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80后追过的岁月

当80后开始怀旧的时候,只说明一件事:我们老了。那些青涩往事,经过回忆的滤光,全部蒙上一层淡淡的夕阳黄。那些我们追过的岁月,其实还在等着我们这些老伙伴,在你我的记忆里。凝视着曾走过的地方,我们是否还能记起出发时的理想和彷徨?

武侠片:侠义精神浇筑的价值世界

刀,是什么样的刀?金丝大环刀!

剑,是什么样的剑?闭月羞光剑!

招,是什么样的招?天地阴阳招!

人,是什么样的人?飞檐走壁的人!

情,是什么样的情?美女爱英雄!

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首歌伴随《白眉大侠》红遍大江南北。这部由单田芳先生同名评书改编的武侠电视剧,与金庸、古龙、梁羽生小说改编成的众多古装武侠片一起,构成了80后一代成长的背景。

孩童看戏心眼特别简单,不管什么剧,先区分“好人”和“坏人”。武功高强、大义凛然的是“好人”;出招阴狠、专与“好人”为敌的自然是坏人。在电视机前过完惩恶扬善的瘾之后,一群孩子聚在一起,每天还要像煞有介事地玩几次角色扮演,个个争当“好人”。“善恶有报”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武侠片传递到80后这代人身上的。

与今天这些充斥着声光电和嗲言嗲语的脑残武侠片相比,那个年代的武侠世界要朴实无华得多,更单纯也更厚重。有一些为人处世的价值观念就是武侠教给我们的,不妨通过武侠片普及的几个成语来观察: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两三义士,萍水相逢,意外之际发现彼此性情相投,乃焚香设案,叩拜于地,口中念的都是这两句词。这种生死与共的义气精神对未经世事的孩子尤其是男孩是有相当感召力的。

“快意恩仇。”日渐长大的孩子,必然要面对一天天复杂起来的真实世界,于是渐渐理解了武侠世界里另一个常用成语——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几乎没人愿意主动去适应大人世界,于是侠客主导的江湖成了最后的藏身之所。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与结仇、报仇相比,施恩、报恩在武侠世界中的分量要少得多,而且报恩的方式往往又都是受恩者替施恩者去报仇。然而,感恩精神的种子还是不经意地被播撒在80后的心中。

有人说,80后是最后一代理想主义者。80后成长在去革命化的时代,雷锋、赖宁等社会主义新人不再有多少实际魅力,80后身上的理想主义情节显然另有来源。与其归功于美国大片中的超级英雄,倒不如把视线放在金庸笔下的大侠身上。金庸小说的灵魂思想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无数金庸迷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金庸也十分注意自己对年轻人价值观的影响,所以在《鹿鼎记》后记里特地提醒读者不要学习韦小宝。

随身听:对流行文化最初的追求

2010年10月23日,索尼宣布walkman停产了,伴随着80后一个时代的记忆也告一段落。就在同一天,苹果iPod九周年庆,也预示着新一代的记忆开启了。

最早使用随身听的人在那个年代算是时髦的孩子,下课十分钟足以让同学围着你转。整个初中和高中时代,就是在一盘盘的卡带和卡带一圈圈地打转下转完的,还有很多同学的随身听殒命于班主任老师之手。

第一台随身听诞生于1979年,那时候索尼最早在全球推出Walkman(随身听),索尼公司创始人之一的盛田昭夫随后将随身听的定位瞄准了青少年市场,并创造了“耳机文化”的概念。由于其小巧、易于携带被众多80后学生和音乐发烧友喜爱,许多年轻人由以往的守着录音机听歌曲改变为“边走边听”。这些人是迷恋随身听和成摞的港台歌曲磁带,墙上贴满“四大天王”、“小虎队”海报的最后一代,更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代追星族的生力军。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80后是由过去的单纯逐渐走向多元化的第一代。“文革”后中国的流行文化的发展虽然迅速但是并不发达,作为80年代出生的一代,当时正流行的文化认知并不全面。但是随身听却带领着一批批的80年代人认识了流行歌曲、校园名谣、港台歌星。随身听的年代,是港台文化在大陆达到顶峰的年代。

“文革”后的第一代青年偶像在这时诞生,他们是:邓丽君、刘文正、罗大佑。“歌星”一次性替换了“歌唱家”和“唱歌的”。而随声听正是把这些第一代偶像传遍大江南北的“利器”。相对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文化单一、意识形态单纯、社会价值观高度同质的状况来说,80后赶上了一个众声喧哗的文化时代。就像是耳机里传来的“四大天王”、“小虎队”的歌声一样,喧哗热闹。很多流行歌曲表现出一种批判现实的反叛主题。

