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管见【精选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央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管见【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中央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管见【精选推荐】

 

 中央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管见 作

 者:

 徐进

 作者简介:

 徐进,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原发信息:

 《国有资产管理》2021 年第 20211 期

 期刊名称:

 《企业家信息》 复印期号:

 2021 年 05 期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前所未有大变局之中,五大新发展理念、“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全面实施,作为“国之重器”的中央企业(以下简称央企)的发展模式面临着重大的战略转变,逐渐由原来的被动适应市场的需求侧为主转向主动创造市场的供给侧发力,更加重视业务的发展质量与产品的技术含量,以主动适应国内外市场不断变化需要,成为央企“提质增效”和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治本之策。

  传统需求侧为主的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

  改革开放 40 余年来,伴随共和国脚步成长起来的央企走过了一条极为曲折和不平凡的发展壮大之路:生产属性由改革开放初的指令性计划到后来的指导性计划,再演变到今天主要以市场供求自主决定;生产要素由土地、资本、资源消耗、人口红利等要素向高新技术、信息技术、人才资本、企业家精神、大数据等要素转变;生产方式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等粗放型的经营模式,逐渐向目前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技

 术密集型的模式转变;市场范围由国内市场主导、行业独大逐步向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并重转变;国际经营由最初单纯产品出口、劳务输出、工程承包向绿地投资、跨国并购、境外上市为主的原料+生产+资金+市场“三头在外”“四头在外”转变,以中国高铁、中国特高压、中国核电、中国水电、中国路桥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制造正成为央企在国内外广阔市场上自由驰骋的耀眼“名片”。

  但不可否认的是,央企现有的生产经营模式大多仍然侧重于从需求侧发力,业务范围主要囿于传统的加工制造、工程承包、劳务输出、设备技术出口、投融资等传统领域,不少央企仍存在生产任务不足、技术设备老旧、资不抵债、产能过剩、亏损严重、人浮于事的问题。重资产结构、重资金投入、重人力战术等“三重”型企业占到央企总体量的 2/3,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体产业中占比还相对较低,重要重大装备的生产制造技术和规划、管理、运作能力与世界先进同行相比差距明显。产业结构失衡、体制机制僵化、新创动力不足、各类风险相互交织,不仅加大了央企“保增长、促发展、调结构、促转型”的困难,而且有可能使央企发展陷于停滞和不可持续。特别是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和支撑央企发展的资源要素条件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以前那种不计成本、不求回报、不讲效益、不敢竞争、唯我独尊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历史的尽头,制造业的工业 4.0 和产业的信息化、数字化、互联化,使得全球产业转型升级的势头越发强劲,央企改革发展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力度空前加大,加上“云大物移智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的兴起,全球产业结构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因受资源禀赋、产业“瓶颈”、环境保护及投资回报率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传统常规业务的发展空间日趋萎缩,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爆发期,正逐渐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连带新冠疫情全球大爆发并持续蔓延,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更加凸显,全球经济复苏之路依旧漫长,“走出去”的门槛不断被抬高。在内外双向共同“夹击”下,央企发展正面临着改革的“烦恼”、发展的“瓶颈”、成长的“天花板”,传统的“打法”显然难以适应渐变的环境,行业变革大趋势已不可阻挡,再不因势而变、顺势而谋无异于画地为牢、作茧自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央企涅槃重生关键

  与需求侧(主要是指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改革不同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偏重于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等资源要素创造、创新,旨在通过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资源要素的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对央企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围绕提升和优化“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个主攻方向,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问题,既要“向上看”,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和转化力度,向社会提供更多高精尖、高附加值、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又要“向下看”,

 创造更多“接地气”、适用性强、性价比高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愿望。它绝非是同现有业务的“分道扬镳”,也不是发展模式上的“另起炉灶”,而是旨在聚焦核心产业,革故鼎新,通过对现有传统产业和存量优势产业进行智能化“嫁接”和改良,在传统业务中努力打造竞争的新优势,开拓发展的新空间,培育转型的新动能,切实改变目前央企普遍存在的“大而全”“小而全”、生产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资源配套不协调等粗放型经营模式,更加注重发挥人才、技术、资本、标准等方面的协同效应,以新材料、新技术、智能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战略新兴战略和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让“老树”发“新枝”,让“新枝”扎“深根”,为央企的业务经营向高质量发展、更高端迈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期已成过去式,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严苛,消费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世界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低碳清洁、安全稳定、互联互通成为当前产业发展新常态的三大特征。央企应主动适应国内国际产业发展潮流,在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国家大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全力推进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结合国际市场发展大趋势,努力打造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新创造;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品牌效应;更加注重提供更超前的服务和技术,真正发挥出引领市场、创造需求的示范作用。央企要全面系统地评估重点区域市场和项目东道国市场的综合环境,切实吸取欠发达国家和区域市场超额规划、传

 统产能过剩的教训,同时还要善于洞悉、把握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产业发展市场的最新趋势,扎实推进业务模式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把业务发展重心从规模扩张型向提质增效型转变,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由劳动资金密集型向科技创新密集型转移,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把国家大战略转化为发展大机遇。

