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材料书历史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材料

第三课《书的历史》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书的历史》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以书的历史为线索,指向不断发展变化的材料,巧妙地把材料的变化和书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到制作书的材料发展过程,感受到纸这种材料的优越性。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介绍书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做书材料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材料变化的思考;第二部分探索,让学生在三种不同材料上写字,并试着装订成一本简易的书,来感受不同材料的特点和不同材料来制作书的优缺点;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探索不同材料的特点和做书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感受到不同材料的优点和缺点,并从材料的变化中,获得一些启示。

本课通过设计对比的分层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古代书写材料和现在的不同,从而发现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在体验中感受,在交流分享中获取制作书的材料变化历史,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对周围物品的组成材料已经有基本的认识,能够观察各种材料的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如坚硬、光滑、粗糙、有气味等。纸是学生最常见的一种人造材料,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基本都是用纸做的。为什么会选择用纸做书,历史上还有哪些材料用来做成书,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通过书籍或是父母讲述,电视等方式间接知道一些零散的信息。为什么做出的材料会变化?纸这种材料做书有哪些优越性?这些也是学生不清楚的。

说教法和学法

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学习过程,来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体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教师要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历史上制作书的材料有龟壳、石头、陶土、竹片、木片、丝绸等。

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用纸这种材料制作书,具有书写方便、装订便捷、容易携带等优点。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观察不同的材料,并用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对比描述。

2.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感受不同材料制作书的优缺点。

【科学态度目标】:

1.围绕材料的发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制作书材料的变迁。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纸张、泥板、竹简、竹片、毛笔、墨水、木棒、课件、记录单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六、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的历史

提问:观察自己的书本,我们的书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古时候的书也用纸做的吗?你知道古代的书是怎样的?

了解书的历史。播放书的历史微视频,解说词如下:

在很早很早以前,根本没有纸,人们会用树枝在陶泥上刻一些简单的文字符号。后来,人们会在乌龟壳上,动物的骨头上刻划文字,这相当于最早的“书”了。技术发展了,人们会在青铜器上铸字,但这还不算真正的书。真正的书出现在战国时期,有人用毛笔将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保存,并用绳子编册成书,我们称它为简册。因为竹片和木片比较容易获得,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用这种材料。

 简册,虽然使用较为普遍,当然也有一些缺点,比如简册有些重。丝绸出现后,人们便在轻巧的丝绸上写字,称之为缣帛,可是丝绸太贵了,一般人用不起。这个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出现了——蔡伦。他是一位很会动脑筋的人,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想到了更好的办法造出了一种书写材料——纸。他用树皮、麻头和破渔网作为原料,经过多次加工,制出了最早的纸——蔡侯纸,这也是是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聚焦话题:做书的材料发生了哪些变化?

穿插竹简观察体验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自己的书,图书馆里的书,认识到纸是现在做书最为广泛的材料。通过反问古时候做书的材料,引入书的历史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做出材料变化的思考。】

(二)、探索:尝试制作一本简易的书

活动一:

穿越到春秋战国时期,经历用毛笔在竹简上写字的体验过程。

任务要求:用毛笔在竹片上写自己的姓名,和同学说一说在竹片上写字的感受。音乐声响起,将毛笔放回笔筒,体验结束。

活动二:

穿越到陶泥时期,经历用木棒在泥板上写字的体验过程。

任务要求:除了在泥板上写姓名,比一比在泥板、竹片,纸三种材料上写字的感受。完成活动记录表。音乐声响起,整理实验材料,体验结束。

活动三:

1.想办法将它们装订成册,成为一本书。

2.让学生演示,体验不同材料装订成书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的穿越体验活动,让学生经历在不同材料上写字的过程,感受不同材料书写的优缺点。通过班级装订成三本书的过程,体验不同材料装订的难易程度,再次感受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

、研讨:三种材料做成书的优缺点

比较三种材料的书,说说它们的优点和缺点。

从做书材料的变化,说一说你懂得了什么?

做书的材料还会有什么发展?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书写、装订的体验活动后,对三种材料进行客观的评价,体会到纸这种材料的优越性。提出问题:做书的材料还会有什么发展?启发学生去思考没有任何一种材料是最完美的,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不断会出现更好的材料来做书,意识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板书设计

《书的历史》板书

《做一顶帽子》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充分挖掘课程资源,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学生,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适时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课堂和生活融为一体,通过图文结合的悲剧事件,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及在体验活动后及时进行的师生互动评议等,对学生的情感生发、心灵体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煽情作用。

  ? ?

