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楚式图案中探楚人的精神世界

摘   要:楚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瑰宝,经过不断的与蛮夷、巴蜀文化的交流和创新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楚文化。作为楚文化精髓中的图案以多变的意象,绮丽的色彩著称。楚人把对上天的崇拜和他们的精神追求寄予图案中,以体现楚人向往自由、浪漫的艺术追求的同时也表现出其对生命的敬畏意识。

关键词:楚文化;图案;精神

中图分类号:J522;K87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147-02

荆楚地区是传统意义上的楚文化发源地,但传说楚国的先民并非发源于此。其祖先来自黄河流域古老的祝融部落,其部落掌握了天文历法和农业生产知识,拥有相当先进的经济和文化,由于战乱南迁于此,是华夏族南迁的一支。

在经历了连年战乱和多民族不断融合之后,楚国的文化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变化,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诸多艺术形式铸就了灿烂的楚国文化。楚文化具有很强的融合力和包容力,在与巴蜀、蛮夷文化的交流中,楚人几乎包揽了大半个中国的奇风异俗,造就了异于中原姬周文明的楚文化。从大量出土的楚国文物来看,楚文化在图案和色彩方面尤为突出。尤其是它的图案都是以曲线、弧线组成,给人以活泼、飘逸的美感,带有鲜明的区域文化特征。且楚人以自己的文化为基础,博采众长,吸收蛮夷文化等各民族文化精华,终于通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历程成为称霸一方的泱泱大国。

一、楚文化艺术的产生背景

由于在西周早中期,楚国局限于一个狭小的地域,且主要是在中原姬周文明影响下发展的,因而楚人统治区内的文化面貌接近中原姬周文明风格。这时期楚文化还处在襁褓之中,但其个性特征已经开始孕育。从楚武王熊通即为至公元前506年吴师攻陷郢都止,这一时期是楚文化的成熟定型期。这一时期,随着楚人不断对外进行军事行动,楚人有了进一步与蛮夷文化接触的机会,华夏文明与蛮夷文化的交融使楚人在继承华夏文明即姬周文明的同时,也按照已经逐步产生的自我意思对其进行了改进。由于楚人自春秋以来300多年对华夏文明和蛮夷文化不断的融合和改造,楚文化在这一阶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工艺层面青铜器的冶炼生产工艺精湛;漆器、丝织等技术成果斐然。精神文化方面更是如日中天,涌现出了老子、庄子等大哲学家;大文学家屈原《楚辞》更为千古绝唱,且此时期活跃于各国思想文化领域与政治舞台除儒家外的诸子百家的人才大都出自于楚国。

二、楚国图案概括

春秋时期是一个艺术新旧交替的时代,新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审美情趣在对旧制度的不断冲击过程中,慢慢被确立起来。由于楚文化在其形成初期没有像中原姬周文明那样被正统思想所禁锢,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蛮夷文化不断的交融,才使得其原始风味和浪漫气质得以流传于世。所以在楚文化影响下的图案也比中原姬周文明的图案更具体有别具一格的风味。楚人情感奔放,楚人认为自己是日神远裔,火神嫡子。日火皆为赤色,故而尚赤。楚人的族源非常复杂,但楚王族是祝融的后代确实有证可考,故而尚赤之风俗源远流长。所以他们创造出来的图案表现出对生命的极度热爱,在图案中拥有火、太阳灯意象。楚文化中的图案整体多端变化,较其他文明更蕴含对生命意识的表达。此外“楚俗尊凤尚赤,崇火拜日,喜巫近鬼”楚文化的图案中还有鬼神、祭祀的意象。

