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视域下区县律师行业更好服务地方发展的建议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在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视域下,积极健康的律师行业对于服务地方向着更好、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意义重大,但囿于重庆市“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特殊市情,在当前我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各区县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一些非主城区的区县,特别是离主城区相对较远区县律师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尚有不少优化空间。本文以重庆市黔江区(以下称“本区”)为例,剖析边远区县律师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优化建议,以期对我市边远区县律师行业更好服务地方发展有所裨益。

一、区县律师行业服务地方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目前,本区共有7个律师事务所(合伙制律师事务所5个、个人律师事务所2个),共有执业律师67名,实习律师8名。近年来,本区律师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不容忽视的是,从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目前本区律师行业尚存在一些困难。

(一)律师事务所发展瓶颈突出

一是组织形式单一,难以适应发展需要。本区律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为个人律师事务所和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近年来,个人律师事务所成立较多,所占比重较大,较大规模的律师事務所偏少,难以与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势头相匹配。

二是本土化严重,外来活水少。本区大部分律师事务所为本地人设立,只有1家全市律师事务所在该区设立分所,但是执业一年后注销。一方面本土化导致律师事务所的发展前景有限、管理水平难以提高,另一方面多年来本土律师盘根错节,司法权力寻租的可能性较大。

三是内部管理不严,质量难以提高。一个好的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至关重要,但是由于边远地区经济水平有限,律师事务所不同程度上存在内部管理失之于宽的现象,一些律师事务所制度执行不力,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个别律师事务所甚至对律师不规范行为听之任之。

(二)律师队伍总体水平不高

一是律师队伍数量不足。目前,本区共有67名执业律师,相对于全区56万人口,律师的比例仍然很低。同时,律师事务所主要集中在城区街道,边远、贫困地区接受法律服务较为困难。

二是律师队伍质量不高。本区律师队伍中硕士生仅有2名、且为实习律师,本科学历中全日制本科法学专业的比例也不高。从技术职称上看,75名律师中,一级律师2名,四级律师1名,律师队伍高层次人才不足。

三是个别律师职业道德弱化。律师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服务质量亟待提高。2015年至2017年,本区司法局共收到投诉11件,涉及到违规违纪的8件(其中7件经查不属实,1件涉事人被行政处罚),涉及服务质量方面的3件,特别是“司法串串”的现象群众反映强烈。

(三)法律顾问制度实施困难

一是企业聘请法律顾问少。根据统计,全区律师为政府部门、乡镇街道、村(居)、企业担任法律顾问在93家至280家之间波动,大部分政府部门、乡镇街道聘请了法律顾问,但是企业聘请法律顾问的数量不多,导致企业的法律风险难以防控,进而影响全区发展。

二是村(居)委法律顾问推行难。虽然村(居)委法律顾问一直是法律服务的重点,但是本区仅三分之二的乡镇街道与律师签订了法律顾问合同,律师同时为该乡镇街道下属的村(居)委提供法律服务;216个行政村中仅17个村(居)委单独配置或聘请了法律顾问。由于不少村(居)委是空壳村,没有村级经费保障,不能承担顾问费,很多法律顾问目前是无偿服务,工作的必要经费没有解决,不少律师事务所和律师表示该工作很难长期良好运行。

(四)律师协会作用不佳

一是律师协会定位不清,职责不明。一个时期以来,律师协会自身建设面临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定位不清、职责不明,导致律师协会不能很好发挥作用、不善发挥作用。

二是律师协会力量不足。区县律协分会与行政管理机关存在人员混用、力量不足的问题,导致区县律协分会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三是律协对律所管理有待加强。一段时期以来,律协对律师的管理更偏重于教育、表彰、业务培训,在律师管理、惩戒方面有待加强。

二、区县律师行业更好服务地方发展的建议

(一)“三个当好”优化律师执业环境

一是当好服务者。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联合统战部门、公检法机关、相关行政部门、律协等按照职能分工,共同做好律师行业的引导、服务工作,优化执业环境,加强律师执业保障,切实贯彻落实我市《关于进一步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若干规定》,定期召开联席会,切实保障律师权利;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好律师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好典型、好案例,提升律师队伍良好形象。

