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调研材料

PAGE

PAGE 16

xxx市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问题研究

xxx市在选拔任用干部中,始终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以“选准用好干部,为创建和谐xxx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为主线,以扩大民主、走群众路线为基本方向,以提高干部工作的公开程度和透明度为目标,不断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在用人导向上提高公信度。

1、严格标准条件,形成“好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的用人导向。市委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资格选用干部。首先,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本着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进程,注重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的要求,坚持“凭实绩、重德才、看民意”选用干部,使一批政治素质好,思想解放,文化素质高,实绩比较突出的优秀中青年干部进入了领导班子。其次,市委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严格按照领导干部职数来配备干部,并根据岗位的职责和干部的特长进行合理安排,尽量做到人岗相适,使干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第三,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所必备的基层工作经历和党校、行政院校培训经历。

2、多途径锻炼培养,形成 “一线培养干部、一线锻炼干部、一线造就干部”的用人导向。我市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有力措施来抓,在基层一线培养年轻干部,使年轻干部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在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中得到锻炼,在艰苦环境中得到锻炼。采取下派、上挂等形式,从市直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年轻后备干部中选派培养潜力较大的干部到乡镇村队、街道社区、信访局、非公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两年以来,选派了xxx余名干部到乡(场)镇、村(队)及街道社区挂职锻炼,选派xx名干部到信访局挂职,选派xx名干部到非公企业党企双挂职,切实提高了年轻干部在基层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我市今后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后备人选。特别是xxx年实施了“双百工程”,集中选派xxx名优秀干部到基层进行为期两年的挂职锻炼,并制定了完善的挂职管理、考核办法,极大地激发了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也储备了坚定的后备力量。

3、加强交流竞争,形成“能上能下,人尽其才”的用人导向。一是以多岗位锻炼促进年轻干部成长,采取部门之间、科室之间轮岗锻炼的方式,让干部在不同环境下、在不同岗位上得到锻炼。注重加强机关与基层、党务与行政、专业部门与综合部门之间的交流,同时,兼顾“培养性”交流、“互补性”交流、“保护性”交流。近年来通过多种方式,交流年轻干部xxx余名。二是加大了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工作力度,先后对xx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公开选拔,其中市人民医院院长职位在全疆范围内公开选拔,这在我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历史上尚属首次。在选拔方式上大胆创新,在公选面试环节中增加实地调研面试测能环节,主要内容是就某一课题让面试者在拟任职岗位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后组织演讲答辩,采取由“评委+拟任职岗位所在单位干部职工代表” 综合测评打分的办法,重点测试面试者的岗位匹配程度。三是积极推行竞争上岗机制,原则上对所有中层职位都进行竞争上岗。市公安局拿出了xx个中层领导岗位竞争上岗,使该局中层领导平均年龄下降了5.5岁,一般民警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占68.5%,在全市公安系统乃至社会上引起了较好反映。今年以来,还对xxx名社区支部书记进行竞争上岗,对xxx名社区工作者全部面向社会招录,xxx多人报名参加,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市委组织部派出考察组对公选和竞争上岗的干部进行了跟踪考察。通过考察了解,干部群众反映很好,一致认为,这批干部业务能力较强,适应速度快,工作扎实认真,为我市干部选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规范初始提名制度,在提名方式上提高公信度。

提名环节是干部选任的首要环节,规范初始提名权,核心是要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确保提名人选得到群众的公认。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地区干部任用全程监督“九步规程”》, 全面实行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办法。在确定干部任用初始提名人选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从后备干部中提名,我市正科级后备干部需通过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副科级后备干部由市委组织部部务会研究通过;二是党委(党组)推荐提名,提名人选要有推荐报告和会议记录;三是领导干部个人推荐提名,提名人选需要有署名的推荐材料和排除与被推荐人存在应当回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要求考察对象提名必须为多数人民主推荐产生,人选不是多数群众赞成的,不列为考察对象,对重要职位的人选进一步扩大推荐范围,注重征求服务对象等相关人员的意见,确保提名的规范民主。近年来,我市通过实行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办法,杜绝了人为干扰,防止了干部选任工作中的不正之风,特别是在2007年换届年之中,虽然调整幅度是历年来最大的一次,但社会反响这么好是多年来从未有过的。

