹈艺术形式。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各诸侯国不断崛起,文化相互融合。随着楚国的崛起,信阳地区原有的诸侯国逐步被楚国所吞并,同时,楚国把此地作为重要的战略要地,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加强影响与管理。在这一时期,细腻、浪漫、有激情的楚文化与厚重、古朴、绵密的中原文化相遇、碰撞、融合,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淮上文化。同时,随着楚国疆域的再次扩张,向东发展,与吴越文化交融,各方文化在淮上地区相互影响,加快了淮上文化的定型,奠定了淮上文化兼容并蓄,包罗万象的特质。

2.2 汉唐繁荣的淮上舞蹈文化

汉唐时期,人口的迁入,水利的兴修,战争的刺激,促使淮西农业经济区崛起,淮上文化逐步成熟起来,形成了淮上文化的繁荣鼎盛阶段。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舞蹈大发展的第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中央设立了乐府,采集管理民间俗乐,民间俗乐舞取得了合法地位。据史料和汉画像等资料显示,汉代舞蹈,汉代舞蹈可分为巾袖舞、道具舞和情节舞三类。巾袖舞是古代舞蹈的一大创造,且一直延续到现在。今天舞蹈中的水袖、红绸、丝巾等,都是古代巾袖舞的延续和革新。信阳地区的秧歌、花鼓灯等舞蹈中,也保留有巾袖舞的遗存。

道具舞更是丰富,如拿剑、拿棍、拿刀、拿鼓。其中《盘鼓舞》为代表的鼓类舞蹈,最为典型。《盘鼓舞》等鼓类舞蹈,将舞蹈与与武术、雜技等高难度技巧相融合。在信阳民间舞蹈中,从最为代表性的舞蹈形式《花鼓灯》中,就可看到汉代鼓舞的特征。

唐朝建立后,淮上农业经济繁荣,人口迅速增长,光州、申州盛产的茶叶、石斛、绢布,成为御用贡品,这里再次成为统治者财源、兵源、粮源重地。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淮上文化的繁荣,尤其是唐代舞蹈,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音乐舞蹈成为统治者和群众欢庆节日、自我娱乐的重要方式。

2.3 宋元淮上舞蹈文化的定型期

北宋开宝九年,信阳由申州改名为义阳郡,因避宋太宗名讳,改名为信阳州,州治设在信阳。这一时期,境内长期无战事,经济文化均有了新的发展。

舞蹈方面,宋代的舞队对信阳当地的舞蹈文化影响较大,广大农村的“村歌社舞”空前繁荣。“队舞”在当时称为“社火”。包括武术、杂技、说唱等游行表演。如宋代典型的队舞形式“讶鼓”,这是一种击鼓伴奏的歌舞形式,中间穿插各种人物表演的情节性舞蹈小品。这种表现形式,在现在信阳地区广泛流传,连角色名号都与宋代一致,如信阳的“岔伞”“火绫子”“四梳四挎”“逮蜡花”等舞蹈形式,中间拿岔伞的角色叫“竹竿子”,从名称到表演形式与现在的信阳一模一样。

从宋代舞蹈历史和当代信阳民间舞蹈的关联上可以看出,信阳民间舞蹈,在宋代已基本定型,宋代“队舞”严格的程式性与前代舞蹈有很大差别,这也标志着舞蹈形式的成熟与定型,这种舞蹈符号体现的确立,深刻影响固定了信阳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

2.4 明清淮上舞蹈文化的勃兴

明朝建立后,淮上经济得以恢复,申、光、息三州获得中央政府的优待,人口大幅增加,文化迅速复兴。清代,光州升为直隶州,淮上地位进一步提高,文化教育事业取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明清两代是市民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风俗性舞蹈大受欢迎。每年的春节前后是民间舞蹈活动的旺季,人们在此时通过舞蹈祈福消灾,辞旧迎新。明代《光州志》记载:“上元张灯演杂剧,自十四日至十六日,凡三昼夜。”清代,人们又将灯节或迎神赛会上游行的民间歌舞杂技等综合性表演叫做“走会”。“走会”中较受欢迎的节目有“高跷”“秧歌”“大头和尚”“龙舞”“狮舞”“面具舞”等。这些节目现在在信阳地区仍然大受欢迎。

信阳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为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花挑、花伞、龙舞、狮舞随处可见。这些独具特色的舞蹈艺术形式在这里生根发展,反映了信阳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丰富的艺术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田青刚.族群活动与淮河文化的形成[J].贵州民族研究,2010,(4).

[2]《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修订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5卷,第56页.

[3]曹天生.淮河文化导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4]陈立柱,洪永平.淮河文化概念之界说[J].安徽史学,2008,(3).

作者简介

汪法萍(1983-),女,河南信阳,信阳农林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传统音乐舞蹈文化。

推荐访问:舞蹈 文化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