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哲学素养教育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认识到这部分学生在哲学素养方面明显不够。一方面学校没有设置相关课程,另一方面在其他课程教学中也忽视了这方面的教育。针对这种情况,作者提出了在高职高专院校现有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在实际教学互动中渗入哲学素养的教育观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了两个教学相关的案例。

关键词: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6—0153—03

一、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哲学素养教育的背景

根据教育部2007年的统计,2006年我国高等院校总数为1867所,专科学校1147所,而职业技术学院981所,即高职院校占全国高校数量的一半;2006年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为17388441名,而专科学生为7955046名,专科生所占比重超过45%。①高职院校的目的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的高技术人才,要求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或管理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敏锐的思维能力。绝大部分院校都会强调自己的专业设置非常独特,有竞争力,配备优秀的师资等。这些主要是强调自己的专业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应该透过这些现象看出其中的问题,即文化的积淀和思维的培养没有作为一个重点。反过来说,并非是把后者和前者一样并重。

很多院校都开设了人文教育课,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很大促进。但是对于哲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方面,依然是一个软肋或缺陷。在社会活动中,不仅是人们需要理论,需要科学的思维方式;而且作为理论的哲学本身也要接近生活接近群众。哲学不是在虚空中自己运动自己旋转的物自体,它必须掌握群众,经过运用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哲学作为一种基本的人文素养,这方面的缺乏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海德格尔在就任弗莱堡大学校长的演说中曾指出不应该将大学的教育扭曲为仅仅是为了某一“高雅”职业而进行的呆板的、速成的培训。

不仅高职院校是这种局面,就是很多本科院校同样也是在哲学素养的教育方面问题突出。但是,相比较而言,高职院校的问题更严重。首先一个重要原因是教材设置,根据我国现行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高职高专只上两门政治理论课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很明显,没有专门设置哲学课程。不过就是本科阶段的公共政治课也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严格说来也不是单纯的哲学课程,哲学只占其中的一部分。不能说上了这门课,就接受了哲学教育。当然不可否认,有部分院校除了公共政治课之外,开设一些选修课,其中包括哲学类的课程,可以对哲学教育方面的不足做一些弥补。可以想象,在校大学生中选了哲学选修课的占多大比重呢?所以,这些事实无不告诉我们,大学生接受的哲学教育方面,有着很大不足,而高职高专的学生更是严重不足。因此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哲学素养教育确实是迫在眉睫了。

加强哲学素养教育的社会环境。进行哲学素养教育是和当前社会环境、人们的价值观取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市场经济、经济价值等概念的引入和普遍化,不断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作为这个时代产物的当代青年学生深深打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几乎所有的上一代人都认为,现代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以前的大学生有着很大的不同。现在所谓的“80后”、“90后”等提法已经为此做了一个注释。当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是这样,但是总的特征还是相当鲜明的。

毋庸置疑,在当前高职院校中全面引入哲学教材,或者开展大量的哲学选修课在短期内都是很难做到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想一些办法,寻求另一途径来弥补一下这方面的欠缺。作者认为在当前的课程设置不变的情况下,在高职院校所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的教学中渗透哲学素养的教育不失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方法。

二、在这些课程中渗透哲学教育的可能性

(一)这些课程和哲学有一定的内在一致性

在高校教育中既然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并称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有一定道理的,即它们有一定的共性,主要目标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虽然是不同的几门课程,但是它们之间是相互渗透的。思想道德和社会活动的关系,也就是思维和实践之间的关系,也是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理解为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哲学研究的领域之一。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也是哲学中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的关系,也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同样也是哲学的研究对象。反过来说,人们研究哲学不可能再去向古人那样整天陷入形而上学的玄学的沉思之中,必须关心周围的世界,身边的社会环境,总之一句话,就是要研究现实问题。所以哲学和这些课程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当我们把这些课程联系在一起考虑的时候很多的问题会变得更为清晰了。

(二)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思辨性

在这些课程中渗透哲学素养教育时,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使学生不是就问题来谈问题,而是把问题放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去思考,让他们懂的没有抽象的和僵死的事物,在社会中只存在具体的、发展的和普遍联系的事物。无疑这样做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上一门课时可以联系到很多身边活生生的生活现实。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养成学生哲学思维的习惯,让他们感受到哲学思维带给他们的乐趣。而哲学所特有的思辨性也会深深吸引更多的学生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不增加学时,也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实事求是的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课时还是很紧张的,如果在此情况下渗入哲学素养的教育会不会增加课时并增加的学生的负担呢?不会的。首先是这种活动是在上课期间完成的而没有单独占用课时,也不会因此而减少了其他内容的教学。只不过是在授课过程中,用一种哲学观点或哲学思想把内容表现出来。这只是内容呈现形式的不同。另外,由于是在课堂内完成的,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思考,没有另外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

