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宁彝族服饰工艺中的羊毛纺织及擀制技艺

摘 要:据古彝文《起源经》记载:彝族弹毛擀毡,创始于先祖阿约阿先时代;而纺线织布,则始于彝族英雄支格阿鲁的母亲蒲嫫列依。以羊毛为主要原料的冕宁彝族传统服饰,以“瓦拉”的纺织和“杰什”的擀毡为代表,主要产品有“瓦拉”、“杰什”、“毛裙”、“查楚”(礼服毡)等。

关键词:彝族服饰;纺织;擀毡

冕宁彝族羊毛纺织及擀制技艺是凉山彝族传统手工艺之一,其包括纺织技艺和擀毡技艺两部分。

羊毛纺织成品包括“瓦拉”(查尔瓦)、“沙梳波”(纯毛裙)、“达红扎尼”(红毛裙)、“提莫”(毛衣)等。其中“瓦拉”制作技艺相对复杂,需经过洗羊、剪毛、弹毛、捻线、搓线、织布、缝制、搓穗、打领、染色等流程。

一、洗羊彝语称“哟依咚”,目的是为了清洁羊毛,一般在绵羊下山以后,选清净的河流或水潭,把羊群赶进去,反复多次,直到羊毛彻底清洁。

二、剪羊毛彝语称“哟沙次”,一般在洗羊后的第二天进行。羊毛剪刀彝语称“次木”,是两把特制的刀合在一起使用,技巧要求较高。熟手一天能剪二、三十只羊。

三、弹羊毛彝语称“沙补别”,类似于弹棉花。如果羊毛少,就用人手撕扯,彝语称“沙补制”。在撕扯羊毛过程中,顺便把粘合在羊毛上的鬼针草、龙芽草、苍耳等杂物去除。

四、捻线用的纺锤彝语称“沙乌”,由纺杆和纺轮两部分组成,前者是木制或竹制的直杆,上端有一倒钩,供定捻挂纱之用,杆长约25公分;后者是木制或角制的小圆盘,从圆点穿孔固定在纺杆上,直径约为3公分。捻线时,右手提着纺锤,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羊毛捻成粗纱,并不断捻长毛纱。然后,左手握住毛纱,右手撼动纺杆,使纺锤高速旋转,加捻粗纱。待纺锤即将反转之际立即收住,以防止反转并把纺好的纱缠绕在纺轮上方的纺杆上。最后,将纱卡在倒钩处起定捻作用。然后再取羊毛,经过粗纱、加捻、饶纱等过程,如此反复,直至捻线全部完成。

五、线捻好后,还不能直接用于织布,需将两股线搓合在一起,即搓线之后才能用来织布。搓线用的纺锤比捻线纺锤稍大,纺轮约为5公分,纺杆约为30公分。由于纺锤较大,搓线时需借助一大一小两块木板来旋转。搓线前,将两股纱线合饶在一起形成一个线团,彝语称“些次”。搓线时,先将线团的线头拴在纺杆中间进行放纱,然后左手捏住毛纱,把纺杆放在身体右侧的长木板上,右手持短木板在长木板上往前搓动纺杆,纺杆随之转动。此时,左手往高处引拉毛纱进行合纱加捻。最后,收住纺锤,把防好的线饶在纺杆上,及完成搓线。

六、织布用的织机,彝语称“以依尺”,其看似简单,实则包括了九个部件,包含了现代织机的几项主要运动。九个部件分别是:木桩、定经杆、分经木、棕杆、机刀、梭子、幅撑、卷布轴、腰带。织布过程分为上经、定经、分经、变棕织纬等几个流程。

(一)上经

上经由两人来完成,一人席地而坐,在腹前系好卷布轴,将经线头拴在卷布轴右侧,然后由另一人将经线引向前方固定好的木桩上,饶过木桩再引到步轴,饶而复返直至上经完成。

(二)定经

定经是把上经时交错在一起的、不平整的经线固定下来,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用定经杆为竹竿或木杆,一般长70公分、直径0.8公分。经线挂在经轴和布轴之后,所有经线分别在定经杆上环绕一周,并将两根定经杆并排在一起,这样经线就一根接一根地并列起来了,共同处于一个水平面上。

(三)分经

定经之后要把奇数和偶数经线分别开来,才能进行引维织布,这就是分经。方法比较简单,即在奇数和偶数经线之间放一根分经木棒。分经以后,奇数经线在上,形成底经(里经);偶数经线在下,形成面经(表经)。

(四)变综织纬

织布时,先在底经右侧第一根经线上,拴住纬纱头。接着把机刀伸入面经和底经之间,将机刀立起,扩大开口,用右手将纬杆及其上的纬纱向左侧投进去,左手接线团,并且将纬纱拉直。此时用右手放平机刀,双手向后用力击纬。然后,将分经木推向前方,取出机刀,以左手提起综杆,底经随着综杆升起,穿过面经,从而打破了面经与与底经处于平衡的状态,出现第二次梭口。这时以机刀支撑底经和面经,左手将纬团从左侧投入,右手接住纬团,并把纬线引出,然后转平机刀,开始织第三根纬线。这样反复投梭、引渡纬线,奇偶数经线就轮流成为底经和面经,持续不断,便交织成布帛。

