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例文:中世纪晚期西欧殡葬文化浅析

论文范文:中世纪晚期西欧殡葬文化浅析

一、中世纪晚期基督教死亡观

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隶属于人类文化的殡葬文化无疑也有其阶段性。在人类尚无自我意识的时代,处于弃尸阶段;当人类开始自我觉醒,便学会对死者的尸体进行一定的处理。考古证明,距今 10 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尼安德特人就开始为死者举办殡葬仪式,“35 名尼安德特人骨架的发现,表明尼安德特人已开始有针对性地选择在自然保护点埋葬尸体,如洞穴和峭壁悬崖等地来预防死者的尸体受到自然灾害和动物的破坏”。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们惧怕死亡并且受“天然契约论”的影响,在死亡观念上讲究对现世生者的尊重而不是灵魂的归宿,因此不大操大办殡葬仪式。进入中世纪,基督教一统天下,指导此时殡葬仪式的观念主要是基督教死亡观。

(一)永生观

14 世纪初期,西欧几百年以来的盛世与繁荣出现了断裂,饥荒和瘟疫肆意地在西欧大地上“屠宰”着人们。1315 年的春天,欧洲大部分地区下起了异乎寻常的大雨,气候的异变使大范围内的农作物歉收,大批的人们被饿死。“尸体被收集到车上运送去火化,这样的车一天有三到四次出现在小镇上,并且每次车上尸体多达十几具……如此多的人们相继死去以至于空气中满是令人作呕的臭气”。1317年饥荒达到了最猛烈的程度,同时,虚弱的人们还遭受着肺炎、支气管炎和肺结核等疾病的折磨。然而,更为可怕的还是黑死病,不只是老人被传染去世,大批的年轻人也未能幸免于难,有些地方整个村庄都消失了。“据估计,在14世纪有30-60%的欧洲人口在这场灾难中死去”,“巴黎10万人口有一半死亡,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在1338-1351年,人口从12万减少到5万,德国的不莱梅和汉堡至少有60%的人口消失”。黑死病的传染如此迅速,在1348年约有1/3的欧洲人口消失了,在拥挤的城市,50%的人口死去是数见不鲜的,而基督徒们遭受的打击尤为严重,因为他们要关心黑死病的受害者。材料显示,“整个东盎格利亚地区大约有 2500 个教职岗位空缺,因此补充新教士的任务异常沉重,1366 年伊里主教区两个城市的剩余教士加起来也不够一个教堂的应有数量。”

西欧在严重的饥荒和黑死病的打击下走向衰退。农民起义在西欧各地爆发,1358 年在法国爆发了巴黎起义和扎克雷起义,1381年英国爆发了瓦特·泰勒起义, 1337-1453年发生了英法百年战争。一位历史学家指出:“百年战争是一场持续百年的屠杀游戏,当两国的皇族及贵族为了自己所夺得的利益而庆祝的时候,那些痛失家园及亲人的无辜平民却只能在无声地痛哭,战争打了一百年,人民也哭了一百年。”

(二)炼狱观

死亡标志着永生的开始,但死后要经过“末日审判”,这是通向天堂的关键点。在《末日审判》这幅画中,基督威严地坐在王座上,举起被钉子扎的伤痕累累的双手做出判决和祝福。基督的左边是那些继续执迷于骄、妒、怒、惰、贪、食、色等七宗罪的人,得意洋洋的魔鬼时刻准备好叉子,将他们投进张开的地狱之口;而右边则是被基督救赎的人们,天使在微笑着迎接他们去天国。13世纪开始,基督教神学认为经过死亡之后,人面临两种结局:受到诅咒的人要被罚入地狱遭受永久的折磨;得救的人将在天堂享受无尽的欢乐。通常在现世生活一尘不染者很少,大多数人只能作为“罪人”死去,但其还是有机会进入天堂的,只需要在死后清除罪孽洗涤罪恶,这一过程发生在“炼狱”。

炼狱(Purgatory)可译为“洗涤所”,《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炼狱”有如下解释:“据天主教教义,人生前犯有未经宽恕的轻罪或已蒙宽恕的重罪以及各种恶习,其亡灵在升入天堂之前,须先经过净化,这种净化的场所称为炼狱。”1438—1445年的佛罗伦萨公会议,具体解释了炼狱的含义,确定“人死后只有完全纯洁的灵魂才能直接进入天堂,犯有大罪的灵魂则被投入地狱受到永罚;犯了小罪或犯了能被豁免的罪但尚未做完补赎的灵魂,既不能上天堂也不会下地狱,而是被安置在炼狱中暂时受苦,等待所有的罪过都洗涤补赎完之后才能进入天堂”。

