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有效解题,,,,培育学生创新能力

当下高考注重能力立意,突出“信息获取—知识迁移—阐释—论证—升华”的思维过程。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有效解题,探究解读题干信息,搜集和整理资料,自主建构知识。同时,对试题所呈现问题进行论证及探讨,通过试题的变式、迁移,培育学生解题创新能力。

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创新能力;高考试题

研究性学习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开展某一个特定的课题的研习,调动和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及技能来自主地重新综合、建构知识,解决这个新课题,形成新的思维和方法。笔者以2014年上海高考历史第29题为例,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进行有效解题,培育综合解题的创新能力,在复习备考中让学生有所借鉴。

一、原题呈现

右图是某一时期的宣传画,它宣传的是

A.土地改革

B.“文化大革命”

C.粉碎“四人帮”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二、引导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解题

本题以“某一时期的宣传画”为切入点,创设新情境、新问题。题干的字数少,材料简单明了,降低了考生对题目理解的难度;试题的四个选项也非常言简意赅。但这道试题考查的内涵较丰富,考生不仅要系统掌握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知识探究问题,还需要从不同思维角度和思维层面对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和探讨等。这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以及较广的历史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同时,这道题也体现了历史的明鉴作用,有利于考生的思想教育,体现其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等。

1.引导学生探获题干信息,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探获的题干信息有:“某一时期”“宣传画”“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等。

2.让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构建知识新体系,培育综合分析的创新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精神及本质,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学生在此方法的指引下体验知识建构的过程,领悟创新信息建构的意义,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成长。这样,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查阅、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把零零碎碎的知识片断、思维片段进行系统地架构,形成较为完整的脉络体系。

下面是几位学生针对“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搜集、整理的材料。

学生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毛泽东提出以苏联为鉴,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提出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党对当时的形势做出了一些错误判断,中共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1958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成都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5月,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正式通过。

学生二:大跃进运动始于1957年9至10月间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的酝酿,1957年11月13日的《人民日报》社论正式提出了此口号,盲目最求高速度,强调“高速度”是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灵魂,这是其在经济建设上的理论表现;“以钢为纲”是其经济建设的方向,全民大炼钢铁,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方法。“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放卫星的粮食高产。结果,浮夸风在全国泛滥开来。

学生三:人民公社运动,以提高公有化为目标,平均主义为其特征,是与总路线、大跃进同时出现的,实行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相结合,强调“一大二公”,违背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1958年冬,一些地方发生逃荒、浮肿等现象,恶果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挫伤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学生四:通过访谈其爷爷奶奶口述,搜集了“外婆的饥饿记忆”的材料来佐证这段历史。那时的外婆只有9岁,村子里响应号召发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想起那场浮夸的运动,外婆无奈地笑了:“那真是一段荒唐的岁月。”为了上级的检查,把公社里还没有成型的禾苗移苗并株,种得密密麻麻的,说是亩产万斤,可那产的都是空穗;还说一只猪够全公社的人吃上半年。为了所谓的“超英赶美“大炼钢铁,外婆家里的锅、锁、钥匙这样的金属制品全被生产队收走,生产队里用小高炉炼铁炼钢,结果钢铁没炼成,还毁掉不少山林。

3.引导学生对试题所呈现的问题进行论证及探讨,培育综合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

“论证问题是指是指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述过程”,主要包括两个能力即“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探讨问题是指对问题的研究和讨论”。①其实,学生对问题的探讨过程,就是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和观点、史论结合的过程,这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

该题考查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的“三面红旗”,依据图片上信息“总路线”“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即可论证及探讨。“三面红旗”宣传的实质是八大二次会议“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故 D符合题意。

4.引导学生尝试试题的迁移探究,培养学以致用的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地探讨问题,以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更好地发现、研究、探索问题,理解知识,举一反三,探获新知,树立创新意识,掌握学以致用的创新能力。

下面是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尝试迁移探究了如下一道高考题:

(2014·山东文综·38)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及回答的问题(略)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2)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4)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加以阐述。

此道题涉及了宋明理学、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妇女解放婚姻变革)、史学研究(史料甄别)、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新文化运动等主干知识的考查。该题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落实新课程的理念,体现了在历史研究中搜集材料、分类整理资料整理和鉴别资料,建构新知的过程,考核了考生论从史出的探究历史问题、历史现象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备考启示

当下的高考试题注重能力立意,突出“信息获取—迁移—阐释—论证—升华”的思维过程,这与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备考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抓主干知识在教学中的软肋,树立问题意识。在备考复习时,主干知识既要落实,同时也不能机械地重复,而要进行深入挖掘课程资源,注重学科内综合的同时,广泛涉猎与主干知识内容相关的素材,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关注历史现象的现实意义,使历史生活化,提出有效问题。并且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教师对新材料、新问题是如何提出的?如何展开问题的?运用哪些逻辑思维方法阐释历史、论证问题的?引导学生注重对材料内涵的把握和利用,透彻地理解问题,从多角度深入地分析、批判地质疑,破解思维的习惯性定势,达到自主地“解惑”。

其次,理解历史概念,把握发展脉络,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已知来探究未知并论证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之一。正确理解并掌握运用历史概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鼓励学生学会变换观察的角度去认识历史,在世界视野下分析中国,立足中国的角度分析世界,提高历史洞察力,创新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基本特征,揭示历史学习的核心价值及意义所在。

最后,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历史的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引导学生参与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将历史学科的历史知识、历史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融为一体,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质疑问题、探究问题,如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一问题收集材料,掌握材料信息提取,合理处理材料的技巧,分析和佐证相关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撰写历史小论文、参与辩论会等;围绕某一历史题材的问题,通过走访、实地考察,广泛搜集材料,开展社会调查,撰写作调查报告等。

总之,引导学生应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在解题过程中,让自己成为学习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实施有效解题,培育学生综合解题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①福建省教育考试院:《2014年福建文科综合考试说明》,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

(责任编辑:徐小敏)

推荐访问:解题 创新能力 培育 研究性学习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