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长效机制的创新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建立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要求。着重从管理主体和管理方法两个方面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机制的创新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达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保持长久活力的目的。

关键词:民办高校 学生管理 长效机制

民办高校区别于公办高校的显著特点就是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私营企业或个人,而非国家财政收入。由此引发一系列民办高校的办学难题,其中如何进行学生管理,建立学生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待解之题。

众所周知,民办高校招生困难,与同类型的公办高校比较,招来的学生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相对较弱,综合素质不高,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民办高校经营者几乎担当全部责任,对于民办高校经营者而言,这是其极不愿面对的事情。为规避风险,减少安全事故产生的机率,民办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封闭式管理、军事化管理、保姆式管理、监狱式管理等管理模式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中奉为经典。然而,这种压抑人性的管理方式可能暂时规避了安全风险,但却背离了高等教育“教书育人”的宗旨,古人提倡,教育和学习是为了“学达性天”,是发扬人的本性,顺乎自然,乃至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鄙人以为,任何压抑人性、背离“教书育人”宗旨的学生管理方式最终都是失败的,民办高校应该寻求和探索一种积极的、“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长效机制,才能培养出优质的人才,才能获得社会更高程度的认可,才能得以可持续的、良性的发展。这也是鄙人撰写本文的初衷和出发点。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学生管理工作机制

学生管理工作机制,是指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通过总结归纳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并有相应的学生管理制度保障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这种管理机制不因管理者的变动而随意变动。

2、民办高校

民办高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高等教育学校,其办学层次分专科和本科。

二、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创新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具体应体现以下几方面内容:

1、民主、平等与尊重

强化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民主观念,学生不仅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对象,更是主体和动力,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努力营造平等、民主的人文氛围。在广度和深度上尊重学生,提供学生参加学校事务讨论的机会,鼓励学生给学校提建议,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建立学生民主管理的制度,不但可以唤起学生的责任感,增强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为学生服务

学生是特殊的教育消费者,学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发展,这是学生管理观念市场转变的鲜明特点之一。本质就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教育规律要求的学生工作服务机制,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由“行政化、机关化”向“服务化、市场化”转变。

3、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

现代教育是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成才目标,让学生受到一种好的教育,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学校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应用,这就需要确立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理念,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三、努力构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1、建立健全科学、系统、全面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

对大学生的管理是一项艰巨复杂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它不是单靠哪个部门或单靠哪一个人就能做好的,它需要形成领导科学决策、各部门精心协调,院(系)部负责、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教职工全员参与的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

(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管理机制,是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应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学生管理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明确领导干部的职责,切实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领导,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2)建立健全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共管机制

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通过开展各项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拓展学生的素质,竭诚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同时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并针对学生特点,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学工、教务、后勤等部门都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密切协作,学工部门是学生工作的主管部门,承担着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招生、就业以及助学贷款等工作,同时还负有管理队伍建设的任务。

(3)建立全员育人的机制

一是广大教师都负有对学生管理的重要责任,应该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二是管理人员要在工作中体现育人导向,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把日常管理与引导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接受管理中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辅导员、班主任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爱岗敬业、加强学习、严于律己,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建立健全学生自我管理的工作机制

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指大学生自己在学校管理者的主导作用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发挥学生自主积极性,并根据教育培养的要求,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方法。这种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方法以及它在学生成才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学校管理不可替代的。

(1)塑造能够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的校园文化环境

塑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一方面要建设能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大学生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注重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不断提高校园环境的文化品位,不断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加强校园网络管理,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有效引导网上舆论,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同时还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并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2)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内因是决定因素,在工作中既要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客体,又要注意发挥他们教育主体性作用。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认识到学生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主体,一是应当积极支持、鼓励大学生民主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二是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步消除对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依赖思想,使学生自尊、自主、自立、自律、自强;三是增强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管住自己、自己管好自己的意识,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真正负责;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每一个学生当作平等的一份子。

(3)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我管理的作用

各级学生会、自律会、团组织、班委会以及各种形式理论学习小组和其它社团组织是学生组织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因此,高校要发挥这些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参考文献:

[1]汤正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转变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00,4.

[2]郑勇.论高校学生管理观念的现代转变[J].江苏高教,2004,1.

[3]徐国平.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刍议[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4]贾海燕.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5,(21):1.

推荐访问:长效机制 管理工作 民办高校 创新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