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还是悲喜剧?

摘要 悲喜剧,是与悲剧和喜剧完全不同的第三种戏剧形式。它不是单纯的喜剧和悲剧的叠加,而是悲剧元素与喜剧元素在戏剧中的高度融合。悲喜剧运用“以乐写哀”的方式,塑造出笑中含泪的人物形象,表达作者对主人公淡淡的嘲讽。本文借鉴易卜生的现代悲喜剧理论,对戏剧《三姐妹》进行分析,展现契诃夫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三姐妹》 悲喜剧 悲喜剧理论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悲喜剧”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的古罗马时期,戏剧家T·M·普劳图斯在他的戏剧《安菲特神翁》的序幕中提出这一术语。当然,在壁垒森严的戏剧中,将悲剧与喜剧混为一谈,这是为众多大家所不齿的,并受到了许多人的抨击。因此,这一戏剧形式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悲喜剧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戏剧形式?15世纪意大利文艺理论家瓜里尼在他的著作《悲喜剧诗体论纲》中相对完整地对这一术语进行了定义,而莎士比亚对该戏剧类型的使用才真正使这样的戏剧形式受到广泛的关注。易卜生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悲喜剧的主要思想,并在其基础上发展了易卜生式的悲喜剧特点,我们将其称之为现代悲喜剧特点。本文将借鉴易卜生的现代悲喜剧理论,对戏剧《三姐妹》进行分析。

一 悲剧元素与喜剧元素叠加产生“化学效应”

众所周知,喜剧注重的是情感,悲剧注重的是理性,悲喜剧则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融合。在悲喜剧中,当戏剧向喜剧发展时,理性的元素就会加以阻拦,而当戏剧向悲剧发展时,剧中的喜剧元素就会伴随着悲剧元素出现,冲淡悲伤忧郁的气氛。让观众在哭的同时,也会因为主人公的滑稽而捧腹大笑。笑过之后,又会产生深深地思考。所以当喜剧元素与悲剧元素叠加之后,剧中就不仅是两种戏剧表现形式,更会有不一样的“化学效应”。契诃夫这部作品沿用易卜生的悲喜剧写法,“写出了一种美学意义上的悲喜交融,不悲不喜的戏剧。他的戏剧中,很难指出何为悲剧性,何为喜剧性,二者完全呈现为一种水乳交融的正剧态势”。契诃夫将人物的思想冲突融入到主人公情绪的对立、抵触和转变当中,使悲剧元素和喜剧元素更完美地融合到一起。

就通篇戏剧而言,为什么兄妹四人的行为和遭遇总是与我们的想象背道而驰,在压抑的氛围中,总是出现意外的滑稽冲淡的悲剧气氛,这就是悲剧元素与喜剧元素相互融合所产生的效果。可以这样认为,远离故乡、失去双亲的兄妹四人,在异地他乡,与粗鄙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自己“清高”的才华不能学以致用,终日清醒并痛苦地看着周围庸庸碌碌的人群只有在幻想着回到莫斯科时,才能得到些许的安慰。他们的命运,就是戏剧中的悲剧元素。而从观众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生存状态包括一些行为和话语,或者是周边的人发生的一些事情等等,则是戏剧中的喜剧元素。例如,在第二幕中伊莉娜所说的:“刚才来了一位太太,打电报给她那住在萨拉托夫的弟弟,说她的儿子今天死了,可她无论如何也想不起地址。结果这个电报没有地址就打了出去,只打到萨拉托夫就完了。”这只是一个小片段,观众看到了就会觉得好笑,不知道地址你也能去发电报啊?也不想想,没有地址有谁会收得到呢?而仔细想想,这其实也是一个悲剧,那位太太的儿子死了,丧子之痛,与亲人也失去了联系。悲剧元素与喜剧元素相互的碰撞,使人们在笑过之后,不仅会为主人公的悲惨遭遇而难过,更会对整个事件乃至事件所涉及到的社会问题产生深深的思考。这样的“化学效应”能产生多大的作用是不得而知的,但是相对于喜剧的哗众取宠以及悲剧单纯的顾影自怜、悲天悯人,处于中间状态的悲喜剧,将笑与泪融合,打破了悲剧与喜剧的森严壁垒,展现出戏剧质朴、和谐、自然的一面,升华了整部戏剧的审美特质。