 1563年召开的特伦托宗教大公会议,进一步强调了炼狱教义为天主教信仰。正统的“炼狱”教义主要有三个关键要素:时间上,人死后将有一段时间在炼狱里度过,让灵魂接受炼狱之火的净化;空间上,死后未受审判之前,人们的灵魂将留在炼狱;死者与生者关系上,生者为死者的祷告能够帮助他们的灵魂少受折磨。因此炼狱教义的出现使得中世纪的家庭关系变得更为重要。

虽然炼狱是罪人能够摆脱地狱的唯一选择,可是它依然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地方。炼狱(purgatory)源自拉丁文“purgare”,“锻造”、“精炼”的意思,与“火”有关,特指“灵魂”在大熔炉中净涤罪孽。有罪之人在这里遭受到的痛苦与地狱里的折磨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要想到达天堂最终得救,只能通过炼狱。如何让灵魂顺利通过炼狱,成了中世纪晚期西欧基督徒最为焦虑的事情。哪里才是炼狱呢?圣经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解释,“炼净的地方共有两处,第一处,根据普通法,炼狱所在之处就是地狱中地势较低的地方,所以相同的烈火惩罚地狱的恶人,也炼净炼狱的善人;第二处,个人因其功过各受配置的地方。总之,这些人是在不同的地方受罚。借此使生者认出他们的处境,以获得教会的救助 ,减轻他们的刑罚,使生者获得教训警惕,也使死者获得救益。”死者的灵魂在炼狱中净化的时间也不是精确的,但是死亡之前的准备和神父及亲人的代祷可以缩短炼狱磨难的时间。关于炼狱的运作,15世纪的一份手稿中的图画描绘了炼狱可能如何运作,那是一个吊桶,灵魂在里面被净化,然后用滑轮分批地拉上天堂去见基督,其拉升的力量有两种:教士举行的亡灵弥撒与俗人施行的慈善行为。

二、死亡的准备

对于基督徒来说,只有做好死亡的准备,灵魂才能顺利升入天堂,开始极乐之旅。对于中世纪晚期一个良好的基督徒来说,“一定要牢记时间是多么的短暂,死亡的到来是多么的确定……让我们时刻为死亡做好准备”。14 世纪开始,各式各样的“死亡艺术”(The Art of Dying )纷纷出炉,为死亡提供准备,例如英格兰的《死亡艺术指南》(The Book of the Dying)就是指导死者坚定信仰,满怀信心地走向另一个世界。中世纪晚期,悬挂圣像在西欧是极其普遍的文化景观,用来提醒人们要为死亡做好准备;15世纪伦敦的圣保罗教堂“施恩庭”(Pardon Churchyard)里摆放着用骨架做成的表现各种人的“死亡之舞”(Dance Macabre),此艺术作品最初源于中世纪末期西欧的戏剧,代表“死神”的演员翩翩起舞,将人们引向坟墓,以此暗示死亡的不可抗拒性和人在死神面前一律平等。

(一)慈善捐赠

缩短在炼狱里的时间,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死亡之前做尽可能多的补偿。布施穷人和捐赠教堂被认可为偿还债务的一种方式。

慈善捐赠可以是一点小小的施舍,也可以是建立施济院和教育设施。后者是一种建立在互惠观念上的慈善院和学校:捐赠者大量行善,希望受益者可以为他祈祷。慈善捐赠建立的机构有礼拜堂的职能。教育机构的创建者们通常希望学者为他和他提名的人进行祈祷。同样,慈善院要求住院的人们必须为创建者祈祷。例如 1486 年由霍斯耶夫妇捐赠建立在卢洛的霍斯耶礼拜堂体现了这一思想:“首先,捐赠款用于支付教士的薪水,以便他能够每日为约翰·霍斯耶与艾丽斯·霍斯耶念诵弥撒经,并为他们祈祷;其次,用于聘请教区教堂的某个唱诗班每日在他们的墓地咏唱赞美诗;再次,用于支付周年忌辰。”慈善捐赠还包括向教堂施济葬礼所需要的布匹、祭服等等,以此来满足殡葬仪式的物质需求,减少教区对当地居民的财政要求,从而积下阴德与祝福。而这些捐赠的东西上面大多都有一段祈祷文字,是为捐赠者所写,所以每次使用者要默默地为他们念诵祷告。

