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马克思主义由“文言文”走向“白话文”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实现中国梦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理论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让马克思主义高度融合传统民族文化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让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有厚重底蕴的传统民族文化相结合。首先,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民族文化的结合需要以尊重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为前提。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生活现状、未来期待,鼓励少数民族人民通过实施生产方式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教育改革等措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民族和地区创新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走进民族文化时,也要鼓励各族人民积极学习与传承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让民族的“根”世代相传,让民族文化开花结果。民族文化不仅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得以立足于世界的根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是中华民族实现文化保护、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重要支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文化创新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渗透进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中。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牢固根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实际相结合,在弘扬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升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内涵,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现实性,建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体系与话语体系。

掌握大众语言特色,让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形象化

要让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生活相契合,需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实践融合,最终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中去。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并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实践,才能真正说明马克思主义已经融入中国社会。

首先,与中国社会生活语言融合,让马克思主义由“文言文”走向“白话文”。马克思主义作为抽象的哲学理论,难以直接被社会大众用来指导自己的生产生活,要想真正融入人们日常生活,还需摆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抽象性,将其由难以理解的“文言文”范式转化为大众易理解、易接受的“白话文”形式,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具备中国语言范式。作为一种外来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对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建设的指导,首先需要实现语言范式的“入乡随俗”,这也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曾用“推拉门” “墙头草”等词语形容不思进取、只求无错的庸碌官员,用“隐身衣” “铜镜”等形容百姓对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阐述了人民对国家发展道路的绝对话语权,同时再次强调了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生动、平白、朗朗上口的语言,让马克思主义从“庙堂里的文言文”变成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更加生动、具体。

其次,掌握大众语言特色,让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形象化。哲学作为人类思想理论成果之所以能传承数千年,主要是由于哲学思想的普遍适应性,哲学理论能适应不同的社会背景、社会时期而存在并不断得到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在资本主义背景下诞生的无产阶级哲学理论体系,具有特殊的社会适应性,目前,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国情的适应融合,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通俗化、形象化的生活经验,再融入百姓生活中。对于马克思主义通俗化,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这样的指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让普通老百姓对于马克思主义,愿意去听,也听得懂,愿意去看,也看得懂。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民间脍炙人口的故事与人物形象结合,用通俗易懂的故事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化意识形态,如:用“精神钙”形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中国共产党员的重要性、用“老虎”和“苍蝇”形容各个岗位违法乱纪的党员干部、用“墙上钉钉子要准”形容从严治党的严肃性与准确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浅出、振聋发聩的言论,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的样板。

让马克思主义深度结合全面转型发展的中国成功经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社会传承一百多年的哲学理论一直在接受社会实践检验,未来还将继续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完善自身理论体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必须深入广袤的社会生活场域,找准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的结合点。

第一,社会改革与理论创新相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创新驱动社会发展与改革已成为目前我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动力,社会改革创新需要在指导理论、管理制度、实践方式上实现协同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指不同的社会背景与社会语境下,马克思主义需要整合不同的意识形态,指导社会实践。管理制度与实践方式的创新都需要以理论创新为前提,在我国社会实践中检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特性,并在实践中完善真理。马克思主义在参与指导中国社会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考验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民族实际的结合。与民族文化背景单一的国家不同,我国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理念信仰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首先要完成对我国丰富民族文化的认知、认同,其次才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国民族团结统一发展。

第二,“时代问题”与“社会逻辑”协调统一。“时代问题”指社会某一发展时期的优势、劣势与发展方向;“社会逻辑”指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及发展对理论、资源、制度等方面的需求。自中国共产党党成立以来,一批又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理论完善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在经历了几十年风雨曲折后终于迎来现在这样活力与希望同在、创新与挑战并存的社会發展新气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开辟了全新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需要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保持理论与时俱进、提高理论话语权。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马克思主义要实现自身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都要深入了解我国社会当前存在的阶段性问题与主要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导理论,需要深入了解我国社会发展动态与需求、了解“时代问题”与“社会逻辑”的内在联系,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创新性的理论指导。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就要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扎根百姓生活,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坚持思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化故事讲述马克思理论,让马克思主义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我国社会发展改革对理论与思维创新的需求。

(作者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曾鹰、曾天雄:《创新发展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重构》,《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

责编/陈楠 孙娜 美编/杨玲玲

推荐访问:白话文 文言文 马克思主义 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