  放眼未来,在今后一段时期,央企面临的改革压力仍然较大,发展任务依旧繁重,外部竞争环境日趋严峻,形成倒逼央企加快改革之势;传统比较优势日渐式微,对央企新旧动能转换提出更高要求;消费升级步伐加快,需要央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更快提升。因此,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将是未来央企各项中心工作任务的“牛鼻子”,是贯穿整个“十四五”规划期间的“衣领子”,只要央企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没有达到预定目标,新旧动能转换没有真正调整到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就不可能停止。一言以蔽之,央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适应当前经济迈入新常态、确保央企稳步健康发展的长效之举,又是发挥市场在央企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关键一招,更是履行好国家赋予央企的使命担当和崇高责任的必由之路。当然,央企新旧动能的转换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涉及企业发展战略、资源配置优化、业务结构调整、组织架构重建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的重大变革,需要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做好顶层设计,唯有先行先试,唯有改革创新,才能让“老国企”闯出一片“新天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央企“突围”之道

 1.有“硬招”,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央企要结合“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的总要求,下大力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去产能,优化结构。继续着力抓好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和“处僵治困”工作,切实解决产品供过于求而引起的恶性竞争的问题,为新动能发展腾出更大的成长空间。去杠杆,确保安全。借助债务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关闭撤销、破产清算等方式,坚决降低央企债务水平,优化债务结构,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去“兼职”,消除冗余。在继续做好各种社会职能、公共服务分离移交的基础上,加快其他各种“副业”、非主营业务、低效无效资产的剥离步伐,打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攻坚战,实现“瘦身健体”。降成本,提高竞争。严格压控“两金”占比,坚决压缩非生产和不必要的支出,通过挖潜增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补短板,增强供给。加大研发力度补技术短板,加大业务培训补人才短板,在一些被忽视或滞后的领域增加有效供给,切实改变主业不强、冗员多、效率低等问题,让央企轻装前进,最终达到央企“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企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的目标。

  2.有“真招”,努力抢占市场制高点。近年来,央企“体量”和规模虽在不断增大,但“大而不强”“大而不富”“大而不优”的状况一直存在,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业务经营的面广而不精专、品牌的市场价值和认可度相对较低等问题还不少,这是导致央企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因素。要打造核心竞争优势,推行重点集中战略,加大关键、核心领域的科研投入和技术攻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央企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和“卡脖子”问题,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水平;要打造独特竞争优势,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善于寻找和发现市场的“空白点”和“盲点”,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特、人特我变、人变我新”;要打造品质立牌优势,建立品牌强企战略,将品牌战略作为最高竞争战略,渗透到央企各个层面,精心提炼品牌核心价值理念,让品牌成为央企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常言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谁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到“制高点”,谁就牵住了未来发展的“牛鼻子”。

  3.有“实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按照有进有退、进退有据的思路,走集中集约集群发展之路,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走好集中发展之路。毫不动摇地退出非主业、非优势、非控制力、非国际竞争力等业务,该并的并,该转的转,该压缩的压缩,该剥离的剥离,缩短战线,腾出力量与精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有效防止“天女散花”“撒胡椒粉”,从根本上解决“业务分散、主业不主”弊端。走好集约发展之路。进一步强化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持之以恒地做强做优做大主营、主导、龙头业务,种好“责任田”,守住“主阵地”,不忘“老本行”,夯实“主干道”,推进重点领域产业做实做精做细,实现发展目标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由高投入低产出向低投入高产出转变,走节约型内涵式发展路子。走好集群发展之路。精益求精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等方面业务,围绕绿色低碳、科技攻关、创新驱动作好“大文章”,进一步拉长拉粗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把战略性新兴产

 业发展作为打开业务转型升级之门的“金钥匙”,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

  4.有“软招”,打造柔性智能企业。央企要顺应技术和市场发展潮流的要求,加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企业生产与管理中的应用,全面提升科技发展实力与水平。一是生产要“软”,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实施柔性生产、智能制造、智慧工厂,加快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虚拟制造、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的技术“嫁接”,实现精益生产、个性化定制,全面提升生产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二是创新要“软”,在进一步提升科研硬件的同时,进一步优化科研体制机制和人文环境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尊重科学、尊重创意、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软环境,最大限度地消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不利因素;三是管理要“软”,柔性管理是当代世界管理新趋势,随着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知识型员工将是央企员工的主体,结合高知员工的心理、认识,注重员工的人格化管理,在指标设置上注意保持一定管理的弹性与空间,有效避免“刚性”太强而带来的“硬伤”,往往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有“新招”,加大经营模式创新。央企应结合未来行业及产业发展趋势,由被动适应市场向主动创造市场转变,通过供给创新需求,创造性拓展新空间和培育新业务。一是经营+“走出去”,紧密结合我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动国际优先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通过到国外建立产业园、研发中心等方式,强化国际业务本土化建设,提高央

 企境外经营层次和档次;二是经营+“互联网”,结合“云大物移智链”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思维推动央企经营模式的创新与变革,加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全新的营销供平台,提高定制化服务能力,将客户需求与产品制造紧密融合在一起,厚植央企发展的平台。

推荐访问:管见 结构性 供给 中央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管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