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成因与对策研究

【摘要】 近年来,我国政府统计数据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分析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成因,其中外部原因有现行考核晋升制度、数据需求、调查对象配合程度;内部原因有政府投入不够、统计管理体制和方法落后、缺乏明确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标准和管理体系及统计基础薄弱。最后,文章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统计数质量 政治锦标赛 成因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我国近些年出现了一种现象:各地区公布的GDP无论是从绝对数还是从相对增长率来看基本上都高于中央公布的数据。如在2010年7月公布的中央各地区的GDP增长率中,中央公布的增长率为11.1%,而全国31个省份中,受海南国际旅游岛拉动,海南省上半年GDP增速达19.4%,增速为全国之首,天津市年GDP增速达18%,名列第二。重庆、山西、宁夏、吉林GDP增速均在17%以上,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GDP增速达到15%以上的省份达到13个。在31个省份中,新疆和贵州GDP未达到全国水平,新疆增速为10.7%,贵州增速为10.3%。如此看来,各地区的GDP增长率水平基本都高于中央的增长率,而且超过的幅度也比较大。从历史数据看,1990年到1995年中央公布的GDP都明显高于地方公布的GDP之和,但是从1996年到2010年,地方公布的GDP之和却超过中央公布的GDP,并且这一差额呈现递增的态势。

对于我国GDP是否存在虚增的问题上,学者们有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以Rawski和王小鲁为代表的观点认为我国GDP存在虚增现象。Rawski(2001)通过对中国能源使用的下降、工业中许多行业产出的减少、大量工人下岗、生产能力的普遍过剩、库存积压,以及1998年水灾的影响等事件来比较官方公布的7.18%的增长率,她认为实际GDP增长率可能更低,也许是负增长。王小鲁(2000)通过利用工业生产指数来推算全国GDP增长率和生产函数的方法发现我国1992—1997年GDP高估了2.5个百分点。另一种观点是对前一种观点的反驳。任若恩(2002)考察了德国、英国、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增长与能源增长数据,发现这些国家都曾经出现过二者不同步的现象,以此认为Rawski的结论并不可信。

二、成因

1、外部影响

(1)现行考核晋升制度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官员的选拔和晋升的标准由过去的政治指标变成了经济指标。同一行政级别的地方官员,都处于一种晋升博弈,或者称为政治锦标赛(周黎安,2004)。而在经济指标的竞争中,GDP到目前为止是最为核心的指标。在我国现有的金字塔型的政治体制中,同一行政级别的官员能够得到晋升的也只是少数,这也使得地方官员对GDP及其增长率更为看重。结合上面的分析,根据政治锦标赛模型,我们得出一个博弈模型。在上级政府对两个地方政府的首脑进行经济考核,绩效高者获得晋升。地方官员的晋升博弈模型为:yi=ai+bi+ei,其中,yi代表地区的经济绩效;ai代表地方真实的经济绩效,也就是地方官员的努力程度,bi代表地方的经济绩效虚增部分,也就是数据“注水”的部分;ei是一个随即扰动项,ei和ej相互独立,我们假定ei-ej服从一个期望值为0,独立同分布F,由于信息不对称,上级政府能够看到的只有yi,而看不到ai和bi。

周黎安(2004)认为政治锦标赛是一种零和博弈,其规则是:如果i地区的经济指标超过j地区,即yi>yj,那么关于i地区官员将得到晋升,获得效用V。这时j地区的官员则不能晋升,获得的效用为v,且V>v。其具体的表示为:

Pr(yi>yj)=Pr[ai+bi+ei-(aj+bj+ej)>0]

=Pr[ej-ei<(ai-aj)+(bi-bj)]

=F(ai-aj+bi-bj)

官员i的效用函数:Ui(ai,aj,bi,bj)=F(ai-aj+bi-bj)V+[1-F(ai-aj+bi-bj)]v-C1(ai)-C2(bi)。C1(ai)和C2(bi)分别为地方官员推动经济增长的成本和统计“注水”的成本。我们假设C1(ai)=C1ai2,C2(bi)=C2bi2。C1、C2分别表示官员推动经济增长的成本系数和统计“注水”的成本系数。官员i选择是Ui最大,即对Ui求ai、bi的偏导为0。则:f(0)(V-v)=2C1ai;f(0)(V-v)=2C2bi。f(0)是分布函数F的密度函数。上面两式可以变化为:bi=。

我们可以通过上式解释为:当ai和C2不变时,bi与C1同方向变化,即当地方真实经济绩效和统计“注水”成本不变时,官员推动经济增长的成本越大时,官员统计“注水”的部分越大。在世界经济二次探底、国内外经济形势多变、不确定因素增多的今天,官员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成本正在加大,为了保持政绩,官员会有统计“注水”的冲动,而且统计“注水”的程度与推动经济增长的难度是正向的关系。当ai和C1不变时,bi与C2反方向变化,即当地方真实经济绩效和推动经济增长的成本不变时,统计“注水”的成本越小时,官员统计“注水”的部分越大。我国的统计管理体制中,各级地方统计部门在经费、编制等各种关系都受制于地方政府时,官员统计“注水”的成本是比较小的,这也是使得bi变大的原因。

