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级教学管理监控体系,全面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摘 要] 教学质量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社会衡量学校优劣的重要标志。201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并决定逐步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因此,加强教学管理监控体系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既是每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的价值追求,也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任务。近年来,我校在宏观上架构了三级教学监管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建设,培养了一批“爱家乡、肯吃苦、会创新、能合作”的“德技双馨”人才,为淮安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 键 词]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监管体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5-0124-02

没有质量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不抓教学质量的学校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校。教学管理是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既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实现教学质量目标的根本保证,又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创品牌、创特色的基点。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监控,在宏观上建立了三级教学监管体系,既注重精细管理,又推进量化考核,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构建教学监管体系的理性认识

(一)加强教学监管,提升办学质量是中等职业学校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型决定的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不断地进行规模扩张,教师力量不足、实验实训条件不够,带来教学质量下滑、就业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等问题,这对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针对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总体不高的现状,2015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并决定逐步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要求各地、各职业院校要树立质量立教、质量立校意识,努力推动职业教育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打造职教质量、职教品牌。我校经历了“十一五”规模扩张,自2012年搬迁入新校区以来,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已成全校共识,构建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管体系已成为必然之举。

(二)加强教学监管,提升办学质量是中等职业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直接从事生产实践活动或服务活动的技术工人、管理工人以及其他劳动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校必须围绕这一中心任务,认真抓好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的“爱家乡、肯吃苦、会创新、能合作”的“德技双馨”人才,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加强教学监管,提升办学质量是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发展需要决定的

随着人口数量的减少,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大战愈演愈烈。学校与学校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面对市场的选择,如何赢得、家庭和学生的认同,如何提高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都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三级教学监管体系的构建及实施

(一)一级——教研室层面

教研室是职业学校最基层的教学组织和科研单位。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研室主要承担着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培养、校企合作与科研团队建设等职责与任务。因而,教研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竞争力。

为促进各个教研室履职到位,我校按学科性质相近和便于科学管理的原则设置6个公共基础课教研室和6个专业教研室,各系教师和行管人员归口12个教研室。学校出台《教研室工作考核实施意见》,由以往重形式向强化过程、重实绩转变。每学期学校组织对全校12个教研室实施量化考核,根据教研活动的组织和实绩予以评先,按人头发放一定的考核经费。

各教研室结合学校考核的情况再对每个组员从工作量、听评课、参赛、教科研、其他实绩等方面进行积分排名,发放相应的教研室考核经费,同时考核积分纳入教师教学考核,占学期教学考核积分的30%。

(二)二级——专业系层面

专业系教学管理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整个管理体系中起到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专业系教学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也关系到各个专业人才的培养的目标的实现。

我校根据专业群和历史沿革,建有机电、信息、艺旅、经管四个专业系。学校督促各专业系切实履行教学常规管理的责任主体职能。专业系每天对教学秩序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每学期末,专业系结合常规检查的情况,侧重对教师师德师风、课堂教学、同行听评课、班主任评价、学生评教、工作实绩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积分纳入教师教学考核,占学期教学考核积分的70%。

此外,专业系在团委、学工处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第二课堂项目化管理,目前开设了50多个专业社团,将专业技能知识纳入到专业社团中培养,既立足课内,又拓展到课外,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

(三)三级——学校层面

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包括校领导、教务、督导等职能部门和专业系等。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学管理内涵不断加深,要求日益提高,教学管理如何达到“科学、和谐、高效、创新”,是学校教学管理者面临的巨大挑战。

近年来,我校教学管理者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的办学意识,用科学的监管标准体系来规范整个教学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一是学校正常开展期初、期中、期末三期教学大检查。每期教学大检查重点不同,期初重在教学秩序、期中重在教学规范、期末重在教学评价。二是校领导和教务处实行每周巡查转课制度。每周巡查3~5次,进行A、B、C三个等级的量化评分,每次及时向专业系反馈《教学检查记录表》,每四周编印《教学检查情况通报》,按专业系汇总量化得分,并对违纪情况进行通报处理。三是校领导和教务督导等职能处室实行推门听评课制度,随机抽查教师授课情况。每学期,教学相关管理人员听课不得少于30节,要求教师互听不得少于20节。四是构建“阶梯式”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学校按照合格-骨干-学科带头人-名师的成长规律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每阶段均有配套的考核办法。通过“师德”“青蓝”“名师”“双师”“培训”等五大工程优化师资队伍,建有省、市、校三级名师工作室,注重发挥名师、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团队集群发展。五是学校将专业系和教研室考核情况进行综合排名,把每个人的积分情况作为年终绩效考核费用发放的主要依据条件,同时,根据教学考核情况开展年度综合教学质量优秀和优秀教案等单项奖评比。

(四)实施成效

从实施情况看,在工作实绩方面取得突出的教师积分较高,得到了应有的奖励和荣誉,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积极性。近年来,我校师生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得12金26银92铜,在省级发明、创新大赛中获奖49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4项;有3名教师获得国家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

三、教学监管体系实施中还应注重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重心下移是要求

集权模式的教学管理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职业学校发展,教学管理重心的下移已经成为教学管理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向。因此,学校要真正地推进实施二级管理,将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到专业系,这样教学管理各层级才能各负其责,切实地发挥管理的职能。

(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条件

为使教育教学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增加教学管理制度,从而逐步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质量监控体系。要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运行表、课表、考表等审批制度。要建立教学质量检查、教育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反馈和教学质量评价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评价,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只有科学化的常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学校有一个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形成常规教学行为的良性循环。

(三)提高教师能力水平是关键

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要强化师德教育,使教师具有敬业爱岗的主人翁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爱生重导的园丁精神、刻苦钻研的创新精神。注重提高教师教学的基本技能,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提升课堂的驾驭能力。应积极为教师构建学习资源,完善教学资料库,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企业锻炼,组织多元化竞赛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注重顶层设计,把奖惩机制更多地指向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是趋势

教学管理信息化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核心部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既具有现实性,又带有超前性、开拓性的课题,对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实现对学生和社会的优质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必须采取信息化手段,建立教学管理的大数据,比如生源基本情况、学生对教师评价、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等等,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刘泽军.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督导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推荐访问:教学管理 人才培养 构建 监控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