七、织布完成后,便是缝制。一件成人的“瓦拉”需30公分宽、120公分长的5~7块布帛。缝制时选用较好的经过二次搓线的纱线,以细密的针法和技巧结合缝制者的个人经验完成。

八、搓穗。冕宁“瓦拉”为有流穗形制。流穗,彝语称“次此”或“瓦拉次此”,一般在织布时已留出垂线,长30公分左右。把垂线按三线一股、三股一根的规格搓成一根一根的穗,即是搓穗。

九、搓穗完成后即是打领。打领是把“瓦拉”领口用一根搓好的呈扁形的毛绳收起来,毛绳要缝制在领口里面,而不在表处。

十、染色。“瓦拉”一般有三种颜色,即蓝色、黑色和白色。白色一般由白羊毛直接紡织而成,蓝色和黑色需经过染色程序。黑色染料包括黑泥土、核桃果皮和麻桑树枝,将三者合在一起用水煮,约3小时即成墨色。然后把“瓦拉”浸在染缸里,热煮三、四小时后取出,在附近挖一个土坑,将“瓦拉”连同染水倒入其中,放置一两天后取出,到河里漂洗,去掉浮色即成。蓝色染料主要以蓝靛为主,把割来的蓝靛放在锅里加水煮至水变蓝,然后把“瓦拉”浸泡并继续煮二至四小时,放置一两天后漂洗即可。

十一、作花。

作花是一道礼服辅助工序,只在黑色和蓝色“瓦拉”上进行,白色不作花。作花一般在“瓦拉”穗以上位置或领口处,先缝制一块宽约30公分(领口处约10公分)的布,再在其上刺绣各种吉祥图案,一般以火镰图形为主,也有鸡冠、绕线架等图案。

羊毛擀制成品有“杰什”(披毡)、“阔洛”(垫毡)、“阿搏”(劳动毡)、“查楚”(礼服毡)等。擀毡过程有若干步骤:弹毛、擀制、洗毡、染色、穿领绳、定型、阴干等。

一、弹毛

把羊毛放在竹席上,以竹弹弓弹之,用手或纺锤拔弦,力求弹松软。一般每人每天能弹三、四斤羊毛。

二、擀制

将弹好的羊毛平整地铺放在擀毡用的竹帘上,一般厚为5公分左右,长和宽视披毡大小而定。若做一件110公分的披毡,羊毛铺在竹帘上的宽度应为160公分左右,全长10米左右。铺羊毛时,必须在一侧面间留若干缺口。

羊毛铺好后,先从竹帘的一端开始,双手用力卷紧竹帘,同时口中不断喷水,边卷边喷,卷毕,再从另一端开始,依旧边卷边喷水,如此反复5遍。卷的过程中,必须不断用手清理羊毛,或检出杂质,或将粘结成疙瘩的羊毛撕松,或整理厚薄。卷帘时不仅双手用劲,卷成筒后还用脚使劲踩踏。

卷帘后,在末留缺口的一侧,将毛毡向上翻折50公分左右,近半腰处叠成双层,留下的长度便是披毡的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披毡下部的厚度,形成上薄下厚,便于收缩领口。

然后,用两根细竹棍做卷轴,先用一根竹棍将初步粘压在一起的毛毡卷成一筒,遇缺口时将缺口的边缘重叠相接,喷水使之相粘合,并用手弄平产生的皱纹。接着,用另一根竹棍从另一端开始卷,边卷边整理领口处,均匀地叠起一些小褶子,使领口逐渐缩小,形成扇形。完毕,再从另一端开始卷,如是反复二十余遍。每一遍都需均匀用力,且卷且压,并不斷喷水,来回滚动搓揉,使之压缩粘紧,成为厚薄如呢子的毛毡。

三、晾晒

擀制完之后,将毛毡置于干净处晾晒。晒干之后,用竹针将一根羊毛绳在领口处串联收拢,形成领口。

四、染色及压夹

毛毡晾晒好后,进行染色(工序同“瓦拉”染色)。染好后一般放置两、三天,待半干状态在进行压夹。压夹使用一对夹板和一个尺板,先将披毡领口两端的绳子固定在竹扎笆的竹条上,然后整理披毡的褶子,理出初步的褶纹。用一支夹板抵住披毡的一侧,用脚固定。披毡领口要高于夹板顶端大约15公分左右。用尺板比着第一个叠出的褶子,往后的褶子便依着它的大小叠下去,每一个褶子都须用尺板挤压,使其平整,如此反复。褶子叠完后,将另一夹板抵在披毡的另一侧,两人配合捆扎,尽可能的夹紧、扎牢。

五、阴干

将捆扎好的披毡置于阴凉处竖放阴干,约10来天即可解开夹板,一件羊毛披毡的制作即告完成。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彝学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凉山彝族传统服饰工艺制作流程整理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XJD1510。

作者简介

金骋:四川省冕宁县人,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彝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何长学:四川省西昌市人,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彝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推荐访问:彝族 冕宁 技艺 羊毛 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