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蒙汉双语专业教学改革探询

摘 要:“一带一路”构想为内蒙古地区蒙汉双语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高校作为蒙汉双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必须把握这时代契机,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一带一路”;蒙汉双语专业;教学改革

中圖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11-0130-03

内蒙古地区高校的蒙汉双语专业开设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在这30年里,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赤峰学院等高校,为内蒙古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培育了大量的蒙汉兼通高级人才。毋庸置疑,各高校蒙汉双语专业取得的成就是不容忽视的。然而,我们从当前蒙汉双语专业人才的整体专业水平、可持续发展性以及就业分布等情况来看,目前蒙汉双语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特别是随着内蒙古地区“一带一路”规划实施以来,蒙汉双语人才需求量遽增。换句话说,蒙汉双语人才获得了新的机遇。机遇也伴随着挑战,“一带一路”建设对蒙汉双语人才提出了政治素养过硬、文化多元化、专业复合型、综合素质高等一系列新的要求。高校作为蒙汉双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必须把握这时代契机,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鉴于此,本文对相关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实践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一、高校蒙汉双语专业教育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蒙汉双语专业分属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以蒙汉两种语言授课,以培养蒙汉兼通人才为主要目标。内蒙古地区高校蒙汉双语专业的开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赤峰学院、呼伦贝尔学院等高校近30年的开拓与不断推进中,蒙汉双语专业已成为内蒙古地区的特色专业,培养了大量的蒙汉兼通人才,为内蒙古地区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及民族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7年内蒙古地区几所高校蒙汉双语专业招生如下:内蒙古民族大学于1989年开设蒙汉双语专业,共招收35个自然班1835人,其中在校生327人,毕业生1508人;内蒙古师范大学1998年开始招生,共招收25个自然班1123人,其中在校生295人,毕业生828人;赤峰学院招生始于2000年,共招收19个自然班785人,其中在校生237人,毕业生548人;呼伦贝尔学院自2000年开始招生,共招收16个自然班472人,其中在校生258人,毕业生241人。

上述几所高校在培养目标方面总体上类似,即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蒙汉兼通的人才。不过,由于学校总体定位的差异,上述几所高校蒙汉双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有一定的差异。比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两所以师范为特色的高校,在具体实践中更侧重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即通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为内蒙古地区民族中小学培养合格的汉语文教师,另外几所高校则强调培养综合性的双语人才。

师资配备上,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赤峰学院、呼伦贝尔学院等几所高校普遍都具备了知识结构基本合理、年龄上老中青结合、学历水平高的师资队伍。部分高校的蒙汉双语专业教学队伍,博士学历教师比例甚至高达50%,远远超出其他专业。简而言之,内蒙古地区高校蒙汉双语专业师资方面是具有明显知识资源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力的。

在教学模式上,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赤峰学院、呼伦贝尔学院都采用了蒙汉双语并用的模式。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写作等课程采用汉语授课;现代蒙语、古代蒙语、蒙古族文学史、蒙古史等课程采用蒙语授课;外国文学、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教学法等课程则采用蒙汉两种语言授课。无疑,这样双语并用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有利于以蒙古语为母语的学生进一步深化蒙古语言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蒙授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和技能。

在课程设置方面,内蒙古地区开设蒙汉双语专业的高校大多紧紧围绕培养既有蒙古语言文学基础、又具备一定程度的汉语言文学能力的蒙汉兼通的蒙古族复合型人才而进行的[1]。几所高校均按照语言类、文学类、技能类设置了相关课程。语言类课程涵盖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蒙语、古代蒙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基本满足培养蒙汉双语专业学生掌握蒙汉两种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文学类课程不仅包括了以汉语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等课程,以及蒙古族语言文化为基础的蒙古族古代文学史、蒙古族现当代文学课程,还涉及了外国文学,基本可为蒙汉双语专业学生奠定文学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学生的文学视野。技能类主要开设了普通话、写作、语文教学法、蒙汉翻译等课程。

教材建设方面,这几所高校蒙语授课课程所选教材基本与蒙古语言文学专业所选教材一致,如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全福主编的《蒙古族现当代文学》;汉语授课课程的教材部分选用区内汉语言文学专业通用的一些教材,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哈森主编的《现代汉语》等;另有部分则为双语专业教师主编或参编的教材,如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庆照日格图主编的《汉译蒙简明翻译学》。

可见,内蒙古地区高校蒙汉双语专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即具备合格的师资、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以及政策支持等。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当前蒙汉双语专业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然影响到了该专业的发展速度和前景。通过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赤峰学院等几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知识结构、可持续发展力等方面深度调查,发现内蒙古地区高校蒙汉双语专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笼统、僵化、滞后。我们在考察内蒙古地区蒙汉双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发现,几所高校基本上都把培养蒙汉双语复合型人才作为主要目标。毋庸置疑,这一总体目标设置是符合蒙汉双语专业特点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然而,各高校均缺乏深入系统的细化目标,且对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未能真正落实。其中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在培养目标中突出了师范类的特点,强调培养学生的蒙、汉语文教学技能以及奠定相关知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为内蒙古地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师资是蒙汉双语专业一个重要任务。但是,随着近几年来内蒙古地区“中心校”等教育资源改革的实施,小学师资需求量整体降低,所以师范类专业就业并不理想。特别是随着生育率的降低,以及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蒙古族中小学入学率更是明显降低。因此,鉴于社会对师范类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蒙汉双语专业也应当相应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而且,随着“一带一路”实践的开展,蒙汉双语人才的总体需求量是呈上升趋势的,高校蒙汉双语专业应当抓住这一新的契机,努力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复合型人才。总之,从培养目标来看,相关高校拘泥于传统,还未能与时俱进,部分部门应当及时给予调整。