三、具体教学中的实例

下面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中如何渗透哲学素养教育的问题举例予以说明。

在第一章中我们就会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可以说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我们最熟悉的话讲就是:实事求是。这个问题不仅对于哲学理论,还是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哲学虽然不能修鞋子,不能烤面包,但关心人类的生存的命运,不是和人类无关的,恰恰相反,它从根本上关心人类:终极关怀。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哲学理论同具体的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相结合的一个典范,从这里更能深切感受到理论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命运的影响。

为什么说这个问题重要呢?因为这个问题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是贯穿这门课的一条主线,这个问题理解了后面的各章都可以得到比较合理的理解,也可以说,这一章是这门课的一扇门,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就是打开这扇门的一把钥匙。因此,在这一章中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多花一些时间也是值得的。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非常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本性和革命本性。任何一种真正的哲学,与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哲学必然具有实践性和革命性。中国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会面临着形形色色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到现成的理论中去寻找。你到马克思理论中去找,也找不到。马克思主义不是一张医生开好的药方,遇到病,拿上这个药方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正如西方一位学者曾说过,共产主义不是一张现成的火车票,只要拿上它登上火车,不论你是躺着还是坐着,都可以达到共产主义的阶段。马克思主义不是一张现成的车票,当然其他理论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马克思的时代离我们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不仅资本主义,就是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所处的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马克思在那个时期不可能提出适用于现阶段我国情况的具体方法。如果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那么不仅问题没有改善,有可能会变得更糟。所以1877年马克思在给俄国《<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曾提到,有人“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既保证社会劳动及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但是我要请他原谅。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1]因此,这一章很好地诠释了实事求是这一思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实践上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过程,在理论上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成熟发展的过程,我们的这个教材就是理论形态的一个缩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反映。

第二个例子介绍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章进行哲学素养的培养。我们在教授学生这章内容的时候,让学生懂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些基本要点是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不过我们教师一定要切记,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极其特点,当然很重要,但是只有懂得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时,才能算是了解了和谐社会的真正内涵。只是将这些事物当做一个孤立的个体看待,不会有什么历史视野,一旦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些人将不能对社会现实有正确的理解,将不得不再次去学习新的知识,以便寻求解答当前问题的答案。从马克思哲学的角度我们会认识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在原始社会,人们当然要追求物质生活的提高,面对自然灾害频频出现,心中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社会。当人类进入到奴隶社会时,开始了文明时期,对于原始社会是进步了,在和谐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人类在没有完全摆脱自然奴役的同时又套上了阶级奴役的枷锁。后面的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也是这样,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都没有实现和谐社会的最终理想。因为这些历史阶段都属于私有制社会,在此期间,物奴役人,人是物的奴隶。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阶段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已经实现了公有制,人开始从根本的意义上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这也为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历史基础。很明显,从以上的阐述,我们不难看出,和谐社会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动态的和静态的。所谓动态的理解,就是把它放到历史发展过程中去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和谐社会的理解是不同的。记得我国历史上几个重要的繁荣时期,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这应该算是当时的和谐社会了。但是从后人的观点看,那些历史上所谓的繁荣时期和后来的社会发展相比不能算是和谐社会,就像现在没有人愿意回到所谓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是说,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它不会一蹴而就,甚至在某些时候出现历史的倒退。所谓静态的就是指具体的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甚至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某一个时期。比如我们当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时期。和前一阶段相比,我们无论在经济、政治方面还是在文化建设方面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是过去的人民不可能想象到的,应该说是一个和谐社会。不过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我们还应该有更高的追求目标,这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和谐社会还不是绝对和谐,各个阶层,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不是都已经满足了需要,相反还有许多方面要继续努力不断改善。这样我们就要静态地分析当前社会的横断面,找出制约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把和谐社会的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以上的讲解学生能够接受我们的社会是历史发展的新时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又通过当代人的努力才取得的,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我们还有更高的目标,这样也要求我们同学们珍惜前人的劳动,懂得感恩,还要树立远大理想,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用自的劳动和智慧把我们的社会建设的更美好更和谐。

总之,在这门课的教学中渗透哲学素养的教育对于我和很多老师来说还是处于不断的探索中,我们要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提高自己驾驭教材能力,也不断了解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将会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

注释:

①以上数据参照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3.

(责任编辑/石银)

推荐访问:政治课 素养 高职高专 融入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