这是一部拥有“复调”思想的戏剧,它存在着两条线索。第一条是主线,也就是戏剧中的中心主题——回到莫斯科,第二条线是兄妹四人的日常生活。第二条线围绕着第一条线上下波动,最后渐行渐远。虽然主基调是回到莫斯科,但是这并没有成为他们的生活最强音。这两条线只会偶尔产生交集,更多的时候,主基调都是游离于他们的生活线之外,即便有交集,也会被各种各样的生活琐事所掩盖。越是这样的反常、不协调,越可以突出整个故事的主要矛盾。整部剧一直对回到莫斯科这一中心事件采取逃避的态度,但作者通过喜剧的方式将这个悲剧故事编织成一个笼罩在主人公周围的网,使得所有人都无法摆脱“回到莫斯科”这一中心事件织成的网给他们带来的压力。他们在困境中的慌乱不堪,暴露出了他们人性的种种弱点,同时显示出了戏剧的喜剧性效果,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淡淡的嘲弄。

二 真实反映当时社会问题

现代悲喜剧往往是人生实况和人的心态的逼真再现。因为现代悲喜剧的主旨就是要反映真实,而真实的环境往往又会限制戏剧向夸张的方向发展,这就与悲剧、喜剧中或是阳春白雪或是下里巴人的主人公形象产生了巨大的差别。在喜剧或是悲剧中,通过夸张的表现方式使观众感受到戏剧的悲悯或是滑稽,而悲喜剧则是让观众不得不去面对真实的社会和自己。往往越是真实,才让人越想要逃避。看到这样的戏剧,或许可以帮助身处同样情景的人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作者大概也是希望以此来点醒还在迷茫中的人们吧。

通篇戏剧讲述的故事都是围绕三姐妹和哥哥发生的,他们是来自中上流社会的人。相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国王和小丑的组合,对中产阶级或是上流社会人物群组的描写,更能反映当时真实的社会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整部剧犹如在叙述一个故事一样,故事的发展伴随着主人公们打牌、聊天、喝茶、吃饭等等,展现的是日常生活。而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观众看到的是主人公们和谐画面之下的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以及人性的压抑与麻木。作者将来源于现实的悲喜剧意识与特定的时代和生活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审美价值的悲喜剧艺术效果。当然,作者只是在“平凡中树立典型”,在当时俄国的社会情况下,这样的人物委实不胜枚举。通过这样一家人物群像的刻画,反映了当时面对社会变革,贵族知识分子内心的迷茫和恐慌。

许多学者认为,契诃夫通过对无所事事的中上层人物形象进行现实主义的描写,以此来揭露社会改革之后社会、经济、文化存在的弊端和罪恶,并表达作者的立场和想法。笔者认为,作者在塑造人物方面确实是想要反映一定的社会问题,但没有一定要站在某种阶级角度和立场对社会进行批判。在这部戏中只能说明主人公没有适应这样的社会,也没有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这样的现状,就如同奥勃洛摩夫一样,所有的一切事情都只是靠想的。作者通过悲喜剧独有的表现手法来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人物的双重人格。尤其是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的心理、思想更容易产生变化。这样的时代,在同一个人身上会有悲剧性与喜剧性两个不同的层面。像主人公安德烈,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有着各种各样的忧思,当然,也只是忧思而已,他算是一个“思想上的巨人”。他觉得孤独有一种举世皆醉我独醒的意味,于是一味地逃避现实,进行自我心理催眠,最后成为了契诃夫笔下“灰色人物”的代表。在悲喜剧中,安德烈是一个赌徒与一个内心充满了梦想的矛盾综合体。在他的身上,喜剧性与悲剧性得到了统一。

三 采用非传统戏剧表现手法

现代悲喜剧是一种自觉的文化的戏剧。这种戏剧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戏剧观点,不再是由某一具体问题出发寻求具体的社会解决办法的戏剧了。主人公进行似是而非的辩论,行为既可笑又可悲,情节虽很荒唐,但却又像悲剧。

通读戏剧,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戏剧中运用了许多与传统戏剧不同的表现手法。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将喜剧界定为,“喜剧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所谓较差,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坏,而是指具有丑的一种形式,即可笑性(或滑稽),可笑的东西是一种对旁人无伤,不致引起同感的丑陋或乖谬”。喜剧也正是按照这样的理论一步一步地发展而来的。