楚国的图案纹样发展是跟楚国纺织手工业发展程度密不可分的,楚国的丝织刺绣工艺是楚文明鼎盛期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时纺织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纺织工艺技术方法、缫丝、纺纱、染整等一整套工艺技术以及手工纺织机械已经形成,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分工日趋细密。楚丝织品品种齐全,达数十种之多,织造精良,织物的组织结构完备而复杂,色彩鲜艳,谱系完整,练染工艺纯熟,精炼程度高。其纹饰繁缛,题材丰富,有几何纹、珍禽异兽纹、人物行为纹等类,构图紧凑,线条规整,层次分明,有立体感,同时纹饰组合灵活多变,富丽多姿。刺绣一般选用织造精良、质地轻薄、平面整洁的绢为绣地用双股绣线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锁绣出不同的花纹图案,花纹典雅而富丽,题材与丝织品基本相近,但偏重于珍禽异兽、奇花佳草和自然物象,其中以楚人崇尚的龙凤形象最丰富。楚丝织刺绣品的纹饰显示出了楚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艺术性。而且透过图案也可以折射出楚人的精神和文化气质。

三、从图案中窥探楚人的精神内涵

(一)向往自由、浪漫的艺术气质

楚国的图案是自然界中所没有的意象,“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楚人认为自己是华夏族祖先颛顼远亲,火神祝融的后代。楚人以凤鸟为图案,是因为楚族源于东方民族鸟图腾集团,是源于楚人原初的固有信仰。此外,楚人还崇尚火与龙。从出土的楚文物虎座凤鸟鼓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以凤鸟为题材的图案被用于楚人的方方面面,并且在楚国的文学、美术、音乐等方面也处处体现了楚人尊凤崇龙的习尚。

在原始社会中的楚人,在自然界中没有实物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浪漫气质和丰富的想象力,又根据其信仰,创造除了凤、龙、饕餮等神话动物的图案,正式其精神文化的折射。这也给楚人精神生活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气息,显示出楚人摆脱各种束缚,渴望自由生活,自我思考的愿望,团也蕴含着楚人浪漫和富有想象力的艺术气息。

(二)彰显强烈的生命意识

楚人先祖由立国初期的偏僻荒芜之所发展到战国时期成为称霸一方的泱泱大国,国家势力由弱到强,国民生活水平由贫困到富庶,成为战乱时期的一方稳土。这时期的楚人内心自然而然地养成一种无比自豪的信念,认为其国民都是“天之骄子”,得到上天庇佑的结果。因此他们认为与上天的沟通和交流较其他民族来讲更加亲近。从其图案中来看,楚人也崇尚自然,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强烈的赞美之情,其图案中逼真传神的刻画的生灵、花朵等意象都生活鲜活、栩栩如生。在图案中摹拟自然界的各种动物以及花草植物等自然意象,无不透露出楚人对自己国家和生命的热爱,对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图案中体现着独特的精神追求

从楚人创造出的图案中,我们不难看出楚神话动物图案的神秘、虚幻缥缈的特征,这种特征可能跟楚人心灵和思维深处沉积着的崇尚巫术以及原始宗教意识有关。在图案的创造中,楚人极力表现的许多自然物象都被他们赋予一种灵性,即楚人认为的“万物有灵”。楚人认为一草一木都可能传达上天的信息,国运也是由上天的吉兆所预示的,并由此对应上天天命符应效应。而图案正式基于对自然物象神化的天命对应。这也是楚人崇尚巫教的原因。在远古先民的占卜行为中表现的特别突出,他们深信神巫会将对生命生存的保佑和祝福以占卜的方式传达给上天。所以形成了楚人这种迷信巫术崇拜上天的心理,也正是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楚人才能够克服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由此看来,楚式图案的神秘性和虚幻缥缈的审美特征是楚人观察、理解和把握物象的结果,同时也透露出楚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的超然追求。

四、结语

楚人的图案所包含的艺术特征和精神内涵对现代中国的艺术设计发展还具有非常大的可利用价值,继承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不是融于古物之中,而是在于继承作为传统精神的创作者的理念。当今社会各种意识形态相互渗透影响,我们更应当深层次的去挖掘本民族的先进文化, 开拓视野,推动当代传统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正明.楚文化史中国文化史丛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皮道坚.楚艺术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3]赵辉.楚辞文化背景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3]李砚祖.纹样新探[J].文艺研究,1992(06).

推荐访问:图案 精神 楚人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