对于即将死去的人来说,立遗嘱是最后一次影响未来命运的机会,是死者祈求生者和教父帮助他对所做的错事进行补救和实施博爱的机会。一份中世纪晚期的遗嘱留下了这样一段花销计划:“由遗嘱执行人酌情处理,用于广布仁义,遍施善举,那就是说:请教士为我的灵魂祈祷,开路搭桥,布施穷人以及监狱里的犯人,购买宝石与典礼用品献给教堂,资助贫困笔者。”慈善捐赠有利于资助社会弱者,维护社会稳定,然而这种为自己灵魂受益所做的种种安排,却引发了其它问题。日益增长的投资,在 15 世纪影响到了继承制度。沃里克伯爵 1439 年死后,其主要继承人被排斥在继承权以外达数年之久,因为要筹集3000多英镑,用在沃里克的圣玛丽教堂建造比切姆礼拜堂(Beauchamp Chapel)。这种安排增加了生者的负担,严重影响了生者与死者的关系。

(二)购买赎罪券

与炼狱观念同时出现的是赎罪券的发展应用,赎罪券(Indulgence)(赦罪券、赦罪符),其正式名称为大赦,拉丁文“indulgere”意指“恩赐”,古典拉丁文时代指“仁慈”,后古典时期表示“赦罪”。在《旧约》里表达被释放或免除罪罚的意思,中世纪晚期表示用金钱购买的大赦证明书。

赎罪券的功能就是帮助信徒抵消那些未偿之罪,缩短灵魂在炼狱里净涤罪孽的时间,尽快进入天堂。赎罪券信仰的理论依据是:“根据诸圣相通功的信理,主耶稣基督、童贞圣母和诸圣的功劳,形成为一个神恩的宝库,委托给教会来管理支配,因此教会有权制定各类条件,例如念短诵、施舍穷人,或是实行其他各种善功,而使信徒能够分享到神恩宝库中的宝藏,使耶稣和诸圣者的功劳能够贴合在信徒身上。”11 世纪,教会正式颁赠大赦,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捐助隐修院者,可以减少一天严斋的补赎。后来捐赠教堂、资助学校、帮助医院,进行朝圣等获取大赦的条件相继出现。在这些大赦中要数“十字军大赦”最为著名。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发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运动,为了加强战士们的信仰,他向每一位十字军人发放赎罪券,宣布可以抵消所有的罪罚。英诺森三世发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宣布凡参圣战的十字军都可以免受一切罪罚,死后直接升入天堂。他为每一位战士发放赎罪证明一张。借千禧年来临,卜尼斯八世在1300年发布大赦令,宣称禧年间来罗马进行朝圣的信徒,经宣赦后一切罪孽都可以得到赦免。1313年,教皇克莱蒙五世时期,公开发行赎罪券。至此,大赦与金钱系在一起,成为花钱就能得到的“赎罪券”。

一个关于赎罪券的价格表,在教宗本尼狄克十二世时期被公开,“杀人罪,8个金币;谋杀双亲和兄弟姐妹,6个金币;在教堂犯奸污罪,6个金币;伪造文书,6个金币。”还有一份反映德国赎罪券的价格清单是这样规定的,“鸡奸罪,12 杜加特;渎神罪,7个杜加特;巫术,6个杜加特;杀父,4个杜加特。罪越小,价格越低,最轻的只有1/4弗罗林。”中世纪晚期西欧的市场上,到处是推销赎罪券的教会人员,多明我会修士帖勒这样说道:“当你为某个炼灵捐献的银钱投进捐献箱,发出叮当一响时,他就从炼狱中应声而出。”这一时期教廷腐败,国库亏虚面临破产的威胁,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决定每100年出售一次赎罪券。由此一发不可收拾,1400年调整为50年一次,1450年又提前为每25年一次,贪婪的教皇在1501年宣布每隔5年出售一次赎罪券,1506年后,几乎每年都发行,有钱可以随时买得到,教廷宣称只要有了赎罪券,就可以为死亡做好了准备,罪孽都一笔勾销,死后可直接荣升天堂,“祈祷和各种慈善捐赠只能帮助人们缩短在炼狱里几天,几周,几月或几年的时间,但赎罪券可以让灵魂直接离开炼狱”。

三、终傅礼…………12

(一)灵性关怀……………12

(二)傅油礼……13

四、入殓礼………15

(一)夜间的守灵………15

(二)棺材的使用…………16

五、安葬礼…………18

(一)殡葬弥撒…………18

(二)挑选墓地………………19

六 、入土后的仪式

面对死者,生者需要举行一系列仪式来缓和死亡给自己带来的冲击,来满足感情的、道德的和社会的需要。所以死者入土之后,生者要为他守丧、举办丧宴等。

(一)守丧

亲人的去世是令人悲痛的,在为死者尽心安排来世生活缓解悲痛时,人们还会为死者守丧来表达哀思。守丧的仪式大约萌芽于氏族社会前期,人们认知水平的局限, 对死者产生了一些矛盾的情绪:一方面,人们信奉灵魂不灭,能祸福于人,而且死者也是自己的亲人,自然会有思念和尊敬之意;另一方面,人们又常常厌恶尸体,畏惧鬼魂。这种恐惧和思念的复杂心态使人们对尸体的处置出现了新的仪式:守丧。据马林诺夫斯基考证,守丧习俗的起源“在全世界上特别相似的……人们附带着居丧的记号,譬如在身上抹黑或抹白,将头发剪了去或者披散起来,将衣服弄得奇怪或者撕乱……” 。