在《三姐妹》中,并没有这样突出的一个坏人或是丑角。剧中的每个人物都具有自己的个性,他们都不是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很多的缺点,但他们都无法被列为传统戏剧的滑稽主角。然而他们每个人都怀揣着梦想。契诃夫用喜剧的表现方式,来描述这样一个悲剧的故事,并在故事中运用到了轻松的喜剧元素,例如,在《三姐妹》中的切布迪金小丑式的行为言语方式,为伤感的气氛注入了滑稽的成分。当奥尔迦幻想着现在的莫斯科应当是多美好的时候,切布狄金立刻说:“胡思乱想!”他的话就犹如一盆冷水,浇在奥尔迦的头上,让观众觉得这个老头又可笑又可恶。同时,他又与每一个主人公之间有着联系,在他令人啼笑皆非的行为与话语中推动故事的发展。

除了小丑式的行为语言,在剧中,契诃夫还运用了大量的抒情和幻想来表达故事的喜剧性。在第一幕,三姐妹就在深情地赞美着莫斯科,并幻想着。

奥尔加:“今天暖和,窗子可以敞开,可是桦树还没长出叶子来。十一年前父亲接管一个旅,带着我们一块儿离开了莫斯科。我清楚地记得,五月初,也就是这个时候,在莫斯科,所有的花都开了,天气暖和,一切都沉浸在阳光里。我的上帝啊!今天早晨我醒过来,看见满是阳光,看见春天,我的心里就喜气洋洋,我热烈地想回故乡了。”

这样的幻想的片段时常出现。这些片段使戏剧充满了明媚轻松的喜剧色彩。此外,就如同戏剧的开头就告知观众的一样:和谐的家庭、友好的社会关系、对爱情对象的赞美,使得整部剧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即使到了最后,生活困顿了也没有放弃希望,让主人公存有一丝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淡化了悲剧带来的伤痛,也使得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作者独特的忧郁气质。

在整篇戏剧中,作者运用了非戏剧化的表现手法。通篇戏剧并没有异常强烈的冲突,展现的是日常平淡无奇的生活。也就是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之下,掩盖着人生的悲欢苦乐。最后故事是如何发展的,作者并有像传统的悲喜剧一样,呈现给观众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而是留下了一个悬念,让观众去思考。

契诃夫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通过悲喜剧的方式将悲剧的故事展现在观众眼前。不同于传统喜剧的哗众取宠,也不同于悲剧的悲天悯人,他将悲剧的元素加入到闹剧与喜剧中。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嬉笑怒骂,展现出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博得观众一笑之后,使人有所感悟,并希望借此来点醒那些身处困境中迷茫的人们。

参考文献:

[1] 汝龙译:《契诃夫文集》(第十二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2]罗念生、杨周翰译:《外国古典文艺理论丛书:亚里斯多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3] 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 赵康太:《悲喜剧引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版。

[5] 任光宣主编:《俄罗斯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 孙大满:《契诃夫戏剧的体裁特色》,《戏剧文学》,2010年第2期。

[7] 严前海:《契诃夫剧作中的喜剧风格》,《俄罗斯文艺》,2003年第6期。

[8] 李家宝、杨秀华:《生存与选择的悲剧——论契诃夫戏剧中存在主义色彩》,《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9] 赵康太:《论瓜里尼的悲喜剧理论及其意义》,《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2期。

[10] 卓娜:《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梁赞诺夫悲喜剧创作历程》,《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11] 任贵、李蕙芳:《悲喜剧:由戏剧类型向审美范畴升华》,《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2] R·W·考瑞根,周始元译:《悲喜剧》,《艺术百家》,1988年第2期。

[13] 童道明:《徜徉在契诃夫戏剧的天地里》,《艺术评论》,2010年第11期。

[14] 李辰民:《〈三姐妹〉:追寻失落的精神家园》,《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5] 曲佩慧:《林兆华的〈三姊妹·等待戈多〉探析》,《戏剧文学》,2008年第6期。

作者简介:范纯菲,女,1989—,安徽当涂县人,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

推荐访问:悲喜剧 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