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良渚古城的发现者刘斌,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证据在哪儿?

刘斌自从1985年大学毕业就开始踏上良渚的土地。之前,他只知道杭州有个著名的遗址叫良渚,却不曾想,自己与这块土地的缘分一结就是30多年,至今仍在继续。

CCTV《开讲啦》特别策划“我的时代答卷”系列节目,近日请到的嘉宾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良渚古城的发现者刘斌。

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见证。5000年文明有多遥远?中国考古人是如何寻找到中华5000年文明的证据?刘斌自从1985年大学毕业就开始踏上良渚的土地。之前,他只知道杭州有个著名的遗址叫良渚,却不曾想,自己与这块土地的缘分一结就是30多年,至今仍在继续。30多年的考古生涯,每一次新的考古发现都让他一次次接近5000年前良渚人的生活,一次次更新他对良渚与中华文明的认知。刘斌说,中国考古人用了100年的时间,建立起来了中国的一个长的历史的景象。

凭借一层石头,挖出了一座千年古城

2006年12月20日,刘斌一晚上都睡不着,他越想越激动:一定是个重大发现。

究竟是什么发现上他如此兴奋与激动?是一层石头。2006年,刘斌在良储瓶窑镇的位置发现了一条南北向的良诸时期的古河道,而在河道里边,三米多高的黄土下面,铺垫了一层石头。

刘斌没有放过这一层石头,他开始“破案”——石头是在三米多厚的黄土堆积下面发现的,而且中间没有间隔,是一次性堆上来的。他再看石头,发现是开采来的,并不是原始河道里的,那么,是从哪个山上开采来的?城墙的堆土是山上的黄土,他就想到现代修大堤,也是從山上运过来的,那必定是一个大工程。但到底是大堤还是城墙?于是他开始了十多年的探索。

考古就像破案一样,考古工作的魅力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然后求证问题,从而不断追溯人类文明的源头。2007年10月,刘斌终于找到了东南西北四面城墙,发现并确认了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为完整的、保存最好的、规模最大的一个古城址一良褚古城,证明了“良诸古国”的存在。

良渚文化与良渚文明,一字之差意义却大不同

良渚文化被正式命名是在1959年,而对良诸文化的认知真正达到新的高度,是从上世纪80年中期以后开始的。1986年出土的玉琮王,改变了考古学家对于良渚玉器功能的认识,第一次让考古人看到“文明的曙光”。到2007年良渚古城的发现,刘斌研究员介绍说,2009年至2012年,他们又发现了面积6.3平方千米的外郭城,并证实良渚古城有宫城、内城和外城三重结构,这与中国后来的都城营造格局极为相似。而从2009年至2015年,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由11条水坝组成的,控制范围100平方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它具有防洪运输和灌溉等综合功能,是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也是世界最早的拦洪大坝系统。正是这些重大的发现,让世界考古学界都非常认可:中国在5000年前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早期的国家阶段,足以证明当时的中国社会发展的程度是不低于其他文明的。

从良诸文化到良诸文明,这背后是前前后后80多年,几代中国考古人孜孜不倦的努力与成果,让世人重新看到了一个存在于5300年前到4300年前的古代王国。2017年在第三届上海论坛上,英国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勋爵就表示,良诸文明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处于同一时间点。

考古是挖宝吗?考古到底有什么用?

说到考古,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挖宝”,而刘斌说,考古是读地下的书。

随着良渚古城的发现,不少外国学者也都对良渚文明流露出浓厚兴趣。“近东地区的考古显示先有国家再有基础设施建设,而良渚则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先有大规模的集体劳作,然后再形成了王权。组织大规模劳动力不但需要权力,而且需要礼仪。”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弗农·斯卡伯勒说。长期担任过大英博物馆东方部负责人的罗森夫人则认为,复杂的水利系统需要设计、规划和劳动管理,当时的良渚古城里很可能有类似国王的管理者,同时,城市也需要发达的农业系统、社会制度及思想体系为支撑。考古研究成果与罗森夫人的推测不谋而合。刘斌介绍说,古城内的大型仓储区遗存有大量的烧焦稻米,储量为10万公斤。而刘斌的同事王宁远研究员也报告说,当时古城内的居民估计有2.5万人左右。

“我们十年来发现了160多处遗址,良渚遗址保护区内的遗址点数量也增长到300多处。”刘斌说,他们同时确定了良渚古城内的河道水网体系,以及宫殿区、王陵区、仓储区和作坊区的功能布局,从而发现良渚古城内的居民主要是贵族以及手工业者,证实良褚古城具有明确的城市功能。目前,良渚考古已经进入到多学科研究阶段。通过动植物考古,研究人员发现,良者先民的食物中有水稻、菱角、芡实、杨梅、桃子,当时他们还会养猪。

关于考古究竟是什么,考古的意义是什么?有观众提问,考古似乎离咱们的生活很遥远,5000年前跟我有啥关系呢?

刘斌说,其实5000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如果以25岁作为一代生命的接续,从今天回到5000年前,我们前面只排着200个人;如果生命记忆以50年为单位可以对接传承,那么回到5000年前,在我们前面只站着100个人,仿佛一眼就可以望到。但一代一代过去,在我们个人记忆里,我们往往只记得爷爷的样子。而考古就是帮助我们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放在一个大的时空框架当中去理解世间万物,于是我们今天每个人才能越来越清晰地知道我们所在的时间的坐标、空间的目标和文化的坐标。所以,考古让我们活得更加坦然,活得不那么狭隘。这就是考古的意义,也是中国考古人的贡献。

刘斌在节目现场开启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演讲,带大家一起穿越到5000年前,撒贝宁直呼“大家回来了吗?有的人眼神还在5000年前,眼睛都听直了。”

据CCTV《开讲啦》整理

推荐访问:发现者 开讲 中华 五千年 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