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人性高度反思国产抗战题材电影之观念变化

【摘要】新中国抗战题材电影在整个电影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对人物性格的关注和刻画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变化,“十七年”电影时期、“文革时期”、新时期电影,这三个时期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探讨抗战题材电影人性的观念变化的范围。

【关键词】抗战电影;“十七年”电影;“文革时期”;新时期;人性

一、“十七年”电影时期抗战题材电影艺术观念的形成

新中国建立之初,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建立了国家电影业。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制定的文艺方针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为电影规定了发展方向和基本任务。毛泽东思想成为从民主主义的进步电影向社会主义电影转变时期的指导思想。因此这一时期有着广泛的观赏与教育群体的艺术形式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自然也就成了重要的宣传载体。对于公民的教育,对于未直接参与到战争的下一代的教育,“没有比战争中的革命英雄主义更动人更好的教材了。”所以长期以来,战争片一直被当作“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

在“十七年”电影中出现了诸如《平原游击队》、《刘胡兰》、《赵一曼》等抗战题材的影片,与《人民的战士》、《大地重光》、《董存瑞》等影片共同塑造出了革命题材电影中的“新英雄主义”。五十年代以来,那种可歌可泣、悲壮动人的电影画面,无疑确立了新中国电影所特有的崇高美学形态。然而,由于过于偏重矛盾的激化状态,过于重视斗争的残酷性、艰苦性,银幕上,往往粗犷、有力、激荡、刚劲有余,而对生活中比比皆是的属优美形态的柔和、平静、轻快、细腻特点的事物和人的情感的表现就很不足,特别是对于人性和人的心灵的丰富性,人的情感中最柔软的也是最富有表现力的两性之爱的描写是相当不够,乃至苍白的,基本上排斥了花前月下的男欢女爱,男女间从相恋到相爱的焦虑、等待、相思、冲动等各种场面的描写和刻画。即使是柔情似水的女性的体态之美,本属女性的基本情感自然流露的画面,也往往被刚毅、反抗、不屈的女英雄气概所掩盖了,客观上也削弱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女本应体现出的丰富的和更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更具渗透性的影响力。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电影人性塑造的极端形态

“文化大革命”是我们民族的深重灾难,由建国以来逐渐凸显的国家意志和意识形态色彩在文革十年中达到了巅峰。“文革电影”的美学特征的形成乃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塑造而成。但作為那个特定时代的艺术样式,客观地讲,“文革电影”的确又在建构一种被规定化了的类型中的“艺术美学”。结合到“文革”时期的抗战题材的电影创作中就形成了极致化的“样板戏电影”。根据“三突出”的创作原则,塑造出了一批高大完美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完全否定和抛弃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样板戏电影”中关于抗战题材的影片《红灯记》、《沙家浜》中的人物形象同样也是“三突出”原则的体现。这一时期的英雄人物都被塑造成高尚无畏、不屈不挠与日寇斗争到底的革命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但其作为人的人性中的复杂和矛盾则被完全摒弃。

“文革电影”一方面在总结新中国社会主义电影的叙事经验和修辞传统,另一方面也将这种传统变成了失去活力和真诚的教条和禁锢,随着阶级斗争意识形态合法性的终结,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电影也走向了形而上学的尽头。阶级性更是几乎代替了人性。反人性的人物形象塑造,使得影片的质量倒退到不如解放前的影片制作水平。

三、新时期抗战题材电影中人物塑造的人性的丰富

以1978年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新时期”。新时期电影改变了中国电影单一的政治意识形态模式和传统的影戏模式,形成了喧哗与骚动的多元化的艺术电影格局,开始融入世界电影潮流。对于影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也逐渐趋向于丰富复杂的有血有肉的人性方向发展。

新时期抗战题材的电影也不断发展。抗战题材电影不再把歌颂党的正确领导和英明决策当做唯一的电影主题,而是从更深厚的精神层面去思考,涉及个人、生活和文化等多方面,同时国民党抗战题材的电影业日益增多,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真相。新时期抗战题材电影一定程度上抛弃了政治说教,使人开始回归作为人的原来模样。与此同时,出现了大量描写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参与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影片,例如《血战台儿庄》、《血战昆仑关》等优秀影片。在这些影片中,国军不仅是主角,而且也表现出人物人性的多样性,健全了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在《血战台儿庄》中张自忠等将军不仅有对日本侵略者的家国仇恨,而且也存在由于历史原因造就的将军间的仇恨。在《血战昆仑关》中更是将人性中复杂的爱恨情仇集中到一个人物形象,使之彰显出人性中的复杂性。更加令人欣慰的是在《血战昆仑关》中,作为侵略者的中村正雄不在是之前单纯的凶恶的刽子手形象,影片中表现了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深厚研究,以及其一丝尚存的善意,一起构成了一个人本来应有的复杂人性。

这一时期《血战台儿庄》、《红高粱》、《黄河绝恋》等反思文革、极左路线的影片也都塑造出了令人信服的人的形象,凭借人道主义所蕴含着的人性的力量,展现了新时期人的主体觉醒。《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鬼子来了》等电影风格多样,人物形象塑造更加形象立体,同一人物也有不同的面展示给观众,电影的关注点更多的放在个体身上,以小见大,通过展现个体的精彩生活、复杂情感矛盾心理烘托时代背景,再现历史真相,表现了人物深层的心理,矛盾的纠结和人的复杂和多变。

四、结语

从“十七年”时期,阶级意识对人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特征的覆盖,到文革期间阶级性更是几乎替代了人性,再到新时期电影中人性的觉醒,尤其是出现了一批以人为核心的战争影片,这些影片中体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反思意识,这种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命意义的肯定,是文艺创作人民性的真实实践。

参考文献:

[1]金丹元. 新中国电影美学史(1949-2009)[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40-44.

[2]杨远婴.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197.

[3]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84-185.

[4]赵东明.互文性理论视角下的抗战题材影视作品[J].电影文学,2012(17).

推荐访问:站在 抗战 题材 反思 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