(三)完善干部考核体系,在考核准实上提高公信度。一是在考核内容上坚持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体系考核干部,用历史的和发展的观点,联系考察对象的性格特点、成长经历,联系考察对象的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联系干部在重大问题和关键时刻的具体表现,联系大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的不同看法,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干部的德才素质。既看主观努力又看客观条件,既看个人作用又看集体和群众的作用,既看经济效益又看社会效益,既看当前利益又看长远利益,既看显绩又看潜绩的办法,准确衡量和正确评价考察对象的工作实绩。二是在考核方式上变“传统考核”为“绩效考核”。制定了《争先创优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等制度,推行“干部不作为问责制”,对“不作为”干部的界定、惩处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专门成立了行政效能绩效考核中心,从各行各业抽调了xxx名优秀骨干担任工作人员,按照市委每年确定的工作目标,坚持横向找位置、纵向定目标,定期不定期开展绩效考评和督查工作,真正建立起了对人对事相结合的检查考核机制。不定期进行调整任用干部随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严肃处理,起到了防微杜渐的作用。去年以来,对上班时间在办公室下棋娱乐的xxx名科级领导干部(正、副科级各xx名)按程序分别作出了免职处理;对发现上班时间玩电脑游戏的xxx个单位个别工作人员进行了批评教育,对当事人所在单位及单位主要领导进行了全市通报批评,对其中xxx个单位作出了“所有电脑予以封存”的处理。三是在考核主体上变“对上负责”为“上下负责”。既听取上级部门的意见,又注重下级单位及群众的意见及评价,实行领导干部“双向述职述廉”制度,给上级领导、同级部门及服务对象分别赋予不同权重,形成立体考核模式。四是在考核结果上注重转化运用。出台了《xxx市公务员管理暂行办法》,对全市公务员工作纪律、考勤考核、请销假、奖惩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对xxx个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存在不团结问题、工作业绩一般的主要负责人取消了评优资格,对xxx个党建综合考核排在末位的乡镇党委书记取消了评优资格。

(四)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在任用环节上提高公信度。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严把干部任用的“关口”,切实把自治区党委提出的“要落实扩大民主、落实民主集中制、遵守组织人事纪律”的要求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

第一,严把民主推荐测评关。按照中组部印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要求,在今年乡镇、人大政府换届考察中,我们按照《办法》要求对在全额空岗推荐中,个别拟考察人选推荐得票较为分散,经组织部部务会研究,差额提出拟考察人选名单,再次在一定人员范围内进行会议投票推荐,并对参加二次会议推荐人员范围作了具体规定。这样,既有效解决了一次民主推荐得票分散问题,又在更高层次上发扬了民主。在二次会议推荐中,注重对人选严格把关,强调注重人选的条件、注重人选的民意、注重班子的结构、注重人选的能力、注重人选的政绩、注重人选的廉政表现,从而确保了人选的质量。

第二,严把考察关。为保证考察质量,准确评价和任用干部,我们着重把握五个环节:一是拟定考察方案。考察前拟定详细的乡镇人大、政府换届考察方案,明确考察程序、考察要求、考察纪律、考察时间、谈话范围等内容,杜绝考察工作的随意性,保证考察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二是发布考察预告。考察预告以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为基础,以网站和张榜公告等形式,在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预告其简要情况、考察组成员、考察时间、联系方式等,广泛听取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反映,充分体现干部群众在干部任用工作上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三是组织个别谈话。个别谈话是干部考察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在谈话时我们不仅了解考察对象工作表现及政绩,还要了解其家庭、思想、生活、社交等方面有关情况,既了解考察对象的优点和特长,又了解主要缺点和不足,并注重征求纪检、监察、信访、审计等部门的意见。四是组织民意调查。在民意调查上,通过积极扩大群众参与覆盖面,将考察对象人选的调查范围,扩展到退休干部代表和群众代表,进一步扩大了民主。五是组织实绩分析。在实绩分析中,紧密结合考察对象三年来的工作一贯表现情况、干部考核结果和经济指标指标完成情况,采取通过指标考核比位次看成效、通过统计数据比增长看发展、通过民意调查比满意看公认、通过审计评价比质量看责任的“四比四看”方式,正确分析干部的实绩,使凭政绩用干部的原则真正得到落实。六是认真组织实施,制定好工作流程和工作计划,切实保证干部考核工作严格按照规定有序开展。

