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云平台下“数学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开题报告(2015)

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微课研究课题

《基于教育云平台下“数学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

开题报告

华南碧桂园学校 尤广宜

一、课题名称。

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基于教育云平台下“数学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

课题批准文号:2015WK24

二、课题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开展本课题研究基于如下三点:

(一)对“翻转课堂”的认识

1.“翻转课堂”的发展历史

(1)“翻转课堂”最早的探索者应该是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汗,在为侄女和侄儿辅导数学功课的过程中,想到了制作教学视频,让更多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享受这一辅导资源。2006年11月,他制作的第一个教学视频传到了YouTube网站上,并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后来,萨尔曼·汗将这个副业逐渐变成了自己的主业,目前已经在网站上放置了2300多段免费视频课程、有5400万学生通过网络参与他的课程学习。

(2)如果说萨尔曼·汗主要还是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的话,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则进行了颠覆传统课堂的尝试。从2007年春开始,他们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把课堂的时间节省出来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作业的辅导。

“翻转课堂”的这一尝试,取得了多方面的效益。首先,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来安排学习的进度,学习的自我管理意识大大增强;其次,通过网络及时的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到学习困难学生的困难所在,能够做出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其三,课堂上互动交流的时间大大增加,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提醒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其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

两位老师所做的“翻转课堂”的探索,引起了美国不同类型学校教师的关注,他们纷纷在自己的学校里进行实践,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于是,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加入到了“翻转课堂”的实践中来。

2.“翻转课堂”的几大特点

利用视频来实施教学,在多年以前人们就进行过探索。在上世纪的50年代,世界上很多国家所进行的广播电视教育就是例证。为什么当年所做的探索没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多大的影响,而“翻转课堂”却倍受关注呢?这是因为“翻转课堂”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教学视频短小精悍

不论是萨尔曼·汗的数学辅导视频,还是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所做的化学学科教学视频,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大多数的视频都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比较长的视频也只有十几分钟。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2)教学信息清晰明确

萨尔曼·汗的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他的手,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的符号,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除此之外,就是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这是“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与传统的教学录像作用的不同之处。视频中出现的教师头像、以及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摆设,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

(3)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在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4)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学生观看了教学视频之后,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视频后面紧跟着的四到五个小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如果发现几个问题回答的不好,学生可以回过头来再看一遍,仔细思考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能够及时地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处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视频另外一个优点,就是便于学生一段时间学习之后的复习和巩固。

3. “翻转课堂”的本土实践

“翻转课堂”要在中国的教育热土上开花结果。

2015年1月在广州市第21中学参加了《全国中小学微课程教学事例应用研究论坛》活动,听了四节有关“翻转课堂”的课例和两场专题报告(分别是全国著名微课程教学法研究专家金陵关于《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和聚奎中学教科室主任张渝江,翻转课堂发起人关于《实施翻转课堂的有效途径》)。从中进一步加深了对翻转课堂的本质认识。

(1)对比: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在教学流程方面的对比

传统课堂

传统课堂

时空

翻转课堂

学习知识

课堂

学习知识

内化知识

课外

内化知识

从这个图示结构理解翻转课堂,传统课堂学习知识主要在课堂,通过作业练习等内化提升知识在课外;而翻转课堂则是将学习知识前置,放在课外;而通过作业、练习等内化提升知识放在课堂。从而达到翻转的目的。

学生课前自主学

学生

课前自主学

习任务单

教师

配套学习资源(微课等)

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

设计任务单

指导自主学习

完成任务,达成目标

观看微课或借鉴其他学习资源

制作微课或准备其他学习资源

检测、作业、研讨、

展示、质疑、释颖、

内化、拓展

设计深度拓展任务、静观、倾听、

问题引导、评价

(3)翻转课堂的形式。

目前形式:家――校翻(即家庭与学校,在家学习知识,课堂内化提升)

黑――白翻(即晚自习学习知识,课堂上内化提升)

技术翻转(人人配备相应的终端设备如ipad;

文本翻转(没有条件达到录制视频或无网络条件)

教师操作流程:

预备课----制作视频----获取学情----再备课----多样化课堂活动

(二)碎片化思维的启示

等车时用手机微博刷微信、乘地铁时用iPad看短视频、购物时用移动终端查找店家信息、入睡前伴着微博或微信入眠……移动互联网时代,便捷的移动终端已经让我们实现了随时随地随身浏览各种信息,同时信息内容进一步碎片化发展,碎片化内容沿着不同的时间线散落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但每一条碎片化信息都暗藏着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因此,品牌及媒体就需强化自身的碎片化思维,思考如何能让消费者在碎片化时间来选择你的内容,并且能让他快速喜欢上你的碎片化内容,乃至你的品牌。同时要借助更多价值内容和个性化服务来进一步覆盖甚至霸占消费者更多的碎片化时间。

如何充实学生的课余时间?如何有效地运用媒体(如微课、微信、…)让教育服务随处可行!

(三)学校发展的需要

我校将迈入第四个五年发展规划的新时期,伴随着碧桂园新的教育集团成立和碧桂园教育上市,为我校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有利契机。与此同时,发展道路上的更高要求和挑战也与之相随。以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为根本,以课改为动力,牢固树立向课改、向教科研要质量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合理转化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树立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为我校发展奠定基础。

1.基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结合我们研究的要求,以教材知识点为主线,首先是撰写重点、难点及易错点的微教案。这就需要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深入研究教材和把握学情,在优化教学资源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其次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微课件和录制微视频,提高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水平。

2. 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利用微课视频资源,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对自己将在学习的内容或未掌握较好重难点、易错点的内容进行反复自主学习,最终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惑。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

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以云平台为载体,借助广东省教育科研项目《MOOC课的开发与应用》平台,将图片、动画、图表等可视化资源融为一体,以知识点为单位,开发短小精悍的微视频资源,创设碎片化、移动化学习环境,提升资源利用率。在微课程的实践应用中,以七年级数学课程为例,融合翻转学习法,全面提升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的同时探索出一套开放、趣味、实用于一体的微课程教学模式。

1.基于云平台下“七年级数学微课”资源库的开发设计策略;

2.基于云平台下“七年级数学微课”资源库的应用策略;

3.建立七年级数学学科微课资源库。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数学学科微课的开发设计策略。从微内容(知识点和概念讲解、技能训练、过程演示、问题探究、微练习等)的选择、微教学设计、微课件资源积累、思维过程展示等层面进行探讨,形成具有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的微课设计的方式方法和规范要求。

2.微课资源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性应用。微课资源作为一种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如何创设更多机会让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为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基础,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

3.微课资源对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影响和改变。如何发挥微课资源在学生课外学习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在微型学习、碎片化学习和移动学习上的实效性。

4.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建立七年级数学学科的“微课”资源库(包涵微设计、微课件、微视频、微练习以及练习评价反馈系统)。

5.经过一年的实验探究,总结出相应的做法与经验,为学校各学科全面推广实施做铺垫。

四、项目特色与创新。

1.理论层面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与兴趣。这一理论遵循了“以人为本”的学习原则。本课题在微课程的开发中,借助云平台,结合图片、动画、图表等可视化手段来呈现知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抽象难懂的知识易于理解和接受。

(2)翻转学习理念

翻转学习,是指原来在课堂中学习的显性知识,转换为在课外通过网络来学习数字教学资源,获取显性知识,而在课堂内让学习者共同完成知识的挖掘、内化等学习任务。本课题在后续的微课程教学实践应用研究中,我们将翻转学习理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前引入微课导学,课中案例剖析和分组讨论,课后总结与反思,使多个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有助于保证翻转学习的连贯性,使学习者达成学习目标。

2.实践、研究层面

从实践层面看,把微课引入中学数学教学,有利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同时,开发出系统的微课资源库,实现微课资源在网络云平台中的分享与交流,促进本校教师在微课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从研究角度来看,微课相关课题与论文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本课题研究

在完成微课资源库的开发与设计的同时,将微课资源应用于具体的课程实践中,既为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创设了便利条件,促进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改变。又不断优化微资源的提供了实践证明。

五、课题进度和阶段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1

2015.5---2015.8

申请、动员、培训阶段

申请书

2

2015.9---2015.9

召开课题开题报告会

开题报告

3

2015.9---2015.10

成员分工

分工明细表

4

2015.11---2016.1

微课制作(七年级数学上册)