守丧仪式发展到了中世纪,丧服要选择黑色的,穿着黑色丧服是对死者爱意的一种表达。“那些为至亲之死而痛苦不已的人会穿上黑色的服装,以黑颜色和自身痛苦,表明本人与死者一起被埋葬。” 但是在中世纪黑色染料非常昂贵,穷人只能用类似死亡之色的蓝色等次等染料,而且当时的染色技术很不成熟,于是许多丧事变的缤纷多彩。除此,红色有时也会出现在殡葬仪式中,它也可以表达哀悼。因为对于基督徒而言,死亡是永生的开始,殡葬仪式是一种庆生的礼仪,所以要用红色代表喜庆。在传统意义上,红色也是一种洗礼的颜色。此外,红色还有牺牲和救助之意,象征着基督之血。偶尔白色也会被中世纪晚期的基督徒们选中,他们很注重谦恭,与之相对的是一些豪华的殡葬仪式会选择金色来建立排场,金色为圣光的颜色,一般只有权贵之人才能享有。

结语

11世纪开始,城市复兴为西欧社会注入新的生命力,为基督教笼罩下的中世纪文化增添了一缕世俗文化的光明。世俗文化的日益发展开始从内部侵蚀着西欧中世纪文化。15、16世纪教皇权威日益衰落,贵族地位下降而新兴市民阶层地位上升,由此服务于教皇的神学和经院哲学出现危机,“出现了一种反对中古晚期天主教精于机械化方面的教义的居民,他们注重培养内在的精神生活……”。恰在此时,马丁路德提出了“因信称义”。如圣保罗所说,“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于遵行律法”。这些观念得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拥护。天主教的炼狱观告诉人们,只能依靠教会进行繁琐的仪式清除罪恶,洗涤灵魂,才能进入天堂。因此路德新教首先摈弃了炼狱观。不久西欧国家相继进行宗教改革,例如亨利八世在“1543年的一个法令中,宣布禁止使用‘炼狱’这个词汇,并禁止论及死者在炼狱中所承受的苦痛”。炼狱被否定,为死者去做弥撒也被摒弃,慢慢的为死者做弥撒的小礼拜堂也关闭了,私人的地下墓穴也不再受到推崇;行善成了每个基督徒的分内之事,人们也不再为死后灵魂得救而立下行善济世的遗嘱。宗教改革后,赎罪券禁止流通,强调只要信仰基督灵魂就可得救。那些没钱购买赎罪券的穷人,终于与富人在灵魂得救上站在了平等位置。

殡葬文化伴随着人类历史而产生,殡葬是基于人们的万物有灵,灵魂不死观念而产生。从考古资料看来,西欧在旧石器时代,尼安德特人就开始为死者举办殡葬仪式,为保护遗体选择将其埋葬在洞穴等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们惧怕死亡并且受“天然契约论”的影响,形成了对现世生者的尊重而不是灵魂的归宿的死亡观,因此不大操大办殡葬仪式。进入中世纪,基督教一统天下,殡葬仪式由简到繁,具有了程序化、系统化、合法化等特点。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了殡葬文化,赎罪券的出现,使灵魂救赎变成了一种商品交易。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了贫富差距扩大,于是出现了“死亡的不平等”,例如只有特权之人和富人才能选择自己理想的坟墓,而穷人则有时要依赖教会去埋葬他们。虽然有种种的缺陷,但不能否认中世纪晚期形成完整的殡葬流程具有的文化功能,马林诺夫斯基解释殡葬仪式具有“心理抚慰功能”。死者垂死之前,殡葬仪式使其相信死后的生命,战胜了对于死亡的恐惧,从而安慰了死者,得其安详。中世纪晚期有死后永生的死亡观,随现世生活的结束,是一个更为丰盛的永恒的生命开始。不仅如此,殡葬仪式还安慰了死者的亲人,使其相信死者并没有远离他们,例如亡灵弥撒,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常常进行交流,人世间和冥间互相保护,同时也可以化解生者对于死亡的恐惧,使“个人精神得到完整”。从社会的角度分析,殡葬仪式具有“社会整合功能”。例如举办丧宴,施舍穷人等,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略)

推荐访问:殡葬 西欧 例文 中世纪 论文例文:中世纪晚期西欧殡葬文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