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领导学习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座谈会心得体会感悟

2篇基层党员领导学习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座谈会心得体会感悟

基层党员学习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座谈会心得体会感悟

 近日,江苏考察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又第一次专题座谈会,部署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是“一带一路”在国内的主要交汇地,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江海联运纵横广阔堪称中国“黄金水道”,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势头正劲。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九字定位”,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赋予了新使命、擘画了新宏图,必将在“十四五”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打造区域协调创新发展新高地、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激荡出长江经济带奔涌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浪潮。

  “主战场”一以贯之,构筑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样板,让“江水”更碧绿。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长江经济带覆盖的11个省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始终一以贯之。在此次座谈会上,总书记更是鲜明提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要从生物多样性、环境整体性出发,统筹长山水林田湖草各自然要素,分析其相互关联的时空尺度和立体结构,合理规划生活生产空间,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径。要建立包括长江流域农用地、建设用地、湿地面积,水体污染程度、生物多样性等基本指标的评价体系,构建全面系统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台账”,把脉长江生态功能和环境承载力底线。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抓生态保护,既加快长江沿线支柱型企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也完善上中下游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综合治理体系,打造从单项修复向面上治理、综合治理转变的生态格局,让“江”字里那一笔“水”更加灵动温润。

  “主动脉”循环畅通,搭建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发展格局,让“脉搏”更强劲。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步入“十四五”新征程,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长江经济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重任在肩,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沿江省市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各自定位,主动向全球开放市场。长江经济带发展呈梯度分布,下游是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中上游是云贵川等多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环境和繁重艰巨的发展任务,长江经济带要树立“一盘棋”思维,统筹各地改革政策、各类资源要素,坚持上中下游协同联动,以系统论的方法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形成有机融合的整体合力。同时,也要强化核心区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产业溢出辐射效应,加快培育更多内陆开放高地,实现从各自为政的孤立式发展向区域协同的联动式发展转变,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自觉当好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

  “主力军”引领潮头,塑造长江经济带的创新发展优势,让“浪潮”更澎湃。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长江经济带的“生力军”地位升级成了“主力军”,强调要勇于创新,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长江经济带在国内拥有人才、智力密集优势,是首屈一指的创新驱动带。新动能已经冉冉升起,创新正成为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路径,“智能”产业正在这条绿色经济带上扎稳脚跟。要聚焦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步伐,全力攻克核心技术,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水平。要通过“走出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实现基础性研究成果的共研和共享,把更多的创新成果应用于实体经济。要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和行政壁垒,进一步落实好简政放权,让政府扮演好创新“服务者”的角色,从而形成官、产、学、研密切联系的协同创新体系,让创新企业在长江两岸不断涌现,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境界。

  大江奔流,千帆竞发。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新坐标新方位新使命。我们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为实施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而接续奋斗,共同绘制好新时代的长江宏图。

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讲话心得体会

 11月14日,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应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说,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必须统筹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打好“三张牌”,一体推进生态与经济建设,让长江经济带更绿更美,高质量发展更可持续。

  打好“治理牌”,避免出现生态“债务账”。治理生态环境是一项持久的工作,必须久久为功,持续到底。长江经济带沿江工厂企业、码头林立,生态环境保护难度大,所以必须加强合作,共同保护。要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增强生态保护意识,立足长江经济带生态发展实际,注重协调推进,瞄准生态和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矛盾问题,深入剖析根源,聚焦问题“靶向”,下茬整治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行为,坚决控制污染源。同时,沿岸企业更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当中来,拿出务实举措共同修复生态环境,共享生态建设成果。破坏生态环境必将付出相应的代价,我们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避免出现生态“债务账”,在治理中释放更多的生态“红利”,让长江经济带在发展中“绿意十足”。

  打好“创新牌”,走上生态保护“快车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勇于创新,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挥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产业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意味着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追求的是高质量的发展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要在发展产业经济中不断挖掘和释放生态潜能,创造和延伸生态产业链。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凸显生态发展优势,做好运用生态理念与发展经济的有效融合,避免出现理念与实际管理的“水土不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让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同频共振、相互促进,使生态保护步入发展“快车道”,让长江经济带高质发展的“味道”更浓。

  打好“人民牌”,形成生态建设“保护圈”。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蕴含着强大的创造伟力,是社会发展最重要、最基础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整体推进,在重点突破的同时,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性和整体性,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保护不是一城一人的事,单兵作战只会顾此失彼,因此,我们要善于打“人民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将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凝聚起来,共抓大保护,让人民群众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形成人人是建设者更是保护者的良好氛围,将生态保护当做一种自觉的行动而不是一项强制的任务,让保护生态环境的力量“多点开花”,集腋成裘,共同建设好生态保护这一项民生工程,使长江经济带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民生活更加“生态化”。

  • 下载文档
  • 收藏
  • 0

推荐访问:座谈会 长江 心得体会 座谈会 基层党员领导学习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座谈会心得体会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