微课课件

微课教案

微课视频

微课资源包

5

2015.12---2016.1

课题中段(有效性)诊断评估

评估报告

6

2015.11---2016.1

成员课题论文(老师利用有效性)

论文集

7

2016.3-2016.5

微课制作(七年级数学下册)

微课课件

微课教案

微课视频

微课资源包

8

2016.5-2016.6

成员课题论文(学生使用有效性)

论文集

9

2016.6-2016.7

撰写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最终成果

完成时间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预计字数

2016.5—2016.7

“七年级数学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10000

2016.5—2016.7

“七年级数学微课”资源库

资源包

七年级数学

六、预期成果及成果推广

(一)文本成果

1.数学学科微课的开发设计策略。从微内容(知识点和概念讲解、技能训练、过程演示、问题探究、微练习等)的选择、微教学过程设计、微课件资源准备、思维过程展示等层面进行探讨,形成一些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的微课设计的方式方法和规范要求。

2.微课资源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性应用。微课资源作为一种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如何创设更多机会让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为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基础,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

3.微课资源对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影响和改变。如何发挥微课资源在学生课外学习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在微型学习、碎片化学习和移动学习上的实效性。

4.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建立七年级数学学科的“微课”资源库(包涵微设计、微课件、微视频、微练习以及练习评价反馈系统)

(二)非文本成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向研究型、学者型方向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实效性。探索出一套开放、趣味、实用于一体的微课程教学模式。

(三)成果推广应用

1.一边开发,一边应用,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微资源的质量。

2.将研究成果逐步向各学科推广。

3.相关成果参与省、市、区“微课资源”成果交流。

七、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可行性分析。

1、研究队伍

本课题主持人尤广宜先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佛山市优秀教师,曾主持过广州教育行政部门课题,有着高度的研究热情、丰富的研究经验和丰硕的研究成果。现担任学校校长职务,具有较强的思想水平、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组织能力。

课题组成员宋飞虎副校长是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分管初中教育教学工作,有多年的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也参与了多项课题的研究。

课题组成员李强老师,为华南碧桂园学校信息中心技术教师,能为课题提供技术支持。

本课题联系人蒋清庭老师,教学主任,番禺区优秀教师,有非常丰富的教学教研经验和课堂研究经验,曾经主持《初中数学探究、研究性学习的案例研究》并获广州市一等奖。董晓凤老师,中学一级教师,数学科组长,番禺区优秀教师。秦志农老师,中学一级教师,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其余课题组成员均为我校面向全国招聘的骨干老师,除教学经验丰富,均具有较高的教育技术能力。

最重要的是:我校承担广东省教育科研项目《MOOC课的开发与应用》,此项目已经在我校进行了一年了,经过四次专门的微课制作技村的培训,老师们有一定微课的制作水平。因此,本课题研究必将取得预期的效果。

2.研究条件(如研究资料、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1)学校领导对本课题组的工作非常重视,校长是课题主持人;

(2)学校设有局域网,给每个老师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为课题组教师网上搜寻资料提供了保障。为了确保获得充足的研究资料,结合课题研究需求,将选择添置课题相关的理论书籍。

(3)本课题已多次邀请《MOOC课的开发与应用》平台负责人马博士进行指导,以确保研究方向不偏。本课题已经过学校研究审定,认为极具研究价值,并已经在全校范围内组织过教师参与过相关的微课制作的学习,积极动员老师参加各级教育部分组织的微课比赛。学校层面对本课题研究持大力支持与肯定的态度。硬件方面,学校有两个大的电脑室,可以同时提供80个老师同时上网;同时每位教师均有独立的手提电脑,集中培训时既可以在教研室又可以在电脑室。

(4)我校已建立老师理论学习制度和培训制度,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5)学校能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研究经费。包括资料的添购、外出培训、专家指

导、鉴定、成果印刷出版等费用。学校专门拔出科研奖励资金,激励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鼓励教师不断积累经验,撰写高质量的论文

? 华南碧桂园学校中学数学课题组?

2015-10

推荐访问:开题报告 开题 资源开发 数学 基于教育云平台下“数学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开题报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