然而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科技日益发达,随身听作为以往的日常用品渐渐淡出视线,成了时代的古董。随身听时代的终结留给每一个消费者的除了记忆,还有一盒盒的磁带。

三十多年的历史,全球4亿粉丝拥趸,索尼磁带随身听停产后,引发了粉丝的追捧,很多人开始翻箱倒柜,寻找那个曾经陪自己成长的Walkman。淘宝上的不少店家在出售新上架的Walkman存货时都打出了怀旧牌,并配合诸如“80后的青春回忆”等图文吸引人气。

零食:贪吃但不物质主义

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这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习惯。

80后成长的时候,正赶上中国经济改革初见成效,整个国家历史性地摆脱了物质匮乏的阴影。我们的父辈人在童年是为吃饱肚子而挣扎,到了我们这辈,温饱已经是不需要解决的问题。当我们嚼着那些父辈们未曾见过的零食时,听到最多的一句就是“我们那时候什么都没得吃,饭都吃不饱,别说吃零食了……”但物质还未丰盈到吃什么有什么的地步。

过渡年代最好的见证就是零食,80后是那么爱零食,以致一块糖、一瓶饮料的滋味多年后仍能依稀记起。表现在零食上的,就是中国社会物质上最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相对于现在的90后来说有着天壤之别。超市里琳琅满目的进口食品,进口奶粉,一瓶矿泉水动辄数十、上百元,相比那个年代,如今物质主义似乎大行其道。当然,也可以美其名曰:全球化。

吃方便面是小时候最幸福的一件事。方便面在80后刚开始上小学时还没那么“方便”,是被认为最好吃的零食和早餐。果丹皮、棉花糖,沒有吃过这些似乎都不好意思说是80年代出生的。

80后还有一个特别神奇的零食——浇糖稀。在孩子眼中浇糖艺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在他们的手下一个个活灵活现的龙、孙悟空、花朵很快就出现了,攥着这些艺术品观赏良久舍不得下嘴。那时候,学校门口就有浇糖艺人,一到放学许多学生围观。而现在,浇糖技术掌握的人越来越少了,浇糖的老爷爷也早就无影无踪了。

80后贪吃是因为零食是稀缺物件。但80后没有让对物质的渴望占据全部头脑,与90后相比,80后的物质欲望要简单得多,对人对事的评价标准也没有降低到物质主义。或许是因为他们童年时接触到的商品实在太有限了,导致对物质生活的想象力都没跟上时代。

三八线:学着与异性相处

鲁迅先生在桌上刻“早”字的故事激励过所有80后,学完那篇课文后,每人桌上都刻了一个歪歪斜斜的“早”字。但那年头,课桌上的风景不止于此。今天想起来,意蕴最丰富的莫过于“三八线”。

这条线,事关地盘、面子,也折射出男女生之间的暧昧与纠葛。

男生好动,女生爱静,大概出于“动静结合”的考虑,小学老师总爱在一张课桌上分配一男一女。有男女的地方就有争斗,自小而然,那个时候的女生虽然在老师面前表现文静,但在地盘争夺战中,却从来都是“敌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彪悍作风。

小小课桌两米长,为表男女有别,中间画线,一家一半。那是怎样一种泾渭分明、楚河汉界,你要越界可别怪我动刀兵。哪怕听课太认真,不小心胳膊过了界,也会遭到无情的反击,轻者用眼神警告,重者用课本打,狠者用圆规扎。

“三八线”可不全为守护自己的“家园”。总有那么一个贱小孩,不断去打“国界线”的主意,要么故意越界去搞“侵略”,与一天不打心里痒痒的“敌人”大战八百回合;要么无事生非,发起“边境谈判”,妄图将“三八线”向对方领地迁移几公分,结果自然只是又一场无谓争端。

既要画“三八线”,又不断去挑战它,孩子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是一种叫做“反向作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指人们在处理一些不能被接受的欲望与冲动时,会表现出与自己原意相反的态度。男女生虽然表面对立,但在内心深处暗藏着相互间的吸引和好感。那些画“三八线”最起劲的男生,其实乐于“三八线”变成“导火线”,这样他就有理由找同桌的女生吵架了。吵着吵着,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暗恋上了对方。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人生最初对异性的兴趣和探索,大概都是从“三八线”开始的吧。

话“课桌三八线”被“70后”、“80后”归入课桌文化的一种,并被公认为儿时最好玩的事儿。时至今日,“三八线”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一部在网络上热传的名为《三八线》的动画片。被称做“纯洁时代的最后回望”、“勾起人内心最为纯真、本质的东西”。那个年代单纯而又真实的社交,现在再也不可能了。

推荐访问: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