(2)统计数据需求增强。在信息经济下,全社会对信息需求增加,作为主要信息之一的统计数据,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统计的项目剧烈增加,而当前的统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需求和供给还有一定的缺口。

(3)调查对象的合作程度降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优胜劣汰,大量国有、集体企业被民营企业取代,而原有的国有、集体企业都是有组织、有主管部门的单位,这些单位在统计调查时的配合程度较高。而现在的经济发展形势,民营企业由于受到各种利益的驱动,有的为了少缴税能隐瞒则隐瞒,有的为了降低企业成本,根本就没有人从事统计工作,这些不配合的举动,也大大降低了统计数据质量。

2、内部原因

(1)统计管理体制和方法落后。在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下,各级统计局名义上是双重领导,但由于官员的选派、经费的划拨受到地方政府的领导,其实际上主要是受地方政府的领导。调查队名义上实行垂直管理,实际上经费还是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其主要任务也是为地方政府服务。同时,统计方法也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中,包括统计口径、调查对象、处理方法的不同。各部门数据不能共享,部门之间、年份之间出现不同的处理方法,出现数据口径不一致,可比性差。以致于出现各部门数据相互“打架”的统计信息,干扰政府和公众对信息的判断,影响决策层对宏观经济的规划。

(2)缺乏明确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标准和管理体系。虽然我国已经加入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eneral Data Dissemination System,简称GDDS),也正在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质量评估框架对我国统计数据质量进行逐步改进,但当前我国统计数据管理与GDDS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也没有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数据质量评估标准和管理体系。这使得各级政府统计机构在统计工作中缺乏明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没有按照相对统一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标准和规范进行数据统计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因此在我国建立一个标准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标准和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3)统计基础薄弱,政府投入不够。近年来,统计部门与以往相比在人员配备和经费预算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是不能适应现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县及县以下的统计工作中这个问题相当严重。随着各种数据需求的增加,统计调查项目也得到剧增,每年都要完成相当多的定期报表和普查以及临时调查,所有的调查项目最后都需要基层的统计人员收集基础数据,而实际中,县级统计部门人员配备较少,乡镇中大多数都是一名兼职人员来协调统计工作,并且从事该工作的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更换过于频繁,历史资料混乱,台账和原始记录不全,开展工作所需的相关设备如计算机也缺乏,这也直接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

三、对策

第一,改进应该现行考核晋升制度。目前,对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还是我们现行的考核晋升制度。我们应该改变目前单一的“唯GDP论”的晋升模式,全面综合客观地考核地方官员的绩效,让地方官员没有必要去对统计数据“注水”,还统计数据以本来面目。

第二,加大统计执法力度,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我们应该一方面加大C2,即地方官员数据造假的成本,对发现统计数据造假的进行更为严厉的处罚。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减小C1,即通过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营造良好环境降低yi=ai+bi+ei政府发展经济的成本。如果C1降低,官员也不会花更多的经历去追求统计“注水”,而会努力提高地方的经济发展。所以,我们既要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更要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

第三,推动统计体制与国际接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现行的统计制度、方法及指标的设置虽然在不断修改完善,但是一些统计指标、统计口径以及统计调查方法已经明显落后,统计指标体系结构性矛盾突出。特别是一些反映计划经济、现在用处已经不大的指标依然存在,同时,反映前经济的指标又未填补上。我们应该按照加入GDDS的要求,大力改革我国的统计体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计入世”。

第四,加强统计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意识。根据前面所分析得到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国有、集体企业被民营企业取代,而这些民营企业的统计配合意识较低。我们应该认清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形式,加强统计宣传和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公民自觉配合统计调查的良好氛围,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意识。

第五,强化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社会对统计调查项目的数量、调查程度的深入、调查的及时性都有很大的增强,但是作为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数量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所以,想要获得更高质量的统计数据,还需要政府强化队伍建设,按照工作的要求,配备合适的统计工作人员,同时加大对统计工作的经费投入,配备基层统计工作所需的设备和器材。

【参考文献】

[1] Rawski,T.G.What’s Happening to China’s GDP Statistics?[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1(4).

[2] Harry X,Wu.How Fast Has Chinese Industry Grown?[J].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2006(6).

[3] Zhang Jun.Investment,Investment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9(3).

[4] 杨冠琼:中国经济增长数据可行度检验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5] 刘洪、黄艳:基于经典计量模型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J].统计研究,2009(3).

[6] 孔炯炯:统计入世——我国离GDDS到底有多远[J].统计研究,2002(7).

[7] 常宁:IMF的数据质量评估框架及启示[J].统计研究,2004(1).

[8] 周建: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诊断理论、方法及其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9] 孟连、王小鲁:对中国经济增长统计数据可信度的估计[J].经济研究,2000(10).

[10]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J].经济研究,2004(6).

推荐访问:成因 统计数据 对策研究 质量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