第三,严把酝酿沟通关。推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实录制后,我们注重了酝酿环节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做到酝酿的过程清楚,征求的意见明确,资料的收集完整。一是根据拟任人选的不同情况,分别在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等有关领导成员中进行酝酿,征求意见;向有关党组织和领导成员发出《拟调整班子和干部征求意见函》,征求对拟任干部的任用意见和建议。二是对干部任免建议方案中所有拟提拔任职的干部在确定考察对象和决定任免前均书面征求市纪检委(监察局)的意见,坚决防止和杜绝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职”。三是由市委常委就干部任免建议方案进行酝酿,由专人负责记录酝酿过程。四是属于双重管理的干部,提前向协管方发出拟调整干部征求意见函。

第四,严把讨论决定关。一是坚持干部任免讨论决定票决制,从书记到常委,都严格实行一人一票制,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逐个介绍领导职务拟任人选的提名、推荐、考察和任免理由等情况,今年还首次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介绍拟任人选基本情况和简历,这样既可以将拟任人选的基本情况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示给每一位常委,又能保证每位常委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分析,为科学决策奠定了基础。二是在任前公示环节,对拟提拔的干部全部进行了为期xx天的公示,采取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派专人值班的办法,不断扩大公示范围,拓宽群众监督渠道。三是坚持新任职干部谈话制度。我们采取集体谈话与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法,对新任职的的领导干部从思想、工作、作风、纪律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由纪检委领导对新任职干部进行廉政教育,市委领导根据考察情况针对每个人的优缺点进行个别谈话。

(五)严格执行“九步规程”,以强化监督提高公信度。

一是完善推荐程序,严格审查制度。坚持实行“三推两审”制,即三次推荐两次审查。第一次推荐是结合干部年度考核工作组织干部群众对本单位本系统中优秀中青年干部进行民主推荐;第二次推荐是个人署名推荐或组织提名推荐;第三次推荐是在前两次推荐的基础上对初步提出的考察对象人选在其所在单位再次进行民主推荐;“两审”指,第一审即民主推荐率审查。坚持把民主推荐结果作为重要依据,凡推荐率明显偏低、不为多数群众所认可者不得列为考察对象。同时注重实际表现,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第二审即任用条件审查。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对拟担任人选的任用条件和任职资格逐一进行对照审查,提出明确的审查意见,凡不符合条件者不得列为考察对象。组织部部长办公会根据“三推两审”情况,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对以上“三推两审”的过程如实记录,以反映参与者和参与责任,并形成《xxx市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审查表》以反映运行结果。

二是严格考察程序,防止考察失真。首先,我们制定了《xxx市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不但对干部考察工作的程序、内容、方法作出具体规定,而且明确了考察组和考察人员应当承担的责任和纪律要求。在考察工作方案中规定在干部考察过程中除受理群众对考察对象的监督举报外,还要求社会各界对考察组进行监督,在考察预告中公布考察组成员名单、承担的责任和考察工作纪律,接受社会监督。其次,考察中严格按照程序做好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征求意见、沟通情况、交换意见等工作,由考察组长指定专人负责如实记录。对群众反映考察对象违法违纪的情况,考察组进行认真分析,对线索清楚、情节严重的,及时向部领导汇报,并组织专项调查,逐一核实,调查结果在考察材料中如实反映。考察后指定专人撰写考察材料和考察汇报材料,由考察组组长审定,考察组成员签名。考察结束后,提交部务会研究前,对各考察组整个考察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材料进行审核,并提出明确的审核意见。在考察的全过程要求记录和材料完整、真实、准确,明确地反映考察和监督的过程、主体、责任和结果。

