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日常生活,培养道德智慧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学,离不开学生日常生活。学生生活的领域主要有课堂、校园、家庭。在课堂,引导学生回望生活,由人及己,是构建道德认知的有效途径。在校园,巧用日常校园“真情实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校园,立足日常,关注成长,巧用赏识,能有效培养成长思维、坚强意志。在家庭,用好日常家庭教育力量,能实现“使教师少教,学生多学”良好效果。

关键词:日常生活;认知构建;激情育志;引导超越

新课标指出:“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课堂、学校、家庭是孩子生活的领域,也是德育的场域。巧用日常生活资源,是一种教育策略。这种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本文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阐述如下。

一、 巧用日课堂,构建认知

品德的发展一般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道德认知是道德发展的基础,伴随着道德认知产生道德情感,同时,明确的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先导。尽管有了道德认知,并非必然产生道德行为,但自觉、持久的道德行为,必须建立在明确的、深刻的道德认知基础上。道德认知构建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目标之一,日常课堂生活是学生道德认知构建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学习伴我成长》为例进行学生道德认知的构建。

(一) 回望生活,知真明道

在日常课堂生活中,巧用教材创设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回望生活,引发思维碰撞,能有效形成道德认知。本课的第一个话题是“成长离不开学习”。教材以“交流园”形式,展示了在他人的帮助下“我”学说话、学走路、学整理等七幅交流情境图。用好教材,就是要用好这些图,引导学生回望自己的过去,交流自己“学”的情况。交流,使学生明确就读三年级的“我”已掌握了许多本领,懂得这些本领都是“我”学习的成果,形成“成长离不开学习”的道德认知。教材设计“老奶奶学书法”“老师学信息技术”“爸爸妈妈学育人策略”等情境图,意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学生从“调查”中发现,不管是小朋友,还是青年人,老年人都离不开学习。不但懂得学习能掌握许多本领,而且还懂得人在同不同年龄段都需要学,人需要终身学习。

(二) “镜观”他人,启迪明智

日常课堂生活,引导学生由“人”及“己”,是获得道德认知、道德智慧的有效策略。本课第二个话题是“处处都可以学”。教材以问题“你知道学习的途径有哪些吗?看看下面的同学是通过哪些途径学习的?”导学。教材中呈现他人“从报纸、儿童杂志上学到许多知识”“在与同学交往中,懂得人与人之间应友好相待”“在野外玩耍时,认识植物和昆虫”等五幅学习情境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他人学习途径后,思考自己的学习途径,并在小组(班级)交流。课堂学习、阅读学习、相处中学习、玩耍中学习……通过交流,实现互补,学生建构起关于“学途径”的智慧。

二、 巧用日常校园生活,激情育志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实践的主要场所。在此领域,是否立足于日常,激发学生“道德之情”,培育“坚强之志”,决定《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

(一) 巧用日常校园情境,以“真”引情

杜威提出,學校中的生活应该是“经过简化的生活”“经过条理化的生活”“经过净化的生活”“经过平衡的生活”,是有目的、有意识地促成学生道德自觉的活动。学校为开展好养成教育,执行《中小学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包括品德、学习、综合实践、健康、艺术等方面的学生素质评价。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红土书香大阅读》《种养生命教育》《书法培训》等“社团活动”。这些活动是“道德与法治”内容在校园的生活化。在这期间,学生亲历体验,对“好的”(合道德)萌发愉悦之情,对“不好的”(违背道德)的产生厌恶之感。这是源于对制度(道德)的忠诚。巧用校园情境,能有效激发的道德之情。具体操作如下:一是创造性使用教材。“取近舍远”替换“远离生活”的教材情境。替换,要弄清编者的意图,教材为什么选用这幅图、这个案例。然后,用校园生活中“功能”相同的实例,替换教材内容。如本单元的第二课《我学习 我快乐》第一个话题“学习的快乐”。用学生在校园中“快乐学习”的照片、视频、语言描述等替换教材中的“词语接龙”“家务小能手”“交流园”。二是做到“情真境实”,引发情感共鸣。替换后的情境,要么是本班学生亲身经历的,要么虽然未参与,但是情境中的场所、人物是熟悉的。三是给学生搭建展示舞台。如小组展示(给更多的人展示机会),全班展示、全校展示(关注的人更多)。“舞台”具有激励功能,更能让当事者全身心投入。说者眉飞色舞,听者神情专注。巧在校园用好这些资源,更能激发道德之情。