第二,课程建设有待提高。首先课程结构不甚合理。目前内蒙古地区几所高校的蒙汉双语专业从结构上虽然均覆盖了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4个部分,但是在具体分配上不够合理。其中较为明显的问题是通识教育和实践教育比重小。某種程度上,“一带一路”这一实践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先锋,提示我们较之传统社会,新时代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恰恰是目前内蒙古地区蒙汉双语人才的一个短板。因此,通过通识课程让蒙汉双语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类型”,开拓视野是必要的。另外,相关高校虽然都已建立了实践教育平台,如有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固定的实习单位等等,但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形式化、实践教学师资短缺、资金短缺等诸多问题,实践教育的不足直接导致了蒙汉双语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其次,专业课程设置与多元化的时代需求不符。目前,蒙汉双语专业开设的课程虽然涵盖了蒙古语言文学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课程,但一些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尚未能体现蒙汉双语专业的特色也未能紧密联系时代。另外,从课程建设方面来看,内蒙古地区蒙汉双语专业师资还需相应的建设与提升。虽然相关教师普遍学历较高,但在知识结构上多偏重于蒙古族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方面明显弱势,甚至一些汉语言文学课程依然用蒙古语授课。而蒙汉双语专业学生多是蒙古语为母语的学生,有着较好蒙古语基础,汉语基础较差,需要强化汉语言文学听说读写能力。最后,蒙汉双语专业教材尚缺乏针对性。当前蒙汉双语专业教材多选用汉语言文学专业和蒙古语言文学专业用书,鲜有能够突出双语特色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蒙汉双语专业改革对策

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内蒙古地区已经与蒙古、俄罗斯等多个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实际联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展开了有效的合作。某种程度上或可说,“一带一路”战略将内蒙古地区从国家的“大后方”推向了“最前沿”。而在与内蒙古地区合作的国家与地区中,有许多是以蒙古语为通用语的。因此,内蒙古地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蒙汉双语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作为蒙汉双语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势必要抓住这伟大机遇,大力改革与调整迎接挑战。

第一,调整培养目标,细化培养方案,努力与时代接轨。内蒙古地区几所高校均将蒙汉双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蒙汉兼通的双语人才”。毋庸置疑,这一总体原则是符合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但在实际培养方案中大多以师范类为主要方向,而这显然不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事实上,翻译、文秘、广告等方向应该纳入蒙汉双语专业培养方案中,同时应该将蒙汉两种语言的听说读写等实际能力作为一个重点。另外,应该将“国际化”作为蒙汉双语人才培养的一个新目标。“一带一路”背景下,蒙汉双语人才除具备蒙汉两种语言沟通能力外,必须能立足于世界文化发展,发展民族文化和传统,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精华,并具有国际思维和国际视野,能够处理国际事务。

第二,调整课程结构,完善课程设置。鉴于时代经济发展,高校蒙汉双语专业应加大实践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比重。通识教育是近代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教育思想以及据此实施的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指大学生均应接受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通常分属若干学科领域,提供内容宽泛的教育,与专门教育有区别[2]。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而“一带一路”背景下,蒙汉双语人才恰恰需要对周边地区和国家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深入了解,通识课的加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国际文化视野和交流能力。在实践教学方面,蒙汉双语专业教学人员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建立稳固的实践基地。蒙汉双语专业的实践基地不应局限于中小学教育实习,而应进一步拓展报社、编辑部、企业等多样化实践基地,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更广泛的实践知识和技能。另外,目前蒙汉双语专业教材还需进一步完善。内蒙古地区开设蒙汉双语专业的几所高校可以集中优势资源统编一套更具针对性、系统性的教材,以弥补目前教材存在的不足。

第三,加强蒙汉双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内蒙古地区蒙汉双语专业教师队伍虽然高学历,但专业学科结构还不甚合理,特别是能够蒙汉两种语言授课的教师并不多。各高校应当规范化、有目标、有计划的招聘紧缺专业教师,同时加强培养现有教师,组织相关人员到国内外相关专业进行考察,学习和借鉴办学、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另外,相关部门应该提供专项资金,鼓励蒙汉双语专业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为了精准对接,蒙汉双语专业教师专业还应专门对“一带一路”相关政策与实践发展进程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除理论学习外,教学人员应当对文化交流、经济合作等具体环节进行实地考察,从而真正做到以“一带一路”需求为导向,将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与“一带一路”的现实需要相结合,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总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人才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内蒙古地区“一带一路”实践,需要一大批蒙汉兼通、熟悉国际规则、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内蒙古地区蒙汉双语专业应当抓住机遇,积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强实践、重能力”、学科交叉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永春.高校蒙汉双语专业课程建设的现状与思考.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06).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姜黎梅)

推荐访问:探询 教学改革 双语 高校 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