二是当好引导者。引导律师履行社会责任,建立一支优良的律师行业志愿者队伍,通过律师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帮助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引导律师参与公共政策和重大事项、项目的风险评估,为本区重大项目推进提供法律意见,促进科学决策;引导支持律师更大范围地参与普法、法律援助、信访和调解等政府公共法律服务;向有关部门推荐优秀党员律师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各级政府法律顾问、社会监督员、人民监督员,拓宽他们参政议政渠道。

三是当好宣传者。加大宣传表彰和推优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微博、微信、户外电子显示屏等广泛宣传律师行业先进组织、先进个人,提高律师的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

(二)“三个加大”优化律师队伍素质

一是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全面摸清律师违规代理案件以及未取得律师资格者违规从事法律服务行为底数,对此依法严肃处理;完善律师代理重大敏感案件报告备案制度,做到有案必备;完善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制度,并报区司法局和律协备案;加大律师行业意识形态工作,引导律师自觉抵制不符合我国国情的西方政治法律观的不良影响。

二是加大指导培训力度。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大指导引导力度,主要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要积极引导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考取资格证,充实律师队伍;鼓励、支持律师进行继续教育深造,对于继续读研、读博的律师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建立律师培训机制,邀请全国、全市知名律师为本区律师上课、现场指导,加大律师职业道德培训,出台本区律师职业道德规范,并定期开展职业道德培训,通过正面典型与负面典型相结合,教育指导律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三是加大党建工作力度。完善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制度,进一步提高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坚持党对律师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律师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加大党的十九大精神传达学习,通过组织生活、党课等方式,针对律师行业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提高律师的思想认识;加大律师队伍党员培养力度,选择一批符合入党条件的有影响力的律师,有针对性地发展党员,发展入党积极分子,每年给予律师行业适当的入党名额。

(三)“三条措施”优化法律顾问制度

法律顾问对于防范和消除法律风险、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村(居)委法律顾问的施行更是法律资源均衡化的体现,是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的基础性制度,应予以重视,作为重点工作安排部署。

一是聘得起。当前,应更多考虑边远地区法律服务需求,落实村(居)法律顾问经费标准,以每年固定标准给予每个村(居)专项经费支持,加强覆盖全区的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机制经费保障,进一步满足城乡群众对法律服务的基本需求。

二是能胜任。可以由律师行业自律机构与司法行政机关共同建立法律顾问人才库,选取一批业务过硬、执业规范、品行良好的律师作为法律顾问人才库,并根据基层组织和群众的反馈进行动态调整,确保这批律师能胜任法律顾问工作,助力基层法治,提高基层群众法律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强监督。由司法行政部门配合乡镇(街道)政府与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签订协议,对法律顾问开展工作日常督导。

(四)“三个建立”优化行业协会作用

要让“律协挺在前面”,切实转变律协只做好人不做坏人的观念,既要注重引导、表彰,也要注重惩戒工作,杜绝“护短”和“家丑不可外扬”观念在律师行业管理中落地生根。要充分发挥律师行业协会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体现出有别于行政管理的自律管理和服务特点,真正把律师行业协会建设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律师的桥梁和律师之家。

一是建立律师工作委员会。根据市律协分会改革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律协分会将会取消,建立律师工作委员会,并建章立制,明确委员会成员工作职责,切实落实责任,切实将律协工作纳入正规化轨道。

二是建立“两个中心”。成立维权和惩戒“两个中心”。成立维护律师执业权利中心,充分发挥律协行业维权作用,真正改变律师事务所、律师个人执业权利受到侵犯只能自己呼喊、效果有限的现状。成立投诉受理查处中心,受理群众的投诉,对于律师违反职业道德、违规违法执业的行为进行教育、查处。“两个中心”设置工作委员会开展日常工作,并积极与市律协做好对接。

三是建立律師参与社会活动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律师参与本区司法体制改革相关试点(如认罪认罚从宽试点、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支持律师值班制度实施,使之更好服务本区经济社会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犯罪治理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16CFX034)。

作者单位:贺洪波,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

汪 娟,重庆市黔江区司法局

责任编辑:粟 超

推荐访问:视域 依法治国 区县 深化 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