当然,较为理想的课应是在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形成的。本课的教学中,我还不是很能放开,学生的自主探究有待加强,如何把课堂的生成资源更好的转化为教育资源,这是今后教学须改进的。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最终培养的是学生的生活智慧。在每一次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生活智慧的培养.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材料

第三课《书的历史》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书的历史》是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3课。本课以书的历史为线索,指向不断发展变化的材料,巧妙地把材料的变化和书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制作书的材料的发展过程,感受纸这种材料的优越性。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介绍书的历史,让学生认识到做书材料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材料变化的思考;第二部分——探索,让学生在三种不同材料上写字,并试着装订成一本简易的书,以此来感受不同材料的特点及用其制作书的优缺点;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探索不同材料的特点和做成一本书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总结不同材料的优点和缺点,并从材料的变化中,获得一些启示。

本课通过设计、对比的分层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古代书写材料和现在书写材料的不同,从而发现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交流分享中获取制作书的材料变化的历史知识,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二、说学情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周围物品的组成材料己经有了基本的认识,能够观察到材料的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如坚硬、光滑、粗糙、有气味等。纸是学生最常见的一种人造材料,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基本都是用纸做的。为什么会选择用纸做书,历史上还有哪些材料用来做书,这些问题只有少数学生通过书

籍或是父母讲述、电视节目等方式间接知道一些零散的信息。做书的材料为什么

会变化?用纸这种材料做书有哪些优越性?学生对这些问题也是不是很清楚。

说教法和学法

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学习过程,来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体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教师要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

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历史上制作书的材料有龟壳、石头、陶土、竹片、木片、丝绸等。

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用纸这种材料制作书,具有书写方便、装订便捷、容易携带等优点。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多种感官观察不同的材料,并用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对比描述。

2.通过实践操作,感受不同材料制作书的优缺点。

3.对做书的材料的演变进行思考。

【科学态度目标】:

1.围绕材料的发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做书材料的变迁。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2.感受到用材料制作某种物品时,需要考虑其优缺点。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书写、装订等活动体验、感受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

【教学难点】:体验不同时代做书材料的优缺点,认识书本材料的优化演变。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纸张、竹简、橡皮泥板、铅笔、毛笔、木棍、订书机、细绳、课件、记录表。

【教师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聚焦:了解书的历史(6min)

1.PPT出示图片。

2.提问:这幅图片里出现最多的是什么?

3.书在我们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来了解书的历史。

3.现在的书大都是用纸做的,你知道古代的书是怎样的呢?古时候都用过哪些材料做书呢?

4.了解书的历史。播放书的历史微视频,

5.聚焦话题:大家来总结一下,做书的材料发生了哪些变化?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到纸是现在做书最常用的材料。通过反问古代做书的材料,引入《书的历史》这个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做书材料变化的思考。】

(二)、探索:尝试制作一本简易的书

活动一:体验用牙签在泥块上写字。(6min)

思考:陶泥时期,人们用什么在泥块上写字?

活动要求:

(1)组长将纸条发放给组员;

(2)用牙签将纸条上的成语抄写在泥块上;

(3)写完之后将材料放回托盘;

(4)和同学说一说你在竹片上写字的感受。

(5)音乐声停止,体验结束。

3.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4.学生汇报,教师提取关键词,填在表格中。

活动二:体验在竹片上和纸上写字,并完成记录单。(12min)

活动要求:先后体验在竹片和纸上写字,同时根据老师给出的关键词将体验感受填写在记录单上。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让学生用彩笔圈出优点,用波浪线画出缺点。

活动三:装订成册(8min)

我们刚刚体验了在三种材料上写字,但是一块泥块,一片竹片,一张纸还不算是书,要把他们装订在一起才算是书,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订书机和细绳。

想办法将他们装订成册,做成一本成语集。

展示装订作品,分享装订感受。

【设计意图:先扶后放,通过书写体验活动,体验不同材料书写的优缺点。通过装订成书的活动,体验不同材料装订的难易程度,再次感受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

(三)、研讨(6min)

1.现在你们能回答,为什么聪明的古人要不断改变做书的材料吗?

2.未来的书会是什么样子呢?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书写、装订的体验活动后,初步能对三种材料进行客观的评价,体会纸这种材料的优越性。通过提出问题“未来的书回事什么样子的呢?”启发学生去思考:没有任何一种材料是最完美的,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更好的材料用来做书,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会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更多的便利。】

七、板书设计

泥块----骨、壳----青铜----竹片----丝绸----纸

《书的历史》板书

更方便书写、阅读、携带和保存

八、教学反思

二年级的学生因年龄小又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人的溺爱和代劳,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团队意识,遇到问题直接找大人帮忙,常常出现不愿意与别的小朋友合作。为了使学生提高与人合作的意识,教学时教师利用最强大脑和挑战不可能激励学生和其他小朋友合作,又用图片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有合作,从而在思想上提升合作的意识,当需要合作时主动和别人合作。

推荐访问:科学历史反思 说课稿 板书 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