三是注重酝酿程序,征求意见到位。推行干部任用实录制后,我们在酝酿环节做到程序规范,征求的意见明确,资料的收集完整。首先根据党政领导职位和拟任人选的不同情况,分别在党委(党组)、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等有关领导成员中进行酝酿,征求意见;对工作部门领导成员人选,征求市委政府分管领导的意见;对非中共党员拟任人选,征求统战部、工商联的意见;对双重管理中由我方主管的干部任免,事先征求协管方的意见。其次,对干部任免建议方案中所有拟提拔任职的干部书面征求市纪检委(监察局)的意见,坚决防止和杜绝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职”。三是由市委主管领导承担的个别酝酿和书记办公会就干部任免建议方案进行的酝酿,由市委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记录酝酿过程。

四是规范决策程序,强化任职监督。市委制定实施了《市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实行投票表决的办法》,对讨论决定的干部实行提前通知、限量上会、逐个酝酿、逐人表决。市委常委会关于干部任免事项的会议由市委办公室指定专人对进行记录。对会议内容、讨论发言情况及会议过程、决议,特别是主要领导的发言和关键问题、有争议的问题的发言,要求准确记录原话;对新提拔的干部坚持任前公示制、谈话制、试用期制度,严把干部任职监督这最后一关。

五是加强干部日常监督。在加强对干部任用全程监督同时,注重发挥党建网、政府网、部长信箱、电话、信函、信访举报干部问题的受理等监督渠道,建立了8小时以外对干部社区监督制度,全方位、宽领域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此外,还大胆探索对市委主要领导选人用人环节的监督。

二、提高选任公信度的一点体会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涉及面广、影响大、敏感度高,需要紧密联系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新的措施,提高改革的水平和质量,使改革不断深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从整体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同时,必须坚持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组织工作服从服务于中心工作的原则,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必须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努力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为加强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建设,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市委先后制定了《xxx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xxx市干部选拔任用监督责任制》、《xxx市党政领导干部交流、轮岗办法》、《xxx市领导班子和干部平时考察制度》等38项制度,使我们在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时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进一步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的透明度,为落实群众“四权”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

  (三)必须以扩大民主为方向。2005年以来,我们围绕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的各个环节,探索了很多扩大民主的有效办法,特别是在确定后备干部工作中,我们采取民主推荐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增强了后备干部工作的公开度、透明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后我们还要广泛采取竞争上岗等形式,从推荐、考察、决定各个环节充分体现民主,切实落实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不断把那些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四)必须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宏观管理,统筹规划,做到上下联动,整体推进,从选拔到管理监督,从建立制度到完善落实各项改革措施都要综合配套;另一方面要分清轻重缓急,分类指导,抓住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攻坚,力争有进展、有突破,并以此推动改革全面深化。

  (五)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和方式方法的改进,有力地推动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今后我们仍然要继承优良传统,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要深入研究和解决干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自觉地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大胆开拓创新,不断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推向前进。

三、当前选人用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理解和掌握仍存在着学习不深、掌握不牢的问题;二是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对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工作上,力度还需加大;三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有待进一步强化,尤其是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还需加强;四是公开选拔工作力度还需加大,设置的重要岗位较少,选拔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更新;五是后备干部储备、培养方式还需改进,存在“重培养、轻管理”现象。

造成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对《干部任用条例》的学习不深不透,片面地认为干部选拔任用是组织部门的事情,跟自己关系不大,另一方面,由于对《干部任用条例》的宣传还不够,导致一些群众对《干部任用条例》赋予的“四权”理解不够、参与意识不强。二是个别单位和部门片面地强调经济数据和经济指标,不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有时侵害了群众利益,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从目前干部工作运行机制来看,虽然我市在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监督方面进行了探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由于现行的体制原因,目前对“一把手”选人用人的监督在推荐提名和决策环节推行起来还比较难。

