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控制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摘 要:加强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控制对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控制;有效手段

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控制是指通过制定工程计价依据和造价控制办法,对建设项目的造价从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直至竣工交付使用的全过程实施动态化造价监理、控制、检查之总称。

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控制以“服务性、公正性、独立性和科学性”为宗旨,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依法维护建设单位利益,确保取得最佳投资效益;从组织和管理的角度,采取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公正行使权力,确保该项目的总投资控制在计划投资范围内,并通过造价工程师的努力工作,力争使工程总造价降低;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范、标准、法律、法规、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对项目造价进行全面系统的控制,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实现业主的建设意图;保证审核资料的真实性、合理性,为委托单位提供转入固定资产真实的投资额。

1 工程设计阶段

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阶段。例如一项220kV输变电工程设计费只相当于建设工程的1%以下,而这1%以下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占70%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造价控制人员应根据服务合同的要求,参与工程设计阶段审计工作,如:推行设计招标,优选设计方案,参加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分析比选会议,运用设计激励机制,严控工程投资,参与设计方案比选工作,设计过程动态控制,工程量清单审核等。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控制还应着重以下方面:

1、初步设计概算的审查:批准初步设计概算是确定项目投资规模、控制项目投资的重要依据,造价控制人员应对初步设计概算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作出判断,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和意见,并将审核结果在审计报告中反映。

2、施工图设计预算的审查:造价控制人员应对施工图预算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作出判断,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和意见,并将审核结果在审计报告中反映。

3、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造价控制人员应对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建设项目是否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进行,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预算调整是否按规定程序审批,核實项目投资超批准初步设计概算的金额,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利于全面客观评价工程项目管理情况,控制项目投资造价,促使投资方加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提高项目的决策水平,有利于改进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2 工程施工招标阶段

通过公平、公正、公开招投标程序,建设单位从管理和施工技术多方面综合评分择优选定承包商,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是造价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造价控制人员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 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和业主意图,从招标文件及合同文件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审查,如:审查施工招标文件完整性、合规性、合理性,审查施工合同文件准确性、完整性,审查招标控制价或标底等。

3 工程实施阶段

1、审查施工合同管理:造价控制人员应认真审查合同签订程序,合同内容,合同履行情况等,对合同执行情况的合理性、合规性作出判断,及时指出合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并在审计报告中反映。

2、审查工程进度、质量、监督等,如:工程量审查,进度款支付审查,施工质量管理审查等

3、审查设备物资采购管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相关政策开展审计工作,结合本工程物资需求预测计划及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针对不同类别物资的需求特性制订合适的采购策略,逐步提高策略性采购比例,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降低采购风险,提高采购效率和效益。

4、审查竣工结算:工程造价的管控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工程结算审查是管控工程造价的最后环节,是施工单位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的法律效力文件,也是竣工决算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考核分析投资效果的依据。

4.1、对工程变更费用结算审查:工程变更的合理性审查,工程变更费用审查等。

4.2、对工程索赔的审查 :项目建设过程中,造价控制人员应及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预测工程风险及可能发生索赔的诱因,制定防范性对策,规避或减少索赔事件的产生;当发生承包商违约时,审计人员要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反索赔工作,督促承包商履行合同约定义务,保证工程质量和按时竣工;对发生的索赔事件进行计量与评估,分析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按照索赔计算方法,测算可能造成的投资增减、工期顺延,审核承包商的提交的索赔报告,报建设单位同意,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施工合同的规定进行调整。

4.3、分阶段完工的分部工程结算审核报告审查:工程结算审核是根据国家和项目所在地的相关文件和施工合同约定,对工程量、材料价格、各项费率及计取、相关合同条款、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等签证、各种计算误差等方面进行审核。由于工程建设周期长,耗用资金大,为使承包商在施工中耗用的资金及时得到补偿,需要对工程价款进行分部工程结算。

4 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控制的方法

1、技术经济审查与审计控制和审计评价相结合;

2、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

3、以控制工程造价和规范工程管理为重点,并妥善处理造价、进度、质量三者关系;

4、注意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造价咨询公司的协调与合作;

5、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和审计目标选择不同的审计方法,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资源的有效配置;

5 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控制遵循的原则

1、廉洁奉公原则:在全过程造价管理(跟踪审计)工作中,应始终以委托方利益为最高利益,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严禁主动索要或被动接受财物,如执业过程中出现不正当行为,将按照公司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2、三级审核原则:全过程造价管理(跟踪审计)中的成果文件须经过三级复核,各级复核人员在审核过程中应认真仔细,并在复核流程单上签字,否则相关文书不予加盖公司相关印章。

3、准确高效原则:全过程造价管理(跟踪审计)中的各项签证事项,措辞应严谨,计算应准确、清晰、合规,具有很高的准确度,体现出较高的专业水准;同时工作应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对委托方委托的工作及时完成。

4、可复查性原则:全过程造价管理(跟踪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应有详细、真实的记录及完善的资料管理制度,过程文件、审批记录等资料应具备完全的可复查性。

6 总结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造价控制在工程建设中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工程造价过程跟踪控制的探讨,总结了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控制在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工程实施阶段的应用;实践总结得出,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在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工程实施阶段介入工程造价控制,并在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信息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有效手段。

1 合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分類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企业间的经济往来也愈发频繁。合同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纽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根据《中国100强企业法律风险环境排名分析报告》指出,合同风险是现代企业三大风险之一。企业建立科学完善的合同风险管理体系可以减少纠纷、创造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形象。

根据合同风险管理的特点分类,合同风险可以分为合同法律风险和合同管理风险。合同法律风险是从合同管理中法律风险防控出发,属于直接影响合同管理效果的风险。合同管理风险是从合同管理职能出发,这是间接影响合同管理效果的风险。合同管理风险和合同法律风险完整的构成合同风险管理体系。

