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_中国散文(续18)

  第四节余文(二)

  

  《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宋朝理学的开山祖。其弟子是有名的程颢、程颐。

  他家世居濂溪,后来周敦颐住在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他也名之为濂溪,一般称他濂溪先生。卒谥元公。

  古代文人多以花自喻,而从中见出品格,分出高雅。

  《爱莲说》传世名篇。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用语平朴,而用意深远,写莲荷之上品。

  菊、莲、牡丹隐喻三种品格,真隐者(菊)少,有德者(莲)鲜,而爱富贵者(牡丹)多,自古皆然。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8个字,对世间追名逐利的人厌恶之情,不明说而暗讽,意味深长。

  

  《捕鱼图记》

  

  作者文同,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人。

  著名画家,擅长画墨竹,有成竹在胸之论,与苏轼交厚,常以诗文唱和。

  《捕鱼图记》是唐朝诗人、画家王维的画作。

  文同评析曰:

  

  大抵以横素作巨轴,尽其中皆水,下密雪为深冬气象;水中之物有曰岛者二,

  曰岸者一,曰洲者又一;洲之外余皆有树,树之端、挺、蹇、矫,或群或特者十

  有五;船之大、小者有六,其四比联之,架辘轳者四,椮而网者二;船之上,曰

  蓬、栈、楫、瓶、盂、笼、勺者十有七;人凡二十:而少二,妇女一;男子之三

  转轴者八,持竿者三,附火者一,背而炊者一,侧而汲者一,倚而若窥者一,执

  而若饷者一,钓而偻者一,拖而摇者一。然而用笔使墨,穷精极巧,无一事可指

  以为不当于是处,亦奇工也。噫!此传为者尚若此,不知藏于宁州者,其谲诡佳

  妙,又何如尔。

  

  罗列画中景物,详备不觉其繁;评语精当,不觉其简。

  画家赏画论画,自然深得其妙。

  

  曾巩散文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宋仁宗嘉佑进士历官馆阁校勘,通判,知州史馆修撰等,以中书舍人卒。追谥文定,一般称南丰先生。著有《元丰类稿》;

  做地方官,颇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

  《宋史。曾巩传》说他的文章本原于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辞者鲜能过者。

  

  《寄欧阳舍人书》:

  

  欧阳舍人,即欧阳修,庆历年间,欧阳修时任知制诰,曾巩通称为舍人。《寄欧阳舍人书》是写给欧阳修的信。曾巩少年时以长于文章而受到欧阳修的重视。曾巩曾经写信请欧阳修为其祖父作墓道碑铭,并如愿,庆历七年曾巩写信致谢。

  这封谢信并没有泛泛致谢,做誉美之词,只称扬一句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便紧扣作碑文,说立言的公与是。

  谢信阐明铭志应有的作用,说铭志不为恶人作,警劝之道近乎史,而欧阳修所作的碑铭就有此作用;指出后世滥为铭志的坏风气。

  论说只有畜道德的人才能辨之不惑,议之不拘;又须其人文章兼胜,所作志铭才能传留久远。

  这样的谢信,对于所谢的人与事,关系就不同于寻常的应酬,立意深刻,而广为传诵。

  

  《墨池记》:

  

  墨池,用墨笔练字时就着洗砚洗笔的水池。以相传临川晋朝王羲之学书的墨池而著名。

  文章一面记墨池的来历,一面议论王羲之书法之善由于专心致志,勤学苦练。指出后人书法不如王羲之,是因为学得不够。最后点出欲深造道德,学更不可少。

  文章是作者应教授王君之请写给州学的。墨池,学生,教授,对象明确,作者立论勉学,很切题。既记事又议论,用较多设问句,语至委婉,发人深省。

  

  《越州赵公救灾记》:

  

  赵抃字阅道,人称铁面御史。他任越州知州,在灾情已经发生而人民尚未受到影响时,做出种种布置;救灾时既有妥善办法,又能够不辞辛劳,勇于负责。本记就是叙述赵抃越州救灾的始末,以表彰他并推广他的救灾做法。

  文章记述了赵抃先询问与救灾极有关系的七项,他所做的几项具体方法:给粟于不能自食者,平粜,以工代赈,定借贷法,保婴等,医治病者埋葬死者的办法,在救灾过程中的作风与救灾的成效。

  文章叙述如此琐碎的事情而能够不蔓不枝,是需要极深的笔力,也因为作者与赵抃一样,能够急民之难,并对救灾有一些经验,文章才写得细密有条理。

  利欲熏心的贪官是不会把百姓的生死疾苦放在心上的,也绝不会写出这样的文章。

  

  《赠黎安二生序》:

  

  黎生、安生是蜀地的学士。与曾巩同年科考的学友苏轼,曾写信给曾巩,赞扬二生。他们带着各自的文章拜见了曾巩。不久,黎生赴江陵做官,曾巩便写了这篇赠序。

  赠序以谆谆劝诫为主,却借题发挥,大谈迂阔: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

  乎俗。此予所以因于今而不自知也。

  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

  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

  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

  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

  能择而取之。

  

  迂阔,不实际,不流俗。庸讵,怎么。

  字字皆从肺腑中流出,情见乎辞,且婉转恳切。

  《刘熙载。艺概》评说:曾文穷尽事理,其气味尔雅深厚。

  (待续)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访问:中国 散文 中国散文网 官网 投稿 中国散文网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