四、今后的思路及建议

按照中央、自治区、地区三级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我市今后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方面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要更加注重扩大民主,不断提高选人用人水平。一是进一步扩大推荐提名环节的民主。干部初始提名,必须经过民主推荐,允许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和个人向组织部门推荐或自荐领导干部,然后向市四套班子成员发出征求意见函,分管领导可以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以书面的形式向组织部门推荐干部,逐步实现提名主体多元化,切实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拓宽扩大民主的渠道,规范扩大民主的形式,扩大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参与人员的范围,注意吸收了解情况和具有代表性的人员参加,让更多的群众对于部初始提名有发言权。凡民主推荐票数不集中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二次推荐。对民主推荐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合理界定民主推荐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权重,把尊重民意和不简单以票取人辩证地统一起来,切实增强民主推荐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质量和范围,改进考核测评工作,降低成本,提高选拔质量,更加注重测试公选干部实际工作能力问题,切实解决现实存在的个别公选干部岗位适应性差、高分低能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大胆尝试,在公选面试环节中增加实地调研面试测能环节,主要内容是就某一课题让面试者在拟任职岗位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后组织演讲答辩,采取由“评委+拟任职岗位所在单位干部职工代表” 综合测评打分的办法,重点测试面试者的岗位匹配程度。积极推行竞争上岗,今后我市党政机关中层职位出现空缺时,一般都要求组织开展竞争上岗,逐步提高竞争上岗的用人公信度。二是进一步扩大考察环节的民主。坚持和完善干部考察“两次预告”、“两次征求意见”制度。进一步完善差额考察制度,适当提高差额考察比例,在更大范围进行人选的比较选择。在深入考察中,既要注意听取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又要认真听取上级部门、普通党员、服务对象的意见。坚持完善干部经常性考察制度,改进年度考核工作。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培养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建立干部考核与干部培训、选拔、任用相对接的良性机制。三是进一步扩大酝酿协商环节中的民主。扩大参与酝酿的范围,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和部务会、常委会、全委会“三会” 的作用,对拟任人选进行充分酝酿和沟通,切实做到没有经过深入考察的不上会,重要情况没搞清的不上会,对反映的问题内容比较具体、线索比较清楚、没有调查核实的不上会,没有经过充分酝酿、广泛听取意见的不上会。四是进一步扩大决定任用环节中的民主。坚持市委全委会票决重要干部,目前我市已实行了市委全委会对乡镇党政正职的表决,今后我们将积极探索市委全委会对市直部门党政正职的票决。

(二)要更加注重凭实绩用人,不断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选人用人必须坚持注重实绩,切实做到推荐干部看实绩,考察干部重实绩,任用干部凭实绩,使实绩成为领导干部的“风向标”。我市将进一步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抓好《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细则(试行)》的实施和完善工作,从我市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指标的设置,更加看重干部在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和困难多的地方取得的政绩,在打基础、管长远方面取得的政绩,在维护稳定、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政绩;进一步发挥市行政绩效督察考核中心的作用,规范工作流程,建立起具有本地特色、简便实用的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使组织考察有充分依据、干部管理有正确方向、干部监督有明确标准;进一步规范考核内容,改进考核形式,完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等考核评价办法,探索推行政绩公示公议制度、政绩档案制度等,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

(三)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不断巩固和扩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我们将在执行制度上下功夫,并带头落实这些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查处力度,防止制度流于形式,切实做到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管程序。对已有制度进行总结梳理,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推进制度的科学配套、相互衔接,真正使制度行得通、做得到、有效果。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只要符合干部人事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方向,就要结合实际大胆去试,对一时看不准的可以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再全面铺开。围绕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规范等确定一批重点课题进行研究,争取取得较好成果。大力鼓励、充分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提炼基层创造的经验。把成功做法定型化、典型经验普及化,形成更大范围的制度成果。切实抓好领导干部职务任期、交流、回避工作规定的贯彻落实。积极稳妥地推进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试点工作。重点加大权力部门、关键岗位和新提任干部的交流力度,加强与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干部交流。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好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的各项工作。协助上级部门,继续做好公务员招录工作,建立健全公务员录用、考核、调任、奖励等制度。

推荐访问:调研材料 用人 选人 调研 xxx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调研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