2 企业合同风险的识别

(一)合同管理风险识别

合同管理是指对企业所签署的合同全过程的审查、监督和控制,并且定期对合同进行评价总结和改进。合同管理风险是在合同管理中出现缺失或者设计不合理从而产生风险。经过对企业调研和分析,合同管理风险的识别主要集中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合同业务流程方面的风险。

1.组织机构风险

合同管理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完善所造成的组织机构风险。当企业合同管理岗位和合同管理人员的缺失或设置不科学都会直接影响合同管理的效果,增大企业合同风险的发生。企业应合理设置合同管理岗位,同时配备懂法律、懂经营并有一定协调能力的员工担任合同管理专职人员,只有完善的组织机构配置才能对企业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2.管理制度风险

合同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企业未制定合同管理制度将出现合同管理工作无章可循。同时,企业没有按照业务发展需要及时修订合同管理制度也将会导致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和不具可操作性从而产生相应风险。同时,企业在制定合同管理制度时还要防范条款内容不能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

3.合同业务流程风险

合同签订前、合同履行中、合同履行后,每个阶段企业都要制定详细业务流程标准并安排专人负责。企业法务部门、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监察部门等各职能机构在合同审查时从不同的角度对合同进行审核。在合同履行时,相关各部门需要对合同履行中的凭证进行收集保存,出现违约时也需保留相关证据并注意诉讼时效等法律规定。企业在合同业务流程中如果各职能部门不能相互协作,合同业务流程就不能形成闭环管理,企业将会出现合同业务流程风险并给企业造成损失。

(二)合同法律风险的识别

合同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订立、履行合同过程中,未来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偏差而导致企业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并因此给企业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合同法律风险是最常见的企业风险,企业签订的合同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纠纷的产生。合同发生法律风险后往往协商不成就会付诸法律解决,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诉讼成本和经济损失。

1.合同主体的法律风险

签订合同首先需要考虑合同相对方主体是否合格。合同主体不合格产生的风险事后往往难以弥补,将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企业在签约前对合同主体法律风险进行防范,合同相对方是法人或其他组织时,企业需要审查该组织或法人是否依法登记注册,是否有履约能力,是否按照合同的要求有相应的营业范围、资质和政府许可;对于合同相对人是自然人时,企业主要审查合同相对人是否具有民事权力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履约能力等方面。企业签订及履行合同需要相应授权时,需要审查对方的授权是否合法有效,授权内容是否明确具体。

2.合同形式的法律风险

按照法律规定,合同的形式主要有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和其他形式,其他形式一般包括推定形式和默示形式。对企业来讲,以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签订的合同,一旦发生出现纠纷,合同双方将各执一词无法证明合同约定的具体内容,增大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除及时清结的交易外都应该签订书面合同,同时企业应尽量争取掌握合同的起草权。书面合同的文本内容不能完全套用合同范本,企业应结合每次交易实际情况由法律专业人员和技术、商务人员一起进行合同起草、修订,防范法律风险的发生。

3.合同内容的法律风险

合同内容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内容的合法性风险和条款约定中出现的法律风险。合同内容的合法主要包括合同标的的合法、条款表述合法和生效程序合法等方面。合同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否则将会导致合同无效或部分条款无效。合同内容条款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合同主要条款缺失,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确。合同的起草特别要注意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条款的约定,保证各条款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合同条款在起草中不能使用可能产生歧义的语句,语句中用词要准确,一字之差法律后果可能完全不同。

3 合同风险管理防范对策

1.建立企业合同风险管理体系

合同风险管理体系工作需要企业决策者高度重视。任何企业管理都会增加相应的管理成本,合同风险管理也不例外,但是企业建立科学的合同风险管理体系所支出的管理成本和合同风险所带来的潜在损失相比较,收益远远大于管理成本的支出。企业在建立合同风险管理体系时往往重视合同的静态管理,忽视合同履行、合同归档等动态管理。企业只有建立合同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经营风险的防范。

2.重视企业法律顾问在合同风险防范的作用

企业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是防范合同法律风险的重要手段。相对比社会律师,企业法律顾问更加注重企业法律风险的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将企业法律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企业法律顾问应定期开展合同风险防范的专题培训,提升全员合同风险意识和契约意识。在重要合同签订前,企业法律顾问应对合作方的主体资格、资信、履约能力等方面进行尽职调查,评估法律风险,参与合同谈判。合同的起草、制定及合同的法律审核等方面,企业法律顾问也应发挥其主导作用,防范企业法律风险。

3.利用信息化技术防范企业合同风险

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是提高合同管理水平的有力工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无纸化办公的推行,利用办公软件系统进行合同管理成为趋势,并能提高合同管理效率和风险防范。企业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合同风险管理模块,对合同审核、盖章、归档、供应商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有效的管理,运用信息化技术杜绝不按程序办事,可以更好的防范合同管理风险。

4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合同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合同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各企业各职能部门按照要求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并且做到合同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相结合。企业只有降低和杜绝合同管理风险和合同法律风险,才能保障企业最大利益,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小君:合同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吴江水:完美的合同[M].北京:北京民主法治出版社,2007

3.王建平:合同法实施过程中的陷阱与风险防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4.呂立山:中国100强企业法律风险环境排名分析报告[J].北京:中国企业家,2005

5.胡严炳,陈莹:企业合同风险防范之我见[J].太原:品牌,2009

作者简介

高博(1980-),男,安徽淮北人,本科,工程师、法律顾问,研究方向: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

推荐访问:工程造价 全过程 跟踪 控制 工程