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学反思 当幼儿发生争执时

大班教学反思 当幼儿发生争执时

教学反思:当幼儿发生争执时

晨练时间到了,我给孩子们拿上大圈和皮球来到户外活动区。李若诗小朋友拿了一个红色的大圈玩起来。他一会玩跳圈圈的游戏,一会又扭起了呼啦圈……玩得正起劲呢,在一旁玩皮球的青青跑过来,一把抓住了的圈。文静的李若诗直直地站在那里,不说话,眼泪无声地留下来,小手仍紧紧地抓着圈圈不肯松开。青青小嘴巴里不停地嘟囔着:“给我给我。”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推搡着李若诗。她们的争执引来了很多小朋友的围观,青青的好朋友也在一旁起着哄,不断地提醒査芊亦:“把圈给青青。”一直躲在一旁观看的我终于按奈不住了,“唰”地冲上前去,二话没说把圈“夺”了下来还给了李若诗。于是,青青使劲大哭起来。我有点于心不忍了,暗自责怪自己刚才太冲动,就对青青说:“你不是玩球吗?你要是喜欢玩圈,我再给你拿一个好吗?”青青挂起挂着泪水的脸,委屈地说:“老师,我要红色的圈。”我说:“那我们一起去找一个吧。”她这才破涕为笑。

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经常会出现两个或几个孩子争执的现象。中班幼儿发生争执的原因多为彼此都想得到喜欢的玩具。这仅仅是行为习惯差吗?这是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由于幼儿的自我中心,这类现象总是无法避免。范羽欣看见自己喜欢的红颜色的圈就立马想占为己有,不顾别人的感受。査芊亦虽然文静性格却也比较倔强,不肯相让,两人的争执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活动秩序。这时候如果不能马上处理她们的问题,就难免会破坏整体的活动秩序,因为老师所要管理的是整个班级的孩子,需要依情况做出取舍。

争吵,是孩子间很常见的事情。幼儿园的孩子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但由于孩子还比较小,不了解他人和自己有不一样的需要和感觉,不懂得体谅别人和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事情,故而在和同伴相处时,常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应该顺应自己的需求。在不能如愿的情况下,就易发生争执吵架的行为。

在幼儿园生活中,尤其是在游戏情境.活动中我们总能发现:孩子相互间不时伴有吵嘴、打架等冲突的发生。有时候是为了要玩同一种类型但数量却不够的玩具;同伴身体间有意或无意的触碰,或所搭建的积木被踢倒、破坏等,都可能因此而起争吵。其实孩子并不是有心的去找事,可能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或是一种喜爱的表现。此时,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冷漠对待,当作没看见还是发出语言或眼色的制止或是不应该的反应与调解?老师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我认为可以适当的引导帮助了孩子,而孩子通过这场争吵,解决一些问题,更促进了个体自身的发展。

其次帮助孩子换位思考,考虑对方的处境。孩子想问题、做事情往往很单纯,只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只看到对自己不好的一面,这是孩子吵架的主要原因。当孩子吵架时,我要帮助孩子设想一下对方的处境。这样,孩子不仅可以摆脱“唯我独尊”的思想观念,还可以养成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在孩子发生争吵时不要果断的去否定孩子,要去引导孩子。

最后是帮助孩子回忆自己做“好孩子”的过程。孩子与人吵架了,我们如果表扬他平时对待同一类事的正确做法,以及他其他方面的优点,比直接批评他效果好得多。每一位孩子都有做“好孩子”的良好愿望,所以我们不应该去果断的处理这些事,总之,孩子间的吵架是其成长过程中很自然的事。我们不应粗暴干预,而应该分析其吵架原因,灵活运用批评教育手段手段,绝不能因孩子吵架就断言他是坏孩子。不要去果断的处理孩子间的问题,不只是孩子间的争吵,还有孩子的各方各面,要用我们的爱去看孩子,去用心去处理这些事情。

当我们做为旁观者细心地观察到孩子的表现,发现他们出现争执时,我们可以参与到他们的游戏中,帮助解决问题让他们能顺利地进行游戏,但不是要我们像一个“审判官”一样,绝对地偏向谁。由于我性格比较急,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有些冲动,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当我发现这种情况后,也许首先做的事情是应该引导和帮助幼儿用语言来和别人进行交流和交往。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推荐访问:幼儿教学反思 大班 争执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