(二) 用好日常评价,培养成长思维,坚强意志

成长型思维非常可贵,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做事不易放弃,更能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更容易寻求帮助,复原力也更强。校园中,有各种评价标准,评价主体。根据评价体系,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如“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在日常评价中,关注孩子的努力,赞美孩子的策略和选择,能有效培养孩子的成长思维,滋养解决问题的智慧,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如第二课《我学习 我快乐》的第二个话题“战胜困难更快乐”。教材图文配合,创设了学习遇到困难时,学生的三种的心情——烦躁、泄气、恐惧。不同的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各不相同,但是,遇到困难时的心情都相似。这三种心情,是真实的日常学习生活,但它并非进取性心态。这种心态,若以道德的维度审视,需批评、反思。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要让学生超越“日常”,构建“智慧”“德行”的进取心态。即学习遇到困难时“不服气、坚持、想尽办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材以“该怎样对待这些‘拦路虎’呢?”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呈现王栋同学成功战胜困难的案例。

“别着急”“慢慢来”,他人鼓励、他人帮助是王栋同学战胜困难的法宝。由人及己,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面对困难的态度、做法。这时教师以身示范,引导孩子从培养成长思维的角度赞美他人。例如,评价努力的同学——为了战胜困难,你查了很多资料,付出了艰辛和汗水,你真一位非常努力的好同学!例二,评价敢于面对困难的同学——你做事情的态度非常不错,敢于面对困难,虚心向他人学习,坚持到底,我真的好佩服你!例三,评价善于合作的同学——你遇到困难,能与同伴沟通,共同想办法,合力解决问题,真是我学习的榜样。《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否用好日常校园评价资源,决定学生成长思维,坚强意志的形成。

三、 巧用日常家庭资源,引导超越

小学生每学年上课时间约二百天,每天在校时间约六小时,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学生回到家,不再有“会说话”校园显性文化提醒,不再有老师、同学监督评价。家庭,成了《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真正验证场所。此时,家庭的教育力量特别重要。“孔融让梨”“岳母刺字”的故事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对孩子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作用。家庭是培养孩子德行的“第一学校”,是孩子建构道德生活,实现自我超越的重要场所。蘇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我们的家长来自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是教育的合作者,是教育的一大力量。《道德与法治》日常教学,发挥家庭教育力量,整合家庭教育资源,能有效引导孩子,实现品行“超越”。

如本单元的第三课《做学习的主人》的第三个话题“我和时间交朋友”。教材创设四种情境“经常被电视节目吸引”“做事不传心,拖拖拉拉”“不按时睡觉”“长时间打游戏”。类似情境发生的时间、地点大部分在家里。因此,家长的教育,家庭的配合显得特别重要。编者以“我们给这些同学提提建议吧!”引导学生以道德的眼光审视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生活。教材“奥秘在哪里”,讲了“妈妈先给小利讲合理利用时间,和时间交朋友的故事”。然后讲“小利只用四十分钟完成了平时二个多小时的作业量”。最后讲妈妈夸奖小利,小利特别开心。这是一个在家长的教育下,孩子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成功案例。这案例告诉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延伸到日常家庭生活。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开展《道德与法制》教育要发挥家长的力量。整合家庭教育资源,能有效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超越,形成良好的品行。

《道德与法治》教的是最佳生活判断、行动方式、决策能力……这些是各种知识、现实情景、人类情感、社会规则、未来志向结合在一起而综合形成的,是一种教育实践智慧的存在状态。《道德与法治》教学,用好日常生活资源,能有效培养学生道德智慧,落实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

[2]赵春艳.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

作者简介:马招辉,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峰市中心小学。

推荐访问:日常生活 巧用 道德 培养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